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ppt_第1页
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ppt_第2页
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ppt_第3页
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ppt_第4页
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晓川 对联的审美趣味 一、是什么 与传统诗词对比, 对联有怎样的审美趣味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献封大夫破播仙镇 凯歌六首之一 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 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 只今谁数贰师功。 注:麒麟阁,汉长安宫中楼阁名。宣帝曾画霍光、苏武等十一位 功臣之像于阁上,以示褒扬。 天子预开麟阁待 相公新破蔡州回 曾门四子 之 张裕钊 贺联 韩愈生平第一首快诗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参加平定淮西 之役并起了重要作用。平淮告捷,凯旋回 京,韩愈心情极好。当唐军驻扎在潼关, 将向华州进发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写 成此诗,由快马送交华州刺史张贾,通知 他准备犒军。所以题为“先寄“。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 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 相公新破蔡州回。 注:张十二阁老,即华州刺史张贾。 词的审美趣味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 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 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 雄泪! 媚 对联的基本美学特征 倩何人唤取,红巾 词 翠袖,英雄泪! 汉将承恩西破戎, 诗 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 只今谁数贰师功。 天子预开麟阁待, 联 相公新破蔡州回。 媚 妩 致 深 雅 庄 厚 醇 巧 趣 奇 精 巧 二、为什么 对联何以形成 尚巧的审美趣味? 云 间 陆 士 龙 日 下 荀 鸣 鹤 对联,最早产生于文人间谐巧 对句的游戏之中。 巧妇难为无米饭 老娘不是省油灯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请应对 见花哭易酸心 落 王 先 生 出 句 心酸易见哭花落 对 情 无 小结 高度格律化的文体特征 决定了对联尚巧的审美趣味。 对联文体以对仗为基础。 对仗的语言,古称“俪巧骈词” , 富含机巧。 三、怎样实现对联之巧 第一、对仗求工 天子预开麟阁待 相公新破蔡州回 曾门四子 之 张裕钊 贺联 v 蔡与麟对仗是否工整? v且致大蔡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v蔡,是占卜用的大龟 ,则其与麟皆为四灵之 列。 王 先 生 出 句 两头是路穿心店 对仗的核心要求 三面临江吊脚楼 刘 师 亮 对 句 当 相 类 词 第二、立意求新 对联咏感冒,如何写? 无事亦涕零,世上炎 凉谁曾幸免; 我有不闻。 多劳常抑塞,人间香 臭 外 物 思 神 四、巧的最高境界 大巧不巧 题湖北武汉黄鹤楼 康永恒 胡 不 归 兮 黄 鹤? 今 犹 是 者 沧 江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精巧之极归于自然! 大巧不巧 岳阳楼 窦垿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 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 使 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 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 镇者。此中有真意,问 谁领会得来? 作业 请应对下联 坐 久 山 中 身 是 叶 读 书 头 等 福 树 木 四 时 春 祝一师学子学有所成 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s. William Shakespeare 胸 中 有 丘 壑 笔 底 涌 波 澜 中国古人根据词性将词分为六类: 一、数目字。例如:三、九、半、双等。 二、颜色字。例如:丹、青、黑、白等。 三、虚字,又分生、死两类。 生虚字,即动词。例如:笑、哭、推、拉等。 死虚字,即形容词。例如:好、歹、多、少等。 四、实字。即普通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等。 五、半虚半实。 半虚 指方位词,例如:内、外、东、西等。 半实 指抽象名词。例如:气节、思绪等。 六、助字。包括副词、代词和其他虚词。 联墓飞岳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白 铁 无 辜 铸 佞 臣 字字 色色 颜颜 字字 实实 字字 虚虚 生生 字字 实实 半半 字字 虚虚 生生 字字 虚虚 死死 字字 实实 请找出下面这首歌词 中的对仗句 弘扬国学振国魂 谁在岳阳楼上飞逸兴,千秋诗酒蒸云梦。谁在 洞庭湖畔求学问,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谁在湘楚门 户传圣火,沸腾热血旌旗奋,谁在楹联名城培梁栋 ,文脉传承斯为盛。 我们是中华好子孙,都有一身铁骨铮铮。自强 不息天行健,厚德载物地势坤。 我们是堂堂岳州人,心忧天下敢担重任。继往 开来,戮力同心,兴我国学振国魂! 