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八虚拍打功自我给血液透析.doc_第1页
大道至简八虚拍打功自我给血液透析.doc_第2页
大道至简八虚拍打功自我给血液透析.doc_第3页
大道至简八虚拍打功自我给血液透析.doc_第4页
大道至简八虚拍打功自我给血液透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至简 八虚拍打功 自我给血液透析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 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 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 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 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 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有痛点就证明此处有淤阻,也印证了邪气滞留于此的观点。处理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邪气自然无从所留。早晨起床后,在肘窝处轻轻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有的人也可能摸到痛点,但是到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2、拍肘窝可治皮肤骚痒:肺主皮毛,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 由于湿热长痘痘,或皮肤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敲打敲打,就知道到底是不是湿毒所致,夏天来了,南方的气候尤其容易湿热,拍打肘窝也是预防的好办法哦。 拍痧:五指并拢成勺状,在肌肉丰满或关节部位适度有力扣拍,使深层不易刮出的毒素排出来。 肘窝的拍打方法: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手臂的肘横纹正中,用右手大拇指点住它定位,找到后,再用右手四指平放在肘窝正中,这个范畴之内都是拍打的区域。找准位置后,可用右手的四指并拢轻轻拍打。反过来,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窝也是如此。两个肘窝每次各九九八十一下即可,力量可由轻到重。一般心肺有热的人,拍打后就可看到肘窝局部发红,甚至能拍出痧来,效果与刮痧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重症或久病身体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过重刺激,在肘窝部位轻轻地推擦即可,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推擦之后的微热感,能温熏心肺,这是丹道医家的少火生气之法,相当于中医治疗中的补法。 二、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两腋主要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肺经出了毛病,比如肺气被壅滞的话,会出现烦心胸满的现象,这属于阳邪,就是上壅而不降的象。 心包经位于下腋三寸处,如果这里出现腋窝肿胀就是心包经出了问题。腋下还走胆经,胆经出现毛病以后,有的人会出现严重心脏病的感觉,叫心胁痛不能转侧,就是连睡觉转个身都很难做到。这种病一般还伴有口苦,且喜欢长吁短叹。如果腋下长了一堆东西,也是胆经被郁、生发不起来的象。心经会造成整个手臂的麻痹,手臂冰凉,活动不便,同时感觉咽喉特别干燥,想喝水。手臂前缘走的经脉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是肺经、心包经和心经。手臂前缘的上部由肺经所主,一直通到大拇指,达少商穴。中线走的是心包经,通到中指。下线走的是心经,通到小拇指。所以在人的五指当中,大指走的是肺经,中指走的是心包经,小指的里侧走的是心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有掌中热的毛病,这一般是跟肺经、心包经或者心经有关。肝有邪聚于两腋,使心经受损,平时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就是干活滞留于两腋阻滞了心经气血运行,人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严重的危机自己的生命,生气不但是伤肝还伤心。1、解郁闷拍心包经首先要掐住腋窝下心经上的极泉穴(解郁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的话,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来,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敲打膻中穴(胸腺)还能提高免疫力。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轻拍两腋后可以治疗人发怒后气滞血瘀,运行不肠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涨麻等症状。