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 11517 学 号:200911410135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毕业论文题 目 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学生姓名 仝盟盟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0941 学 号 200911410135 院 (部) 经济贸易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刘芳(讲师)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8日 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河南工程学院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 建设河南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200911410135姓名 仝盟盟 一、 主要内容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内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发展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背景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和其他经济区的比较,寻找加快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二、基本要求a) 了解论文规范、要求,独立自主的完成毕业论文。b) 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c) 阅读相关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相关的学位论文。d)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强化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e) 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选题、文献综述、外语翻译及论文等各阶段工作。三、主要参考资料1 傅钰,任旭.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 2012年1月第229期2 乔地.把郑州建成中原经济区产业创新中心N.科技日报,2011年12月2 日第009版3 Churchill, N., & Lewis, V., 1983. The five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1(3): 30-394 Kazanjian, R., 1988.Relation of dominant problems to stages of growth in technology-based new ventur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9(2): 257-2795 伊江勇.科技创新强力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N.河南日报,2011年1月4日第001版6 赵海龙.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开封日报,2012年2月15日第005版7 王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省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J.河南科学,2012年3月第30卷第三期8 宋歌.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竞争策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N,第13卷第一期9 刘道纯. 异军突起的专业孵化器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0(5):3010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 2001.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业务策略.11 张永安. 基于大学科技创新资源的企业孵化器网络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R.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部,201012 薛伟贤,张志芳.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101-10413 唐仁春,李运惟.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发展环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39-4214 高马良.经济转轨时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中小企业政策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15 刘爱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完 成 期 限: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意义11.3研究方法11.4 国内外研究综述21.4.1国内研究21.4.2国外研究22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32.1 高新技术产业概念、特征及丰富的内涵32.1.1 概念32.1.2 特征32.1.3 丰富的内涵42.2中原经济区的概况论述42.3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53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经济区的比较63.1 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63.1.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63.1.2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63.1.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73.1.4农业发达73.1.5工业实力雄厚73.2 我国现有经济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83.2.1长江三角地区83.2.2珠江三角洲地区83.2.3京津冀地区83.2.4比较总结94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现存问题及问题分析104.1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水平低104.1.1产品结构不合理104.1.2产品低端化现象明显104.2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企业的集群发展水平低104.2.1集群发展水平低104.2.2分工协作机制发展不够好114.2.3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不够健全114.2.4技术设备建设发展较差114.3信息化程度不高115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125.1紧跟国家政策125.2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135.2.1整合企业集聚,提升整体影响力135.2.2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和联体聚集发展机制135.2.3建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网145.3建设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145.3.1通过系统分析,科学的规划产业链145.3.2突出自己的优势及特色,对不同地域采取针对性政策155.3.3走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链聚集发展策略155.3.4建立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体系165.4打造高技术的产品,树立自己品牌战略165.4.1创新品牌165.4.2构建品牌网络175.4.3管理维护品牌及网络建设175.5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85.5.1建立强大的产业技术研究院185.5.2完善科技服务平台195.5.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设备195.6走高度发达的信息化道路195.6.1提高信息化程度205.6.2提高信息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程度205.7培养人才,营造创新环境205.7.1注重本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215.7.2引进高新技术人才215.7.3创新人才机制215.8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发展投融资体制225.8.1优化投资环境225.8.2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结构225.8.3建立投资服务快速反应机制236保障措施236.1 政府方面236.2企业方面246.3个人方面24结论24致 谢26参考文献27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摘 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我国的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最集中的表现还是在于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是我们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从发展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背景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和与其他经济区的比较,寻找加快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对于国内经济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经营发展和模式创新及对经济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THE DEVELOPMENGT OF HI-TECINDUSTRY IN HENA UNDEN THE BOCKGROUND OF CENTRAL CHINA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will benefit national interes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is particularly reflected on the promo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lso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are essential for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In china,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started late and are in a low level with some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 some better thinking for Henan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s what we need to do.From the background and problems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we need to compare it with other regions for a method that can accelerate its development. The contents studied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domestic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model innovation.KEY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II1绪论1.1 研究背景中原经济区(CPER)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山西及周边,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经济区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推动经济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中原经济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但是经济总量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中原经济区发展面临着农业人口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传统产业改革步履维艰,科技进步相对缓慢等许多现实问题。