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_第1页
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_第2页
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_第3页
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_第4页
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广西某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 大福楼矿区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简本) 委 托 单 位: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 编 制 单 位:北京中环国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五月 2 1 工程现状 1.1 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大福楼矿区采选项目 建设单位: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项目已经建成(环境影响后评价) 地理位置:河池市南丹县车河镇大湾村 开采矿种:锡矿、锌矿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13 万 t/a(大福楼采矿许可证规模 10 万 t/a,灰乐设计规模 3 万 t/a) ,选矿能力 1500t/d(45 万 t/a) 矿区面积:4.5276 平方公里,矿区由 10 个拐点圈定 年运行时间:300d 生产制度:四班三运转,每班 8 小时工作制 全厂定员:420 人 固定资产:6900 万元,年总产值 25830 万元,年总利润 2000 万元 交通位置见图 1.1-1。 3 图 1.1-1 交通位置图 表 1.1-1 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大福楼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1 2755622.65 36460617.66 6 2754342.64 36462927.67 2 2753882.65 36460667.65 7 2754342.64 36462187.67 3 2753882.64 36462187.66 8 2756362.65 36462127.68 4 2753142.63 36462187.66 9 2756422.66 36461557.67 5 2753142.63 36462927.67 10 2756172.66 36460882.66 注:表中的坐标系为西安 80 坐标系。 1.2 矿山历史简介 (1)1966 年 5 月,成立南丹县五一矿,属地方国有企业,包含五一矿大福 楼和坑马两个矿区, 期间自行设计开采 0 号矿体, 采用平硐+多级盲斜井开拓 (因 已开采多年,经现场踏勘,未见上述井硐) 。 4 (2)1985 年 5 月, 南丹五一锡矿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广西壮族自 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复(桂计规字1985181 号) ,批准改扩建项目分阶段实施,先 完善 200t/d 采选能力,待地质资源储量报批后扩建为 400 t/d 采选能力。 (3)1987 年,由二一五地质队完成广西南丹县大厂锡矿田大福楼锡矿床 详查地质报告 ,发现 21、22 号矿体。 (4)1988 年,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完成广西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 矿区深部探采设计 ,采用竖井、南回风井开拓,设计探采 21、22 号矿体,采矿 规模为 10 万 t/a,初步形成目前矿区内的大福楼工区;选矿规模为 9.6 万 t/a,采 用三段破碎-粗选-扫选-精选三级重选工艺,产品为锡精矿。 (5)1989 年 6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以“桂计基字1989167 号” 文批准“南丹五一锡矿 200t/d 探采工程列入一九八九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同 意将21号、 22号矿体200t/d探采工程作为矿山已有200t/d采选工程的续建工程, 期间按照 1988 年探采设计对 22 号矿体南段进行探采,对 21 号矿体探矿而未正 式组织开采。1992 年 400t/d 选矿工程建成,产品为锡精矿,为现在选矿厂一车 间一系统,据企业提供资料,随着设备的老化,目前选矿能力为 300t/d;同年, 在一车间旁建立五一矿金马选矿厂,至今经多次技改,选矿规模为 700t/d,产品 为锌精矿、 锡精矿、 硫铁精矿和铅锑精矿, 为现在选矿厂二车间, 目前正在技改。 (6)1995 年,为满足矿山选矿需要,企业自行设计,在一车间一系统旁进 行扩建,建成 500t/d 选矿工程,为现在选矿厂一车间二系统,目前正在技改。 (7)2003 年 10 月,重新由河池市地质勘察设计院完成广西南丹县大福 楼矿区五一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 ,发现南部细矿脉带,2004 年 3 月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桂资储备案200420 号) 。 (8)2004 年 3 月,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完成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 矿区开采方案设计 ,新建北回风井,采用竖井与南、北回风井开拓,设计开采 21 号矿体和 22 号矿体北段,采矿规模为 9.9 万 t/a;利用原有选矿工程,产品为 锡精矿。 (9)2006 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桂国土资函2006572 号) ,南丹县五一矿开始在矿区东南角对大福楼矿区灰乐矿段进行审查勘探,成 立灰乐工区。 (10)2007 年,南丹县五一矿改制,由广西堂汉锌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 福楼矿区的经营管理。 (11)2007 年 10 月,为解决大福楼工区井下通风问题和扩大生产能力,在 04 年开采设计基础上由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矿 区开采设计方案(修改) ,新建 501 坑口,采用竖井、501 坑口、南、北回风井 5 开拓,预留提升生产能力,设计开采 0 号矿体、21 号矿体和 22 号矿体北段,采 矿规模为 15 万 t/a;利用原有选矿工程,产品为锡精矿。 (12)2009 年 7 月,南丹县五一矿选矿厂实施“选矿废水及尾砂综合治理 工程” ,主要对选矿厂各废水收集池和沉淀池进行防渗处理,增加沉淀废水事故 应急池(并作防渗处理) ,同时对选矿工区的地面和道路进行全面的硬化和完善 厂区初期雨水排水沟、厂界截洪沟,该工程环评报告表于 2009 年 7 月 20 日获南 丹县环保局批复(丹环管字200924 号) ,并于 2009 年 12 月 31 日取得验收批复 (丹环管字200931 号) 。 (13)2009 年 11 月,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位于项目选矿厂东北侧山沟的大 福楼尾矿库由政府组织启动尾矿库抢险搬迁工程,选厂全面停产,目前大福楼尾 矿库抢险搬迁工程仍未完成。 (14) 2010年 10 月, 为解决大福楼工区井下通风问题和备建扩大生产能力, 继续在 07 年开采设计基础上由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南丹县五一矿大 福楼矿区开采设计方案(补充设计) ,新建 450 和 460 坑口,其中 21 号矿体和 22 号矿体北段由竖井+501 坑口开拓,0 号矿体由 460 坑口开拓,南部细脉带由 450 坑口开拓,整体布置形成南、北回风井回风,其余井进风的中央集中进风、 两翼分区回风的分区通风系统,设计开采 0 号矿体、21 号矿体、22 号矿体北段 及南部细脉带矿体,以 2004 年 3 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桂资储 备案200420 号)的储量为依据,设计利用资源量为 324.42 万 t,矿石平均品位 sn0.79%、zn4.91%,采矿规模为 10 万 t/a,回采率为 89%,贫化率为 16.4%,以 2004 年底为基准年,服务年限为 36 年,本次设计剩余服务年限 30 年。 (15)2011 年 1 月,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责任公司编制完成的 广西南丹县大福楼矿区灰乐矿段、号矿体锌锡矿生产勘探报告经广 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桂资储备案201101 号) 。 (16)2011 年 7 月,由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广西南丹县 五一锡矿灰乐矿段、号矿体开采设计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 案(桂矿采备2011第 42 号) ,利用探矿的 437、440 坑口和板栗林窿进行改造 后开采,设计开采、号矿体,采矿规模为 3 万 t/a;利用原有选矿工程, 产品为锌精矿、锡精矿。 (17)2011 年 10 月,由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广西南 丹五一矿大幅楼矿区采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版) 经广西壮族自治 区水利厅批复(桂水水保函2011第 152 号) ,方案服务期 10 年。 (18)2012 年 2 月,由于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五一矿停产整顿,2012 年 6 月经河池市人民政府同意恢复生产(河政函201216 号) 。 6 (19)2012 年 7 月,南丹县五一矿大幅楼工区采选矿废水治理利用及尾矿 干堆项目经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河工信201267 号) ,同意项目建 设矿井水和选矿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尾矿干堆库(选址位于尤鱼冲)一座,并开展 前期工作。 (20)2012 年 11 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桂国土资函 20121714 号) ,南丹县五一矿开始在矿区西南角对大福楼矿区洞坎铅锌矿段进 行审查勘探,成立洞坎工区,利用 502、564 及尤鱼冲坑口进行探矿。 (21)2013 年 2 月,成立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对南丹县五一矿大 福楼矿区进行经营管理。 (22)2013 年 5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广西南丹县五一锡矿 灰乐矿段、号矿体开采设计 (补充修改设计)备案(桂矿采备2013 第 14 号) ,在原有设计基础上新建 445 和 470 坑口,采用 437、440、445、470 坑口及板栗林窿回风口开拓,预留提升生产能力,设计开采、号矿体, 采矿规模为 3 万 t/a;利用原有选矿工程,产品为锡精矿。 (23)2013 年 10 月,为解决选矿厂一车间二系统和二车间备案手续的历史 遗留问题,五一矿编制完成日处理 1200 吨锡多金属原矿选矿厂技改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2013 年 11 月,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河工信函201364 号”文同意“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日处理 1200 吨锡金属原矿选矿厂技 改项目”补办备案,确定选矿规模为一车间二系统 500t/d、二车间 700t/d。目前 均在技改。 