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例1】已知三棱锥P-ABC中,PA面ABC,ABAC,PA=AC=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证明:CMSN; ()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证明: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0,0,1),C(0,1,0),B(2,0,0),M(1,0,),N(,0,0),S(1,0) (),因为,所以CMSN (),设a=(x,y,z)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则 因为所以SN与片面CMN所成角为45 【例2】、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AB/DC, ,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证明:SE=2EB;()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解析】:以D为坐标原点 ,射线DA为轴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则 () 设平面SBC的法向量为 由得 故 令 又设,则 设平面CDE的法向量 则,得 故 令 由平面DEC平面SBC得 故SE=2EB. ()由()知, 取DE中点E,则 故,由此得 又,故, 由此得, 向量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DEC的平面角. 于是 所以,二面角ADEC的大小为120. 【例3】如图,己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 ()证明:PEBC()若=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以H为原点,HA,HB,HP分别为x,y,z轴,线段HA的长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1,0,0),B(0,1,0) (I)设 则 可得 因为, 所以 (II)由已知条件可得故, 设为平面PEH的法向量, 则 即 因此,取 由 可得 所以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例4】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SD平面ABCD,SD=2a,点E是SD上的点,且()求证:对任意的,都有()设二面角CAED的大小为,直线B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若,求的值w.w.w.k.s.5.u.c.o.m 【解析】()()证法2:以D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作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A(,0,0),B(,0),C(0,0),E(0,0),w.w.w.k.s.5.u.c.o.m 即。(I) 解法2:由(I)得.设平面ACE的法向量为n=(x,y,z),则由得。易知平面ABCD与平面ADE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w.w.w.k.s.5.u.c.o.m 0,.由于,解得,即为所求。【例6】OSABCDE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都是等边三角形,与的交点为,为侧棱上一点()当为侧棱的中点时,求证:平面;()求证:平面平面;()当二面角的大小为时, 试判断点在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法一:证明:()连接,由条件可得OSABCDE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由已知可得,,是中点,所以又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平面()解:连接,由()知而, 所以又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OyzxSABCDE设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在中,, , 所以又因为, ,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可知,点是的中点解法二:()同解法一()证明:由()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则,所以,设(),由已知可求得所以,设平面法向量为,则 即令,得易知是平面的法向量因为,所以,所以平面平面()解:设(),由()可知,平面法向量为因为,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二面角的大小为所以,所以,解得所以点是的中点【例7】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侧棱底面,为的中点 ()求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在侧面内找一点,使面,并求出点到和的距离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的坐标为、,从而设的夹角为,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由于点在侧面内,故可设点坐标为,则,由面可得, 即点的坐标为,从而点到和的距离分别为 【例8】如图,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地面边长的倍,P为侧棱SD上的点 ()求证:ACSD;w.w.w.k.s.5.u.c.o.m ()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小()在()的条件下,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w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解:()连接,设交与,由题意,平面,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轴,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底面边长为,则于是,所以,从而() 由()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平面的一个发向量,设所求二面角为,则,即二面角P-AC-D的大小是()在SC上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由()知,为平面的一个发向量,设,则,即当时,而不在平面内,所以BE平面PAC【例9】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是棱,上的点,(1)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2)证明平面(3)求二面角的正弦值解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础知识, 考查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方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点A为坐标原点,设,依题意得, , 解:易得, 于是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证明:易知, 于是=0,=0.