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阅读方向 提高鉴赏能力 2008年4月22日顺义区 1 1 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认读、理解的 层次上,阅读过程应当是对作品解读和鉴赏构成的 “全过程”。所谓文学鉴赏也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复 杂过程,它要求读者会鉴别、会审美,会批评。文 学作品能驱遣人们的想象力,能触发读者与作品中 艺术形象的情感交流(包括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使读者从典型的艺术形象中感悟出带有普遍性的社 会意义来而这些都是在鉴赏过程中产生的。 阅读文学作品应该重在鉴别、审美和批评 2 2 认定文学作品的本质是阅读的第一 步, 这就含有鉴别的成分。这一步处理 不当,阅读方向就吃不准,不要说艺术 享受,就连理解一关也过不了,甚至还 会产生不该有的困惑。 鉴 别 3 3 鉴别,并不只限于在文学作品 的本质或作品样式的辩认上,更主要的 则是对作品思想意义的认定。一部作品 创作倾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具有 “人民性”还是宣扬腐朽反动观念,都 需要科学的鉴定。即或是优秀作品,对 作者的主要创作目的和随同反映的社会 现象,也要在比较中加以鉴别。 4 4 审美是指人们对自然界、人体自身(包括 言行)以及艺术作品中能引起精神上愉悦因素的合理 感受。这里提到的“愉悦”是泛称,感奋、震惊、悲 戚亦在其中。这样看来,审美便涉及主观情绪 与客观事物的融汇或离间;因此,审美者的世界观 、知识素养、爱好、习惯乃至即时心情都会在审美 过程中起作用。 审审 美美 5 5 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健康的人 体一样,血肉丰满,充盈着感情,或雄 浑,或优雅,或昂扬,或妩媚无不 具有审美价值。读这种已经成为艺术品 的文字,当然是为了得到艺术享受,所 谓“受教育”也是在艺术享受之中实现 的。 6 6 读苏轼念奴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寥寥数字,不仅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万里 长江奔涌东进的宏伟景观,还驱使我们联想一幕幕雄壮威武 的历史活剧,一个又一个叱咤凤云的历史人物也联翩而至。 这一刻,你的心情也一定是激越、亢奋的。这便是一种美的 感受,你的激情很难抑止,想象力也在不断生发,你会由“ 长江扬子浪千叠”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由东坡的词想 到周总理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甚而要思考自己的 成就、前途、报负等等。这些,是阅读说明文时难以感受到 的。 示例示例 7 7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切莫忽 视对自己审美能力的触发、调动;审美 ,有助于你把握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题 旨,你会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领取到应 得的赏赐。 要点要点 8 8 这里说到的“批评”不是“表扬”的反义 词,“批”与“评”都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的一种参与,一种行为,即评说优劣,抒发 感慨。批评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在鉴别、审 美过程中产生的,但当批评作为深入阅读的 一种表现形式,借助于口头或笔头来表达时 ,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批评是提高阅读能力 的重要实践活动,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批批 评评 9 9 【材料】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 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 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 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 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 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题目】根据上面材料,在横线处填写恰当 的文字 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 通过 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 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是可以的 。 李小二 1010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段文字有过精辟的 批语: “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一个小二看 来是军官;,一个小二看来是走卒,先看他跟着,却又看他 一齐坐下,写得狐疑之极。 妙!妙! “是李小二眼中事”这几个字后来竟成为“小说叙事 方式”的术语,为搞文学评论的人所熟悉。看来,高考试题的 设计含金量是很高的,但是,不少学生不清楚检测方向,填 不出“李小二”三个字来。这是不熟悉课文内容造成的吗?不 是。实质上是在学习课文时没有把握阅读时方向,忽略了鉴 赏要点,该“批评”的地方没有“批评”。相当多的考生在横线处 填写的是“细致”、“留意”一类的词语,还有人竟填写“作者”二 字,真让煞费苦心的命题者尴尬! 1111 毛宗岗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总批 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 骗周瑜。周瑜假呼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 应周瑜,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醉,醉却是醒; 蒋干之醒,醒却是梦。妙在先说破他是说客,使 他开口不得;又妙在说他不是说客,一发使他开 口不得。妙在梦中呼子翼、骂操贼,使他十分疑 惑;又妙在醒来却忘呼子翼,益发使他十分疑惑 。周瑜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 却步步是呆,写来真是好看。 1212 文学作品创作的缘起与归宿都离不开社 会生活。它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情感, 人际交往,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它 也必须反映出作家的情感、立场、观点。文学作 品在反映人生与社会问题时又不同于政治宣言或 训政说教,它是假借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实现 的,所以,要想精准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又必 须具有艺术鉴赏能力才行,二者是统一的,互相 作用的。 把握阅读方向,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1313 鲁迅祝福的思想意义是什么?