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docx_第1页
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docx_第2页
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docx_第3页
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汤天滋(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5)摘要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 ,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大连在发展海洋 经济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作出了成绩 ,积累了经验 。研究大连新世纪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新思路 ,对大连及我国众多沿海城市在新世纪取得环境 、经济 、社会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连 ;发展海洋经济 ;战略思路中图分类号 : f061. 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 9753 (2003) 12 - 0156 - 05strategic thoughts on the oceanic economy development in dalian in the 21st centurytan g tian - z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dalian 116025 , china)abstract :dalian is one of the imp ortant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 which abounds in natural resources offshore and p ossesses advantages of oceanic economy develop ment . since china has opened its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 dalian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both the develop ment of oceanic economy and the oceanic and ecological p rotection and gained a lot of expe2 riences in these two fields . the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thoughts on the oceanic economy develop 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other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key words :dalian ; the oceanic economy develop ment ; strategic thoughts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中国是海洋大国 , 开发海洋资源 , 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环境是我国 , 特别是众多沿海城市 21 世纪立足自身环境优势 , 取得环境 、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 , 开埠历史 已逾百年 。改革开放以来 , 大连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 早在“八五” 期末 ,大连就提出了建设“海上大连”的战略构想 并积极付诸实践 , 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检讨大连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的实践经验教训 , 探 索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新思路 , 无论对大连的继续发展还是对其他沿海城市的发展 ,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 、发展 海 洋 经 济 是 新 世 纪 大 连 继 续 全 面 发 展的战略选择大连海域辽阔 ,海岸线长 1906 公里 ,有 266 个海岛 ,海洋产业门类齐全 ,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 特 别是在港口运输 、船舶制造 、海洋水产 、海盐化工 、 滨海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继续长足发展 海洋 经 济 是 大 连 建 设 现 代 区 域 性 国 际 城 市 , 和2010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 这是因为 :1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大连的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通过海洋产业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 ,通过其提供的新产品 、新资 源 、新技术 ,必将影响到社会的物质流 、资金流 、信 息流的流向和流量 , 促使企业根据社会经济环境 的变化 进 行 资 源 的 市 场 化 配 置 和 必 要 的 技 术 改 造 ,提高经济效益 , 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 促 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优化 。有利于新一代主导产 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 推动大连产业结构 不断向高级化演进 。2 、发展海洋经济可以改善大连的资金 、资源 配置 。通过开发海洋环境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 ,可 以为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新 的 能 源 资 源 和 货 币 资 金 ,改变其原来的流向和流量 ,从而提高资源和资 金的配置水平和利用效果 。特别是伴随海洋经济 的发展 ,域外的资金 、技术将被吸引流向大连 , 参 与和改善大连原有资金 、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从而 壮大大连的经济实力 。3 、发展海洋经济有助于城市功能的转变 。口 岸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口岸经济的 发展可以推动城市功能的转变 。因为口岸是国家 的门户 ,是国内外两种市场 、两种资源的交汇点和 集散地 。口岸经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与国际市 场 接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连市由一个收稿日期 :2003 - 08 - 09作者简介 :汤天滋 (1949 - ) ,山东荣成人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员 。156探索与争鸣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五 、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城市 ,要逐步转变为区域性航运中心 , 商贸中心 、金融中心 , 信息 中心 、旅游中心 ,无疑要缘起和仰仗于口岸经济的 发展 。同时也应指出 , 口岸经济乃至海洋经济的发展 ,也可以使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文化 技术和管理经验 , 为促进城市功能的转换提供多方面的基础条件 。