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叶害虫防治二.ppt_第1页
食叶害虫防治二.ppt_第2页
食叶害虫防治二.ppt_第3页
食叶害虫防治二.ppt_第4页
食叶害虫防治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讲 食叶害虫防治二 1 五、舟蛾类 舟蛾类昆虫属于鳞翅目、舟蛾科。全世界已知3000 多种,我国记载370种以上。 幼虫体色大多鲜艳具斑纹,体形常较特异。静止时 常头尾翘起,受惊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早有 舟形虫之称,也是本科中名之由来。 幼虫食叶,大多是阔叶树害虫,常发生在森林、防 护林、行道树和苗圃,部分种类危害果树和竹子,少 数种类危害禾本科农作物。 2 1、杨扇舟蛾 (1)分布与危害:又名白杨天社蛾。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杨 、柳,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吃光全叶。 (2)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雄虫体长13- 17mm,翅展23-37mm。体灰褐色,前翅翅面有4条灰白色波状 横纹,顶角有1个褐色扇形斑,斑下有1黑色圆点;后翅灰白色 ,中央有1条色泽较深的斜线。雄虫腹末具分叉的毛丛。 卵: 馒头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灰黑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部黑褐色,体具白色细 毛,背面淡黄绿色,腹部背面灰黄绿色,每节着生有环形排列 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较大的黑瘤,其上 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一和第八节背面中央有 较大的红黑色瘤。 蛹:体长13-18mm,红褐色,具光泽,腹末具1根臀棘。 3 褐色扇 形大斑 黑色 圆点 4 (3)生活习性 n因各地气候条件的变化,每年 发生世代数也不相同。 n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 或石缝墙脚下结茧越冬。次年 4月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初出 现第一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 1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 。9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作茧 开始越冬。 n成虫白天静伏,夜晚活动,趋 光性强。越冬代成虫产卵于树 干上,其它各代则产在叶背, 呈单层状排列,每雌产卵200- 300粒。 n幼虫5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 ,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 成虫苞,白天隐伏苞中,夜晚 出苞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 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迁它 处,再卷叶危害。 5 2、舟蛾类防治方法 n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灯光诱杀 n化学防治:灭幼脲、杀螟松乳油、敌百虫 n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黒卵 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洒白 僵菌、Bt液等 6 六、毒蛾类 毒蛾类害虫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多为中型蛾 子,其幼虫常具有特殊毒毛,故一般称之为毒毛 虫。全世界约2000多种,我国300多种,能够危害 多种果树、林木,是园艺植物上重要的一类食叶 性害虫。 其幼虫和成虫的鳞片有毒,触及皮肤可引起 红肿疼痒或皮肤过敏,吸入体内可引起粘膜中毒 ,因此也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在园艺植物上主要 种类有金毛虫、舞毒蛾、茶黄毒蛾等。 