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论文模板(适用于会计、财务、审计专业).doc_第1页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论文模板(适用于会计、财务、审计专业).doc_第2页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论文模板(适用于会计、财务、审计专业).doc_第3页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论文模板(适用于会计、财务、审计专业).doc_第4页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论文模板(适用于会计、财务、审计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研究标题栏不超过20个汉字,黑体,二号,居中XXXXXX如有副标题,副标题为小二号,居中12级* 姓名: *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摘要两字,黑体,五号国际金融危机下,欧美各大银行遭受了严重打击,而中资银行受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面临着并构成本下降的诱惑,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并购交易也在不断升温。本文就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对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绩效与风险进行研究,从中找出其并购战略、动因,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为未来我国银行业并购借鉴经验摘要文字,宋体,五号,行距1.5倍。研究中发现,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永隆银行区位竞争优势,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财务风险上,并购成本高,短期有资金压力,但长期来看将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整合风险上,并购带来了经营规模的扩大,优势互补,提升综合实力,但企业文化、业务服务、人才交流等方面存在复杂性,有一定管理难度。本文最后就此次研究做出了相应的结论:并购需要抓住时代机遇,积累成功经验,控制经营风险,由近及远。要坚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考虑各种因素,布置周密战略。对未来我国银行业并购提出了三点启示:境内境外两大市场统筹兼顾,海内外人才的整合,境内外业务和客户协调。【关键词】招商银行;永隆银行;商业银行;并购Study of Performance and risk on China Merchants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ng Lung BankTimes New Roman,二号,居中10 Business Administration(Finance)Name: Bingjie Zhou Student ID: 1019066 Supervisor: Jie ZhouTimes New Roman,四号,居中【Abstract】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given the U.S. and European banks a heavy blow. But comparatively, the Chinese banks were much less affected. As the cost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declined, and this financial turmoil worsened, M&A in banking industry are constantly becoming a trend. This article is set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crisis,research the performance and risk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ng Lung Bank, figure out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trategies, motivatio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reference experience M&A for the future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全篇正文中英文和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It was found out that China Merchants Bank considered the ma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Wing Lung Bank Loc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synergistic effect after M&A. In financial risk,M&A costs expensive, financial pressure in short-term, but in the long term will have a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In integrated risk, M&A promoted the expanding of operation scal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But the aspects of enterprise culture, business services, personnel exchanges exist complexity. So it has some difficult in management.Finally, this research has made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M&A ne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ccumulat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control the management risk, from the close to the distant. Insist on combination of short-term interests and long-term interests,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arranging detailed strategic. Put forward three inspirations for our country banking M&A: give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overall consideration, integration of talent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business and customer coordination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Keywords】China Merchants Bank; Wing Lung Bank; Commercial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目录此目录内容仅供参考,只需列出1、2级目录。一、 绪论4(一) 研究背景4(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4(三) 研究的方法5二、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现状6(一) 商业银行并购概念6(二) 商业银行并购形式6(三)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发展7三、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事件概述9(一) 招商银行基本情况概述9(二) 香港永隆银行基本情况概述9(三)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概况10四、 并购的相关理论12(一) 区位优势理论12(二) 竞争优势理论12(三) 协同效应理论13(四) 规模经济理论14五、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战略分析15(一) 并购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5(二) 并购动因分析15(三) 内部条件分析16六、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效益分析18(一) 招商银行效益分析18(二) 永隆银行效益分析19七、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风险分析21(一) 财务风险分析21(二) 整合风险分析21八、 研究结论与启示23(一) 研究结论23(二) 对未来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启示23参考文献24谢辞26一、 绪论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段前1行,段后1行(一) 研究背景黑体,五号,顶格书写序数,空一格书写标题,段前1行,段后1行 自2007年开始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力量开始失衡,许多享誉国际的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因投资失利垮台,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华盛顿互助银行等曾经的国际大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一扫而空。