因此,又 所以平面 ()解:设平面的法向量,则,即 不妨令X=1,可得由(2)可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于是,从而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例10】如图5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I)求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II)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解析】解法1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以为单位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I)依题意,得B(1,0,0),E(), A(0,0,0),D(0,1,0),所以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D平面 ABB1A1,所以是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 设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则 即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II)依题意,得 设是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 所以取 设F是棱C1D上的点,则F(t,1,1) 又所以 D而平面A1BE,于是 B1F/平面A1BE 为C1D1的中点,这说明在棱C1D1上存在点F(C1D1的中点),使B1F/平面A1BE. 【例11】在直三棱柱中,A1A=AB=3,AC=3,、Q分别为棱BB1、CC1上的点,且.(1)求平面APQ与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2)在线段A1B(不包括两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M+MC1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A(0,0,0),P(3,0,),Q(0,3,2).设平面APQ的一个法向量为令,则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平面APQ与面ABC所成的锐角大小为45. (1)问也用传统方法求解.(并参照计分)(2)沿A1B将面A1BC1与面A1BA展开,连结AC1与A1B交于点M,此时AM+MC1有最小值.又C1A1面ABB1A1,C1A1A1B.AA1C1中,AA1C1=135AC1=存在点M,使AM+AC1取最小值为【例12】在各棱长均为2的三棱柱ABC-ABC中,侧面AACC底面ABC, AAC=60.()求侧棱A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已知点D满足,在直线AA上是否存在点P,使DP平面ABC?若存在,请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解:侧面A1ACC1底面ABC,作A1OAC于点O,A1O平面ABC.又ABC=A1AC=60,且各棱长都相等,AO=1,OA1=OB=,BOAC.故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A(0,-1,0),B(,0,0),A1(0,0,),C(0,1,0),.设平面AB1C的法向量为n=(x,y,1)则解得n=(-1,0,1).由cos=而侧棱AA1与平面AB1C所成角,即是向量与平面AB1C的法向量所成锐角的余角,侧棱AA1与平面AB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而又B(,0,0),点D的坐标为D(-,0,0).假设存在点P符合题意,则点P的坐标可设为P(0,y,z).DP平面AB1C,n=(-1,0,1)为平面AB1C的法向量,由,得又DP平面AB1C,故存在点P,使DP平面AB1C,其从标为(0,0,),即恰好为A1点.【例1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分别为AA1,和CC1的中点.(I)求证:EF平面ACD,;()求异面直线EF与AB所成的角;()在棱BB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30?若存在,求出B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解法一:如图分别以DA、DC、DD1所在的直线为x 轴、 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由已知 得D(0,0,0)、A(2,0,0)、B(2,2,0)、 C(0,2,0)、B1(2,2,2)、D1(0,0,2)、 E(1,0,2 )、F(0,2,1). ()易知平面ACD1的一个法向量是 =(2,2,2). 又=(-1,2,-1), 由= -2+4-2=0, ,而EF平面ACD1, EF平面ACD1 () =(0,2,0),cos= 异面直线EF与AB所成的角为arccos. ()设点P(2,2,t)(0t2),平面ACP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则 =(0,2,t), =(-2,2,0), 取. 易知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依题意知,=30或=150, |cos|= 即,解得 ,在棱BB1上存在一点P,当BP的长为时, 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30. 解法二:()同解法一知=(-1,2,-1) ,=(-2,0,2), = (-2,2,0),-=, 、共面. 又EF平面ACD1,EF平面ACD1. 【例14】如图,在直三棱柱中,.C1B1A1BADC()若为中点,求证:平面平面;()在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二面角的大小为60. 解解法二: ()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即 由得 由得 又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 ()当时二面角的大小为60 设,则点坐标为,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由 令 得 又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由 解得,故. 在上存在一点满足题意 ABC111ACB【例15】如图,斜三棱柱,已知侧面与底面垂直且,若二面角为,(1)证明平面; (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3)在平面内找一点,使三棱锥为正三棱锥,并求点到平面距离.解:(1) 面面,因为面面=,所以面. (2)取中点,连接,在中, 是正三角形,又面且面, ,即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30, 面,在 中, 又面,即与面所成的线面角, 在中, (3)在上取点,使,则因为是的中线,是的重心,在中,过作ABC111ACB/交于, 面,/ 面,即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的中心,该点即为所求,且,. 【例16】如图,在长方体中,且(I)求证:对任意,总有;(II)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III)是否存在,使得在平面上的射影 平分?若存在, 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I)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从而,即(分)(II)由()及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从而可取平面的法向量为,又取平面的法向量为,且设二面角为,所以(分)(III) 假设存在实数满足条件,由题结合图形,只需满足分别与所成的角相等,即 ,即,解得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得实数,使得在平面上的射影平分 (14分)ABCDEGF【例17】 如图,在六面体中,平面平面,平面,,且, ()求证: 平面;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 求五面体的体积答案 (本题满分13分) 解法一 向量法由已知,AD、DE、DG两两垂直,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则A(0,0,2),B(2,0,2),C(0,1,2),E(2,0,0),G(0,2,0),F(2,1,0)(),所以BFCG又BF平面ACGD,故 BF/平面ACGD 4分(),设平面BCGF的法向量为,则,令,则,而平面ADGC的法向量故二面角D-CG-F的余弦值为9分()设DG的中点为M,连接AM、FM,则13分【例18】如图,一简单几何体的一个面ABC内接于圆O,AB是圆O的直径,四边形DCBE为平行四边形,且DC平面ABC。