根据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 于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大福楼选矿厂生态规模认定的批复 (河工信函 【2013】50 号) ,本项目的大福楼选矿厂日处理矿石能力 1500 吨。 (24)2014 年 2 月,南丹县五一矿选矿厂实施“大福楼工区废水治理尾矿 干堆项目” ,主要建设陶瓷过滤机房、浓密池、清水池、砂泵池、废水沉淀循环 池,最后剩余废水经膜处理达标后排放,该工程环评报告表于 2014 年 2 月 25 日获河池市环保局批复(河环审201412 号)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1.3 建设项目环评及验收执行情况 在 2003 年 9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前,本项目的 工程均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工作。 2009 年 6 月,针对本项目的选矿废水及尾砂综合治理工程(表 1.3-1)编制 了 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工区选矿厂选矿废水及尾砂综合治理工程环评报告表 , 南丹县环保局以丹环管字【2009】24 号文批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2009 年 12 月 28 日南丹县环保局以丹环管字【2009】31 号文批复了竣工验收。 7 表 1.3-1 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综合整治设施名称 工程内容 废水收集池 及沉淀池防渗处理 1.选厂选矿废水 收集缓冲池 池底及池壁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然后用15cm厚水泥 浆过面。 2.浓密车间事故池 池底及池壁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然后用15cm厚水泥 浆过面。 4.三级沉淀池防渗处理 池底及池壁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然后用15cm厚水泥 浆过面。 4.澄清回用水池 池底及池壁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然后用15cm厚水泥 浆过面。 5.车间回用水池 二、沉淀池废水事故应急池 1.新建事故应急池 应急池有效容积1230m3 2.事故应急池防渗设施 池底及池壁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然后用15cm厚水泥 浆过面。 三、选矿工区地面硬化 厂区地面硬化 铺设水泥沙浆硬化地面5000m2 厂区道路硬化 片石垫底、碎石平整路基、水泥沙浆硬化道路表面 3000m2 选矿工区雨水收集系统及周边 截洪系统 厂区初期雨水排水沟,厂界截洪沟 四、厂区绿化 厂区空地植树种草绿化面积8000m2 2013 年 12 月,针对本项目的废水治理改造工程(表 1.3-2)编制了南丹 县五一矿大福楼工区废水治理尾矿干堆项目环评报告表 (该环评报告表中不含 尾矿干堆项目的内容) ,河池市环保局以河环审201412 号批复,该工程目前正 在建设中,未进行验收。 表 1.3-2 废水改造工程一览表 处理站名称 建设规模 (m3/d) 备注 选矿废水处理站 16000 性质:改扩建; 处理对象:选矿厂选矿废水 处理后废水:回用 竖井废水处理站 3000 性质:改建 处理对象:竖井、尾矿库渗滤液、450坑口 处理后废水:排放 440坑口废水处理 站(含437) 1500 性质:新建 处理对象:440坑口、437坑口 8 处理后废水:排放 460坑口废水处理 站 500 性质:新建 处理对象:460坑口 处理后废水:排放 合计 21000 1.4 项目的组成 本项目由采矿工程和选矿工程组成,详见表 1.4-1。 。 表 1.4-1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采矿工 程 大福楼工区:21#、22#矿体, 现有 灰乐工区:、号矿体 现有 选矿工 程 一车间一系统400t/d 正在运行 一车间二系统500t/d 技改 二车间700t/d 技改 尾矿库 第一干堆场:有效容积为31.8万m 已闭库复垦 老尾矿库:有效库容约151万m 正在异地搬迁 尤鱼冲干堆场:有效库容为177.2203万m3 现有 辅助工程 废石堆 场 501坑口旁废石临时堆场 现有 440坑口旁20米废石临时堆场 现有 460回风井旁废石临时堆场 现有 尤鱼冲沟内永久废石堆场 现有 运输工程 2328m的矿山道路 现有 环保工程 废水处 理 选矿废水处理站16000m3/d 现状选矿废水处理 采用三级沉淀处理 工艺,处理后的废 水全部回用,目前 正在对其进行技术 改造 竖井废水处理站3000m3/d 现状竖井废水经过 压滤机过滤后部分 用于采矿和选矿, 其余全部经过总排 口排放,目前对其 进行技术改造 440坑口废水处理站1500m3/d 现状为简单沉淀处 理后直接排放,正 在新建废水处理站 460坑口废水处理站500m3/d 新建,正在建设 排污口 竖井废水处理站排污口 现有 9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备注 440、450、460坑口处理站排污口 正在治理, 保留440 排污口,450、460 坑口废水收集处理 后分别经过总排口 和440排口排放 公用工程 供电 灰乐屯五一变电站、龙泉变电站 / 供水 井下生产用水从车河河中抽取,选厂用水从 井下外排水中经处理后进行补给,生活用水 为泉水 / 排水 选厂废水不外排,采矿废水处理后外排 / 1.4.1 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分为大福楼工区和灰乐工区,大福楼工区和灰乐工区基本情况见。 目前大福楼工区能够正常生产矿井有竖井、 450 坑口和 460 坑口,各井口设工 业场地。 目前,灰乐工区正常生产矿井有 440 坑口,437 坑口已关闭但未封堵(保留 作为安全出口) ,440 回风井已关闭并封堵,板栗林窿为回风井,445 坑口处于井 下巷道掘进阶段,470 坑口作为专用进风口暂未建设,各井口设工业场地。 