金融危机中损失较为惨重的是欧美发达国家,巨额资产的减值损失导致资本市场资本的急剧下降,淘汰了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可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的重组的机会。特别是中资的商业银行由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不深,受到的冲击较小,并且又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因而有了一个较好时机和市场发展空间。再则,外资金融机构的客户大量流失,行间距1.5倍转向选择安全性更高的中资银行,致使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裁员,使中资银行有机会聘任优秀、高端、资深的专业人才。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并购的成本下降,银行业并购逐步升温,对于资本实力相对强大,安全性高的中资银行来说,这无疑不是一次好机遇。另外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金融管制政策在逐步放宽,信息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合理有效的并购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整合多方资源,快速提升综合实力,占领目标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自创办以来,就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商业银行为目标,不断地改革进取,取得了优良的发展业绩,并已挤入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招商银行于2008年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典型,并购前后招行的各方面数据显示,其每股收益都有较大增长,永隆银行也于2009年实现了税后利润的扭亏为盈的局面。可见这次并购是成功的,在这样的实例背景下,来对其进行并购绩效和风险的研究,为我们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提供一条更新更具建设性的发展途径。(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并购可以使多家独立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别家公司,来提高经营效率,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产业整合。在目前世界经济仍不稳定的形势之下,商业银行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上位,快速占领市场,使得银行业并购升温。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探究企业并购后是否实现了初衷和产生了效率,是否发挥了双方的协同效应,加快了企业发展进程,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再结合相关银行并购理论,对其并购的动因、绩效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具体情况。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或实例经验较少,并购过程中难免困难重重,会产生诸多未预见到的问题。因此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银行并购绩效与风险,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中国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并购活动中取得成功,实现突破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三) 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来研究并购中的绩效与风险,运用商业银行并购理论,了解招商银行此次并购的性质;运用区位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协同效应理论来分析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动因,比较招商银行的内部条件优劣;运用财务指标和规模经济效益对招商银行并购前后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本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深刻剖析了此次并购的战略绩效、风险因素等,并对未来我国银行业并购做出一定的启发总结。二、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现状(一) 商业银行并购概念 商业银行的概念相对于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投资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属于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机构,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货币的存款和贷款(放款)。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但又有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这种区别式商业银行成为了一种特殊性质的企业金融企业2。 企业并购的概念相对宽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中的各种定论可以得出如下定义:企业并购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3。更具体一点老说是并购方的企业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控制权,而用自身可控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使得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消失或者引起法人实体的改变。商业银行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并购方为获取被并购方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购买被并购方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4。银行并购包括两种经济行为:银行兼并和银行收购。银行兼并是指银行与银行或者其他企业之间的合并,其中一家吸收了另一家或多家机构,被兼并方没有了法人地位,同时其原有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将由兼并方继承。银行收购是指一家银行以某一种方式来控制另一家或者多家银行的部分或全部经营决策权,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责任,被收购方的法人地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二) 商业银行并购形式 商业银行在并购活动中主要有三种形式:银行合并、银行收购、银行兼并。1. 银行合并三级标题:黑体,五号,空两个中文字符书写序数,后空一格接书写标题,黑体,五号,段后0.5行 商业银行合并指一家商业银行与另外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商业银行,合并组建后的商业银行将继续从事以前分别独立的业务。商业银行合并有三种形式:(1)新设合并: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通过合并创建一家新商业银行,原有的各家商业银行不复存在。创建后的商业银行不能继承原有几家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资源,成本比较高。(2)吸收合并: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合并,其合并形式为合并商业银行完全吸收了被合并商业银行。这种合并形式可以继承原有几家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资源,合并成本较低。(3)控制股权:指一家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收购而取得被合并商业银行的控股权,被合并商业银行成为合并商业银行控股的子银行。2. 银行收购 商业银行收购指合并商业银行通过在股票市场上购买其他被合并商业银行的股票或金融资产而获得对被合并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的行为。收购强调获得控制权,被收购的商业银行并不消失,收购可以分为现金收购、股权式收购、综合证券式收购和杠杆收购四种方式:(1)现金收购:是指由并购商业银行对被并购商业银行的所有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和清产核资后,协商作价,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取得目标银行的控制权的行为。(2)股权式收购:是指并购银行以新增发的公司股票替换目标银行的股票。(3)混合证券式并购:是指收购银行对目标银行的收购出价既有现金、股票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混合形式。(4)杠杆收购:是指收购银行以目标银行的资产和收益作为担保,通过发行证券向公开市场借款,以发行证券所得的贷款资金完成对目标银行的收购。