(1)证明:平面ACD平面;(2)若,试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答案 5.解:()证明: DC平面ABC ,平面ABC -2分AB是圆O的直径且 平面ADC -4分四边形DCBE为平行四边形 DE/BC 平面ADC -6分又平面ADE 平面ACD平面-7分(2)解法:所求简单组合体的体积:-9分, ,-11分-12分-13分该简单几何体的体积-14分解法5:将该简单组合体还原成一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8分如图, ,-10分=-12分 =-14分【例20】如图,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CEAC,EFAC,AB=,CE=EF=1.()求证:AF平面BDE;()求证:CF平面BDE;()求二面角A-BE-D的大小【解析】:(I)证明: 设AC与BD交与点G 因为EF/AG,且EF=1,AG=AC=1.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平面EG, 因为平面BDE,AF平面BDE, 所以AF/平面BDE. (II)因为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且CEAC, 所以CE平面ABCD. 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则C(0,0,0),A(,0),B(0,0).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BDE. (III) 由(II)知,是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BE的法向量,则,. 即 所以且 令则. 所以. 从而 因为二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例21】如图,与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平面BCD,.(1)求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2)求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解法二:取CD中点O,连OB,OM, 则.又平面平面BCD, 则平面BCD. 取O为原点,直线OC、BO、OM为轴、轴、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 (1)设是平面MBC的法向量,则 由 由得 取,则 (2) 设平面ACM的法向量为, 由得 解得 又平面BCD的法向量为 又平面BCD的法向量为 所以 设所求二面角为,则 【例22】如图,五面体中,.底面是正三角形,.四边形是矩形,平面平面AABCDO(I)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在上运动,问:当在何处时,有平面,请说明理由; (II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析】: (I)显然这个五面体是四棱锥,因为侧面垂直于底面,所以正三角形的高就是这个四棱锥的高,又 , 所以. 于是 ()当为中点时,有平面. 证明:连结连结, 四边形是矩形 为中点, 平面, 且平面,平面 ,为的中点 (II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所以, ,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有,令, 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有 , 令, 可得平面的法向量, ,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例23】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MD=NB=1,E为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NE与AM所成角的余弦值(2)在线段AN上是否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若存在,求线段AS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w.解解析:(1)在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依题意,得. ,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2)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平面. , 可设 又. 由平面,得即 故,此时. 经检验,当时,平面. 故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 【例24】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求证:AE平面BCE;()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求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求证:平面BDF平面ABCD【解析】()平面ACE.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且, 平面ABE. ()以线段AB的中点为原点O,OE所在直 线为x轴,AB所在直线为y轴,过O点平行于A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面BCE,BE面BCE, ,在的中点, 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解得令得是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又平面BAC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BACE的大小为(III)AD/z轴,AD=2,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例25】多面体ABCDEF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分别如图所示,已知点M在AC上,点N在DE上,且AM:MC=DN:NE=a(1)求证:MN/平面BCEF;(2)当a=1时,求二面角DMNF的余弦值的绝对值【解析】:(1)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FDCE.且AB=BC=AF=2,CE=BF=,BAF=90在CD上取一点G,DG:GC=DN:NE,连MG、NG。则AM:MC=DN:NE=a,NG/CE,MG/BC.平面MNG/平面BCEF.MN/平面CDEF.(2)a=1M、N分别是AC、CE的中点.以AB、AF、AD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D(0,0,2),F(0,2,0),M(1,1),N(0,1,2) 设平面DMN的法向量设平面MNF的法向量为设二面角DMNF的平面角为,则二面角DMNF的余弦值的绝对值为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理科训练)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 (1)证明 平面; (2)求EB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答案 11(本小题满分12分) (I)证明:连结AC,AC交BD于O.连结EO.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O是AC的中点在中,EO是中位线,. 