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本土设计的论本土设计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 罗静松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 四川 内江 641112) 摘要摘要:设计的文化底蕴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历史淀积和 中西文化的现代交融。本土设计的“文”是表现中国式设 计所蕴含儒、佛、道、释的思想,地方乡土的观念和当代 的精神。本土设计的“化”是构筑于中国式设计所进行的 实践、行动和创新。从古到今,辉煌的中国式设计,无不 渗透出本土设计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最终又是以 艺术的形式来展现设计本体和教化大众。 关键词关键词: 本土设计 文化底蕴 传统 乡 土 当代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认码文献标认码: : 文章文章 编号:编号: 古往今来,任何富有生命力的设计无不散发着强烈的 文化气息,它是一种文化思潮与设计师观念产物的结合, 同时它也是传承文化和教化大众的载体。我们可从青铜器 的远古设计中,感受到奴隶社会对鬼神信仰、亡灵敬畏的 蒙昧混沌的文化形态。也可在元青花瓷设计的清淡秀美中, 体会到知性反省的“理学”与蒙古“尚青尚白” 的审美 相融合的文化特质。还可从北京“鸟巢” 、 “水立方”的当 代设计中,领悟到“天圆地方”的本土观念与西方后现代 主义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文化风尚。从这些经典的设计中无 不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文化的精义,是在 人类的文明进步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凝聚升华的一些最基 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 ”而本土设计的文 化底蕴也兼具自身的特点。 本土设计的文化底蕴就是在中国式设计实物和设计活 动中所蕴含的具有中国特质的思想哲学、伦理观念、道德 标准、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本土设计的文化底蕴 包含物质形态、智能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等内容。 ” 1P11物质形态处于表层,是中国式设计成果的外在表现形 式,如旗袍设计的款式、色彩、面料;制度形态处于中层, 是中国式设计的程序与管理,如旗袍设计的工艺技术;智 能形态和观念形态则处于里层,是中国式设计核心的观念 和意识,如旗袍设计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在这 些形态里面,物质形态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变化, 而意识和观念则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意识和观念一旦受 到思想变更、改朝换代、科技突变等方面的冲击而形成新 的设计观念和思潮时,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也将随之相应 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设计风格。本土设计的文化底蕴 也是在本土设计的实践、创新中所流露出的儒、佛、道、 释的思想,地方乡土的观念和当代的精神之间的渗透、影 响和融合。 一、一、 在传统设计中在传统设计中承载承载儒、道、佛的文化底蕴儒、道、佛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在设计中所释放出的强大能量,大多受益于 传统,优秀的传统设计是在本土文化基因上升华而成。中 华文化在五千多年洗炼中,逐渐融汇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佛、墨、道等多种文化并存互补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 态又为有史以来的本土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始于春秋战国孔孟,后经汉武帝采用董仲抒 之说, “罢拙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遂成为中国文化的正 统,后来宋明理学将儒家进一步扩展。孔孟之道偏重于伦 理和仁义,宋明理学偏重于心性理气。儒家设计观受“中 庸之道”影响,强调万物中正、均平、循环,追求内在美 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 的文化功能。中国的历代皇城、宫殿、衙门正是这种儒家 设计美学的现实体现(如北京故宫) 。这些建筑在空间布局、 位序、配置方面,都是以中轴线成对称状来展开设计,使 得既有庄重感又有秩序感,从而更好的体现了儒家礼法制 度。建筑在整体上采取多层同心方形的布局,由此来表达 儒家王权中心主义的观念。南北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和东西 轴线上的次要建筑的安排,同样体现了儒家维护封建皇家 “面南背北”的礼数精神。此外,儒家文雅、度量、内外 兼修的君子风度在中国唐装、汉服的设计中也得以深刻体 现。即便是一双“袖珍”的女鞋 (俗称“三寸金莲”),也 是宋明理学“知性反省” 、 “即物求理”2P9的观念在女性服 饰设计上的一种突破。 道家思想起源于杨朱“全生保真,不以物累行”的认识, 经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和庄子“天地与我共生,万物 与我为一” 3P92-116观念的进一步完善,综成一大体系。