3. 银行兼并 银行兼并指并购商业银行采取各种形式有偿取得被并购商业银行的股权,使被兼并的商业银行不复存在或成为并购商业银行的子银行的形式。兼并有三种方法:(1)可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银行的资产;(2)购买其他银行的股份或股票;(3)对其他银行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有的股份,从而取得其他银行的资产或负债5。(三)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发展 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起步晚,并购市场并不成熟,改革开放后,各大商业银行逐步建立、恢复和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股份制改造等,使得商业银行可进行产权交易,同时因其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加上金融危机后并购成本的下降,为并购提供了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主要是国内银行之间,跨国并购案例相对较少。国内的并购主要案例有:1994年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中国香港工商银行40%的股权,更名为建新银行,1995年将许多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城市信用银行;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并购重组了28家城市信用社;1998年中国建设银行托管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并入国家开发银行;1999年中国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中国香港友联银行;2001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收购了浙江瑞丰城市信用社,福建兴业银行收购浙江义乌市商城城市信用社;2003年中行收购华比富通银行,中银集团重组,招商银行收购盘锦市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收购泉州市商业银行6。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第一起案例发生在1980年,当时的中国银行以收购61.138%的股份并购了香港嘉华银行,开启了中国银行业境外并购的先河。1998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也迈开了它跨国并购的第一步,成功收购英国西敏银行所属的西敏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至此开始,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正式的走入了正轨,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2006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在持续增长和扩大,涉及到了香港、新加坡、南非、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06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06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买入印尼的哈利姆银行90%的股权。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以22亿欧元认购巴克莱银行3.1%的股份。2007年10月,民生银行出资3.2亿美元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权。2008年5月,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并购香港永隆银行。2009年6月,工商银行以7300万美元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70%的股权,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有限公司。2010年4月,工商银行收购泰国ACL银行97.24%的股份,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三、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事件概述一级目录标题需另起一页(一) 招商银行基本情况概述招商银行于1987 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创办的,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成立26年来,招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2900亿、资产总额超过3.6万亿、全国设有超过800家网点、员工超过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凭借持续的金融创新、优质的客户服务、稳健的经营风格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招行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境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中,招行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同时荣膺英国金融时报、欧洲货币、亚洲银行家、财资(The Asset)等权威媒体授予的“最佳商业银行”、“最佳零售银行”“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托管专业银行”多项殊荣。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1 年公布的世界千强银行榜单上位列第56名,在美国财富杂志2013年发布的“世界500 强企业”排行榜上列第412位。本公司以品牌价值68 亿美元位居Millward Brown 发布的2012 年度BrandZ 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榜第14位。目前,招行在中国大陆的110 余个城市设有105家分行及867家支行,1 家分行级专营机构(信用卡中心),1 家代表处,2,190家自助银行,在香港拥有一家分行(香港分行);在美国设有纽约分行和代表处;在伦敦和台北设有代表处。此外,招行还在中国大陆全资拥有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控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在香港全资拥有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行已成为一家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人寿保险、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截止2013年9月末,本集团实现净利润394.98亿元,同比增长13.55%7参考文献需标注出来,和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二) 香港永隆银行基本情况概述永隆银行自1933年创立于香港,注册资本为港币44500元,是一家地位中等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香港本地银行。1953年,成为了新西兰国民保险有限公司的香港、澳门总代理;1956年注册成为有限公司,并随业务发展而扩大经营;1973年总行大厦落成,改为公共有限公司,渣打银行加入为股东;1980年初,股份上市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1984年,在美国开设了首家海外分行;1986年,获得政府授权开始经营保险业务;1987年,渣打银行退股,永隆开始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服务;1992年,新加坡发展银行加入为股东;1994年,在广州设立了国内首个业务据点;1996年,成立服务后勤中心,增设开曼群岛分行;1999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2000年,组成两家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业务;2001年,成立了理财中心,开始拓展理财业务;2004年,首家荣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在内地设立分行的香港银行,首家内地分行设于深圳;2006年,资产总值达到港币850亿元;2007年,现有分行行处共四十间,职员总数逾一千四百人;截至2008年6月30日,香港永隆银行位列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2012年,在香港、内地、澳门及海外共有机构网点51家,员工近1600余人。永隆一直秉持着“进展不忘稳健、服务必尽忠诚”的宗旨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银行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存款、贷款、投资理财、信用卡、网上银行、银团贷款、企业贷款、押汇、租购贷款、汇兑、保险代理、强制性公积金等。更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提供证券期货经纪、保险经纪及一般保险承保、物业管理及信托,以及受托代管等服务8。(三)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概况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在招商银行发展历史上是具有真正意义的一次并购,是迄今为止国内银行对境外市场银行绝对控股型并购数额最庞大的一次,也是香港近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案例。