7 1、舞毒蛾 (1) 分布与危害 又名秋千毛虫,柿 毛虫等。世界性大害虫 ,国内分布很广,遍及 20多个省区。幼虫食性 很杂,能取食500多种 植物,其中以杨、柳、 榆、栎、桦、云杉、苹 果山楂、柿、杏等受害 最重,危害的花卉有月 季、蔷薇、海棠、紫薇 、荷花、桃花等,大发 生时,也危害农作物和 杂草。 8 (2)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 蛾体较大,体长28mm, 翅展75mm,体污白色, 前翅有4条明显的波状纹 ,中室有1个黑斑,中室 外端具1个“”形黑褐 色纹;腹部肥大,腹末 有黄褐色毛丛。 雄虫体长18mm,翅展 47mm,黑褐色,近似枯 叶。翅花纹与雌蛾近似 。 9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7cm,头黄褐色,正面有1 个“八”形纹。背线灰黄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及 气门下线部位各体节均有毛瘤。体背线两侧1-5节 和12节有蓝黑色毛瘤,6-11节毛瘤红色。毛瘤上着 生棕黑色短毛。幼虫体色变化大,有黑、灰、黄 多种色型。 10 (3)生活习性 n初孵幼虫有吃卵壳习性,日夜生活在树上,群集叶背面夜 间取食。受惊吐丝下垂,随风飘散。2龄以后,白天藏于 落叶、树皮裂缝、石块下,傍晚时成群结队上树取食,天 亮时又爬回树下隐藏。 n成虫产卵习性:冬季寒冷的地方产在树干基部,冬季暖和 的地方,卵多产在树干上部。雌蛾产卵400-1200粒,卵块 能忍-20的低温。 n成虫有趋光性。 n雄蛾较活跃,白天常在林间等处作旋转飞舞,求偶,“舞 毒蛾”由此得名。 n雌蛾肥体大笨重,不爱活动,常停留在树干上,分泌的性 外激素对雄蛾有强烈的吸引力。 n舞毒蛾多发生在郁闭度小,通风透光的林地,特别是干燥 、温暖稀疏的纯林,在郁闭度大的林区很少爆发成灾,在 北方柿树常严重受害。因此又称柿毛虫。 11 2、桑毛虫 (1)分布与危害: 又名桑毒蛾、 黄尾白毒蛾等。分布很广,在东 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 陕西各地都有发生。幼虫食性很 杂,能危害苹果、梨树、桃李杏 梅、樱桃、柿、栗等多种果树, 以及桑树、杨、榆等树木。主要 以幼虫危害叶片,严重可将食叶 吃光。 12 (2)形态特征 成虫:全身被白绒毛,稍有 光泽。雌蛾触角栉齿状, 雄蛾触角羽毛状,触角主 干黑色,有白色环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50mm ,黑褐色,头部浅棕褐色 。体背具有1条黄棕色宽带 ,其下各有1条灰黑色纵带 。 13 14 (3)生活史 n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受到惊扰就吐丝下垂 ,随风飘荡,扩散传播,幼虫食害多种植 物芽和叶,幼龄时食叶肉,仅留下表皮, 稍大后蚕食叶片造成缺刻和孔洞。 n幼虫取食一般在夜间,白天躲在叶背或背 阴处。有趋光性。 n成虫羽化后,当晚或翌晨交配,交尾后当 天晚上即可大量产卵,随产随将腹末端黄 毛覆盖卵块。400粒/雌。 15 3、毒蛾类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 人工除治:刮老树皮,摘除卵块,挖蛹,人工去虫。 冬季树干刷涂白剂和波尔多液。 人工诱杀:对有趋光性的种类可用黑光灯诱杀。在越 冬前用稻草或干杂草,绑在树干或主枝上,诱集幼虫潜藏 越冬。 (2)生物防治:招引和保护食虫鸟。特别是公园果园和 防护林带。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蝇 、绒茧蜂。 使用Bt、白僵菌、木麻黄毒蛾NPV。 (3)化学防治:灭幼脲、辛硫磷、氯氰菊酯、敌百虫、 抑太保等。 16 七、夜蛾类 夜蛾类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1个科 ,全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记载的也达1200余种。 成虫多在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大多光滑少毛, 体色较深,危害方式多样,有白天潜伏在土中,夜间出来 活动咬断植物根茎的,也有全天暴露在植物上日夜活动取 食的;还有少数钻蛀型的。 对园林植物组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甜菜夜蛾、苷蓝 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石榴巾夜蛾、梨纹丽夜蛾、 玫瑰巾夜蛾等,其中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苷蓝夜蛾为害 严重。 