3分而平面EDB且平面EDB,所以平面EDB. 5分 (II)解: 作交DC于F.连结BF.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底面ABCD,为DC的中点.底面ABCD,BF为BE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故为直线EB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8分在中,在中,所以EB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12分2如图,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D底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AA1=2。 (I)求证:C1D/平面ABB1A1; (II)求直线BD1与平面A1C1D所成角的正弦值; ()求二面角DA1C1A的余弦值。答案 (I)证明: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B1/CC1,又面ABB1A1,所以CC1/平面ABB1A1,2分ABCD是正方形,所以CD/AB,又CD面ABB1A1,AB面ABB1A1,所以CD/平面ABB1A1,3分所以平面CDD1C1/平面ABB1A1,所以C1D/平面ABB1A14分 (II)解:ABCD是正方形,ADCD因为A1D平面ABCD,所以A1DAD,A1DCD,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5分在中,由已知可得所以, 6分因为A1D平面ABCD,所以A1D平面A1B1C1D1A1DB1D1。又B1D1A1C1,所以B1D1平面A1C1D,7分所以平面A1C1D的一个法向量为n=(1,1,0)8分设与n所成的角为,则所以直线BD1与平面A1C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分 (III)解:平面A1C1A的法向量为 则 所以 令可得 11分则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分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CC12,ACBC,D为AB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3)求证:答案 5. 解:(1)在直三棱柱中 是所成的角(或其补角)2分 在中, 4分 (2)连结交于,连结。5分 则为的中点 又为的中点 7分 9分 (3)在直三棱柱中 10分 11分 12分 同理: 13分4如图,矩形ABCD和梯形BEF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CF,BCF=CEF=,AD=,EF=2(1)求证:AE/平面DCF;(2)当AB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EF-C的大小为【分析】(1)只要过点作的平行线即可;(2)由于点是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只要过点作的垂线即可很容易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剩下的就是具体的计算问题。或者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解。DABEFCHG【解析】 方法一:()证明:过点作交于,连结,可得四边形为矩形,又为矩形,所以,从而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6分()解: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由平面平面,得平面,从而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从而,于是,因为所以当为时,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DABEFCyzx方法二: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以和分别作为轴,轴和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证明:,所以,从而,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故平面6分()解:因为,所以,从而解得所以,设与平面垂直,则,解得又因为平面,所以,得到所以当为时,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点评】由于理科有空间向量的知识,在解决立体几何试题时就有两套根据可以使用,这为考生选择解题方案提供了方便,但使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也有其相对的缺陷,那就是空间向量的运算问题,空间向量有三个分坐标,在进行运算时极易出现错误,而且空间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和垂直问题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复习立体几何时,不要纯粹以空间向量为解题的工具,要注意综合几何法的应用。5.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的角为45.求: 二面角BPCD的大小;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ABCD,PBA就是PB与CD所成的角,即PBA=45,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半年招聘2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夏港街道综合发展中心招聘1名垃圾分类专管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分公司校园招聘职位表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云南昆明市五华区德仁中学学期教师招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皮肤科录入员招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和田检验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秦皇岛市高校毕业生临时公益性岗位招聘17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度银行岗位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水生植物跨境电商品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山西阳泉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3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胃石的内镜下治疗
- GB/T 23356-2024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散射红外法
- 结核课件教学课件
- 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 课件 项目4 捕捉创业商机
- 物流基础题库各章练习题与自测题习题库带答案复习题思考题章末测试题1-8章全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江苏名校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卷及答案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连续细致观察 准确生动表达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部编版】新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华成语千字文(打印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