4 、发展海洋经济可以推动经济运行机制和质 量的提高 。通过具有高新技术起点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强大的融资能力 、盘活资产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 , 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 改造和带动其他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促进整个社会有机构成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 从而改善经济 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 、大连 发 展 海 洋 经 济 的 优 势 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一) 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基础优势(1) 地缘优势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 ,三面 环海 ,一面着陆 ,西北濒临渤海 ,东南面向黄海 ,南 隔渤海 海 峡 与 山 东 半 岛 相 望 , 共 扼 渤 海 湾 , 素 有 “京津门户”、“黄海明珠”之称 。大连市背靠东北 大陆 ,腹地辽阔 , 境内有天然良港多座 , 海陆空交 通发达 ,是我国东北的对外贸易“窗口”,北方最大 的港口城市 。(2) 生物资源 、渔业资源优势 。大连海域自然 环境复杂 , 潮间带面积广 。辽阔肥沃的滩涂和岩 礁岸带 ,适合各种海洋动植物栖息 、生长和繁殖 , 蕴藏 着 大 量 的 海 洋 生 物 资 源 。如 沿 海 藻 类 就 达150 多种 , 其中 50 多种有经济价值 。大连渔业资 源丰富 ,渔业生产历史悠久 ,渔业生产以海洋捕捞为主 ,同时注意发展水产海水养殖 。其中海带和海珍品的养殖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产量居 全国之首 。目前 , 大连已成为我国水产品的重要基地 ,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 1/ 10 。(3) 港湾资源优势 。大连海岸有大小港湾 30 多处 ,多是一些条件优越的港口 。在半岛最南端 的旅顺军港 ,早已闻名中外 ; 位于大连湾南岸的大 连港 ,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 , 素有东方良港之称 ; 位于大连湾北岸的大连湾渔港 , 是我国北方最大 的综合性海洋渔业基地 ; 位于大连湾北岸的鲇鱼 湾油港 、和尚岛煤码头港 、大窑湾新港等 , 是我国 最现代化的专业港 。老港口的改造扩建和新港口的建设发展 ,使大连沿海港口已形成体系和规模 ,促进了大连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 。目前 ,大连港已是中国的第二大港口 ,不仅是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海上门户 , 而且同世界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和航运联系 ,成 为衔接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港 。2000年大连港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 9699 万 t ,国际集装 箱吞吐量 101 万标准箱 。(4) 海洋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 。据测查 ,仅在 大连东部沿海就有可供开发电站的湾口 21 处 ,可 利用的潮汐能发电装机容量为 46 万 kw ,可开发的 年发电量为 12 . 8 亿度 ,其中发电潜力最大的庄河南尖镇海湾 ,可开发的能源为 7 亿度/ 年 。又据勘 探表明 ,大连地区的砂金矿主要分布在沿海河口地带 ,金刚石产地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境内 ,其中 在普兰店头道沟的金刚石储量达 15 万克拉 ,占全国半数以上 ,居全国首位 。(5) 海滨旅游资源优势 。大连三面环海 ,海岸 线上礁 石 嶙 峋 , 岛 屿 错 落 , 以 多 姿 多 彩 的 海 滨 风光 、海滨浴场和珍奇自然景观而誉满全球 。近海 岸边丘陵起伏 ,山峦重叠 ,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发现的莲花状白云山庄地质公园和新辟建的森林动物园 。离市区较远的沿海县区也分布着风光各 异的夏家河海滨浴场 、旅顺海滨景点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等 。特别是大连金石滩 , 以蚀崖峭壁和海滩奇石为特色 ,浓缩了 8 亿年地质演化史 ,有 丰富的生物化石 ,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域内林木茏葱 ,植被多样 ,其环境质量已达到北欧国家的水平 。(二) 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环境优势90 年代特别是“九五”期间 , 大连市以建设现 代化生态城市为目标 , 以实施“蓝天碧海”工程为 重点 ,通过采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环境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 、重新进行城市规划布局和经济结 构调整 、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专项工业污染 治理等 措 施 , 使 大 连 市 环 境 质 量 得 到 显 著 改 善 。 “九五”期间 ,大连市环境保护累计投入资金达 110 亿元 ,先后完成了环境基础建设重点项目和重点 污染治理项目 300 多项 。2000 年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达 90 . 3 % 。市区集中供热率为 54 . 33 % ,燃 气普及率达 98 . 5 % 。到 2000 年底 ,全市工业三废 和粉尘四项指标综合治理率达 85 . 5 % 。近岸海域 水质中 主 要 污 染 物 均 值 基 本 符 合 所 在 功 能 区 标157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软科学 2003 年第 12 期准 。2000 年大连市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再次名列前茅 ,2001 年 6 月 1 日又荣获 联合国环境署命名的环境“全球 500 佳”殊荣 。(三) 大连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六五”以来的 20 年间 ,大连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 , 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 但长期积累和后续发展引发出来的 问题仍 然 不 少 , 主 要 是 : 海 洋 产 业 缺 乏 统 一 规 划 ,宏观调控不利 。