17 1、 斜纹夜蛾 (1)分布与危害:又称夜盗虫。分 布十分广泛,我国以长江流域和黄 河流域各省危害最重。此虫食性杂 ,以幼虫危害叶片,也危害花果。1- 2龄啃食叶肉,仅留表皮,4龄以上 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大发生时可 吃光全田作物成光杆,并能够转移 危害。寄主甚多,有99科290多种。 在蔬菜中主要为害苷蓝、白菜、耦 、芋头、苋菜、马铃薯、茄子、辣 椒、番茄、豆类、瓜类和葱韭等, 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 大田作物是棉花、甘薯、花生、大 豆、芝麻、烟草、其次是甜菜、玉 米、高粱。危害苷蓝和白菜时,常 钻入心球,将内部吃空,造成腐烂 和污染,失去食用价值。 18 (2) 形态特征 n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5- 43mm,胸部背面有白色毛丛。前 翅黄褐色,多斑纹,内外横线间从 前缘中部到后缘有3条白色斜纹, 故名为斜纹夜蛾。后翅白色仅翅脉 及外缘暗褐色。 n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6-51mm,体 色多变,初孵时呈绿色,渐变黄绿 色,老熟时常暗绿或黑褐色,背面 具有不规则的灰色斑纹,背线、亚 背线、气门下线灰白色,每节在亚 背线内侧有1对半月形黑褐斑。 n卵:半球形,卵壳上有网状纹,初 产黄白色,孵化前灰色,卵成块。 卵块外覆有黄白色绒毛。 n蛹:体长18-20mm,赤褐色或暗褐 色,圆筒形。腹部气门后缘锯齿状 ,腹部末端有1对臀棘,基部分开 ,尖端不呈钩状。 19 (3)生活习性 n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 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 丝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3龄分散更甚 。4龄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昼伏夜 出取食。大发生时,可将田块吃光,然 后迁移危害。 n幼虫老熟后入土作蛹,在土中化蛹。 n成虫昼伏夜出,躲藏在叶丛下、土缝中 等隐蔽场所,黄昏开始活动。多在开花 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才能交尾产卵。 n产卵习性:有无补充营养对产卵量有很 大的影响。成虫产卵多在高大茂密浓绿 的植物上,植株中部着卵比上下部多。 卵块多在叶背面。 n成虫趋化性强,对糖、酒、醋及发酵的 胡萝卜、豆饼有很强的趋性;对黑光灯 趋性强。 20 2、银纹夜蛾 (1) 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银纹夜蛾、 豆银纹夜蛾。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危 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 等多种花卉。 21 (2) 识别特征 n成虫体长1517mm,体灰褐 色,胸部有两束毛耸立着。 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条银 色波状横线,后翅暗褐色, 有金属光泽,翅中央有1“U” 形银色纹和1个近三角形的 银色斑。(图14-19)。 n老熟幼虫体长2532mm,青 绿色。腹部5、6及10节上各 有一对腹足,爬行时体背拱 曲。背面有6条白色的细小 纵线。 腹足 近三角形斑 U形 银色纹 22 (3) 生活习性 n1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 n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但对化学味道不敏感。多产卵 于叶背,近散产。 n初孵幼虫多在叶背取食叶肉,剩下1层上表皮,3龄后取食 叶片。老熟幼虫多在叶背吐丝做粉白色茧化蛹。 23 3、夜蛾类防治方法 1. 人工捕捉:翻耕、除草(苷蓝夜蛾在杂草上产卵 )、清洁田园,消灭蛹。大面积轮作 2. 诱杀法: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 3. 化学防治:重点在1-3龄盛发期。喷药注意叶背面 和下部的叶片,喷药应该在下午和傍晚前后进行 (昼伏夜出)。