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消防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教学楼消防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教学楼消防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教学楼消防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教学楼消防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课题名称 湖南工学院机械楼 6 楼安全疏散 专业名称 安全工程 所在班级 安本 0904 学生姓名 夏侯建华 学生学号 09601240402 指导教师 易玉枚 湖南工学院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学院 安全工程 专业 学生姓名:夏侯建华 学号:09601240402 专业:安全工程 1. 设计题目:湖南工学院机械楼 6 楼安全疏散 2. 设计期限:自 2012 年 05 月 21 日开始至 2012 年 06 月 03 日完成 3. 设计原始资料:(1)湖南工学院机械楼平面布局图;(2) 建筑消防工程 学李钰,王春青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4; 4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1)划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计算百人宽度指标,确 定安全疏散距离,确定安全出口数量(2)设置合理的疏散设施制定合理的 疏散流线;(3)在机械楼平面图上标明疏散路线示意图 (4)制作一份说明 机械楼安全疏散的文档 5. 提交设计(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等)及要求:提交湖南工学院机械楼 6 楼安全 疏散示意图一张;湖南工学院机械楼 6 楼安全疏散说明文档一份。要求语句 通顺、层次清楚、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 纸型打印;图 纸部分要求运用 Auto CAD 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 和单位制,并打印。 6. 发题日期:2012 年 05 月 20 日 指导老师(签名): 易玉枚 学 生(签名): 夏侯建华 目录 1 前言1 2 机械楼简介2 3 机械楼火灾危险性分析3 3.1 机械楼隶属的建筑分类3 3.2 机械楼的火灾危险性分析3 4 防火分区4 4.1 防火分区概述4 4.2 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4 4.3 防火分区数量的确定与划分4 5 安全疏散5 5.1 概述5 5.1.1 疏散安全分区5 5.1.2 疏散设施的布置与疏散路线要求6 5.2 疏散楼梯间6 5.2.1 敞开楼梯间6 5.2.2 封闭楼梯间6 5.2.3 防烟楼梯间7 5.2.4 机械楼疏散楼梯间的设置8 5.3 安全疏散距离8 5.3.1 疏散速度8 5.3.2 机械楼的安全疏散速度9 5.3.3 安全疏散距离要求9 5.3.4 机械楼 6 楼的安全疏散距离10 5.4 疏散安全出口11 5.4.1 疏散安全出口的宽度11 5.4.2 机械楼疏散安全出口宽度计算12 5.4.3 疏散安全出口的数量13 5.4.4 安全疏散流线示意图13 6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附图16 1 1 1 前言前言 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根据建筑物 的使用性质、人们在火灾中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特点、火灾危险性大小、容纳人 数、面积大小,合理地布置疏散设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烟气中毒、火烧和房屋倒 塌而受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失火建筑;同时消防队员也要迅速对起火部位进行 火灾扑救。因此,建筑物要完善安全疏散设施。 湖南工学院作为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在籍本、专科学 生 2 万余人,教职工 1000 余人。机械楼作为目前四大教学主楼之一,她承担着 教师科研,学生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拥有贵重的科研与教学设备,在教 学工作日人流量异常集中的这样一所教学楼,她的安全疏散就显得尤为不可忽 视。 希望通过对机械楼的安全疏散问题进行一个思考与探究可以对建筑消防工 程这门科目有一个实践性的认识与接触。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检验理论,让 自己在建筑消防知识方面获得实践性的提高。 2 2 2 机械楼简介机械楼简介 1)机械楼 6 楼面积为 2380 平方米如图 1 所示。6 楼教室的面积类型与大 小。如表 1 所示。 表 1 机械楼 6 楼情况 单室面积107=13.2*8.153.46=6.6*8.1211.2=16*13.2281.6=16*176 单室容纳人数6332142251 数量6221 2)6 楼疏散总人口 )(9772512142332363人总N M3 图 1 机械楼 6 楼平面图 3 3 机械楼火灾危险性分析机械楼火灾危险性分析 3.13.1 机械楼隶属的建筑分类机械楼隶属的建筑分类 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总称。按高度与层数进行划分。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 层为低层;46 层为多层;79 层为 中高层;10 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 24m 的单层主体建筑) 。 (3)建筑物高度超过 100m 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根据我国经济条件与消防装备等现实状况,规定 10 层及 10 层以上的居住 建筑及高度超过 24m 的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据此建筑分类依据,由机械楼有 6 层,总高为 22.2m。因此,机械楼属于 多层民用建筑。 3.23.2 机械楼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机械楼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机械楼作为教学用楼为主,科研,办公为辅的教学设施。 教室里面为木质 的课桌椅,教室办公桌椅多为木质的,这些都是易燃的物质。楼板为钢筋混泥 土,墙为砖墙,这些都是不燃烧体。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 3.3 确定机械楼的耐火等级 低多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至四级,一级耐火性最高,四级最低。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 定。在确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建筑物的楼板耐火等级,然后将其他构件与 楼板比较,地位比楼板重要者提高其防火等级。 机械楼耐火等级为二级。 4 4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 4.14.1 防火分区概述防火分区概述 当建筑物某一房间发生火灾,火焰及烟气流会从门窗,洞口,或者从楼板、 墙壁的烧损部位及楼梯间等竖井,以对流、辐射的方式向其他空间蔓延扩大, 最终可能将整座建筑物卷入火灾。因此,设想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一定 的建筑空间范围内,是十分重要的。防火分区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提出的。 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与竖向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的目的是控制火灾蔓延,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 4.24.2 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 一、二耐火等级的低多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面积为 2500 平方米 4.34.3 防火分区数量的确定与划分防火分区数量的确定与划分 机械楼 6 楼面积为 2380 平方米,以 2500 平方米依据,可以划分为 一个防 火分区。 