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考试《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必考重点.doc_第1页
2019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考试《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必考重点.doc_第2页
2019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考试《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必考重点.doc_第3页
2019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考试《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必考重点.doc_第4页
2019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考试《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必考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小抄现代教育原理选择题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话出自: 学记2、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3、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1986 年公布。7、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 :癸卯 ,他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8、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9、教育史上第一个特别重视体育的人是 :洛克。10、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11、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12、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1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14、宴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15、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16、影响教育发展规律的因素主要有 : 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17、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 教育发展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 。1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政治经济制度 。19、受教育权利是受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制约的。20、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文化本体 。21、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 :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 的产业地位。2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23、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 。25、在人的发展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不平衡性。26、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个别差异性 。27、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28、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生理前提作用 。29、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0、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3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32、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教育目的 。33、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教育方针 。34、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文化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35、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孔德、 那托尔普 、涂尔干 。36、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37、1993年,美国政府在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38、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39、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包括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科书 。40、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 、时间分配 、课程设置 。41、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术语解释。42、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4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 :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44、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 :学习指导 、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 、休闲指导。45、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46、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教学 、 综合实践活动 、咨询与指导 。47、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48、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 :先导性 、感染性 、权威性 、终身性、针对性 。49、下列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 :多样性、 群众性 、补偿性 、开放性。50、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儿童中心、社会中心 、活动中心。51、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 :教师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知识 、 教师专业能力 。5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53、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无歧视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54、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 、受尊重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 、安全的权利 。55、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彼此都有各自典型的特点,这表现出学生的身心发展的 :阶段性 特点。 填空:1、“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 论语2、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所提出的 :教育要求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的差距。3、教育的本质就是 :人的培养 。4、学校文化是一种 管理 文化、教育 文化、微观组织文化。5、1904年公布的 癸卯 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学制,他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1995 年颁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 六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8、义务教育具有 :普遍性 和强制性 两个基本原则。9、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10、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自然人 。1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上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的教育家是 :裴斯泰洛齐 。12、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 :教学的教育性 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13、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提倡科学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斯宾塞 和 赫胥黎 。14、强调在集中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马卡连柯。15、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科学的 :基本结构 。16、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有效教育方法是 :发现法 。1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 :“最近发展区” 。18、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认为 变化 做好准备。19、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就是: 美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 美感教育。20、由实业、实利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来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内容”,即文艺教育,解决 “愚” 的问题;生计教育,解决 “穷”的问题;卫生教育,解决 “弱” 的问题;公民教育,解决 “私” 的问题。21、素质教育上午主要渠道是 :课堂教学 。2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指教育与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 相互制约 关系或彼此的 作用与反作用 关系。23、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 结构 、类型和 管理机制 。24、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 :合格公民 和 政治人才 去实现它的政治作用。25、教育先行的思想和命题,最早见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 学会生存 一书。26、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实理论根据,在于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定位具有三性 :基础性、 先导性 、全局性 。27、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需要有三个优先,即 领导优先、宣传优先 和政治优先 。28、实现“两基”是优先发展的重要之重, 基础教育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29、提高质量注重提高效益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命,而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 教师 的质量。30、教育现代化要经历三个阶段: 过渡阶段、 变革阶段和 高度现代化阶段。31、教育的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 教育民主 化和教育主体性 。32、教育民主化要求实现全民教育,就是要通过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 受教育机会 。33、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 现代素质的人 的目标。3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等。35、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教育的基本矛盾。教育中的两大基本矛盾是教育与 社会发展 的关系、教育与 人的身心发展 的关系。3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为适应环境而主动改变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有两大互补的心理过程,它们是 同化 和 顺应 。37、人的社会化是通过 社会教化和 个体内化 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来实现的。38、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主体 因素和 环境因素。39、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 :循序渐进 地进行。40、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的 针对性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4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心理发展方面的体现是,儿童的发展存在 :最佳 期和 :关键 。42、在儿童心理发展中, 少年期是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又称为分化期、 危险期 、迷惘期 、关键期 、可塑性 最大的时期。43、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 :因材施教 不能搞一刀切。44、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生物前提和发展的 潜在可能性 。45、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 过程 及其 阶段 。46、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 自然环境和 社会 环境。47、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 主观能动性 教育 自身状况 、家庭环境 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48、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者具有 导向 、调控 、评价 和选择的功能。49、教育史上的教育目的观可分为 个人 本位论、社会 本位论、文化本位论和生活 本位论四种类型。50、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5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 智力 和 体力 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 充分的 、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52、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 1995年 ,全国人大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它第一次通过 立法 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教育方针。53、 实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三个面向 的方针。54、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以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指导,即“ 以德育 为核心,以 创新精神与 实践精神 为重点”。55、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提高国民素质。5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57、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 培养完人 的教育目的。58、实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的“培养完人”的途径是:终身学习,其目的是 :学会学习 。