河南在未来区域经济的格局中要想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上以跨跃式思路发展。本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研究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建设背景到和其他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其他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2 研究目的、意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经营形态,对于整合开发科技资源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经济区建设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遇到诸多问题。通过对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寻找出路,从而解决问题,为其他经济区发展提供借鉴,继而推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1.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分两种,一种是理论研究,一种是实践方面的研究。理论研究:通过国内其他专家学者对建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研究,梳理各种观点进一步总结,找出一种适合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理论方法,结合河南当地的高新技术发展实际进行概括总结,做出基础理论方案,希望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理论研究提供指导。实践研究:研究理论就是为了指导实践,为了更好地研究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发展方案,通过对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实地参观研究总结发展中的问题,对比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河南的高新技术发展状况,提出实际解决问题方案,促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稳定发展。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国内研究在国内,王连杰从风险投资入手研究中国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并对如何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其后的研究从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展开研究,指出应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林毅夫一直呼吁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难题;朱雨良、陈柳钦则提出了具体的融资对策,即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不同, 应提供多样性的融资工具,比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此外还有学者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展开研究,梁莱歆、曾如淑指出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与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着差异,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偏重于股权融资,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倚重债权融资,但却困难重重。1.4.2国外研究起初经济学家多认为金融发展不充分是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多从量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比如加快金融发展、扩大金融规模、增加金融供给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与总量和规模相比,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特性相适应的高效完善的金融结构或许才是治本之策。因而,关于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比如,Allen、Morck and Nakamura等学者提出:市场导向的资本市场相比银行中介导向的金融体系来说更适合于高创新、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更适合于传统型的低风险投资项目。Binh,Park and Shin的实证研究证明:在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门槛”水平的发达国家内,高研发密度、高风险、高资本密度产业确实在那些以市场导向为主的金融体系国家内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詹姆士奎恩证明,政府积极干预是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有效部分。政府可主动制定干预政策,如制度化的教育补贴政策、基础研究的激励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市场竞争政策、技术标准政策、金融税收政策,政府还可以创造高新技术产品市场。2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概念及特征、内涵的论述,详细分析总结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进而做出最为精确的解决方案,指导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1 高新技术产业概念、特征及丰富的内涵2.1.1 概念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2.1.2 特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2.1.3 丰富的内涵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培养、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在了解到高新技术产业概念和特征以及丰富的内容情况下,分析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中原经济区的概况论述2010年11月,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且正式进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2012年11月2日,由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后,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1。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明确建设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等快速铁路,规划研究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加快构建高效连接的“米”字形铁路网络,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研究布局商丘炼化基地,推进出山店水库前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规划提出建设“大中原城市群”,构建中原城市群、北部城市密集区、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一体化发展格局。规划将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强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引领,促进高端要素聚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中原经济区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提升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依托郑东新区,推动向东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现代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壮大总部经济,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优化城市发展形态,密切中心城区与新郑、新密、荥阳、登封等周边县城的联系,推进组团式发展,培育郑州都市区。建设洛阳、安阳、商丘、南阳、邯郸、聊城、蚌埠、阜阳、长治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培育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次中心城市,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洛阳新区建设,优化老城区功能,增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影响力,将安阳打造成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等经济区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门户,将商丘建成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的东部门户,将南阳建设成中原经济区对接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2。为了缩小我国地区性差距,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此,统筹区域发展,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步骤,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有利于河南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带头推动作用,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2.3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中原”地处我国中部,在全国经济发展处枢纽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有区位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经济区有的天都惠普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因素,在此条件下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有优势也有困难,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状况做到和谐快速发展,发展中存在诸多挑战。河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好的区位因素,交通发达,地处中部,上有“京津冀”,中有“长三角”,遥望“珠三角”,可以很好地借鉴吸收三大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目前,河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如缺乏国际化合作的构想与实践、研究开发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应从政策、产业、学校、科研的合作,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投入,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以促进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虽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卓著成绩,但伴随发展而存在的往往是诸多问题。