10 1.4.2 选矿工程 目前, 本项目选矿工程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处, 北距竖井 200m, 分一车间 (包 括一系统和二系统,均为独立的生产系统)和二车间,根据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 委员会的 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大福楼 选矿厂生产规模认定的批复 (河工信函【2013】50 号)文件,本项目选矿规模 认定为 1500t/d(45 万 t/a) ,目前一车间一系统正常生产,一车间二系统和二车 间处于整改阶段,本项目 2011 年2013 年生产报表数据,2011 年、2012 年和 2013 年选矿规模分别为 10.9 万 t/a、 6.5 万 t/a (2012 年上半年停产) 、 10.9 万 t/a。 1.5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目前本项目主要产品为锡精矿,含锡55%。 1.6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选矿过程所需选矿药剂均外购。 1.7 地质资源、储量和开采现状 1.7.1 矿山资源概况 南丹县五一矿大幅楼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热液充填交代型, 工业类型为 缓倾斜层状锡石-硫化物型,伴生有 zn、as 和 s 等元素。目前矿床内已查明具备 工业价值的矿体有 0、21、22 号矿体和灰乐矿段、号矿体。其中 0 号矿 体为陡倾斜大脉型矿体,历经 20 多年的开采,现已闭坑。 0 号矿体呈陡倾斜大脉型,矿体长 1300m,宽 500m,厚 2.95m(下部) ,上 部倾向 240 ,倾角 84 ,下部倾向 60 ,倾角 72 ,平均锡品味 0.8%品味变化系 数 149。 21 号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 49m140m 标高之间,走向长 600m,宽 200m300m,平均厚度 2.38m,平均锡品味 1.0%,厚度不大,较稳定,品味均 匀,形态简单,倾向 50 ,倾角 8 10 。 22 号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 27m87m 标高之间,走向长 1100m,宽 250m400m,倾向 50 ,倾角 7 8 ,其南段基本采空,尚未开采部分矿体平均 厚度 1.97m,平均品味 0.75%。 大幅楼矿区灰乐矿段的、号矿体均为盲矿,属硫化物型锌锡矿床, 11 主要负存于泥灰岩、砂岩中,受到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产 出。 号矿体为脉状矿体,揭露矿体长度约 423m,矿体厚度 0.44.03 平均厚度 1.65m,矿石平均品味 sn0.75%,zn10.42%。矿体产状:倾向 260 280 ,倾角 48 57 ,平均 53 。矿体赋存标高 100m185m,矿体最大埋深 370m,最小埋深 285m。 号矿体为细脉状矿体,揭露矿体长度约 307m,矿体厚度 0.6315.88m 平 均厚度 4.67m,矿石平均品味 sn0.75%,zn5.05%。矿体产状:倾向 260 270 , 倾角 47 59 ,平均 52 。矿体赋存标高 123m182m,矿体最大埋深 350m,最小 埋深 285m。 号矿体为脉状矿体,揭露矿体长度约 140m,矿体厚度 0.291.2m 平均厚 度 0.71m,矿石平均品味 sn0.69%,zn7.26%。矿体产状:倾向 260 265 ,倾角 32 55 ,平均 48 。矿体赋存标高 125m170m,矿体最大埋深 325m,最小埋深 280m。 根据 2007 年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提交的最新储量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福楼矿区五一锡矿 2007 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测量 报告 ,估算大幅楼矿区 0、21、22 号矿体资源/储量为: 锡、锌矿总资源量(累计探明量) :4966050t,其中保有储量: (122b)型矿石量:631498t,金属量 sn:5821t; (333)型矿石量:3102115t,金属量 sn:26594t,zn:326t; (2s22)型矿石量:385372t,金属量 sn:710t,zn:6511t。 历年采出矿石量847065t, 金属量sn: 13196t, 其中2007年开采矿石量121828t, 金属量 sn:988t。 据 2010,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广西南丹县大福楼 矿区灰乐矿段、号矿体锌锡矿生产勘探报告 ,估算灰乐矿段、 号矿体资源储量为: (331+332+333)矿石量:45.65t,锌金属矿量:31831t,平均品位:6.97%; 锡金属矿量:3265t,平均品位:0.72%。其中: (331)型矿石量:3.64t,锌金属量:3488t,锡金属量:238t; (332)型矿石量:13.05t,锌金属量:365t,锡金属量:801t; (333)型矿石量:28.96t,锌金属量:20978t,锡金属量:2226t。 1.7.2 矿山开采现状 目前本项目主要探采区域分为大福楼工区,灰乐工区。 12 大福楼工区开采生产对象为 21 号矿体的开拓和 22 号矿体北段的开采, 最低 服务中段为+30m。 主要采用竖井开拓系统, 竖井井口标高+447m, 井底标高+22, 井深 425m。21 号矿体的开拓集中在 100m 水平进行运输逐项掘进,已经完成部 分上山探矿工作, 目前已完成总体开拓的三分之二; 22 号矿体南段+80 中段基本 采空,目前开采已经集中在北段,采掘主要在 50m 水平,矿石通过溜井放矿至 30m 中段运输后由竖井提升至地面。 灰乐工区开采生产对象为、号矿体,开采主要由 437 坑口(现已闭 坑)和 440 坑口采用斜井提升方式,设 5 级斜井,5 个运输和开拓中段,目前主 要采掘在 140 水平和 171 水平进行。 1.8 总图运输 项目由工业场地(3 处) 、通风斜井(3 处) 、办公生活区(2 处)和矿山道 路(约 2328m)组成。 1.8.1 工业场地 (1)竖井工业场地 五一矿大福楼矿区采用竖井开拓, 竖井提升矿石、 废石、 人员、 材料和设备。 