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总结版首先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医生衷心的感谢外科之路老师,是他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外科之路老师的帖子。前面许多战友对此术式进行过讨论,笑佛还有一个脾切除的专题,可以说图文并茂。在这里,和前面一样,只谈手术技巧,不做专业讨论。还有,版主已经批评了,“没有图片”!可能会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抱歉!不过,暂时不想改进了。这是我的缺点,我把她当成自己的特点!顺便提一下,我自己重温手术过程时,也不看图谱! 一切口在病人左侧肋后加一个垫子,有利于术中显露。一般经常采用的切口有左侧肋缘下斜切口、左侧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和经正中的大L形切口。我推荐使用最后一种切口。本来,左侧肋缘下斜切口向右跨过中线,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显露,而且切口显得较小。但是,一次会诊手术的经历,让我有了新的认识!12年前,一个外院的术中紧急会诊。站在手术台前一看,我也吓了一跳,左侧肋缘下斜切口两端都切到了极限,依然不能看到脾的边缘!巨、巨、巨脾!我第一次感觉这个切口如此之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利用有限的缝隙结扎了脾动脉,脾脏有所缩小,完成了脾脏周边血管的结扎切断,但是,脾脏依然无法在腹腔内翻转,而且脾脏仍然比切口大许多,无法将脾移出腹腔。无奈,只好将脾放在原位,结扎脾蒂血管后放开远端脾血管,放尽脾内余血后,才将脾脏拖出!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当时自己水平不够,所以才会如此困难!如果是经正中的大L形切口,应该会好过一点吧!L形切口拐弯时注意不要拐得太急。第一,运刀速度太快,皮肤会飘,两侧厚薄不均。第二,横臂应该基本和肋弓平行,拐成直角,无法发挥此切口的优势。二游离开腹之后首先要游离,先从哪里开始哪?一般是从脾胃韧带开始,倒出空来好结扎脾动脉呀!脾胃韧带又从哪里开始好哪?离脾门太近操作空间太小,太远又需要切断太多没有必要切断的网膜,而且脾胃韧带下方的网膜非常厚,正好处于胃网膜天然束带上(行胃癌根治术时可清楚看到),有时分两层还是进不了小网膜囊。当然,我可以说从网膜薄弱处进入,但是和没说一样,如果小网膜囊内粘连,看不到薄弱处哪!我建议从胃网膜左右血管交界处进入,然后横向切断大网膜直达脾结肠韧带。这个路径需要切断的网膜血管最少,对术后网膜血运影响最小,进入网膜囊路径可靠,解剖位置容易确定,可以绕开网膜束带,可以直接、清楚的显露胰体尾部,可以不用向上切断直接结扎脾动脉。另外,也可以让我一句话说明白!虽然可以不用向上切断直接结扎脾动脉,但是我还是希望先切断结扎脾胃韧带。没人说过脾动脉结扎时不会出现意外。如果出现脾动脉意外大出血,显露范围不够可是雪上加霜!结扎脾侧的血管需格外小心,一旦出现撕裂,在脾切下来之前,都无法有效止血,严重影响术者情绪,打乱手术节奏。如果钳夹血管距脾脏太近,脾脏内面又呈凹形,冒险结扎极易出现撕裂,此时应该用5-0的无创伤线连续缝合血管断端数针,松开血管钳后,轻轻收紧打结即可。 三脾动脉结扎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脾动脉结扎比较容易完成。但是刚开始的几次,内心还是非常紧张,许多年轻医生对我说,他们对这个手术最担心的步骤就是脾动脉结扎。虽然具体操作不难,但是就像跨越断桥一样,离危险太近了!1、寻找、辨认脾动脉一般选择胰尾上方脾动脉弯曲的部位,这个位置脾动脉最为表浅,与脾静脉相对较远,很少有分支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较为疏松,是最理想的游离、结扎位置。对于较瘦的病人可以目视发现脾动脉,并且可以观察到有规律的搏动。即使肥胖病人也容易用手触及,唯一的技巧就是将手指轻轻放在胰尾上缘,用心感受!2、游离、结扎脾动脉在脾动脉表面沿血管走向切开后腹膜,可以进一步显露脾动脉,但是不要急于分离,应该提起动脉鞘切开,只有在动脉鞘内分离动脉才会避免误伤周边其他组织和血管,也最容易分离成功!有时你已经感觉分到鞘内了,而且继续对动脉动刀非常担心,如何判断是否到达鞘内了哪?第一、可以看见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动脉壁。第二、摆脱束缚的脾动脉会从动脉鞘切口跳出!当然只是跳出一点点!或者切开的动脉鞘会向两侧回缩,露出不断跳动的脾动脉。提起一侧动脉鞘边缘,用大弯钳在鞘内分离动脉与动脉鞘之间隙,注意分离后壁时,先只分到后壁中线即可,再经对侧完成穿透。不要试图从单侧即可完成游离,即使感觉成功离你非常近了。那样可能会刺入折叠的动脉后壁,或者分断未被发现的分支血管。不管你习惯用血管钳还是大镊子,都不要直接夹脾动脉。虽然很少夹断或夹破血管,但是会对动脉壁造成不易察觉的损害,留下一个致命的隐患。穿过两条粗丝线分别结扎。先结扎近心端,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结扎太紧,不要用外科结。