5 5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 5.15.1 概述概述 人员安全疏散是指位于建筑物内任何位置的人员,通过安全疏散线路到达 室外安全地点(或避难层、避难间等) ,而不受伤害的过程。 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物内的人员能 否安全地疏散取决于人员所需的安全疏散时间和火场可用安全疏散的时间 人员所需的安全疏散时间(Required Safety Egress Time,RSET) 火场可用安全疏散的时间(Available Safety Egress Time,ASET) 安全的判定: 如果 RSETASET,则人员疏散是安全的,二者差值越大则安全度越高,反 之,则不安全。 5.1.1 疏散安全分区 为了阐明疏散路线的安全可靠,需要把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划分为不同 的区间,称为安全疏散分区,简称安全分区。离开火灾房间后先要进入走廊, 走廊安全性高于火灾房间,走廊为第一安全分区,以此类推,前室为第二安全 分区,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 6 5.1.2 疏散设施的布置与疏散路线要求 根据火灾事故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尤其是布 置疏散疏散楼梯间时,原则上应使疏散的路线简捷,并能与人们日常的活动路 线相结合,使人们通过生活了解疏散路线,尽可能使建筑物的每一房间都能向 两个方向疏散,避免出现袋行走道。 机械楼的疏散设施布置与日常的活动路线是相结合的。路线应简捷。 5.25.2 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的类型:一般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与室 外楼梯间等 5.2.1 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由建筑物室内墙体等维护构件组成的无封闭、无防烟能力, 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楼梯间。如图 5 所示。 敞开楼梯间在低多层建筑中广泛使用,在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 除高规 、 建规规定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外,其余一般 建筑均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5.2.2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气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如图 2 所示。.建筑构配件是指双向弹簧门,需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建筑墙体、 乙级防火门。 1)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建规规定:下列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 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 2 层的建筑。 (5)超过 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高规规定: 7 下列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裙房。 (2)建筑高度32m 的二类公共建筑。 (3)10 层及 11 层的通廊式住宅,1218 层的单元式住宅。 11 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 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图 2 封闭楼梯间 2)封闭楼梯间的要求 (1)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 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对多层与高层均适 用。 (2)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用乙级防火门,并应 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 5.2.3 防烟楼梯间 1)概述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 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8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32m 的二类公共建筑。 (2)高度超过 24m 的高级高层住宅。 (3) 层数12 层的通廊式住宅。 (4) 层数19 层的单元式住宅。 (5) 高层塔式住宅。 (6) 当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计为防烟楼梯间。 5.2.4 机械楼疏散楼梯间的设置 依据敞开楼梯间在低多层建筑中广泛使用,在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中不应 采用。除高规 、 建规规定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外,其 余一般建筑均可采用敞开楼梯间。据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可知无需设置防 烟楼梯间。机械楼只有 6 层,每层高度不超过 4 米,约为 22.2 米。因此,机械 楼作为一所普通建筑,设置敞开楼梯间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无需设置封闭楼梯 间和防烟楼梯间。 5.35.3 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 5.3.1 疏散速度 (1)根据火灾时的烟雾对人员的致命影响而定。有关实测资料表明,人在 浓烟中的极限时间约为 30s,走动以 1m/s 计,距离为 30m 左右。因此,从房门 到最近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以此为依据,一般不宜超过 30m。 (2)依建筑物的性质而定。办公、厂房类建筑物内活动的人员,多数年龄 1860 岁,体力好、素质高,这类建筑的疏散距离可适当大一些。而医院、疗 养院、小学、幼托等类建筑物内活动的人员多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需要帮 扶,火灾时疏散速度慢,故这类建筑的疏散距离应短一些。 (3)根据人员密集程度而定。影剧院、礼堂、体育馆、商场等人员密集的 场所,发生火灾时,容易造成拥挤、混乱而疏散缓慢,这类建筑的疏散距离应 短一些。 (4)根据人们对疏散路线熟悉程度而定。对疏散路线熟悉的人员往往不易 惊慌,能直奔疏散出口,而不熟悉的人员容易惊慌,对疏散出口在何处有个回 9 忆过程甚至难以找到出口,如旅馆、娱乐场所、车站、码头等,这类建筑的疏 散距离应短一些。 (5)对居住建筑,火灾多发生在夜间,一般发现比较晚,而且建筑内部的 人员身体条件不等,老少兼有,疏散比较困难,所以疏散距离也不能太大。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质、人员构成、人员密度差别较大,其疏 散距离应区别对待。 5.3.2 机械楼的安全疏散速度 机械楼的流动人群以 20 左右的大学生为主,少量的 30-35 岁上下的青年教 师,而 50 岁的老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些人对机械楼的熟悉程度很高,虽然人 员密度大,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在发生火灾时, 他们都保持镇静从容,进行有序且快速的安全疏散,因此,人员疏散速度以 1m/s 为计算依据。房门到最近疏散楼梯间或外族出口的距离不超过 30m. 5.3.3 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当房间面积过大时,可能人员过多,要把较多的人群集中在一个宽度很大 的安全出口来疏散是难以保证安全才的。