竖井位于矿体的下盘 89 线之间,最低服务中段为+30m,井口标高+447m,井 底标高+22m,井深 425m。采用双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占地 0.72hm2。 各中段矿石经采区溜井装 0.6m3固定式矿车,人工推车至各分段主溜矿井溜 矿,然后在+30m 中段再装入 0.6m3固定式矿车,由电机车牵引运至竖井车场, 由双层罐笼提升至地表。 (2)选矿厂 选矿工业场地位于采区东南面,主要设施为选矿厂、尾矿过滤系统、污水回 用系统和运矿铁道, 矿石通过运矿铁道运往选矿厂。 选矿工业场地占地 6.29hm2。 (3)运矿铁道 矿石运输采用 0.6m3固定式矿车装矿 (废石) , 电机车运输。 铁道宽度约 0.6m, 长度约 568m,占地面积 0.06hm2。 1.8.2 通风斜井 矿山已建的 3 个通风斜井继续使用。占地面积共 0.89hm2,其中 1#南通风斜 井占地 0.06hm2,2#中通风斜井占地 0.69hm2,3#北通风斜井占地 0.14hm2。 13 1.8.3 办公生活区 矿山已建的多处办公区和生活区 (占地面积达 1.88hm2) , 能够满足未来矿山 开采的需要,不需新建办公及生活设施,现有办公生活设施将继续沿用。 1.8.4 矿山道路 矿区内已建总长约 2328m 的矿山道路继续使用。 1.9 尾矿库 矿区工分布有 3 个尾矿堆场 第一干堆场位于选矿厂西北侧约 1000 处的山沟,干堆场面积为 2.65 万 m3, 堆砂平均高度为 12m,其有效容积为 31.8 万 m3,已于 2011 年闭坑复垦。 选矿厂北侧尾矿库为大福楼尾矿库,尾矿库坝高 45m,有效库容约 151 万 m3,为四级库。由于尾矿库建设时没有进行有效安全设计,导致尾矿库运行后期 发生管涌、渗水、堆积坡比不符合要求等安全隐患。河池市人民政府于 2009 年 11 月 8 日批准同意进行尾矿异地搬迁除险,并于当月正式启动搬迁。迁前原有 约 100 万吨尾矿,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止,已完成搬迁 73.41 万吨,剩余约 25 万吨, 搬运前坝高 42 米, 2011 年底尾矿库降低高度 17 米, 总坝高 25 米, 至此, 尾矿库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安全风险降低。搬迁工作于 2012 年底停止至 今。 尤鱼冲干堆场位于选场西南约 500m,刁江西侧的尤鱼冲山谷,库区范围包 括 545m 等高线包围的尾矿堆积区、 拦挡坝、 渗滤液收集池等, 总占地面积约 61.7 万 m2。 1.9.1 尤鱼冲尾矿库库容 尤鱼冲尾矿干堆场起算标高为 475m,当尾矿堆积标高达到设计标高 545m 后,总库容达到 1772203m3,服务年限为 5.52 年。 1.9.2 尤鱼冲尾矿干堆场尾矿坝 (1)初期坝坝型选择 库区附近有丰富的石料,初期坝设计采用浆砌石坝。结合坝址地形标高,最 后确定初期坝体的坝高及坝顶宽度、坝坡如下:初期坝高 11.0m,总坝高 59m, 坝体基础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嵌入泥质灰岩层1.0m。因没有交通要求,坝顶根 14 据实际情况确定为 3.0m,坝内坡垂直,坝外坡为 1:0.6。 (2)后期堆积坝设计 干堆场后期坝为人工+铲车辅助堆渣。先做好子坝,然后铲车辅助堆放干尾 矿。在堆积坝过程中,坝坡比不大于 1:3,每隔高差 5m 设置宽为 2m 的马道, 堆积坝总外坡比控制在 1:3.7。 尾矿堆积坝在堆积过程中随着坝体的增高,外坡应覆土种草,既防止风雨侵 蚀坝体,防止了扬尘,同时又进行绿化,保护了环境,美化了环境。 (3)渗滤液处理 在正常降雨期,渗滤液产生量为 87.3m3/d,为足够容纳产生的渗滤液,同时 考虑容纳 450 坑口废水,收集池有效容积为 3000m3。 1.10 公用设施 (1)供水 本项目井下生产用水自行从距厂址 0.5km 的车河河中抽取, 选厂用水从井下 外排水中经处理后进行补给,生活用水则由公司自行接的山涧水管网供给。 (2)供电 公司用电负荷约 4000kva,年耗电 2000 万 kw.h。用电由距厂址 2km 处的 灰乐屯五一变电站、龙泉变电站供给。 1.11 各工程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1.11.1 采矿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五一矿井下采矿采用全面采矿法和留矿法, 矿床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分中段 开采,在同一中段采用后退式回采。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其长度一般为 50 60 米,沿倾斜长度一般不大于 60 米。采场根据情况留或不留顶底柱。采场内一 般留直径不小于 3 米的不规则矿柱, 其间柱以能支撑顶板, 确保作业安全为原则。 开采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体或富矿段,采取人工矿柱支护顶板的措施;不回采的矿 柱,布置在夹石带,或低品位地段。采场运输平巷,分为脉内及底盘脉外两种形 式。平巷运输线较长,当漏斗有一定的存矿量时,一般采用脉外运输平巷;矿体 走向长度不大,或能利用原有探矿沿脉巷道时,可采用脉内布置。切割巷道,沿 矿体底板接触面布置;若矿体底板起伏不平,适当低于接触面。矿体厚度小于 1.8 米时,为降低贫化和不使顶板受到破坏,切割巷道的高度不超过设计采幅。 切割巷道从贯通上下阶段的天井中开始施工,禁止从盲漏斗中进行。矿体厚度小 15 于 3 米时,全厚一次回采;矿体厚度大于 3 米时,一般分层或分阶梯回采。回采 工作面采用直线式或阶梯式。采用阶梯式时,阶梯长 820 米,阶梯间超前距离 为 3-5 米。回采一般用浅眼落矿。当矿体顶板岩石极稳固,落矿后,人员能安全 进入矿房作业,采用中深孔落矿。凿岩与电耙出矿、顶板处理不同时进行。采场 回采结束时,及时回收底板粉矿。 由于矿体赋存范围内,地表允许陷落,采空区又有间隔矿支撑且不连续。因 此,回采空区一般不作处理,但坑内废石可尽量用于充填采空区,以减少废石的 运输量, 并起到支护采空区的作用。 中段回采结束后, 及时封采空区, 以策安全。 竖井工区主要设计开采对象为 21 号、22 号矿体的北段,开拓系统利用原有 的罐笼竖井开拓。设计开采中段为+80,+30 中段,其中+30 中段为主要的运输 平巷,上部采区通过人工推车至主溜矿井溜矿,然后在+30m 中段运输至竖井提 升。 