老 庄思想核心在于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道家设计观受 这种思想的影响,追求“大巧若拙” 、 “大象无形”的审美 境界,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心境,创造出“清 淡自然”的设计风格。4P98中国私家园林的设计(如苏州 园林) ,则是这种凫飞鱼跃、自然观念的物化体现,同时也 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寻“桃花源”心境的表露。园林里山 水相映、亭台相错,廊道相隔,共同构筑了“道法自然” 的设计意境,人行其中,有一种远离红尘的寂静感和回归 自然的怡然感。粉墙、黛瓦、粟柱,处处透出超脱市俗的 淡雅,摇曳多姿的花草树木同样也显示出一种自然流转的 诗情画意,而水中游鱼嬉戏和莲花绽放则又流露出一种灵 动的美。这一切都出自道家在农耕生活基础上,酝酿出的 人与自然和美境界。明式家具设计同样也秉承这种“自然 超逸”思想,其造型稳健凝重、舒展遒劲,其质地温和、 雅致,其结构简洁、巧妙,于自然天成中展展示了道家文 化的魅力。 中国佛家思想是佛教与儒、道文化相混和,具有中国 式思维方式和人生哲理的一种独特宗教思想既禅宗思想。 中国禅宗自达摩西来,历经五祖,到慧能、神秀分为南北 派。禅宗是潜默的哲学,主张“以心传心,不留文字;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5P211。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 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因此禅的最 高境界往往是无法用文字来完整表达和继承的。中国佛家 设计观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追求“无言之美”的境界, 以“平常心,天真心,真如自在”6P34心境,创造出“宁 静祥和、清新明净、和谐空灵”的设计风格。而中国佛教 建筑正是这种思想的生动体现。禅宗寺院设计选址一般都 在依山傍水、幽静秀雅、与城市相对隔离的环境(如黄梅 东山五祖寺)中,以求得性灵的超脱和心境的澄澈。庙堂、 天井、楼阁、围墙造就了寺庙封闭的设计格局(如嵩山少 林寺) ,以此来打造佛家“打禅修心” 、 “静心悟佛”的环境。 寺中塔(又称浮屠)的造型设计,融合了我国楼台、石阙 的造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佛塔(西安大雁塔) ,以此 起到“参禅修行、讲经说法、观景悟心”的功能目的。禅 宗也可在市井人群忙碌的平凡造物中,得以深刻的把握和 透悟。在日常用品(如瓷器)的设计中,一样能够有深刻 的、喜悦的洞见和禅定,营造出一种安然祥和的氛围。 中国传统设计中的文化底蕴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常常以“内道外儒,佛儒相融”的形式存在。 二二、在民间设计中蕴含乡土、在民间设计中蕴含乡土的文化底蕴的文化底蕴 当然,本土设计除了传统设计之外还包括丰富多彩的 民间设计。民间设计是中国百姓最朴素的生活智慧与艺术 结晶,也是一种乡土文化的物化体现。俗话讲: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这其实已包含了一方水土独特的文化蕴涵。乡 土文化是一种民间大众在一种极其自然的状态下,具有强 大生命活力的文化形态,它源于庶民百姓,限于特定地域, 在一定程度上它融入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既有民族性的一 面又有当代性的一面。因而乡土文化的思想根本在于民间 性。 中国民俗专家张道一先生曾谈到民间造物标准:“天 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7P22 民间设计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以“布衣”的审 美为标准,强调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创造出美观、 实用、简朴的设计风格,同时又要兼具“求吉纳祥、驱利 避害”的精神功能。陕西的剪纸、福建的土楼正是民间设 计的代表。剪纸艺术(陕西剪纸)多出自于乡间的农家之 手。其用途广泛,既有用于喜庆的窗花、喜花,又有用于 丧葬纸活儿装饰等。其内容多样,主要以民间的花草、动 物、人物、戏出等为主。其造型简洁、洒脱、粗犷。其材 料便宜、色彩单纯。剪纸的这些特点既是民间设计“趋吉 避凶”的精神功能反映,又是民众喜庆欢快的情趣体现。 闽南土楼设计是民间集体家居建筑的齐葩,是客家文化所 独有的群族性、独立性、防备性的内心写照。客家人是中 原人躲避战乱南迁福建的后裔,其文化具有中原与闽南地 域融合的特性。闽南土楼的选址就是受中原风水学的影响, 一般选在“龙虎拱卫” 、 “雀武相照”的地方。封闭的环形、 圆形、方形外观设计和厚重的粘土材质,既体现了中原文 化“天圆地方”的观念,又显露了客家人强烈的防御外敌 的心态。客家人一个家族一般都居住在一个土楼内,土楼 内部的楼房结构都朝向中心天井,围绕内院呈线状环绕。 房屋分配以家庭为单元,单元之间用拱门隔开,拱门合上, 独立成户;拱门打开,各户联为一体,相互照应。这种格 局安排强烈的体现了客家人浓厚的家族观念。 乡土文化不仅是对民俗的追求,更是对自然界万物之 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它使我们从民间设计所折射的光芒中 看到了“草根”人群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三、三、在当代设计中彰显多元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 当代设计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空前发 展。