这首歌中的对仗句子 自强不息天行健 厚德载物地势坤 此联对得 工整吗? 对 宽 算 能 只 春 风 开 富 路 壮 志 起 宏 图 注意 贯彻“词性 对品”规则时 要做到: 一 求工对 二 不死对 夏 雨 落穷 途 对 死 小结 对联格律 词类相当 平仄相叶 仗 对 对应位置的词语 词性相同或相近 末字上仄下平 句内平仄交替 对句平仄相对 已 遣 秋 风 消 暑 气 欲 将 足 赤 证 真 金 这两条谜语合起来是否对上了? 一问: 词类 相当 吗? 二问: 平仄 相叶 吗? 第二部分 对联之巧 第一个因素 对联本身巧 第二个因素 与对联相关 故事促成巧 对联之巧的构成因素 一、对联 本身巧 中 国 捷 克 日 本 南 京 重 庆 成 都 欲 吃 新 河 鸭 须 交 陈 海 鹏 新 河 烤 鸭 店 欲 吃 新 河 鸭 须 交 陈 海 鹏 子 孙 二、联事巧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庙 后 武 题 六宫粉黛无颜色对 情 无 三峡工程有问 题 巧联创作的条件 发现趣味 创造性地表达 勾 留 岁 月 统 摄 江 山 家 影 摄 某 赠 第三部分 对联之用 生活 离不开对联。 对联是逢 年过节、寿诞 婚嫁等各种庆 典的有机组成 部分,也是励 志的 砥砺、友 谊的纽带。 运 奥 庆 欢 一炬暖心一百年 圆一个梦 映五星旗 五洲握手五环帜 实用联的写作原则 (一)切 切 ? 什么是 联 婚 师 老 贺 函数今宵奇变偶 方程来岁解成双 学 数 切,一是符 合庆贺所指 对象的实际 情况。 三 实用联的写作原则 (二)创 创 ? 什么是 要 为 斯 世 暖 创 不落俗套, 有创造性。 无 改 在 山 清 题宜兰礁溪温泉 台湾张剑芬 板 桥 先 生 哂 正 三 绝 诗 书 画 一 官 归 去 来 李 啸 村 敬 撰 李啸村赠郑板桥 子 花 葵 香 五 丸 黄 地 味 六 城 阳 岳 片 金 三 汤 磨 四 县 阴 湘 好 的 真 好 家 大 行 看 我 行 州 神 下篇 对联的艺术品味 治 滇 无 善 政 对联品味之一 质实 陈荣昌 挽 唐继尧 护 国 有 奇 勋 质实者贵有 真知灼见 钱有两戈,伤坏 古今人品; 多少英雄。 穷唯一穴,埋没 对联品味之二 机巧 机巧者贵 妙合天成 而有余味 天子预开麟阁待 相公新破蔡州回 张裕钊 撰 对联品味之三 古雅 古雅者贵 浑然不隔 而见情思 云 声 雁 天 夕 雨 梦 蚁 堂 秋 谭嗣同 撰 对联品味之四 优美 对联品味之五 宏壮 昆明大观楼长联 孙髥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 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镶神 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 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 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 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 四围香稻,万顷晴莎,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 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 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 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 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优美类 壮美类 古雅类 质实类 机巧类 联联 对对 对联的品味和品位 品 能 品 妙 品 神 蓬蒿作一己形容,对世事 沧桑,不言只字; 犹作怒冲冠。 拟秋草立岳家坟上,苍苍 雅 古 壮 宏 发发 头头 咏咏 若春云来马嵬坡前,隐隐 何堪柔绕指; 冷暖,立到永年。 风雨是平生际遇,去人情 人 草 稻 咏 穿越古雅, 臻于真美 (优美 宏壮) 关于楹联创建“湖南楹联教育基地”和“ 中国楹联教育基地” 2010关于楹联创建“湖南楹联教育基地”的建议 2012“湖南楹联教育基地”评选办法 关于创建“湖南楹联教育基地”和 “中国楹联教育基地” 七有: 有共识全校动员,弘扬国粹 有组织校长挂帅,专设机构 有教师保证师资,提高素质 有阵地报刊专辑,交流展示 有活动大小结合,内研外拓 有标志陈列悬挂,有量有质 有成果慎始善终,总结提升 读 书 头 等 福 树 木 四 时 春 祝各位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1、论语中记录的体现孔子的文 学批评标准的命题是“诗三百,一言 以蔽之,曰 ”,这一标准贯彻在孔 子对关雎的评价中,就是 乐而 ,哀而 。 2、孟子提出了对于后世有深远影响 的文学批评方法,即“不以文害辞, 不 , ”。 3、 提出的虚静说为后世论述创 作心理的理想状态提供了重要参照。 4、语言和思维存在着矛盾,庄子以“ 得鱼忘筌”作比方,提出 的命题, 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的 说继承了孔子“诗可 以怨”思想,到宋代,则有欧阳修“诗 穷而后工”的命题与其呼应。 6、在诗品中,钟嵘把滋味作为 评价五言诗歌的标尺,而要有滋味, 必须综合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他 特别强调兴的作用,将之解释为 。 v7,论语之中提出的 观点为后世论述文学 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v8 严羽提出的 是“赋比兴”的“兴”在古典诗论里的 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 “ ”说有着继承关系。 沧浪诗话诗辩里说:“诗有 ,非关书也; 诗有 ,非关理也。”又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 作奇特解会,遂以 为诗,以 为诗,以 为诗 。”可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