灰乐工区主要采用斜井开拓系统, 设 5 级斜井, 5 个运输和开拓中段 (+289、 +240、+171、+140 和+100) ,设计中段高度 3040m,从上到下分为+140 和+100 两个中段开拓。矿石通过各中段沿脉运输平巷运至各中段的井底车场,通过斜井 提升到地表。 1.12 工程现有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1.12.1 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选矿粉尘, 废石堆场、 干堆场扬尘和道路扬尘。 选矿过程中的粉尘主要产生于破碎及筛分阶段, 由于本项目未统计破碎和筛 分阶段的粉尘产生量,因此产生量按原矿的 0.001%计算,则产生量为 15kg/d, 采取洒水抑尘后,可将粉尘的排放量降低 90%,即排放量为 1.5kg/d。 废石和原矿为块状,产生粉尘量很少,尾矿库采取洒水抑尘,产生的粉尘量 很少。 1.12.2 废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1.12.2.1 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选矿废水、矿井涌水和尾矿库渗滤液,根据建设单位 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废水产生量和排放方式见。 本项目五一矿职工 420 人,其中住在倒班宿舍员工约 120 人,生活污水主要 为盥洗废水和食堂废水,废水量约为 19.7m3/d,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16 1.12.2.2 现有废水处理措施 对于选矿废水,采用“三级沉淀”的处理工艺,实现了废水循环使用、不外 排的目标。对于采矿废水,竖井的废水经板框压滤机去除悬浮物后经总排放口排 放;440 坑口(含 437 坑口)产生的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外排。450 坑口及 460 坑口每天产生的废水未采取措施直接外排。现状废水处理设施的主要设备间。 本项目选矿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 矿井涌水和尾矿库渗滤液经过处理后排放 废水排放,排放量为 3455.7m3/d(125.42 万 m3/a) ,废水排放浓度见第五章中本 项目废水排放的监测数据。 1.12.2.3 废水治理工程 本项目拟在现有废水处理的基础上,对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分 别为选矿废水处理站、竖井废水处理站、460 坑口废水处理站和 440 坑口废水处 理站。该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1)选矿废水 在原有选矿废水处理站的基础上新建深度处理系统, 采用絮凝沉淀的方式处 理选矿废水, 新增规模为 1000m3/d, 经选矿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回用于生产。 (2)采矿废水 竖井废水处理站 对原有的竖井废水处理站进行改造,竖井坑口废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 3000m3/d。设计日运行 20h,则每小时处理能力为 150m3。竖井废水处理站接纳 竖井废水、450 坑口废水和渗滤液。 根据最新批复的大福楼工区废水治理尾矿干堆项目(河环审201412 号) ,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440 坑口废水处理站 新建 440 坑口废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 1500m3/d。设计日运行 20h,则每小时 处理能力为 75m3。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460 坑口废水处理站 新建 460 坑口废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 500m3/d,按照日处理 8h 计,每小 时处理废水为62.5m3。 460坑口采矿废水处理工艺如下图,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本项目设两个排污口,即竖井废水处理站排污口(现有)和 440 坑口废水处 理站排污口(在建) 。 竖井废水、干堆场渗滤液及 450 坑口采矿废水经竖井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和 已处理的 460 坑口废水统一由竖井废水处理站排污口(现有)排放。 17 440 坑口废水处理站处理的废水经 440 坑口废水处理站排污口排放。 根据已经批复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工区废水治理尾矿干堆项目环评报告 表 ,废水排放量为 3512.3m3/d(128.61 万 m3/a) 。 1.12.3 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噪声来源是采掘设备、风机、球磨机、棒磨机、破碎机等大型设备产生的噪 声源,采掘设备的声影响主要在井下。 1.12.4 固体废物 五一矿的固体废物主要有采矿废石、尾矿、污泥和生活垃圾。 (1)尾矿 五一矿选矿厂历史生产产生的尾矿堆存于大福楼尾矿库和竖井西侧尾矿库, 大福楼尾矿库正在抢险搬迁,竖井西侧尾矿库已经闭库复垦。选矿厂产生的尾矿 约为 1245.15t/d,按照堆积容重 1.45t/m3计,即 856.65m3/d。 (2)废石 五一矿历史上开采活动产生的废石部分用于筑坝、 砌筑截排水沟及道路修整 以及送周边企业用于厂房基础建设,剩余部分堆场于各坑口周边,经现场踏勘, 目前矿区内存在 4 座废石堆场,其中 501 坑口、460 回风井旁各设 1 座临时废石 堆场, 440 坑口西北 20m 处设 1 座临时废石堆场,尤鱼冲沟内设 1 座永久废石堆 场。采矿废石产生量为 80t/d。 (3)污水处理站污泥 本项目各污水处理站沉淀池污泥定期清理, 污泥产生量为 58.3t/d。 清理后用 汽车运至尾矿库堆存。 (4)生活垃圾 五一矿职工 420 人,其中住在倒班宿舍员工约 120 人,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 集中堆积于简易垃圾池,定期由南丹县环卫部门收集处置。 