然后结扎远端,可以扎紧但是依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用外科结。分离时,后腹膜切开2厘米,动脉游离1厘米,两端各留半厘米以防意外出血! 四游离胃短血管结扎完脾动脉,接下来面对的就是胃短血管。对于巨大的脾脏来说,许多脾上极紧紧地趴在胃底上,间隙小,位置深。一边是胃底,为了切脾伤及胃底怎么说都不划算;一边是脾脏,虽然早晚要切掉,但是伤后出血凶猛,无法处理,而此时离切除脾脏还有一段距离!要想处理胃短,从下往上间隙太小,操作空间有限,结扎脾血管难度很大。似乎只有从上方间隙将脾用手勾下来直视下处理,但是由于胃短血管后面是封闭的,这样做比从下往上强不了多少。让我们先打开胃短后面的间隙。我们可以很容易看见脾脏脏面下半部分,但是在他的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膜,切开后向上下分离,上可打通胃短后面的间隙,下可到达脾蒂血管的上缘!现在,胃短血管的四周已经肃清,可以动手了吧!不!不是不能动手,而是不到时候!游离胃短血管到此为止! 五切开脾结肠和脾肾韧带将脾下极向上抬起,结扎切断脾最下端血管后,直视下切开脾结肠韧带,并稍作分离,显露胰尾下缘全程,不要试图分离胰尾上缘,这时候还是离脾血管远一点!然后将脾向内翻转,外侧腹壁拉钩下压,直视下切开脾肾韧带,注意仅仅切开腹膜,不要向下分离脾肾间隙,原因同上!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脾脏的游离情况。脾蒂,上、下、前方游离完毕,后方仅留疏松的脾肾间隙。胃短,四周均完成游离。脾膈,可能还有一点点。六切脾然后,分离脾肾间隙,注意从下开始,沿肾周脂肪囊外间隙分离,将胰尾和脾蒂一并游离。紧贴脾被膜钝性分开脾膈韧带,现在出点血不怕了!先将脾下极移出切口外,左手托住脾脏膈面向内翻转,将脾的下2/3托出切口外。钝性分离胰尾上缘,左手顺势在胰腺外夹住脾蒂血管束。在左手掌心内上脾蒂钳,切断脾蒂。脾蒂钳交助手扶住!最后直视下结扎切断胃短血管,这时离胃远一点就行了。胃短血管应该分支结扎,避免集束结扎,对于很短的胃短血管,最好锋扎。结扎脾蒂就不多说了. 七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对于没有上半胃手术经验的医生,胃底周围的情况可能和想象的不一样,主要是各个血管之间并没有分层,而且胃左、胃短、胃后、胃膈血管连成一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那么,从什么地方下手哪?不管你感觉小弯侧血管和胃壁之间界限多么清楚,都不要从这里开始!1、小弯侧血管分前后两层,极易操作中损伤后层血管。2、切开结扎后,不能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结扎切断三四下后,顶多也就能进一个手指头。3、对其他血管处理,没多少帮助。4、从最危险的地方下手?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充电宝安装协议书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安装识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三维建模与渲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高级编程语言(python)》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三联学院《第二外国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鲁迅美术学院《solidworks三维设计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客舱服务操作与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生物统计学与R实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统计方法与机器学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诚信担保协议书
- 蓄水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海绵城市质检表格)
- 单梁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电动力学-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脑出血诊治指南
- 2022年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结构方案论证会汇报模板参考83P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报告2500字》
- 移植患者健康宣教 - 副本课件
- 魏家庄村道路实施方案
- 医养结合五大模式和八大服务内容
- GFL-V型防雷分线柜.说明书(弹簧式接线9、10、13个)20131213版教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