59、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 学会学习 。60、美国里根政府于1983年,在国家处于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确定了 “高质量” 的教育目的。61、具有高度信息含量的学校教育内容,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教给学生的 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和基本技能,布鲁纳称其为 “学科结构” ,瓦根舍因称其为 “典型的范例” 。62、学校教育内容要科学的、富于逻辑的排列组合指的是,要使 知识逻辑 顺序和 人的心理认识 顺序相吻合地编排教育内容。63、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做了重大调整,重在强调课程的 综合性 ,在初中阶段设计了理科综合课程 “科学” 和文科综合课程 “历史与社会”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 “文艺” 课程等。64、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整体上,小学阶段以 综合 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 分科 课程为主。6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 人文性 的统一。66、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主要发展学生的:数感 、符号感、空间感 、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能力。67、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68、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 科学素养 为总目标。69、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是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70、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 :行为描述 。71、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教学内容的 教学用书。7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 “自主学习” ,由 “个体学习”转变为 “合作学习” 、由“接受学习”转变为 “研究性学习”。73、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74、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工作是 :教学。75、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具有整体性、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76、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或者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 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77、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教授提出了 多元智力 学说。该学说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 九 种基本智力,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78、综合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 实践能力 、丰富 生活体验 和增强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79、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除了指定领域以外,还有 团队活动和 社团活动 、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80、职业生涯指导是指为学生的“生涯设计”提供帮助,引导他们学会寻找 自我需要与 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81、心理咨询以创设 和谐民主 的气氛为前提,通过测试调查、班级活动、 个别谈话等方法,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环境 。82现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类型有 社会举办型和 学校兴办 型。83、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教育教育者是父母。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 先导性 特点。84、“知子莫若父”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针对性 特点。85、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 终身性 的特点。86、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工作是 教学。87、我们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 :职业 ,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 教育者 。88、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指: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90、在道顿中学,学生的作业按月作出安排,它是师生之间一个月的 学习公约 ,也是一份包工合同。91、传统的教师职业是传授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是教人 学会学习 。92、美国的教师职业就业,首先需要持有有效的 教师许可证 ,还需要参加 聘任考试方能成为正式教师。9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94、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 迅速发展 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95、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96、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 学校教育 的不足。97、所谓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 身体和 心理 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98、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 :以学生为本 。 简答:1.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表现有哪些?答: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简述教育的本质特征。答:教育的本质特征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现代学校的特点有哪些?答:学校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逐步民主化。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开始携手并进。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发端。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4.简述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答:未来的学校发展趋势为: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追求教育多样化。追求教育国际化。追求教育终身化。 5.学校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约束性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6.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答: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7.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答:终生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8.简述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答:夸美纽斯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教育要适应自然,系统地论证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三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 9.简述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答: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 10.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过程是什么?答:清楚(明了),这是静态中钻研阶段,就是清楚所应专心的活动。联合,这是动态中钻研阶段,是从一个专心活动进入另一个专心活动中。系统,这是静态中的理解阶段,是多种专心活动在审思活动中联合。方法,这是动态中的理解阶段。 11.简述杜威的教学阶段论的内容。答: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之所在,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其他心智活动以及收集事实材料,提出假设;进行推理;检验假设。 12、简述布鲁纳的教学思想。答:在教学内容上,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方法上,使用发现法。早期教育。 13、简述宴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乡村教育思想。答:其教育思想概括为“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所谓“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14、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5、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有哪些?答: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式的改革。 16、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答: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结构。 17、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答: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18.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答: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凭借教育制度,形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 19、简述教育的的文化功能。答:传递保存文化功能。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20、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答: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 2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贡献。答: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生不久,就开始用他与生俱来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对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从而获取知识。这种以身体感官的基本行为模式,可以视为个体用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识结构(皮亚杰称之为“图式”)。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对教育的研究主要为三点:确定了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定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的个别差异性等。 2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机制。答:现实的内驱动力动机的形成,需要个体把需要与外在客观条件、自身的发展水平相结合。即只有客观条件允许,个体心理水平达到,个体才能觉察到欲求的存在,从而自觉地把欲求转化为动机,并确立行为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调控目的行为,最终满足需要。 23、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24、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一、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二、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四、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25、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26、简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27、简述教育目的的新特征。答: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28、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核心。答: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本质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全面发展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第二,全面发展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第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29、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特征。答: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定性。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和科学的富于逻辑的排列组合。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认识价值,还具有形成价值。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教育内容的构成具有连续性。 30、简述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答:纲要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1、简述新课程改革中在课程内容方面改革的目标。答: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3、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答: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4、课程计划有哪几个部分构成?答:教学科目。学科开设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35、课程标准的内涵、框架是什么?答: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的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6、教科书编写要遵循什么原则?答:教科书的编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从其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或真理的罗列,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能力。教科书应是开放性的,能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的情感。教科书的编写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科书的编写要给教师留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余地。 3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8、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强调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综合或统一。二是明确了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沟通和交往的活动。三是指出了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39、简述教学的地位与意义。