1.13 主要环境问题及建议 (1)主要问题 本项目尤鱼冲尾矿库项目已建设完成,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选矿项目规模扩大,增设新车间,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2)解决方案 1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解决尤鱼冲尾矿库和选矿 规模扩大缺少环评手续的问题。 加紧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关闭无手续的排放口。 1.14 小结 本项目于 1966 年建成投产,2013 年起,由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负 责经营,本项目包括采矿工程和选矿工程及配套的废水处理和尾矿库等,采矿工 程包括大福楼工区和灰乐工区,开采设计规模为 13 万 t/a,实际生产规模为 26 万 t/a, 选矿工程包括一车间和二车间, 选矿能力为 1500t/d, 主要产品为锡精矿, 年产量为 413t。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选矿粉尘,废石堆场和干堆场扬尘,道路扬尘, 年排放量为 0.45t,主要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选矿废水、 矿井涌水、尾矿库渗滤液和生活废水,现状选矿废水采取三级沉淀方式处理后全 部回用,竖井废水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后排放经总排口排放,其余井口废水简单 沉淀处理后直接排放,年废水排放量为 125.42 万 m /a,废水改造工程对选矿废 水和竖井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改,新增深度处理工艺,新建 440 和 460 坑口废水 处理站,设立竖井废水处理站排污口(现有)和 440 坑口废水处理站排污口(在 建) ,实施后废水年排放量为 128.61 万 m /a,废水排放达到 gb3838-2002 的类 标准。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采矿废石、尾矿、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活垃圾。 尾矿产生量为 1245.15t/d,送至尤鱼冲尾矿库堆存,废石产生量为 80t/d,堆存在 坑口附近的临时废石堆场,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为 58.3t/d,在尾矿库堆存,生 活垃圾由南丹县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处理。 2 环境现状变化调查与评价 2.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1.1 历史监测资料分析 根据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 年 12 月编制的 车河选矿 厂选矿废水治理与回用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中对车河选矿厂东、 南、 西、 北厂界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可知, 评价区域各监测点监测因子 so2、 nox 及 tsp 日均值均符合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项目评价 19 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1.1.2 现状监测与评价 深圳市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4 月 8 日14 日对项目区域进行了 环境空气的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新村、茶山脚、大湾村、灰乐、堂皇五个村; 布设位置见图 2.1-1。 (2)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见表 2.1-1。 表 2.1-1 环境空气监测点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因子 日平均浓度 小时平均浓度 1 新村 tsp、pm10、so2、no2 so2、no2 2 茶山脚 3 大湾村 4 灰乐 5 堂皇 (3)评价标准 tsp、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 准。 (4)监测结果与评价 tsp、pm10、so2、no2的监测结果见表 2.1-2。 表 2.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编号 位置 no2 小时 no2 日均 so2 小时 so2 日均 pm10 tsp 1# 新村 最小值 0.007 0.020 0.016 0.010 0.065 0.065 最大值 0.025 0.023 0.033 0.017 0.076 0.076 2# 茶山 脚 最小值 0.008 0.023 0.019 0.011 0.062 0.062 最大值 0.023 0.026 0.035 0.015 0.073 0.073 3# 大湾 村 最小值 0.011 0.024 0.019 0.017 0.043 0.06 最大值 0.031 0.029 0.038 0.021 0.061 0.083 4# 灰乐 最小值 0.006 0.021 0.015 0.01 0.044 0.068 最大值 0.022 0.026 0.034 0.015 0.056 0.08 5# 堂皇 最小值 0.013 0.027 0.019 0.016 0.05 0.075 最大值 0.035 0.032 0.042 0.027 0.065 0.089 标准值 0.2 0.08 0.5 0.15 0.15 0.075 20 由监测结果可知,so2、no2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tsp 日均浓度监测结果 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2.1.