海洋产业涉及面广 、部门多 , 由于对海洋资源开发及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宏 观调控 ,导致水产 、港口 、盐业 、旅游等部门产生矛 盾 ,缺乏沟通 , 大都从局部利益考虑 , 从而使开发 建设无序 、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 大连新兴海洋 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及辽宁省的平均水平 ; 对海 洋资源掠夺式开发采捕 ,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海 洋生物多样性下降 ; 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不定 ,管 理缺乏依据 ,无法实现目标管理 ; 缺乏地方性海 洋生态保护法规 , 特别是缺乏解决生物多样性问 题的针对性法规 ,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三 、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 、原则 和基本思路(一) 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 则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是 : 以建设现 代生态型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 , 以两个 根本性转变为动力 ,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换为突破口 ,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双赢为原则全面推进大连海洋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的要求 ,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经济 、社会 、环境效益三者统一原则 。发展海 洋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环境 、经济 、社会三者的 协调发展 , 因此 , 决不能把环境效益放在经济 、社会效益从属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环境效益是 基础 ,反倒应该放在主导的地位来加以重视和强 化 ,使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得到统一 。市场化原则 。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 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其开发方向和比较成本等 , 都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以市场发展 方向和市场容量为口径来衡量和决策 。海陆一体化原则 。发展海洋经济是一个大概158念 ,不单指海上的开发和利用 , 它与陆上的环境 、经济 、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不可分割 ,因此 ,规划制 订 、战略选择 , 科技 , 资源的投入等等 , 都要与“陆 上大连”紧密协调 ,不可孤行其事 。(二) 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路以海上交通运输业为主导发展口岸经济 。 大连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随着 80 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 ,亚太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地区 。随着海上集装箱运 输业的发展 , 世界上正在形成几个专门接卸海上 集装箱巨轮的深水中转港 。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航 运中心尚未最后确定 ,大连港口要抓住这一机遇 ,充分发挥自己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 ,水深港阔 ,又 有资源丰富 、实力雄厚的东北经济区做腹地的优势 ,加快深水泊位 , 集装箱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尽快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 , 并以此带动其他相关 产业的发展 ,加速口岸经济的发展 。 以滨海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 展 。滨海旅游业是新兴的海洋产业 , 它对滨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极大 。大连市沿海气侯宜 人 ,风景秀丽 ,分布着不同时期开发出来的许多独 具风采的自然 、人文景观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90年代以来 ,随着人民文化休闲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 着大连环境美誉度的提高 , 旅游业成为大连市极为重要的一个产业部门 。2000 年 , 接待海外游客33 . 8 万人次 , 旅游外汇收入 2 . 34 亿美元 , 全市旅 游产业实现总收入 90 亿元 ,占全市 gdp 的 8 . 1 % 。因此 ,大连已经把旅游中心定为城市功能转换的五个中心之一 。近年来又把沿海旅游景点新增和 改扩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后一段时间 , 只要在文化档次 、配套设施和宣传组织方面再提高 一步 ,大连旅游业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但在 中国 ,而且在世界旅游名城中也将占有重要的一 席 。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城市建设 、远程客运交通业 、商业 、金融业 、餐饮及各种服务业的长 足发展 。 大力推进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渔业是海洋产业的 基 干 产 业 , 发 展 海 洋 产 业 必 须 突 出 渔 业 。 渔业是向大自然索取水生物蛋白满足自身对食物 营养需要的重要产业 。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 、低 脂肪 、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 ,是缓解粮食植物蛋白 资源短缺保证食物总量递增的理想替代品 。据生 物学家统计测算 ,浅海水域中 ,两公顷海面的生物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探索与争鸣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增长量相当于陆地 1 公顷良田 。大连市沿海浅海水面约有 52 万公顷 ,如果开发利用合理 ,等于全市 人均增地 0 . 053 公顷 ,这对目前人均耕地只有 0 . 05 公顷的大连来说 ,等于再造一个大连 。近年来 ,大连渔业有了飞跃发展 ,渔业整体实 力明显增强 。2000 年 , 全市完成地方水产品总产量 205 . 7 万吨 ,比 1980 年增长近 7 倍 ,实现产值近90 亿元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 360 公斤 ,高出全国人 均水平的 12 倍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海水养殖 、海洋捕捞 、水产品加工综合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远洋渔业形成规模 , 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船队建于 大连 ,150 多艘渔船涉足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渔业“三资”企业 800 多家 、协议外资 4 亿美元 ; 1999年出口水产品 18 万吨 ,创汇 3 . 5 亿美元 。 目前大连渔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 今后几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宽发展道路 : 首先 , 抓好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海 域的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地理条件以及长期生产 形成的现状 , 划分出具有一定主导功能的地理单元 ,集中力量加大第一产业的开发力度 ,抓好滩涂 开发 、海底底播增殖 、渤海及庄河沿海新区 、远洋 渔业等四大增长点 ,促进大连渔业向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科学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方向迈进 ;其次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渔业种苗体 系建立 、良 种 场 和 苗 种 场 配 套 、优 良 养 殖 生 物 引 进 、渔船技术改造 、渔港建设 、水产品集散能力等方面加 强 建 设 力 度 , 使 渔 业 生 产 力 不 断 加 强 ; 再 次 ,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再上台阶 。