永隆银行于1933年由伍宜孙在香港创立,2005年伍宜孙去世,作为永隆银行的大股东伍氏家族决定出售其在永隆银行的控股股份。2008年3月20日,伍氏家族正式发布声明出售其53.12%的永隆股权,吸引了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及澳新银行、渣打集团等国内外银行的关注,并且他们都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了想要并购的意愿。随后,由于永隆银行报出的并购价格过高,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纷纷较早的退出并购竞争。工商银行在前两轮竞标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相关调查,但也在并购的最后阶段坚持自己认为的并购价格底线而最终放弃。招商银行原先在之前的询价、竞价过程中退出,但后来由于其财务顾问摩根大通的牵线搭桥,招商银行管理层与伍氏家族取得联系,表示了明确的合作意图,重新参与到了并购商谈中,并最终完成了这项并购交易。具体的过程如下:2008年5月30日,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的控股股东伍氏家族正式签署买卖协议,议定以每股156.5港元并购永隆银行1.23亿(约53.12%)的股份,总价达193.02亿港元,其中包括了伍絮宜有限公司持有的28.22%的永隆股份,伍宜孙有限公司持有的13.89%的永隆股份,宜康有限公司持有的11.01%的永隆股份。2008年6月27日,招商银行召开股东大会,以97.77%高赞成票通过了收购永隆银行议案。2008年10月7日,招商银行开始以每股156.5港元向剩余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并于10月27日完成了对永隆银行的全面收购,共计持有2.27亿股永隆银行股份,耗资约363亿港元,拥有其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次日,香港永隆银行(0096.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停止交易。2008年11月,招商银行开始对永隆银行剩余的2.18%股份进行强制性的收购。2009年1月15日,招商银行完成了对香港永隆银行剩余股份的强制性收购,永隆银行成为了招商银行直接全资附属公司。2009年1月16日,永隆银行撤销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地位。四、 并购的相关理论(一) 区位优势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企业并购跨国投资成为企业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FDI的深入发展,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兴起,跨国并购在全球经济活动和投资比重逐渐增加。在各种对跨国并购理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最完备、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邓宁在1977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L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就是认为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大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或能够得到、它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所有权优势分为两类:一类可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可利用的优势;另一类是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使用才能实现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指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外部市场不完全包括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垄断、市场集中程度)和自然性市场不完全(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高交易成本),跨国公司通过内部交换机制代替外部市场交易来克服市场失效和外部性。区位优势指生产地点或特定区位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各方面相对优势产生的对投资吸引力,它包括东道国的地理环境、生产要素禀赋、要素质量和成本、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与购买力、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等等9。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充分条件。区位优势存在于东道国,企业无法对其进行自主支配,而只能适当的加以利用。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是东道国固有并且不可转移的要素禀赋优势,如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优越广阔的地理位置,潜在的目标市场等;其二是东道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优惠的投资政策、健全的金融体系等。此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因素,如语言、风俗、习惯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上述各方面的差距,决定了各国区位优势的差异,不同的区位优势对各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活动影响不同。即使各国同类型企业拥有相同的优势,它们投资的倾向也有可能出现差异。所以,区位优势不仅决定企业从事对外投资的方向,而且决定其对外扩张的格局。 OIL理论中引申出的区位优势理论,对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 竞争优势理论 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中,分析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相对于其他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即解释说明造成同类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就要利用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1939年发表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1978年美国教授霍弗和申德尔共同编写的战略制定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了战略管理中,而真正开始对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先后发表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本著作中,正式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战略一书,波特在探讨产业环境结构化方法中得出了“五因素分析”方法,即通过“客户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新加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现有竞争者”这“五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企业成功经营的三种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竞争优势一书,波特则锁定了企业,提出了一个后被企管界广为人知的概念企业价值链。他认为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其实是由一连串的活动组合起来所创造出来的。每种活动都有可能使最终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性,提升价值。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找到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有效地资源配置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特定的竞争优势就来源于每一个活动上,寻找节约成本或创造差异化的策略,进一步提升供货商、经营商、顾客三个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得到可能的发展机会。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将竞争优势拓展到了国家的层面,探讨一个国家如何挖掘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波特解释了一国的经济环境、机构、组织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可以维持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有两个外部因素是政府和机遇。(三) 协同效应理论银行间并购活动实质上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活动,因此对于银行并购动因的分析应该考虑到并购后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带来的整体效应,这就需要运用到协同效应理论。