拍打极泉穴可以令人快速平静下来,不会那么容易急火攻心了,同时也可以将虚邪拒之门外了。(妇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缓)。 2、治肝病、心脏病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不仅伤肝,也伤心脏。人因气急攻心产生昏厥时可以弹拨极泉穴,极泉穴位于我们的腋下,我们平时在哄小孩儿时,用手一挠胳肢窝,孩子就会笑个不停。其实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痒痒肉的极泉穴,动了心气,而心主喜,所以孩子会开心地笑起来。极泉穴不仅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还可以快速回阳,引血上行,使头脑快速清醒。这个特殊的治疗手法就是弹拨和拍打。遇到生气后心胸气短时,就可以用四指在腋窝正中轻轻地弹拨。我们在弹拨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有一条经筋,这条筋的正中就是极泉穴。极泉穴可以治疗人生气发怒后气滞血淤、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手臂胀麻等症状,此时弹拨极泉穴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使人快速平静下来。日常保健时,我们用不着在极泉穴那儿费那么大力气去弹拨,只需要轻轻地拍打即可。平时弹拨拍打两腋下,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这相当于我们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 3、缓解手心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大指走的是肺经。大指麻木跟肺经有关。大指上的鱼际穴如果红的话,就是肺热;如果鱼际穴有青筋的话,就是肺寒;如果大指里面有纹路且发青的话,也代表肺寒,而且这种肺寒还会继续导致胃寒。 食指走的是大肠经。中医认为,人本能的快乐实际上是来自于大肠,而大肠经走到食指,这也是食指名字的由来。 中指走的是心包经,订婚戒指一般都戴在中指上,意味着人已动心,收敛欲念。心包经主喜乐,所以也主欲念。 无名指它所循行的经脉是三焦经,三焦经在中医里是一个很特殊的经脉,三焦经又称为孤府。 小指走的是小肠经和心经。从心脏病的角度来讲,中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轻症,如果小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重症。三、拍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治疗一切妇科病。 (髀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拍两髀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冲门,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有治疗奔溃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这两个穴位的。拍打两髀不仅能健脾胃,还能治疗男科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拍打两髀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 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儿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两髀时,不需要特别寻找穴位,只要拍打两髀就能刺激到这两个穴位。 拍打两髀不仅有健脾的作用,还能治疗男科病、女科病,效果也非常好。 拍打两髀的具体方法就是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35分钟。四、拍两腘治疗一切腰腿痛肾有邪留于两腘,每天坚持5分钟,不但能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同时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天坚持这样一套拍打下来,持之以恒,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拍多健康!八式穴位拍打功八式穴位拍打功,是余恩师民间中医针灸大家郝文圣(19061998)先师生前所传,郝师祖籍江苏省,1953年落户山西省运城市小杨村。郝师家传傅青主(傅山:道家龙门派第六代“真”字辈)医学,精擅妇科、针灸及各种疑难杂症。恩师一生悬壶济世,淡泊名利,生前几无传人,其间坎坷,非笔墨所能尽述。恩师生前亦擅武术,尤以太极为精,其所传医学功法是否为道家龙门派功法,郝师没有言明,只说是其家传,且历来心传口授无文字记载,故其渊源尚待考证。 功法歌诀 八式穴位拍打功,双手相搓开劳宫。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二拍气海脐下寻,益肾延年不老功。三拍神阙脐正中,生死命门少人修。四拍中府乳上找,谓理气血应手取。五拍膻中两乳间,开胸烟气解郁遏。