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解析-大地测量及行政区域界线测量.ppt_第1页
试题解析-大地测量及行政区域界线测量.ppt_第2页
试题解析-大地测量及行政区域界线测量.ppt_第3页
试题解析-大地测量及行政区域界线测量.ppt_第4页
试题解析-大地测量及行政区域界线测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测绘师考前培训 大 地 测 量 行政界线测绘 教材:试题解析 主讲: 王 德 保 2012.8.7 济南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行政界线测绘试题分析 2011年度全国 注册测绘师考试试题解析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1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使用N台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GPS边中,独立 的GPS边的数量是( )。 A. N B. N-1 C. N(N+1)/2 D. N(N-1)/2 2、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 ) 。 A. 北京、浙江坎门 B.北京、山东青岛 C. 陕西泾阳、浙江坎门 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 3、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中,A、B级GPS观测应采用( ) 定位模式。 A. 静态相对 B.快速静态相对 C.准动态相对 D.绝对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1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4、 为求定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的坐标,应与该参考 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点数不得少于( )个点 。 A. 1 B. 2 C. 3 D. 4 5、地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常高为该点沿( )的距离 。 A.垂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B.法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C.垂线至大地水准面 D.法线至大地水准面 6、GPS的大地高H、正常高h和高程异常 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 。 A. =H-h B. WZC=90.53)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GPS 边中,同步基线数是( )。 A. N B. N-1 C. N(N+1)/2 D. N(N-1)/2 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位于( ) 。 A. 北京 B. 青岛 C. 西安 D.地球质心 3、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GPS测量,在满足B级 精度要求基础上,其相对精度应不低于( )。 A. 110-8 B. 110-7 C. 110-6 D. 110-5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4、GPS定位是根据卫星的瞬时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 采用(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前方交会 B.空间距离侧方交会 C.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D. 空间角度交会 5、地面某点的经度为E11229,该点应该在三度带的第( )带 。 A. 37 B. 38 C. 19 D.18 6、正常高的参考基准面是( )。 A. 参考椭球面 B.海水面 C. 大地水准面 D. 似大地水准面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7、按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对于D级 GPS网的高程联测要求为( )。 A.可依具体情况 B.须按一定比例联测 C.须逐点联测 D. 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 8、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的影响 。 A. 视差 B. 视准轴误差 C. 标尺分划误差 D.大气折光误差 9、大地水准面和似大地水准面,在( )是一致的。 A. 平原地区 B.任何地区 C. 海水面 D. 山区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0、跨河水准测量中,倾斜螺旋法的最大跨距为( )。 A.100 B.150 C.1500 D. 3500 11、重力联测观测过程中仪器停放超过2小时,则在停放点 应重复观测,以消除( )。 A. 静态零漂 B. 联测中误差 C. 一致性误差 D.固体潮 12、绝对重力测量就是用仪器测出地面点的( )。 A. 重力差值 B.重力平均值 C.重力绝对值 D.重力加速度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52、精密水准测量中往测奇数站的观测顺序是( )。 A.前后后前 B.后前前后 C.前后前后 D. 后前后前 53、已知椭球上某点的大地坐标,求该点在高斯投影上的直 角坐标叫做( )。 A. 坐标正算 B. 坐标反算 C. 高斯正算 D.高斯反算 54、在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 气改正数,则( )测量值。 A. 影响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B.不影响水平角,影响竖直角 C.影响水平角和竖直角 D.不影响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行政界线测绘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70、相邻两行政区边界主张线图的比例尺视情况选用( )。 A.1:10000、1:25000或1:50000 B. 1:10000、1:25000或1:100000 C. 1:10000、1:50000或1:100000 D. 1:5000、1:10000或1:50000 E. 1:5000、1:25000或1:50000 71、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 )描述。 A. 4方位制 B. 8方位制 C. 16方位制 D.32方位制 E. 都可以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行政界线测绘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72、边界点是( )。 A.边界线上的任意点 B. 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C. 相邻地块之间的界值点 D. 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不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E.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32、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 )。 A.当前后倾斜时增大 B.当前后倾斜时减小 C.当左右倾斜时增大 D.当左右倾斜时减小 E.不变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33、下列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点可以选在参考椭球中心也可以是地心 B.数学公式表达比大地坐标系复杂 C.地球表面上位置间的相互关系不直观 D.拥有明确的高程概念 E.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一致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行政界线测绘强化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44、边界线更新测绘内容包括( )。 A.界桩的埋设重新进行认定与测绘 B.外业调绘 C.控制测量 D.权属调查 E.界线和(或)界桩编号的变更以及内业处理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行政界线测绘强化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45、界桩的埋设原则包括( )。 A.以能控制边界线的基本走向、尽量少设为原则,具体由 勘界双方视边界线地形情况商定 B.界线的走向实地明显,且无道路通过的地段,一般不埋 设界桩,有天然或人工标志的地段,也可不埋设界桩 C.界河两岸设置同号双立界桩,界河交叉口岸设置同号三 立界桩 D.界线的任何地段都必须埋设界桩 E.界河两岸或界河交叉口岸可以不设置界桩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案例分析 测绘案例分析 为了促进测绘的进一步发展,某市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在 全市范围内建立10个永久性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通过网络互 联,构成新一代网络化大地测量系统,向各级测绘用户提供高 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并向导航、灾害预报等部门提 供各种数据服务,称为XX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作为 数字XX基础设施之一。 XX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成后,将通过网络服务 器提供差分数据服务,用户(以GPRS或CDMA作为通讯方式)在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案例分析 系统覆盖范围内达到cm级的网络RTK服务及亚米级的网络RTD 服务。 系统建设参考规范为: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GB22021-2008),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 范(CH/T2008-200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9)。 问题: 1.按照参考站网的管理形式、任务要求和应用范围,XX市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属于哪一类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该 类型参考站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参考站距离是多少?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案例分析 XX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属于区域参考站网,主 要用途是用于构成高精度、连续运行的区域坐标参考框架,提 供不同精度的位置服务和相关信息服务。 区域参考站网的布设按实时定位服务精度的不同选择参考 站间的距离不同,分米级服务精度对应的站间距离为50150 公里,厘米级服务精度对应的参考站间距离为2080公里。 2.在参考站建设过程中,选址与基建完成分别需要提交什 么成果? 参考站选址完成需要提交的成果有:所属行政区划、自然 地理、地震地质概况、交通、通讯、物质、水电、治安等情况 ;点位的远、近景照片;选址点之记;实地测试数据和结果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案例分析 分析;收集的其他资料。 参考站基建完成需要提交的成果有:参考站设计方案,包 括整体式样、观测墩结构、观测室结构、管线、排水、安防等 专项设计,施工方案、经费预算等;参考站基建工程报告,包 括施工进度、经费使用、建筑结构图、竣工地形图(站周围 20m范围)等。 大地测量试题分析 2012大地测量强化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