协同效应原本是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10。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H伊戈尔安索夫第一次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了企业管理领域。他认为协同效应是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之间匹配关系的理想状态,甲方收购乙方而使得甲方整体的业绩高于两个企业原来的业绩总和,用公式可以表示为1+12。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将协同作为企业战略四要素之一,分析通过协同效应如何把企业多元化业务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更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并购后企业效益的改善来自管理费用、交易成本的节省,或来自规模经济,或来自企业现金流变得充足,融资能力增强,破产风险降低等。可将协同效应划分为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四)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的降低,获得较多利润的现象。规模经济意味着产品单位成本随企业生产能力提高而逐渐降低。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从经济学说史角度,它的创始人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以制针工厂为例,提出劳动分工提高了工人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而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亚当斯密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古典解释。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早利用内部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哈伯勒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11。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的规模、人员的数量、分支机构数量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效益之间的变动关系12。银行并购所带来的银行规模经济的益处在于:节省管理费用。在扩张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对管理费用在更多的产品中分摊,使得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而在收缩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削减直接减少管理费用。降低营销费用,并购发生以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共同的渠道销售。节约银行的研究和开发经费,集中力量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比较来说,银行同业并购比混业并购更能获得规模经济13。五、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战略分析(一) 并购宏观经济环境分析首先,2007年开始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失衡,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受到了严重打击,欧美等发达国家损失惨重,巨额资产减值损失导致资本市场资本的急剧下降,部分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困难。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程度不深,受到的影响较小。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看,我国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转型;稳定出口与扩大内需相结合,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量,拉动投资与消费,产业结构升级,民营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多元化,都保证了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稳定的发展,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为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市场经济改革,2001年进入了WTO,经济体制建设日趋完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因而有了一个较好时机和市场发展空间。中国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具备了可交易的产权,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外资金融机构客户大量流失,转向选择安全性更高的中资银行,致使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裁员,使中资银行有机会聘任优秀、高端、资深的专业人才。加之并购成本的下降,银行业并购升温,对于资本实力日益壮大,安全性更高的中资银行来说,无疑不是一次好机遇。最后,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完善,为商业银行并购打下良好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又为商业银行并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我国商业银行产权交易都可以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进行,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又可促进并购后控制和管理,消除跨地域性经营的障碍,降低信息沟通成本,提高并购效率。(二) 并购动因分析香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进行贸易投资的重要窗口,因而招商银行收购香港的永隆银行是一项重大战略性行动,对扩大在港业务、加快国际化进程、拓展海外市场、推进经营战略调整,以及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境外一体化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形象与地位具有深远战略意义。首先,招商银行看中永隆银行在香港特殊的区位优势:香港是全球的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股票市场、第六大外汇市场、第七大场外衍生品市场,金融业务的种类繁多,金融工具也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也十分活跃。招商银行可以很好地利用其桥头堡的作用和窗口的功能,积极地学习与借鉴其银行业成功的经验,提升管理的素质,促进经营的转型,获得和积累国际化经验。这比毫无经验直接进入其他未知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风险要小得多,而效果要大得多。其次,永隆银行在香港有一定竞争优势:永隆银行的分销网络分布广泛,可迅速让招商银行在香港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永隆银行拥有较高的在港声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香港名列第四位的本地银行,运营业绩良好,资产质量也较好,有利于未来招商银行在香港银行业中竞争与发展。永隆银行过硬的业务组合向客户提供多样且全面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招商银行实现业务和收入多元化的重要保障。如果并购成功,永隆银行旗下的证券、信托、期货买卖等多家全资子公司也将成为招商银行海外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商银行可以借永隆银行影响力,充分发挥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招商银行国际竞争力,实现走向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的战略需要。最后,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最终目的不是同财务并购那样期望短期内就能带来高业绩增长,而是并购后的长期发展来看能否实现“协同效应”。招商银行在未来可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长处,尤其是双方在分销网络、品牌形象、企业文化、产品服务及客户群方面的优势互补,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交叉销售的方式来为双方客户提供更全面、广泛、优质的服务。招商银行非常认可永隆银行长期以来的品牌影响力,并重视其现有管理层和员工的稳定性,并将在未来继续保持永隆银行持续性的业务发展。(三) 内部条件分析从招商银行的内部条件分析,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净资产充足,已具备一定的对外并购实力,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1. 优势条件分析从招商银行自身看,想要取得并购成功,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资本实力一定要具备。