产业链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产业来内结构,像产业集群效益差,缺乏综合型人才,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大等等问题,也是我们考虑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3。下文通过和其他三个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会罗列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3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经济区的比较中原经济区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原地区在中国发展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认同感的区域。在近现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地区由于其中部、中心区位,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资源储量丰富等优势,形成了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并且在我国经济分工中具有较强专业化的生产部类,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明显的优势。3.1 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3.1.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中原地处我国中部,横贯东西、南北,位于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界地带。也处于环渤海长三角海域向内陆辐射推进的要塞,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京广、京九铁路等重要铁路交通路线组成立体网式交通。总之,交通上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中原经济区拥有其他经济区无法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交通的区位优势是必须的。3.1.2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煌煌五千年中国文明史,前四千年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在中原。这里诞生了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里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里占据了中国八大古都的半壁江山,这里创造了古老而优美的汉字,这里是佛教最早的传承地和道教的发源地,这里繁衍了最早的商业文化,将中文化浇筑的无比厚重而丰盈。河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四大流域贯穿全境,太行伏牛横亘其间,黄淮大平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河南地上多名山大川,地下富藏矿产资源。平顶山是煤都,栾川是钼都,叶县是岩盐之都到2009年发现107种矿藏,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藏76种,铝土矿储量以及黄金,煤炭产量居全国第2位。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居全国第三位,钼居全国第一,金、铝均居全国第一。3.1.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河南这个地方,最宜居、最适宜人类生长繁衍。自古以来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现今河南省拥有一亿多人,是名符其实的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样离不开劳动力,一般的劳动力,高尖端的科技人才,都是以人为单位,人力资源众多也是发展科技必须的环节,劳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可以有效地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高尖端科技人才的充分应用,更关系到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状况,所以,要重视利用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3.1.4农业发达经济以农为本,农业以粮为重,百姓以食为天。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0 年,河南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087.4 亿斤,比上年增产9.6 亿斤,增幅为0.9。其中:夏粮总产量 618.1亿斤,比上年增产 5.1亿斤,增长 0.8,秋粮总产量 469.3 亿斤,比上年增产4.5 亿斤,增长 1.0。3.1.5工业实力雄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5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7305.39 亿元,增长19.8,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4.8,重工业增长 17.6,轻、重工业比例为 30.7:69.3。3.2 我国现有经济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2.1长江三角地区近年来,长三角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渐具规模。与传统的产业集群不同,长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独具一格,它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重要的依赖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科技经济技术一体化都是长江三角洲独特的区位优势。现在以上海、杭州、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几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起支撑,形成了包括新材料、光纤通讯、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群。沿海的三角洲区域,港口较多,海运优势明显;背靠广大内陆地区,对内陆的辐射、带动作用都较强,与内陆的合作协作都比较顺畅;区域内的铁路、公路网络都比较发达。这也是长三角比中原经济区便利的地方。3.2.2珠江三角洲地区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广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优势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的核心部分,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势必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取得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举全国前列。比邻港澳,是著名的侨乡;交通便利;辐射东南亚;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与国际接轨面广等都成为了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区位优势。3.2.3京津冀地区据统计,京津塘线型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各园区总面积1976.1平方公里,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157多亿元,占京津冀9.07面积创造约占京14.3的GDP。由此,京津塘沿线产业带的经济增长贡献与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可见一斑 。京津冀的产业协作和空间一体化进程拥有区域劳动分工互补性较强的历史基础。鉴于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密集,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影响产业深度融合的问题,京津冀的区域产业协作逐步呈现出研发、生产、营销等产业价值链环节空间离散的飞地式合作发展模式。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港口优势拥有众多港口,以大连、青岛、烟台、天津为中心,若发挥集团优势,是我国最优良的港口发展地;.经济、科技经济总量列全国第一,人口较多,人力资源丰富,高校云集;资源优势临近山西、内蒙,有良好的资源优势;海洋优势拥有渤海、黄海等海域,有良好的海洋发展环境;旅游优势有青岛、大连、秦皇岛、承德、北京等旅游胜地。这成为京津冀独特的区位优势。3.2.4比较总结总之,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拥有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足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再加上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这些条件使得中原地区成为在长三角、珠角、京津塘等发达地区之外另一个最适合产业安家落户和快速发展的地区。中原地区资源禀赋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另外,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发展比例协调,具有相当好的产业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利于承接国际、沿海的产业移,在中原形成先进的制造业中心。在工业化进程中,河南属于后来者,综合实力不如东部沿海地区雄厚。与中部各省相比,在经济发展的某些层面上也存一定的差距。从工业化的后来者追赶先行者的途径看,几乎都用后发优势。现阶段,河南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优势。一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充分利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而且在技术上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可能。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和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接,使我们可以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更多地利用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技术。三是国内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为河南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许多沿海企业将生产地转移到 内地,而将经营与销售放于沿海,这个时候大胆地引进外部的资金、项目与人才,河南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4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现存问题及问题分析虽然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以下是通过调查及阅读前人研究的资料总结出来了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通过对问题分析,找出解决弊端的方法,促进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的快速发展是我们的根本目的。4.1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水平低4.1.1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原经济区过去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缓,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使得产业发展有较大变化,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长,重视二三产业的发展,该机产业结构的发展,使之合理化。