六拍百会头当顶,六阳魁首须仔细。七柏肩井手交叉,肩臂疼痛即时疗。八拍尾椎使拳法,祭起龙骨长精神。背后起颠百病消,八式拍打至此终。 预备式: 自然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或微内扣,双膝微弯,膝不过足,涵胸拔背,头顶项竖,呼吸自然,气沉丹田,精神贯注,目视前方;双臂合抱于小腹前,掌心相对,虚腋圆臂,松肩坠肘;下缩谷道,上搭鹊桥,吐唯细细,纳唯绵绵;肩井涌泉应相对,百会会阴成一线。 待上式静站10分钟左右,然后将双手轻轻上举,当举至与乳同高时,双掌相合,掌心相对,掌指朝前;双掌相互交错,连贯相搓娄和十次,至双掌发烧时,即可做以下拍打功法。每次拍打前都必须将双掌搓至极热,后不再述。 说明:起势在医家和武当武术中即谓混元桩,它与太极、八卦等混元桩功法功理基本相同。医家谓肩井穴为井口,而脚底之涌泉为泉水,故井口必须与泉水相对;百会穴与会阴穴天地阴阳相对,自然会使三田合一,三线贯通,使周天运转自如。 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 由预备式始,当双掌搓至极热时,双掌心劳宫穴对准脐旁两侧的天枢穴,先用左掌拍打,再用右掌拍打,左右交替,双掌同时拍打,力度适中,共拍打七次。 拍打结束后,双掌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双掌劳宫穴紧贴两侧天枢穴,先顺时针揉摩七次,再逆时针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 1、天枢穴位于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募穴,能分利水谷,降浊导滞,和营调经;天枢又为胃之枢纽,导痰行滞,引胃气下行,调理以治气,故其主治各种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故拍打按摩均可起到健脾养胃之目的。 2、拍打时,两手同时进行,速度快慢适中,自然用力。不可妄用拙劲,以免自伤。 3、若治疗腹部疼痛,可配点按足三里穴;若腹泻、痢疾等,可配关元、分水二穴,其效甚捷;若妇科疾病可配三阴交;泌尿系统疾病可配阴陵泉、三阴交等穴,可速收防病治病之功效。 二拍气海脐下寻,益肾延年不老功。 紧接上式,双手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先用左掌劳宫穴对准气海穴拍打,再用右掌劳宫穴对准气海穴拍打,左右手相互交替各拍打七次结束。 拍打完毕后,双手掌心相互搓至极热,用左掌劳宫穴紧贴气海穴,右掌内劳宫对准左掌外劳宫,双掌紧贴,然后顺时针揉按七次,逆时针揉按七次;若是妇女,则右掌在下,左掌在上,揉按方法相同。 要点说明: 1、气海穴在脐下1寸5分处,属任脉经穴,乃生气之海,元气之所居,是全身强壮穴之一,能补元气,回生气,振肾阳以散诸阴,温下元四肢。主治男妇科下阴之疾病。故经常拍打按摩,可起到强壮性机能,提高身体素质之功效。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按时,力度应适中,不可强用蛮力。 3、气海穴,临床上以治气病效果最好,常与关元穴相配伍或交替运用。如治妇女月经不调,可配伍三阴交,以及血海、归来、关元等穴;阳痿病可配伍三阴交、中极、归来等,或针灸,或按摩,均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三拍神阙脐当中,生死命门少人修。 紧接上式,当双掌搓至极热时,先用左掌劳宫穴对准神阙穴拍打,再用右掌劳宫穴对准神阙穴拍打,左右手相互交替各拍打七次。 拍打结束后,双掌搓至极热,如上式,男左掌在下,女右掌在下,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 1、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央,属任脉经穴,为生命之根蒂,后天之气舍,为心肾肺三脏的交通门户,能调节全身的精气血,故医家称其为元神之门户,而功家则以脐调转呼吸,即内呼吸,又称“胎息”。故经常拍打揉摩,有温阳固脱、健脾养胃、回阳急救之功。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妄用拙力。 3、神阙穴主治肠道疾病、中风脱症及产后血晕等危困急症。此穴一般禁针宜灸,有隔盐灸、隔姜灸等法。配伍关元穴可治缩阳症;与天枢、关元、建里配伍可治疗腹泻、痢疾等肠胃疾病;配伍关元、气海、百会、内关等穴可治疗中风脱症。 四拍中府乳上找,调理气血应手取。 紧接上式,当双手掌心相贴搓至极热时,先用左掌心劳宫穴对准右肩侧乳上肩下凹陷处的云门穴拍打,再用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对准左侧中府穴拍打,左右手交替拍打各七次。 拍打结束后,双手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先用左掌劳宫穴紧贴右中府穴揉摩,再用右掌劳宫穴紧贴左中府穴揉摩,左右手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 1、中府穴位于乳上三肋,距任脉6寸处,属于太阴肺经穴位,系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之会,穴在胸膺,能清宣上焦,疏凋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若为寒邪外来,或为内热上千,失其宣降则咳嗽喘息,胸满胀痛。故可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肩臂痛等症。