答: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40、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答: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1、简述咨询与指导的内容。答: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和休闲指导。 42、简述社会教育的作用和特点。答:社会教育的作用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不仅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学校教育的严格约束性,他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在时空上是天然联合体,学校教育不是个人成长过程的全部。社会教育的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43、家庭教育有那些特点?答:家庭教育的先导性。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44、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答: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5、简述社区教育的功能、组织模式。答:社区教育功能:系统协调。环境优化。组织整合。管理监督。社区教育的组织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46、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变化的方向与特点。答: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47、教师作为职业人的特点。答:首先,作为职业人,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厉而又多方面的规范。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一言一行都应遵循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不履行就会给社会、他人带来灾难与伤害,也给自己带来痛苦。 48、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答: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严格教师的入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 49、利思伍德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三维模式。答:第一维,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第二维,教师的职业发展周期。第三维,教师的心理发展。 50、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答:“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都表述和指称教师培养教育活动。区别在于,教师教育是终身性的,师范教育是阶段性的;从空间的维度上看,教师教育的空间可分成三大块:职前教育场所、入职教育场所、职后继续教育场所。教师教育体系是职前、入职、职后教育的统合。教师教育体系的职业前教育是一种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育对象为准教师。师范教育是工业时代大批量生产的产物。教师教育是信息社会终身教育所要求的一种教育。 51、学生时代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主体意识增强。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52、教育如何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答:使学生达到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学力的统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价值观的引导。 53、当代学生观有哪些?答: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 54、简述童年时期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教育。答:童年时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从发展速度上来看,童年时期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学生的身体缓慢生长,在心理上一般没有什么尖锐的自我冲突;从发展的性质上看,童年时期是儿童超越家庭范围进入社会化的起始阶段,也是儿童因角色、活动、他人平衡家的多样化而引起对自我形象反思的开始时期。童年时期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是童年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在学习方面,除教学内容外,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读、写、算和手工技能的训练和协调发展。对童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55、简述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答: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进入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开始发生急剧变化 ,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强,心理上的“成人感”日益显露出来。少年期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加强少年的情感、品德和理想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的饿又一重要任务。 简答题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教育的本质特性是: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答: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有: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简答题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答:内容有: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 2、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是个体的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人的身心发展的外因是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教师教育”概念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答:“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教师教育包含养成、新任研修、在职研修三阶段。现代“教师教育”的重心由职前向职后转变,由阶段性和终结性转向了终身性、持续性。 2、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一)主体意识增强。(二)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三)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四)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论述:1、 谈谈你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答: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换言之,是学生的存在决定了学校的存在、教师的存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评价是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判断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理解和熟练应用程度。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这也是其主体性的表现。对象的身心发展要因材施教。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2、 结合实际,从学校文化的功能这个角度,谈谈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答:学校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学校文化建设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校文化中的物质层建设。物质层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主要指学校校园环境建设,要求创设和谐良好的学校氛围,使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和学习有一种美的享受。第二,学校文化制度层的建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在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中,保证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学校文化的精神层建设。精神层的建设主要指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建设。对精神层面的学校文化建设,要采取正面说理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使学校的集体形成共同创造良好学校文化的氛围。 3、依据终身教育思想,谈谈你对自己正在参与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认识。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主张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要求。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包括了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所有有机联系,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去构建美好生活,即使一个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和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个人与现代社会的现实性所规定的生活。 3、 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当代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已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 4、 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答: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科技的发展愈发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人才质量、数量的竞争,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和综合国力。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愈来愈依赖于个体与国家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出新问题,找出新方法,增添新价值的能力。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要想在21世纪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在教育上确立“学会关心”的主题。追求教育终身化,构建学习社会。21世纪,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人们注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使终身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一。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封建、闭锁的落后状态;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注意国际性。 5、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首先,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与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其次,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再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与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其次,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再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二、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的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等。三、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教育的家庭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的人际氛围等。四、社会发展状况。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存在离开社会的教育,也不存在离开教育的社会。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背景中进行的,无不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打上社会时代背景的印记。影响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等。 6、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握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答:(一)实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方针是“三个面向” 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基础教育要迎接新世纪挑战,承担起基础性的任务,就必需首先深刻地把握“三个面向”的内涵,然后在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指导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从素质教育总的目标出发来具体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总的教育目的。(三)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新时代的价值观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培养目标深刻地反映了新时代的价值观,是新的时代精神对人的发展要求的集中展现。 7、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答:1、学会认知 “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它远远超越了从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汲取的知识,而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既包括人类自身及其主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社会等外部世界。“认知”不仅是指学习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知识,还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本身。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2、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和学会做事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前者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后者则旨在改造世界,是典型的“知”与“行”的关系。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学会做事”突破了传统的“做”的狭隘理解,具有了新的含意: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事,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且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以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的科学素质为基础,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3、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