要瞄准国际国 内市场 ,以创建名牌产品为先导 , 推动技术进步 , 开发从水产品生产到消费的整套保鲜 、加工技术 ,搞好水产品多层次 、多品种 、高质量的综合利用 ; 第四 ,推动水产科技进步 , 实施科技兴渔 。当前 , 渔业水域环境变化 、养殖病害和部分捕捞资源衰 减问题是大连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这就要 求 科 技 研 究 开 发 有 针 对 性 地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已有的科研成果要积极转化到这方面来 ,使渔 业发展有可靠的科技智力支持 。尽快把造船业做大做强 。造船业是大连发 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后要紧紧抓住中央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期 ,以大连造船重工和大连新船重工这两大龙头 为基础把大连造船业尽快做大做强 。根据现实的问题和条件 ,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建树 :首先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明晰和放大发展思路 。大连 造 船 企 业 是 中 国 造 船 业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面对国际国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 ,要把大连造 船业置身于中国和世界两个大局中去考虑 , 要为十几年后实现中国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目标而奋 斗 。造船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方公司的主体在大连 , 要把造船业 发展和大连市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 和城市功能转换相统一 , 尤其要推动与造船业相关的产业发 展 ,紧紧抓住加大生产总量和降低成本这两个中 心环节 ,推动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 ; 其次 , 要实施 名牌战略 , 全方位开拓市场 。在大连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思路中 , 对船舶工业提出要以发展大 型油轮 、第五代集装箱船 、海上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为重点 ,加速造船配套工业园建设 ,成为中国乃 至世界造船业的基地 ; 第三 ,全面掌握造船市场行情 ,科学分析预测船价走势 ,抓住机遇 ,承接订单 ,加大接船力度 ;第四 ,要积极拓展修船市场和开发 非船市场 ,以非船辅助造 、修船 ; 第五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提高造船业和成品船的技术含量 。全面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海洋经 济既是向海洋索取资源的过程 , 又是将大量废弃物弃入海洋的过程 , 如果不切实对海洋生态环境 加以必要的保护 , 势必造成海洋污染和资源衰竭的严重后果 。大连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 , 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 力度 :首先 ,进一步查清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集中力量进行近海污染综合整治 。其做法是 : 严把审批 关 ,把海岸工程对海洋污染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 狠抓工业污染防治 ,减轻陆源对海洋的污染 ; 强化海 域监督和综合管理 ; 成立以环保局牵头 , 有港监 、 渔监 、军监等部门参加的大连市海洋生态协调组 , 定期召开会议 ,沟通情况 ,共同巡察 ,齐抓共管 。其次 ,加强海洋科学研究 ,强化海洋监测和保 护 。海洋科学研究是海洋环境治理保护的基础工 程 ,是解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必须抓紧抓好 。海洋科研的重点 , 一是要针对当前海 洋污染的防治问题 , 高度重视海洋环境变化及监测 ;二是开展海洋环境经济统计和核算的应用研究 ,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和评价服务 ; 三 是加强对海域自净化能力的研究 , 旨在解决陆路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容量界定问题 ; 四是加强对海159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软科学 2003 年第 12 期域功能区划的研究 ,以便根据区划 ,确定陆地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 对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 利用实行目标管理 。再次 ,制订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 护协调统一的长远规划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 由于分属于不同部门 管理 ,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协调不好 ,造成很大的损 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 就是要由市政府 牵头各有关部门 ,共同制订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 , 并把其列为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 ,要求各部门 、各方面强制执行 。第四 ,加快地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 系建设 。对海洋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 全局问 题 、长远问题如污染物限量达标排放问题 ,海域资 源开发问题 ,珍奇稀缺生物保护问题等 ,必须制订出相应的法规 ,依法管理 。第五 , 强化海域监督和综合管 理 的 力 度 。海域监督管理要以海上 、岸带 、内陆三位一体的立体 方式进行 , 对污染控制要把海域和陆域当作一个 整体看待 , 要配备专门的监察 、监测船只 , 常年坚 持不懈地进行海上巡逻和监测 。要加强岸线的监管 ,针对岸带乱堆 、乱建 、乱排现象严加管束 ,采取 分片划段承包的办法 , 决不遗漏死角 。特别是要 加强陆域排污口管理 ,规范排污口设置 ,对每个口 的排污量及达标情况要严格把关 , 决不允许超标 超量排放 。参考文献 :1 康积惠等 . 大连市情 m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2 宋达泉等 . 辽宁国土资源 m .1987.3 李耀主编 . 耕耘蓝色国土 m .社 ,1999.沈阳 :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本文责编 :海洋)(上接第 149 页)心工作 ,管理体系中由校长和院系主任支持的良 好学科组织管理机构 , 凭借其健全的二级学术组织的广泛性 ,加上规范可行的运行机制 ,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 充分体现了教学 、科研的民主性 、学 术的自由性 。因此 , 研究型大学科学管理体系的 构建和大师级人才的支撑 , 一流的学科也就自然地形成和发展了 。从长远看 , 这样就有利于从制 度上保证高水平学术团队的形成和支柱性学科的 建立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