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摩时,力度适中,不可妄用拙力。拍打此穴,可直接震动手太阴肺经穴,通经活络效果奇特。而在武当武术中的绝技“一掌应三穴”即是掌劈肩井,顺带中府云门,亦可顺带华盖璇玑。 3、在临床医学上,中府穴亦常同云门穴,交替使用。如配少冲可治胸痛;配大椎可治肺炎;配内关可治手发凉;配内关、列缺、肺俞,可治肺气郁遏引起的胸满咳嗽;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可治疗肩臂痛等症。 五拍膻中两乳间,开胸顺气解郁遏。 紧接上式,将双手搓至极热,先用左手劳宫穴对准两乳间的膻中穴拍打,再用右手劳宫穴对准膻中穴拍打,左右手轮换各拍打七次。 拍打结束后,复将两手掌心相对搓至极热,然后用右掌抱左掌,内外劳宫穴相对,左掌内劳宫穴紧贴膻中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 1、膻中穴位于两乳连线中点,属任脉经穴,是八会穴之一,是人体宗气汇聚的部位,是心胞之募穴,有调理气血之能,又能降逆气,清肺化痰,宽胸利肺,可治一切气病。故兼治呼吸系统、气滞乳少等杂症。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摩时,力度适中,不可妄用拙力。 3、在临床医学上,膻中配伍少泽穴、乳根穴,可治乳少;配伍天井穴,或内关穴、三阴交,可治心痛(包括心绞痛)。 六拍百会头当顶,六阳魁首须仔细。 紧接上式,将双手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先用左掌内劳宫穴对准头顶的百会穴拍打,再用右掌内劳宫穴对准百会穴拍打,左右手轮换拍打百会穴,左右各七次。 拍打结束后,复将左右手掌心相对搓至极热,用左掌内劳宫穴紧贴百会穴,将右掌覆于左手背上,内外劳宫穴相对,先顺时针揉摩七次,再逆时针揉摩七次。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属督脉穴。百会穴为三阳五合之所。即足太阳、足少阳、手少阳、督脉、足厥阴经俱会通于此而入脑内。四周各穴罗列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熄肝风,潜肝阳,举阳气下陷,清阳明燥热,散风热于上,可治中风、心脑血管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且有下病上治之特效。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摩时,力度要适中,应轻柔和顺,不可妄用拙力。 3、在临床医学上,百会配伍长强穴、承山穴,可治脱肛;配伍合谷穴、太冲穴,可治头顶痛;配伍风池穴、上星穴、合谷穴、太冲穴,可治疗肝热上冲引起的头晕目眩症;配伍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可治妇科子宫脱垂症。 4、百会穴是炼神还虚的一大要穴,以百会为练门的功夫已为上乘功。又称性功,或称三花聚顶功,唯在练好命功的基础上才司循序渐进,切勿急功贪进而殆害自身。习练内功者应熟知此穴要义。 七拍肩井手交叉,肩臂疼痛即时疗。 紧接上式,将两手掌心相对搓至极热,双臂在胸前交叉,尽力用右掌内劳宫穴拍打左肩井穴,用左掌内劳宫穴拍打右肩井穴,左右手各拍七次。 拍打结束后,复将双手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先用右掌揉摩左肩井穴,顺时针逆时针各七次;再用左掌揉摩右肩井穴,顺时针逆时针各七次。 1、肩井穴位于肩上凹陷中,属足少阳胆经穴,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连人五脏。故其对高血压、脑溢血、头项疼痛、乳腺炎、子宫出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均有较好疗效。而功家修习时,往往与涌泉相对应,以顺应人体经脉运行机理,调节气血循环,打好筑基功,从而为进一步修习上乘功法打好基础。 2、拍打时,用力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揉摩时,力度要适中,应轻和柔缓,不急不躁,不可妄用拙力。 3、临床医学上,肩井穴常用于治疗手臂痛疾病。玉龙歌曰:急痛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玉龙赋云:肩井除臂痛如拿。家师传曰:治牙痛针肩井二分,其效甚著。在实践中,由于肩井穴禁灸亦不可深针,恐晕针或成气胸,故多以拍打揉摩为主。 八拍尾椎使拳法,祭起龙骨长精神。 紧接上式,双手握拳,先用左右拳背轮流捶打尾椎各七次,再用左右拳心轮流捶打尾椎七次,先左拳后右拳,交替进行。 拍打结束后,将两掌心相对搓至极热,用左掌内劳宫穴紧贴尾椎,右掌覆于左掌上,内外劳宫穴相对,然后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揉摩七 1、尾椎本身无穴位,不属任何经脉,但属全身龙骨之起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其周围穴道罗列密布,故拍打尾椎不但能起到极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可震动其附近穴位(如长强穴、腰奇穴、贫血灵穴等),从而起到通经活络,强健机体的作用。 2、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