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tb、肿瘤普放理论.ppt_第1页
肺tb、肿瘤普放理论.ppt_第2页
肺tb、肿瘤普放理论.ppt_第3页
肺tb、肿瘤普放理论.ppt_第4页
肺tb、肿瘤普放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 结 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致病菌 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 性传染病。 肺部病变可能为身体多个脏器病变的 一个部分。 临床表现 咳嗽、咯血、胸痛。 发热、疲乏、食欲减退、消瘦。 l病理 l比较复杂。 l机体免疫力、细菌致病力直接影响到病 变的性质、病程和转归。 l1、基本病理改变: l渗出、增殖、或两种病变混合存在。 l可相互转化。 l恶化则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 和播散。 l2、转归: l经过治疗可愈合。 l愈合方式 l病灶吸收、纤维化、钙化、空洞净化等 。 l分类 l一、原发型(型); l二、血行播散型(型); l三、继发型(型); l四、结核性胸膜炎 (型); l五、其他肺外结核(型)。 X线表现 一、原发型() 为初次感染结核,多见于儿童或青年。 包括 原发综合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 l(一)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l1、发病过程: l结核杆菌经呼吸道到达肺泡,在胸膜下 l形成12个急性纤维素性肺泡炎,即原 l发病灶。 l病变沿淋巴管向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蔓延 l,引起淋巴炎管,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炎。 2、X线表现: (1)原发病灶: a、圆形、类圆形。 b、在上肺下部或下肺 上部胸膜下。 c、较淡、边缘较模糊 。 d、病灶大小不一,可 为一肺段或更大。 (2)淋巴结炎 肺门、 纵隔旁 呈肿块样增大: 纵隔旁或气管右 旁、右肺门淋巴 结增大多见。 (3) 淋巴管炎: 原发病灶与肺门 淋巴结之间的索 条状较高密度阴 影。 哑铃征或双极现象。 (5)原发病灶范围较大者可将淋巴管炎、淋巴结 炎掩盖。 (6)原发病灶可完全吸收、纤维化、钙化而愈合 。 原发综合征 (二)胸内淋巴结结核 (tuberculosis of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s) 原发病灶已被吸收或病灶过小不易显 示,仅见气管旁或肺门淋巴结增大。 X线表现: 1、气管旁或肺门结 节、肿块 2、分型: 肿瘤型。 炎症型 。 3、多个淋巴结增大: 边缘可呈波浪状。 4、淋巴结压迫支气管: 肺不张。 5、可血行支气管播散。 胸内淋巴结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 播散途经: 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播散至两肺。 结核杆菌来源: 原发型肺结核病灶。 身体其它器官结核病灶。 (一)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菌量大,一次或短期内多次侵入而引起 。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X线表现 (1)早期两肺野呈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2)两肺弥漫分布粟粒样结节: “三均匀”特征 肺尖至肺底分布均匀。 密度相似。 大小一致。 (4)结节边缘较清楚, 如结节为渗出或融合 时边缘可模糊。 (5)肺纹理显示不清: (6)可有肺门或纵隔淋 巴结增大。 2、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菌量少,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引起。 (1)分布不均匀 。 (2)病灶结节大小不一致。 (3)结节密度不同。 病变恶化时: 结节融合扩大,形成空洞及慢性纤维化。 本型TB: 多见于成年人。 以增殖为主。 三、继发型肺结核() (infiltr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病菌来源: 外界吸入肺部、原发性肺部病灶复发和播散。 成年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主要与病理性质、病变范围 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可有低热、面部潮红、盗汗、咳嗽、咯 血、胸痛、乏力和消瘦。 X线表现 共性表现: (1) 病变局限性: 一侧或双侧肺尖和锁骨下区、下叶背段。 (2)病灶多形性: 常为渗出或空洞伴有其他表现。 (3)病变反复性: 1、渗出浸润为主型: (1)斑片状、大片状影。 (2)可伴空洞、小结节、 纤维索条影、小钙化灶。 (3)可伴支气管播散灶: 下肺小结节。 2、 干酪为主型 (1)结核球: a、大小:23cm。 b、边缘:较清楚、 整齐,较大者边缘 可呈波浪状。 c、密度:较高、均 匀亦可有点状钙化 。 d、周围:“卫星病 灶”。 (2) 干酪性肺炎 : a、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叶、小叶。 b、内有虫蚀样空洞。 lc、 可伴支气管播散灶 l下肺增殖小结节。 ld、肺叶体积缩小。 l(3)空洞为主型 la、纤维厚壁空洞。 lb、广泛纤维性变。 lc、支气管播散灶。 肺门上移。 肺纹理垂柳状。 胸膜增厚粘连。 四、胸膜炎型 是结核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和肺实质结核 直 接侵犯胸膜所致。 可为胸膜本身病变。 也可与其它类型肺结核同时存在。 1、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有少量纤维素性渗而无胸腔积液。 