读过这 篇小说的人往往不假思索地说,作者以祥林嫂的悲 惨遭遇为典型揭露了封建礼貌教对劳动人民 (特别 是妇女)的残害。这样说,不能算作悖理,但是不是 真将祝福的思想意义把握住了呢?作者在创作时 还有没有更深刻的用心呢?如果我们读得细一点,会 发现有一个细节至关重要: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与 祥林嫂阶级地位一样的女佣柳妈出场?而极为恐怖的 精神折磨正是这位“善女人”庄严地“布施”给祥 林嫂的,这又意味着什么? 示例示例 1414 其后,祥林嫂便由自贱命蹇,转为自认“ 有罪”并虔诚地赎罪。这一细节难道没有更深的旨 意吗?其实,祝福思想意义的深刻性通过这一细 节得到充分体现。鲁迅以超人的洞悉力发现了中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排铺着吃人的筵席,有吃人的,有 被人吃的,被吃者有时也在帮助吃人者吃人。这正 是罪恶的反动统治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反动思 想、观念、伦理对民众虐杀的写照。柳妈出于“善 心”劝戒她的阶级姐妹,其结果与“为虎作伥”毫 无二致,这不光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而且 最深刻地把社会痼疾与民众病态的心灵揭示出来了 。 读文学作品切莫忽视直切题旨 的材料,那怕它是细节性的。 1515 不管是那种样式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创 作时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因作品 样式不同,其表现手法也各异。把握作者创作目的 最可靠的办法是弄清楚写作背景,吃透内容的指向 性,破译词语中的“隐含信息”,决不能一叶障目不 见泰山,也不能只着眼艺术形式而无视作者的情感 、立场、观点。确切地说,鉴赏力不单单是属于艺 术范畴的,它也要受到鉴赏者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制约。 1616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文学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就不可避免 地要写人的行为和感情。在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人是作 为主要艺术形象出现的多:即或是山水诗与风景游记也还是 要涉及人(主要是作者)的情感和宇宙观。所以,欣赏文学作 品的一个主要视点,应落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这里,我 们着重谈谈有关分析作品任务形象典型性问题,研究这个问 题以小说为对象更容易说清楚。 抓住鉴赏要点,提高分析能力感受艺术魅力 1717 1. 一提到典型,人们自然想到个性 与共性的统一。但是,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典 型意义仅作这样的认识还是不够的。我们不 能将文学典型等同于社会典型。文学作品中 的人物是艺术形象,他要有鲜明的独特的个 性,并以此显示出定历史阶段某些特定的本 质与规律。他不能仅仅作为某一类人共性的 代表出现,他还必须具备仅属于他自身的艺 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1818 2.文学作品(非记实性的)中人物形象 之所以具有典型性,还在于鲜明的独特的个 性不只源于生活中的某一个原型。也就是说 ,他们决非刻板地再现生活中的某一个真实 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通常是“杂取种种 人,合成一个” ,唯因如此,才能概括某一 类人的本质特征,同时又使其富有与众不同 的个性。 1919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 性是真正读懂作品的关键,是借助艺术 形象认识社会、体味人生的需要。 要点要点 2020 品味作品语言的艺术特色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通常被称为文学语言。 准确、鲜明、生动,自然是对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具有艺术特征的文学语言是格外强调形象性, 强调语汇的丰富与凝练的统一,强调感情的流溢与 含蓄的统一。真正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既能深刻 地反映事物特征与规律,又体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 。它对读者想象力的驱遣作用更是其他文学因素难 以比拟的。 2121 课文守财奴,当老葛朗台发现侄儿查理赠 给女儿的金梳妆匣时,作者巴尔扎克这样写道: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 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乍一读,好像并无妙语,甚至对老葛朗台 的眼光也没有形象的描写。但一品味,便觉得极妙 ;一个“瞪”字就吓得太太呼上帝喊救命,这是一种 什么样的眼光啊!任凭你去想象吧!实际上,这比 用“贪婪”一类的字眼儿更形象,更脱俗。 示例示例 2222 同样是写眼光,鲁迅在药中则表现另一种 语言风格: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 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 小了一半。 这带有夸张的比喻句不仅写出了眼光的“ 形象”,而且还使人物活了起来:一个咄咄逼人似 魔鬼,一个几乎瘫倒如羔羊。谁个凶,谁个懦,不 是泾渭分明了吗? 这种品味一定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这 种感受又是审美者感知艺术形象的推进力。 2323 品味文学语言,不应当只满足于“可视性效果 ”,还要注意对具有蕴含性词语的反复琢磨,把所 谓“隐含信息”提挈出来,正如韩愈所说,“沉浸 秾郁,含英咀华”。 有的语句似乎很“白”,却有深刻的哲理,如 果一扫而过,那就辜负了作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机电缆安全考试题
- 面粉厂磨粉车间安全考试题
- 奥数几何部分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建材生产计划考试题
- 购买担保合同(标准版)
- 按摩放松环保倡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源天然色素市场推广原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奶牛有机奶制品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稻品牌文化体验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庄参股合同(标准版)
- 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框架-洞察阐释
- 数据迁移及备份服务合同
-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护理常规
- 教育中的数字化转型读书心得体会
- 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解读
- 纤支镜灌洗的术前术后护理讲课件
- 加气站风控分级管理制度
- 乡墅建房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工程机械发动机课件
- 动物素描阅读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