但是,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整体的产品还没有实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产品趋势,我们应加大调整步伐,逐渐形成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区为中心带动河南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互补互助,从而实现整个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整个河南的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三个产业的共同发展进步。4.1.2产品低端化现象明显由于技术设备和资金的限制,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的产品正是经济区存在的产品现状。总之是产品低端化现象很明显,这种低端化产品路线不仅带动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反而会影响到争个经济区的经济,会阻碍整个区域内的经济效益的增长,造成资源的严重流失,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不能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所以改变产品低端化趋势,走以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产品化趋势势在必行。4.2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企业的集群发展水平低4.2.1集群发展水平低中原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刚建成的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例如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区、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区,集群效益还不是很好,企业集群聚居程度不高、数量少和规模小使得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低下,经济辐射面窄,辐射能力弱,进而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持续性差,使其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4.2.2分工协作机制发展不够好高新技术产业分工明确式发展方向,河南的新建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尚未形成,企业集群主要还是以扩大规模的横向联系为主,从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纵向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发展受到限制。横向的分工发展方式不能够发挥整体效益,单一的分工不能阐释经济发展的优势,所以好的分工协作方式特别重要,不仅要重视横向分工,还需要注重企业内部的纵向分工机制,从而完善经济区分工机制,使经济发展走向正确的方向,提升河南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竞争优势。4.2.3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不够健全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仅是注重自身的核心技术发展,更要注重与之相关的行业,例如营销,金融,广告等一系列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链的服务发展,因为光靠技术是不能单独完成几经发展的,还要依靠与之相关的经济寄载体,从而实现产业区内部经济发展效益,所以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行业服务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4.2.4技术设备建设发展较差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大的科学技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设备,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较晚,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之相关的技术设备建设发展水平也较差。因此,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与之相关的技术设备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现有技术,不然会阻碍经济技术的向前发展,技术设备的发展也相当重要4。4.3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离不开信息化。郑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信息化程度较好些,但安阳、周口等河南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好。总体来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发展靠技术,但系统要重要,走信息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目前的经济区信息化程度低,严重阻碍经济的飞速发展。5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5.1紧跟国家政策国家政策是领导方针,建设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离开国家政策支持是行不通的,国家的产业政策市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行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政策总和。经济的自身发展存在盲目性,落后性,滞后性等经济发展缺陷,遵循带有宏观调控性质的国家政策手段是必须的,能够有效地调节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具有积极作用。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产业政策的实施对加快经济发展等具有很重要作用,有利于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一直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制止部分行业过分扩张;提升产业素质,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原经济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目标,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进一步创新经济体制、扩大经济开放力度,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能力,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科技产业结构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繁荣,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科技文化跨越式发展,在支撑中部地区经济文化崛起和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六省份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经济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国家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板方式,明确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要走科学的发展道路紧跟国家政策,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式经济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区内自身发展,作出指导意见,建设河南经济区发展也要紧跟国家政策,服从国家方针,坚决执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5.2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前文我们提到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中总结出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低等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才是最终目的。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数量少和规模小是现阶段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主要瓶颈,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科技创新势在必行,缺乏科技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难以做好集群发展5。针对此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产业区内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2.1整合企业集聚,提升整体影响力企业得以生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区内部企业也要有选择性的合适选址,企业性质相似的企业可以做落到相近区域,以便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做到信息沟通。聚集对企业及其产品竞争有特别的好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在因素影响,而是区域内部聚集、竞争、合作、创新的内在因素影响其发展,区域内部探讨,竞争对经济区高新技术产品外出竞争有重要作用,对认识和指导现实的贸易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企业集聚群有利于各方面加强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甚至产品之间的强强联合销售,对于提升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区内部的整体实力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区、周口高新技术区等河南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区内部相关类似企业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企业有选择的往一块靠拢,提升整体竞争力。这样能够实现企业聚集辐射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大的特点。企业聚集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从而获得的外部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走企业聚集的道路是必然选择。5.2.2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和联体聚集发展机制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网尚未形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够高,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工协作和联体发展机制企业网,建立企业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同时发展的企业群,做到同一产品的不同环节很好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走专业化市场联系和以产业链条联系为主的有效分工协作道路,从而促进产业的升级,提升总体竞争力,建设成为新型的合理化分工协作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实现经济发展6。