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2.1 历史监测资料分析 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车河河,车河河从项目区经过。评价区域车河河段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2012 年 9 月 18 日河池 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刁江在 1#五一矿上游、2#五一矿下游以及 3#下游 1km 设计 3 个监测断面。 表 2.1-3 地表水历史监测资料 车河河段的 ph 值、砷、铜、铅、镉、锌等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但五一矿上游和下游的断面 codcr 超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超标倍数分别为 0.79 和 1.26 倍,超标原因是附件居民生活污水和当地猪牛等粪便造成。 2.1.2.2 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 后评价期间对地表水进行了监测,采样时间:枯水期为 2014 年 2 月 13 日和 2014 年 3 约 6 日分两次取样;丰水期为 6 月 4 日取样。监测点位见表 2.1-4。监 测因子为:ph 值、砷、镉、总铬、六价铬、铜、汞、铅、铅、codmn、氨氮和 悬浮物等 12 项。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水标准。 ph 值 悬浮 物 铁 锰 砷 铜 铅 镉 锌 codcr 1 # 监测 结果 7.39 102 0.15 0.283 0.0327 0.004l 0.019l 0.005l 0.07 35.7 评价 指数 0.2 / / / 0.65 0 0.19 0.5 0.07 1.79 2 # 监测 结果 8.03 132 0.15 0.242 0.03869 0.004l 0.019l 0.005l 0.024l 45.2 评价 指数 0.52 / / / 0.77 0 0.19 0.5 0.01 2.26 3 # 监测 结果 8.07 108 0.16 0.575 0.04881 0.004l 0.019l 0.005l 0.422 8.2 评价 指数 0.54 / / / 0.98 0 0.19 0.5 0.42 0.41 21 表 2.1-4 地表水监测点位 s01 地表水 车河河矿区上游 s02 地表水 大湾沟矿区上游 s03 地表水 大湾沟矿区下游五一矿部 s04 地表水 车河河矿区下游 22 由上表的监测结果可知, 区域内大湾沟矿区下游五一矿部在枯水期镉和锌出 现超标现象,其余点位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2.1.3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3.1 历史监测资料分析 2013 年 1 月,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工区废水治理尾矿干堆项目环评期间对 项目干堆场坝下 2m 处取样检测分析,监测因子为 ph、铜、铅、锌、镉、铬、 镍、砷和汞,评价标准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三级标准,监 测结果见表 2.1-5。 表 2.1-5 土壤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kg(ph 无量纲) 监测项 目 cu pb zn cd cr as hg ni ph 监测值 59.3 32.8 256 0.54 78.6 450 0.057 101 5.09 三级标 准值 400 (农田 等) 500 500 1.0 300 (旱 地) 40 (旱 地) 1.5 200 质量指数 0.15 0.07 0.51 0.54 0.26 11.25 0.04 0.51 可知,项目所在地的土壤中砷的监测值为 450mg/kg,质量指数为 11.25,超 标倍数为 10.25,说明该点的土壤砷严重超标,超标原因是该区域砷背景值较高 造成的,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三级标准没有 ph 值标准,本次 环评 ph 值偏酸性。而其它重金属铜、铅、锌、镉、铬和汞等 7 项指标的监测值 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三级标准限值。 2.1.3.2 现状监测与评价 深圳市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12日对项目区域土壤进行了采 样监测。 (1)监测布点 在项目区域的大湾村、 灰乐村靠近项目采矿场的菜地各设置 1 个土壤采样区, 采用梅花采样法采集混合表层土样,表层土样采集深度为 020cm,布设位置见 图 2.1-1。 (2)监测项目 ph、铜、铅、锌、铬、砷、镍、镉、汞。 (3)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 (4)监测结果与评价 23 监测结果见表 2.1-6。 表 2.1-6 土壤监测及评价结果 序号 项目 监测结果 标准 大湾村s1 灰乐村s2 1 ph 7.1 7.2 6.57.5 2 铜 47.3 63.8 100 3 铅 49.2 67.9 300 4 锌 284 492 250 5 铬 32.4 47.8 300 6 砷 130 204 25 7 镍 51 43 50 8 镉 3.82 2.60 0.3 9 汞 0.083 0.098 0.5 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铜、铅、铬、汞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灰乐村镍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其余监测因子 均有超标现象,其中,锌在大湾村、灰乐村分别超标 1.14 倍、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