因为疏散距离过大,足以超过允许的 疏散时间。房间内任一点到最近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的房间门到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如图 3 所示。 图 3 房间疏散距离的要求 10 L2位于袋形走道的安全疏散距离。 L3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23LL 2)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 低多层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 口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注:1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 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30m。 2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 5m; 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 增加 25%;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 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 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5.3.4 机械楼 6 楼的安全疏散距离 据理论,机械楼作为普通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 出口的最大距离不超过 35 米。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定为 35 米。 分别以 6 楼的安全出口 M2、M3、M4 为圆心,35 米为半径画圆,在园内的合适 区域可以设置的房间疏散门可以满足国家规定。 而房内最远点到房间疏散门的距离必须小于房间疏散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 35 米。 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6 楼教室面积最大的长宽为 17.6m*16m,以长宽为直角的对角线长度为 23 米,也就是说房间内任何一点的 距离到设置的疏散门的距离都小于 23 米,可以满足房内最远点到房间疏散门的 11 距离小于 35 米的设计要求。 5.45.4 疏散安全出口疏散安全出口 5.4.1 疏散安全出口的宽度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间或直通室外安全区域 的出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在建筑 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易寻找,并有明显标志。 安全出口的宽度是由疏散宽度指标计算得来的。宽度指标是指对允许疏散时间、 人体宽度、人流在各种条件下的通行能力等进行调查、实测、统计、研究的基 础上建立的。以下是工程设计中应用的计算安全出口宽度的简捷方法,即百人 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B=b At N 式中 N疏散人数 t_允许疏散时间,min A_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破地面为 43 人/min;阶梯地面为 37 人 /min) b_单股人流宽度,b=0.55m 建筑物从着火到出现轰燃的时间大多在 58min。允许疏散时间应控制在 轰燃之前,并适当考虑安全系数。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与高层民用建 筑,其允许疏散时间为 57min,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疏散时间为 24min。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影剧院允许疏散时间为 2min,三级耐火等级的 允许疏散时间为 1.5min。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其允许疏散时间为 34min。 决定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 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阶梯等。为了使设计既安全又经济,符合 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上述计算结果做适当调整,规定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宽 度指标。 12 机械楼作为二级耐火等级的普通建筑,允许疏散时间 t 取 2min. 1)普通建筑安全出口宽度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 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的疏散门的各 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过计算确定; 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 100 人净宽度不 应小于表 4 的规定。 表 4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 100 人的净宽 度(m) 5.4.2 机械楼疏散安全出口宽度计算 1)各楼层的百人宽度指标计算 mb At N B63 . 0 55 . 0 243 100 6 2)疏散走道的宽度计算公式: BbnbbbB 100 N 321 总 总 式中 B疏散宽度指标 Bi各个走道的宽度,i=1,2,3 据以上分析:N 总=977 人,B=0.63 13 得 )(总m2 . 663 . 0 100 977 B 6 楼有 3 个疏散楼梯间,其安全出口宽度 M2 设计为 2.4m;M3 设计为 2.4m;M4 设计为 1.5m,总和为 6.3 米。可以满 足 6 楼的安全疏散要求。 5.4.3 疏散安全出口的数量 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数量 为了保证公共场所的安全,应该有足够数量的出口,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 疏散是有秩序的进行的,而紧急疏散时,则由于人员处于惊慌的心理状态下, 必然会出现拥挤等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所以平时使用的各种内门、外门、楼 梯等,在发生事故时,不一定都能安全疏散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建筑物中应设 置较多的安全出口,保证起火时能够安全疏散。 一般要求建筑物都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安全出口,避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 亡。 为了保证安全疏散,要控制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当容纳人数超过 2000 人 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 400-700 人。 安全出口的数量大于等于 2 个时,由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共同决定。 机械楼 6 楼的安全出口数量及其布置情况,详见附图 1 5.4.4 安全疏散流线示意图 发生火灾时,人群从火灾房间分别奔向最近的安全疏散楼梯门 M2、M3、M4。疏散流线示意图详看附图 1。 14 6 结束语结束语 这次建筑消防课程设计,在众多选择中,当选择做安全疏散时,身边的同 学都说这个太简单了,应该一天就可以搞定。但实际上我花了有 4 天的时间做 这个安全疏散设计,作为在紧张准备考研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时间付出 与精力付出。一开始我决定做整栋楼的安全疏散,也因为这样,我花了很长时 间在为整栋楼的安全疏散做准备,在第四天中午的时候,其他同学做一层的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