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析.doc_第1页
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析.doc_第2页
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析.doc_第3页
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析.doc_第4页
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万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分析四川威远县疾控中心 刘吉光 邮政编码 642450联系电话:0832 8812851摘要 目的 了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控制我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和判断。 结果 HBV总感染率为39.27%,其中:男性40.13%,女性38.47%。HBV感染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 结论 职工普种乙肝疫苗即可行又有效,同时加强卫生防护,是降低乙肝感染的重要措施。关键词 乙肝; 检测; 分析 Summary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HBV infection amongThe staff in governmet offices and companies and to offer scientificEvdenes for HBV treatment in ouy county.We can settle the problem by phlebotomizing ang ELISA. And the infetion rate is about39.27%,including males taking up40.13% and females about38.47%.As a man gyows oddel,he infects HBVmuch moye easily until his forties,after which it gets smooth.The conclusion is that bacterin foy HBVis of great use and works.it will be more effective if accompanied with strengthened sanitation.Key words HBV;test;analysis 前 言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患病率高,治疗困难,危害严重。2003年我县应征入伍青年因乙肝感染率高,连续三次筛选才完成征兵任务。我县又是是肝癌高发区,据死因分析,近十年,肝癌是各种癌症死亡的第一位,死亡率2/10万左右,其中大多数肝癌为乙肝所致。为了解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HBV感染情况,掌握高年龄段人群乙肝病毒传染态势,使乙肝防治工作先易后难,达到全面有效,有力控制整体人群乙肝发病。于20062008年在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940名进行HBSAg、抗HBS、抗HBC三项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940人,了解有关病史,填写调查表;同时采静脉血分离血清置-20以下保存备用。检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判断标准:、HBSAg、抗HBS:S/N为阳性;、抗HBS(竞争抑制法):抑制率50%为阳性;、HBV感染:HBSAg、抗HBS、抗HBC其中一项阳性者定为HBV感染。本次调查15至60岁职工,按5岁一个年龄组,共分9个组统计分析。二、结果:1、 HBSAg检出情况:、HBSAg阳性率:该人群为4.58%;男5.52%,女2.41%,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分布: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波动在016.7%之间,无显著意义(P0.05)。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至40岁组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HBSAg无症状携带率:整体人群为4.01%,年龄升降动态与HBSAg阳性动态基本一致1,表明人群HBSAg阳性率主要由无症状携带者形成。2、抗HBS检出情况:、抗HBS阳性率:总阳性率为21.48%,男21.49%,女41.0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分布:在2035岁组升高,后随年龄增长略降,至55岁组又出现升高2,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抗HBC检出情况:、抗HBC阳性率:总阳性率23.12%,男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分布:基本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在40岁组后下降3。各年龄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4、HBV感染检出情况:、HBV感染率:总感染率为39.27%,男性40.13%,女性38.4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分布: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到35岁组达高峰,后较稳定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讨论:本次调查企事业单位职工HBV感染率为39.27%,与1980年全国五省平均水平42.6%接近。一般认为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下降;抗HBS阳性率和HBV感染率随年龄上升4。本次调查结果HBSAg阳性率40岁组前随年龄上升,而后随年龄下降,符合人群乙肝感染情况。抗HBS阳性率基本趋势随年龄而上升,在2030岁组有一高峰,这可能与近年来加强了乙肝疫苗接种有关5。HBV感染随年龄上升,到40岁组后较为稳定,这种情况表明3040岁组人群感染比较严重6,可能与社会活动频繁和成人婚后及医疗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次调查HBSAg、抗HBS、抗HBC三项HBV感染标志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HBSAg、单纯阳性1500人,占受检人数的4.85%,HBSAg伴抗HBC阳性1500人,占4.85%,这部分人有传染意义7。、单独抗HBS阳性5520人,占受检人数的17.84%,表明经HBV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已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8。、抗HBC伴抗HBS阳性1680人,点受检人数5.43%,说明有抗HBS保护性抗体存在,这部分人没有传染病性。、单独抗HBC阳性1880人,占受检人数的6.08%;这部分人可能处在HBSAg已消失,担抗HBS还未出现,其传染作用不可忽视9。、HBV三项感染标志均阴性18860人,占受检人数的60.96%,这些人是乙肝易感者,要加强卫生防护,接种乙肝疫苗,才能降低感染率10。本次对威远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说明工作单位职工乙肝病毒感染仍较严重,提出在全县事业单位乙肝易感者的职工中普种乙肝疫苗,容易推行此项工作,又能收到好的效果,结合今年国家推行815岁人群普种工作共同开展,是提高人整体群乙肝免疫水平,降低威远县乙肝发病率,减少肝癌发生,是保护广大人群身体健康的切实可行地有效措施。四、参考文献 1周跃金.旺仓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病学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1):25页2孙起龙.湟中县1152名教师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26页3赵思荣.山东荷泽地区人群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7(2)18页4宗震铭.1467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5页5马智超.深圳市宝安区1984-199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期):1页6于蒲清.7541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17(2):4页7廖信美.壤塘县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1)26页 8田维贤.四川黔江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与防治对策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6,17(2)16页9何江.饮食服务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状况及公共卫生学意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 22页10岳爱萍.农村乙肝疫苗接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32页四川威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00九年十一月一十六日作者单位:四川省 威远疾控中心 邮编:642450作者简介:刘吉光,1954年出生,男,副主任医师,从事流行病工作31年。威远县疾控中心分管业务的副主任。76年读中专,85年任县防疫站副站长;89年考上到电子工业部广元医学院临床专业; 2000年任流病副主任医师,历年卫生局聘为高级咨询师。近30年来获卫生部先进2次,卫生厅先进3次,市级科研成果4个,县级科研成果8个,获市、县单项奖68个;每年评为先进个人。撰写文章3篇。本文是我亲自组织安排、设计参与、收集整理。2007年获县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E-mail:1954814163.com联系电话:小灵通:0832 8812851 手机办公室:0832 8100246编辑同志:首先想说,明年上半年我准备晋升正高级职称,各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