从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中,从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的VI设计中,从北京奥运、广州开幕式设计中,我 们能强烈的感受到当代设计的震撼力和它所渗透出多元文 化的魅力。当代多元文化是在信息、交通、科技日益发达, 人类交流日益频繁密切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由于自身所 代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多方 面的碰撞、交锋、争论中所确立起来的意识形态文化、商 业文化与消费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是当今文化的主流, 是以马列思想为教义的政党意识与几千年来历史传统在文 化上的高度融合。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是以经济为主导的 社会现状在文化上的实际反映。这三方面使得中国当代文 化互为张力中交合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风尚,同时达到多元 的格局。 本土当代设计根植于中国文化基础上,受意识形态文 化、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借鉴融合西方包 豪斯以来的各种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潮,以多元 的审美态势,并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下,以人性化 的诉求,探寻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形态、生产与消费的和 谐统一,创造出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适用与审美、 技术与艺术并存的多元风格。上海世博国家馆的设计,是 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 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 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8国家 馆汲取了“九宫格” 、 “斗拱”等传统建筑的精髓,并结合 现代工程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创造出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 蕴又有当代建筑潮流精神的多元设计风格。在可口可乐的 本土化广告中,同样能从设计中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力。 可口可乐在登陆中国初期发布了一则广告,将中国民间剪 纸艺术的“连年有余(鱼) ”和可口可乐商标巧妙结合,中 国红和可口可乐标准色的和同,这不仅在张扬中国文化的 同时也树立了可口可乐的品牌精神。这也是中西方文化自 然融会最好体现。 本土设计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创造。在传 统设计中所折射出的儒、道、佛的精神是对古老文化的认 识与反省,在民间设计中所流露出的乡土观念是对潜伏深 广的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在当代设计中所显现出的时 代特性是对多元文化的链接与融合。本土设计的文化底蕴 必将在中国历史的时空中绽放出炫丽的光彩。 注释: 蒙古人的尚清尚白来源萨满传说,认为蒙古史祖,是 上天生的一只青色的狼与一只惨白色的鹿相配而成的 一个人,尚刚 元代工艺美术史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第 119 页。 引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艺术设计师素养论略中的 文化底蕴概念,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参考文献: 1 李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部分出资股权转让及生态链构建协议
- 智能物流行业销售总监聘用合同及供应链优化协议
- 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协议
-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在劳动法规中的对比协议》
- 智能机器人项目股权转让与工业自动化合作协议
- 许娣与配偶解除婚姻关系及财产分割协议书
- 罐体拆除与拆除工程后期维护合同
- 2025【各类企业合作合同模板】设备采购与租赁合同
- 保障食品安全每周培训课件
- 保障工作培训课件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2025年标准)员工住房安全协议书
- 烟花爆竹理论题目及答案
- 青海省尖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苏教版2025-202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 2025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开发区实验幼儿园招聘劳动合同制教师1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2025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含19课时)
- 河南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盖板涵洞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