5.2.3建立河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辐射效应,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二、三产业高度集聚,强化分工与协作,建设沿陇海产业带与沿京广产业带,形成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在此基础上,依托于城市发展带动产业进一步更新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经济区内部在城市规划的同时考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整合提升各类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从而做到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载体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7。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做到产业聚集和推进原创性、优化型产业集聚区的创建,实现经济建设一批有领头作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3建设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重要环节,从经济区的建设发展角度考虑,一条完善的经济技术产业链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重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能够优化、整合资源,以下是起作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链可以实现链上产业价值升值并提升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高新技术产业链是一种宏观供应链,能够实现链上产业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链能够整合、优化区域资源和优势,从而能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能够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走合理化产业道路,实现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能够极大地提高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可实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高速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区域整体品牌形象的建设;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同时,也能够培育出相关的消费市场。怎样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是我们关心的祖昂要问题,以下是几条合理化建议。5.3.1通过系统分析,科学的规划产业链首先,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在了解其性质的基础上,在对经济区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目标、方案内容、步骤、以及保障措施、合理化建议等。通过系统分析,科学的规划产业链才能制策出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案,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竞争优势状态。5.3.2突出自己的优势及特色,对不同地域采取针对性政策研究国外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借鉴其承受的产业链结构对我们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经济区内部现有的状况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具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优势的产业区要发挥自己高新技术核心技术的优势,可以借助于自身的科技力量,打造自己独特的产业链网络,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核心技术优势,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创新,走出一条独特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道路:那些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区,要分析自身的能够利用的优势区域,在此基础上引进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加以利用,尽量尽快尽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链结构,做到落后于人而后勇的发展精神,最终目的是从借鉴中吸取精华,走自己的路8。高新技术产业链应该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在借鉴中发展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优势,走复合型产业链道路,不再是单独的产业链模式,形成区域内综合的科技产业中心。例如周口市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引进国内高新技术与自主研发创新并举的原则,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高新区为载体,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高新化,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重要的成果。5.3.3走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链聚集发展策略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相近的,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对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突出核心,也要注意类似的产业技术甚至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选择,走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链聚集发展的策略,这样可以提升区域内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时一定要注意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协作。5.3.4建立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体系创新是各个行业领域一直不变的法则,没有创新等于慢性中毒,不创新的企业,不常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只会是消亡。所以,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国家范围内,以及省市之间的产业链发展因素,走创新的策略。考虑范围广一些才能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与区域外部的产业链之间的链接,这种高新技术产业链系统可以由政府部门或者中介结构建立,以国家政策为支撑,自己创新与优化它,使之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必不可少,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链系统的建设是我们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新亮点。5.4打造高技术的产品,树立自己品牌战略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简单地讲就是消费者对产品以及对产品系列的认识程度,消费者提到品牌会联想到质量时尚以及齐文化、价值等相关的问题。企业创造品牌,也是在创新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被大众认可的消费观念,随着企业的做大,品牌的影响力也是无穷的,它能间接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是一种无形资产,所以重视品牌的力量,创造有价值的品牌是我们从经济效益出发点考虑必不可少的选择。品牌的作用:产品或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识别商品的分辨器;质量和信誉的保证;企业的“摇钱树”。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品牌的建设,打造高技术产品质量,走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品牌战略是发展中的必然选择。怎样走品牌战略是我们关心的问题。5.4.1创新品牌中国不缺商品,缺的是品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自足品牌,即便自己国家商品流通率再大,生产商品再多也是在商品竞争中处于略势,像服装鞋业阿迪达斯、耐克,汽车行业宝马、奔驰等群都是外国的知名品牌,我们国家仍然处于一个世界工厂位置,一直是生产阶段,所以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想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创新,这是大的趋势,建设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区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同样才能在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商品竞争道路上走的更远,像电器行业,新乡的新飞集团,新飞冰箱就是我们河南的著名品牌,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河南高新技术经济区健身离不开品牌,要加大创新品牌,走自己的商品路线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那样才有能力与全国其他的高新技术经济区相比较9。事实求是地说河南高新技术经济区内创新品牌是个弱项,相对于其他高新技术经济区,核心科技技术不够,没有科技创新也就难进行品牌创新,但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世界上全国的高新科技技术,可以建立经济区内部的科技研发部,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提升科技的前提下创立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5.4.2构建品牌网络品牌固然能在商品竞争中取得较大的优势,但是单一的品牌战略是无法支撑其整个经济区建设的大旗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走产业发展道路建设自身的品牌网络需要也是必须的,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开始走品牌战略,构建国际营销渠道,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发展在利益,在此过程中品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工商学院《图案与纹样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双语食品感官品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Java企业级框架开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财经大学《给排水工程结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太阳能采暖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轨道交通空气过滤器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大理大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焦煤项目提案报告
- 吉林外国语大学《抽样技术与应用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云计算数据中心电脑设备租赁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钇镥(LYSO)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CCF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真题
- 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JISG3141-2017冷轧钢板及钢带
- 202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读及范文:我会洗碗呀
- 义务消防队组建方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给药错误PDCA课件
- 医美注射培训
- 白内障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