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的银行业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标准,公司治理机制的框架已初步建立,金融管理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招商银行在长期经营中以创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金融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为目标,积极探索,取得了优良的发展业绩,积累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截至2008年末,招商银行的资产总值达到了15179.7亿,总资本超过10403.9亿,资本充足率得到11.34%,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6.56%。可见,招商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本质量充足良好,是之后实施并购的优良资金保障。招商银行从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因你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一亿元资金、1个网点、30多名员工偏居一域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更是募集到了大规模的资本。招商银行在国内外的市场评价很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招商银行拥有较好的投资者关系,招商银行也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次级债券等形式募集并购资金。在管理方面,招商银行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和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出“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坚持效益、质量、规模、结构协调发展。从香港分行的建立,积累了一定跨国经营管理的经营,到近几年并购了泉州市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西藏证券等,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管理经营,具备并购的管理基础。在信息技术上,招商银行是国内最先推出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之一,并且尤其重视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有自己的技术开发团队和丰富技术开发的经验。通过全国化的网络平台,已实现对各家分行的实时管理。长期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实践,为招商银行跨国并购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平台。此外,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中,招商银行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连续被金融时报、环球金融、欧洲货币、财资等境内外权威媒体授予 “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世界25 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多项殊荣。更是为招商银行实现并购提供了良好声誉基础,特别是一些被并购商业银行为了发展考虑更倾向被具有一定声誉和管理经营的银行并购。2. 劣势条件分析首先,全球范围内的五次并购浪潮,银行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并购的资金也节节升高。从中可以看出,国际金融业的并购和本身资本实力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力量有关,没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想要并购是非常困难的。招商银行虽然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一定资金,但相比于实力强大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并购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资本规模要求的限制。现阶段的国内资本市场日渐完善,招商银行也已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但如果进行大规模并购,需要外部融资,增发可转换债券等形式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而采取现金收购,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招商银行带来资本上的较大压力,影响其资本充足率和短期盈利能力指标。其次,成功的并购是需要丰富的管理和经营经验的。这一点,招商银行与国际性跨国金融机构比,存在一些差距。招商银行管理基础信息不够全面,无法实现行内的充分共享,无法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细分管理。由于客户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内部控制存在复杂化,还不能马上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专业化、效率化的竞争要求。再加上招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不搞,风险识别防御能力不强,在这方面还需要锻炼和提升,能力十分有限。最后,招商银行在并购方面实践较少,缺乏足够的成功并购经验,因此,要实现成功并购,还需要努力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性商业银行并购的经验教训,引进有丰富的成功并购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大内部从业人员相关培训,以应对未来的并购活动。六、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效益分析(一) 招商银行效益分析1. 财务指标分析 通过对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前后的财务指标分析,来评估招商银行在这次并购中产生的效益,以下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估。表1 招商银行2007年到2008年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状况 表1数据来源:招商银行2007年和2008年年报 单位:% 表格需有表格序号和表题,居中,表序后空一格,宋体,小五号,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注明“续表*”,表格上下均空一行。 20072008增减盈利能力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2.4226.51增税后平均总资产收益率1.361.46增主营业务利润率37.216238.1084增偿债能力不良贷款率1.541.11减资本充足率10.4011.34增流动性比率(RMB)417043.14增发展能力存款增长率21.9432.55增营业收入增长率65.45135增非利息收入增长率156.1320.27减从表1可以看出,招商银行2008年的盈利能力比2007年都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上升趋势不明显,但影响程度不大,盈利能力还是比较稳健。偿债能力方面,并购后的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不少,流动比率增强,说明招商银行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对负债清偿承受能力变强。营业收入、存款增长率上升明显,说明招商银行自身实力在增强,但由于2008年整体国际金融市场形势不稳定,非利息收入增长有明显回落。但总体发展前景良好,优势还是十分明显。图4 各银行年报财务指标如有插图,插图需有图序和图题,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图序后空一格写图题,宋体,小五号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 (1) 认购费用认购金额净认购金额 (2)公式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认购份额(净认购金额认购资金利息)基金份额初始面值 (3) 当认购费用为固定金额时,认购份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认购费用固定金额 (4) 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认购费用 (5) 认购份额(净认购金额认购资金利息)基金份额初始面值 (6)2. 规模经济效益分析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增加,单位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由于规模经济认为在一定的产量下,其固定成本是不变的,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就能更多的分摊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扩大了其经营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永隆银行原零售业务中的按揭业务占有香港按揭市场3%的份额,居香港中型银行领先地位,有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