对于草坪喷药宜在成虫产卵期间 进行,连同成虫一起杀死。敌敌畏,敌百虫,鱼 藤酮,马拉硫磷,辛硫磷,杀螟松。 4.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盾脸姬蜂、广赤 眼蜂、黒卵蜂、绒茧蜂、多胚跳小蜂、寄蝇等。 24 八、尺蛾类 本类害虫属于鳞翅目、尺蛾科。通称尺蠖 ,是仅次于夜蛾的一大类群。幼虫只有1对腹 足和1对臀足,爬行时一曲一伸,首尾相接, 犹如量物,故名尺蛾、尺蠖、步曲。 全世界已知约12000种,我国已记载1200种 以上,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种类有:春尺蠖、 油桐尺蠖、油茶尺蠖、丝绵木金星尺蠖(卫矛 尺蠖)、枣尺蠖、黄连木尺蠖(木撩尺蠖)、 刺槐外斑尺蠖、国槐尺蛾等。 25 1、丝棉木尺蛾 (1)分布与危害:又称大叶黄杨尺蠖,造桥 虫。国内分布广泛,可危害大叶黄杨、丝 棉木、扶芳藤、欧洲卫矛等,其中以对大 叶黄杨危害最重,不仅能将其叶片吃光, 而且啃食嫩茎表皮。受害植株轻则生长不 良,叶片小而发黄;重则枯死。 26 (2) 形态特征 n成虫 体长13毫米左右,翅展40 毫米左右。翅面底色为银白色, 具淡灰色斑纹,前翅外缘有一行 连续的淡灰纹,翅基部有深黄、 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 黑点组成条纹,后足胫节内侧有 黄色毛丛。身体瘦弱,似“菜粉蝶 ”状。 n卵 近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 后呈青灰色。卵壳上有白色六角 形的纲状纹,孵化前卵变褐色。 27 n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33毫米左右,体黑色,刚毛黄褐色 。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为蓝白色或黄色,纵线间有 横线相连。胸部及第6节以后各节上有黄色横条纹,胸 足黑色,腹足共2对,爬行时常弯曲,成拱桥状。 n 蛹 棕褐色,末端具一臀棘。 28 (3)生活习性 n在北方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以第 2代危害最重 。成虫具趋光性,飞翔力不强,易捕捉。卵产于 植株上部叶的背面,少数产在叶柄、枝条、枝干 交叉处及树干裂缝中。 n初孵幼虫有群集性,2龄后逐渐分散。幼虫有假死 性,受惊后吐丝下垂蜷曲在地面上。幼虫怕光, 白天大都藏在枝叶茂密处,夜晚出来活动危害, 阴天时则整日危害。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 29 2、大造桥虫 (1)分布与危害:又名步曲、量尺虫, 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南、河北、 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月季、蔷薇、菊花、一串红、 万寿菊、萱草等观赏植物,以及辣椒、甜 椒、茄子、豇豆、菜豆、白菜等多种蔬菜 及其他农作物,杂食性。 30 (2)形态特征: n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 ,翅展3845毫米。 体粗壮,体色一般为 浅灰褐色,翅底面白 色,有很多暗褐色小 点,前后翅上的4个 星及内外线为暗褐色 ,前翅前缘中部有一 椭圆形白斑,后翅淡 褐色,也具一暗褐色 斑。 31 n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毫 米左右,头褐绿色,头顶 两侧有黑点 1对;体色变 异较大,可由黄绿色变成 青白色,背线淡青色,亚 背线黑色,气门线黄褐色 ,气门下线黑褐色,腹部 第3、4节上具黑褐斑;仅 第6腹节及尾节各生腹足 1 对。胸足褐色,腹足黄绿 、足端部黑色。 32 n蛹长约17毫米,深褐色, 尾端尖,臀棘2根。 n卵馒头形,青绿色,表面 有许多粒状突起,并有深 黑和灰黄色斑纹。 33 (3)生活习性 n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4月见成虫, 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卵散产于植物枝干、叶背等处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飞翔力弱;羽化后1-3天交配 ,交配后12天开始产卵,数十粒到百余粒结成堆,卵壳 厚而坚韧,可随流水蔓延。 n初孵幼虫能吐丝随风飘移,幼虫行走拱曲呈桥状,故名“ 造桥虫”,又名“量尺虫”,不甚活泼,但有拟态,常栖于 植物枝干上,形似嫩枝。