发热、胸部剧烈疼痛,深呼吸和咳嗽时加剧。 听诊可有胸膜摩擦音。 lX线表现: l胸膜增厚。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多为单侧,渗出液多为浆液性,偶为血性。 可有发热、胸痛,积液量多时可有气急。 lX线表现: 肺肿瘤(P508) l良性肿瘤 肺错构瘤 腺瘤 其它肺良性肿瘤平滑肌瘤、纤维瘤 、 脂肪瘤、乳头状瘤 、 血管瘤、神经纤维 瘤、 软骨瘤。 恶性肺肿瘤 支气管肺癌 癌肉瘤 转移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发生于主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粘 膜上皮、腺上皮及肺泡上皮。 年龄在40岁以上者多见。 病理 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 一、组织学类型 l根据对肺癌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合免 疫组织化学标记,按照组织发生和分化 进行组织学分类: l1、来自支气管表面上皮的癌(具有腺 上皮、鳞状上皮分化特征) l鳞癌、腺癌、 鳞腺癌、大细胞癌。 l2、来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癌(具有神 经内分泌分化的特征) l(1)高分化的:类癌 l(2)中分化的:不典型类癌 l(3)低分化的:小细胞癌 l3、来自细支气管 Clara细胞和型肺 泡细胞的癌: l细支气管肺泡癌 l二、大体类型是X线诊断常用分型 l根据肺癌发生部位可分: l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 、中央型肺癌 概述: (1)发生部位: 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 组织学类型 主要为鳞状上皮癌、 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类癌。 (2)生长方式: 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l(3)早期中央型肺癌: l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在肺叶或肺段 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肺实质 ,并且无转移者。 l进展期肺癌包括中、晚期肺癌,肿瘤 体积较大,或有转移。 中央型肺癌X线表现 1、早期: (1)平片: a、可没有任何异常 表现。 b、常见为斑片及条 索状阴影: 为支气管阻塞引起的 阻塞性肺炎。 (2)肺门体层摄影 : (3)支气管造影: l2、进展期肺癌: l(1)肿瘤瘤体征象: l(2)支气管阻塞征象: l(3)转移表现: l(1)肿瘤瘤体征象: la、平片: l肺门肿块影,突向肺野,边缘清楚,可有 分叶。 lb、支气管体层: l肺门肿块、管腔内结节、管壁增厚、管腔 狭窄及阻塞。 lc、支气管造影: l管内结节样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及阻塞。 l(2)支气管阻塞征象: la、阻塞性肺气肿: l发生于一个肺叶 l相应肺野透明度增加, l肺纹理稀疏。 l与肺门肿块并存。 lb、阻塞性支扩: l肺叶或肺段范围内 l的带状及条状阴影。 l当呈手套状时称为 l“手套征”。 与肺门肿块并存。 lc、阻塞性肺炎: l为局限性斑片状影、 l肺段、肺叶实变影。 l特点: l阴影不易吸收, l或吸收后短期复发。 ld、阻塞性肺不张: l可发生于一个肺段、肺叶或一侧肺。 n与肺门肿块并存。 中央型肺癌 右肺门肿块 伴右肺上叶 不全性肺不 张。 l转移表现: l肺门淋巴结转移肺门影增大。 l纵隔淋巴结转移纵隔影增宽。 l膈神经受侵肌矛盾运动。 l肺内转移肺内结节。 l胸膜转移胸腔积液。 l肋骨转移肋骨破坏。 l心包转移心包积液。 l其他骨转移、脑转移等。 .周围 型肺癌 概述: 1、 周围型肺癌 发生于肺段以下 支气管的肺癌 。 2、肺上沟瘤: 发生在肺尖部的 周围型肺癌, 并与脏层胸膜 接触,现又称 为肺尖癌。 组织学 主要是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 也可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类癌 。 lX线表现 l1、早期周围型肺癌 : l(1)瘤体直径为2cm 或2cm以下、并无转 移者。 l(2)主要征象: la、分叶征。 lb、边缘毛糙、模糊 。 ld、空泡征或小泡征 :结节内小的透光区 。 l c、胸膜凹陷征。 l2、进展期肺癌: l特点:肿块且较大,多 在3cm以上。 l(1)肿瘤密度 la、均匀。 lb、癌性空洞: l特点多为厚壁,内 缘凹凸不平,有的形成 结节,空洞外缘呈分叶 状。 lc、钙化:约为1,结 节、点状。 l(2)肿瘤边缘: la、边缘毛糙,有毛刺, l或模糊。 lb、分叶征。 lc、脐凹征或脐样 l切迹。 (3)肿瘤的外围 : a、瘤体周边部可 有斑片状影 阻塞性肺炎。 b、胸膜下肿块者 : 胸膜增厚。 胸膜凹陷。 l(4)转移表现: la、肺内转移:多发结节阴影、弥漫粟粒结 节影。 lb、癌性淋巴管炎:局部网状及小结节状影 。 lc、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ld、胸腔积液、胸膜结节及心包积液等。 le、骨转移可引起胸椎及肋骨破坏, l肺尖癌较常引起第l3胸椎及肋骨破坏。 左 肺 上 沟 癌 .弥漫型肺癌 为原发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肿瘤沿着 气道或淋巴蔓延的肺癌。 病变广泛累及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等各 种结构。 以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也可见于腺癌。 X线表现 表现多种多样。 1、可为双肺多发斑 片、粟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