幼虫取食可造成叶片呈不规则缺 刻,有时也食花蕾和花瓣。 n此虫对药剂敏感,在菜田使用的杀虫剂均可将此杀死,易 于防治。 34 3、国槐尺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吊死鬼、槐尺蛾。山东、河北、北京 、浙江、陕西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有 时也危害刺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 是我国庭园绿化,行道树种主要食叶害虫。99年在全国各 分布区大发生。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217mm,体黄褐色,有黑褐色斑 点。前翅有三条明显的黑色横线,近顶角处有一近长方形 褐色斑纹。后翅只有2条横线,中室外缘上有一黑色小点 。老熟幼虫体长3040mm,体背紫红色。蛹体长 1317mm,紫褐色。 35 36 (3)生活习性 1年34代,以蛹 在土中越冬。越冬代 成虫每年5月上旬出 现。成虫有趋光性。 卵散产于叶片正面、 叶柄或嫩枝上。幼虫 期共有6龄,56龄为 暴食期。幼虫有吐丝 下垂习性,故又称“ 吊死鬼”。 37 4、尺蛾类防治方法 n物理防治:消灭越冬虫蛹;捕捉幼虫;黑 光灯诱杀成虫 n药剂防治:杀螟松乳油、敌敌畏乳油、敌 百虫、辛硫磷乳油等 n生物药剂:Bt;青虫菌液 n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蝇、胡蜂、卵寄生 蜂、土蜂、姬蜂等 38 九、 天蛾类 天蛾类属鳞翅目天蛾科,体中到大型,该 科幼虫明显特征为:体粗壮,体侧大都有斜纹 1列,第8节腹节背面具尾角。 天蛾科昆虫在我国有45属124种。 许多种类是园林植物上常见害虫。 39 1、蓝目天蛾 (1)分布与危害:又名柳天蛾、蓝目灰 天蛾。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北、河南、 山东、江浙江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区。为害杨、毛白杨、旱柳、河柳、梅花 、苹果、桃花、樱花多种花卉树木。幼虫 食叶,大发生时叶子多被吃光,形成一片 焦枯现象。 40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2-36mm,翅展85- 90mm,体、翅黄褐色,触角淡黄 色,胸部背面有一深褐色大斑,后 翅灰褐色,中央紫红色有一深兰色 大圆斑,斑外有一灰白色圈,外围 蓝黑色,斑上方粉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60-90mm,绿色或 黄绿色,头顶尖,两侧各具1黄色 条纹。胸部和腹部第1-8节的两侧 各具1条由细小颗粒所形成的黄色 斜纹线,最后一条直达尾角,尾角 斜向后方,气门淡黄色。 卵: 椭圆形,绿色,有光泽。 41 (3)生活史和习性 在东北、西北、华北1年发生2代;而江西、浙江等地 每年发生4代,均以蛹在根际土壤中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多在夜间羽化,飞翔力强。 成虫在夜间交尾,交尾后第二天产卵,卵散产于叶背 和枝条上。每雌产卵200-400粒,7-14天孵化。 幼虫孵化后危害,初孵幼虫先吃去大半卵壳,后爬向 较嫩的叶片,将叶子吃成缺刻,到5龄后食量大而危害严 重,常将叶子吃光,仅留叶柄,树下有成片绿色圆筒形虫 粪。 42 2、葡萄天蛾 (1)发生与危害:又名葡萄轮纹天蛾。葡 萄天蛾主要危害葡萄、地锦、猕猴桃等。在辽宁 、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及江苏 等地均有发生,多零星危害,尚未见大面成灾的 报道。 此虫小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大幼 虫可将叶片吃光仅留主脉和叶柄。受害葡萄架下 常有大粒虫粪,可依此发现幼虫,人工捕捉。 43 (2)形态特征 成虫为大型 蛾子,体长约45 毫米,翅展80 100毫米,体翅 茶褐色,体背自 前胸至腹部末端 有1条灰白色线 条,前翅有茶褐 色横纹数条。 44 n老熟幼虫体长约80毫米,体绿色。体表布有横纹和黄色 颗粒,胴部背面末端有向后上方翘起的尾角。 n蛹纺锤形,棕褐色。 45 (3)生活习性 n北方每年发生12代,南方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内越 冬。 n成虫白天潜伏,有趋光性,夜间活动、交尾和产卵。卵散 产于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