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南京邮电大学毕 业 论 文题 目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研究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生姓名 胡近班级学号B12090607指导教师周蕾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日期: 2016年 4 月28日至 2016 年 5 月 3 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摘 要:昆山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制造业和空间协调发展成为影响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制造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响应关系成为重要课题。文章从制造业切入,通过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定量分析昆山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制造业之间的空间响应关系,探讨城镇空间响应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内在关系,通过arcgis分析昆山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变化情况。研究城镇空间扩张对制造业发展的响应过程和特征,为昆山制造业与城镇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政策。关键词:制造业;城镇空间;响应系数ABSTRACTAbstract Kunsh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transition,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industry and urban space have become imporrtant factors in affecting Kunshans manufacturingindustry.Analys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ingindustry and the coefficient of urban space response have become an subject.From a visual angle of manufacturingindustry,through the coefficient of urban space response I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Kunshan urban space and manufacturingindustry response coefficient and also analysis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response intensit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Through software arcgis,I describe Kunshans urban space expansion.Studying the process and characristics of urban space expasion to manufacturingindustry I try to offer some sugestions and solutions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industry and urban space construction.Key words: manufacturingindustry;urban space response;the coefficient of urban space response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空间响应理论 2.2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理论 第三章 昆山制造业发展 3.1制造业发展阶段 3.2制造业的经济效应 第四章 城镇空间扩张过程和特征 4.1开发区建设 4.2城镇建设用地变化过程和特征 第五章 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分析 5.1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空间扩张推动作用的定性分析 5.2制造业发展与城镇空间扩张关系的定量测度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绪 论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和意义 1.1.1自然条件 昆山位于东经120048121009,北纬3100631032,位于江苏东南方向,往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相连,东临上海嘉定、青浦,西临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南与周庄与浙江相连,昆山占地总面积为93151.15公顷。昆山是国际知名先进制造业生产业基地,是邻近上海的新兴大城市,现代化江南水乡。昆山位处长江三角平原地区,地势总体平坦,昆山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097.5毫米,年平均日照是2085.9小时,全年无霜期有239天。1.1.2昆山经济情况昆山在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是环上海经济圈中工商发达的新兴城镇。昆山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社会经济跳跃式发展,工业产值占社会经济主要部分。昆山户籍人口63.7万,平均每年新出入人口约10万,昆山现辖1个经济开发区和10个乡镇,2009年昆山城镇化率达到48%;,庞大外来人口的城市化及再城市化问题颇为严峻。而从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来看,一直呈下降趋势。据资料统计昆山在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已突破533.6平方米,这一值已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的警戒线,因此,保护耕地形势十分严峻。在城市,人均消费支出2763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0元,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23186元,人均消费达16122元,2012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2%。昆山努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日渐发达,第三产业增长也非常迅速。第二产业增长9.1%的同时第三产业增长15.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0.04亿元,较上年增长19.2%。2011年,昆山居住用地13.65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4.6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5.54平方公里、仓储用地1.39平方公里、对外交通用地3.69平方公里、道路广场用地5.54平方公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55平方公里、绿地7.85平方公里、特殊用地0.15平方公里。1.1.3昆山发展之路 昆山是新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苏南传统乡镇企业模式的继承和创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沿海地区引进一系列的外资企业,昆山市位于地处长江三角东部,东边距离上海市中心有45公里,西边距离苏州市区有22公里,东面是海,西面是苏州。昆山是苏州和上海的直接辖射腹地,同时也是重要中转纽带,昆山和交通发达,沿路有京沪高铁、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国道。昆山凭借位于苏州市区和上海之间且邻近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大量承接密集的加工制造型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与此同时,昆山的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也开始迅速向外扩张,由此使得农用地大量减缩减,也带来了生态空间和环境的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昆山市 GDP 主要以农业为主,自1985 年,昆山GDP中工业产值遥遥领先。昆山邻近上海并与上海建立经济联系,横向发展经济,抢抓机遇,吸引大批上海企业入住。昆山和上海建立联系,就像深圳和香港、广州的关系。深圳在依托香港的基础上创造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奇迹,昆山在依托上海上海的基础上成为第二个“深圳”。最初,昆山并不在国家设立的14个沿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昆山在全江苏省省乃至全国率先规划、自筹自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新区,总共占地3.75平方公里,1992年8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批准开发区县。至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许多台商在昆山落户,早期台商是通过人脉引进昆山的,后来产业配套和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吸引台商的主要因素。1990年首家台资企业在昆山正式投产,随后的十几年,许多台资企业陆续在昆山投资生产。 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浦东开发开放形势大好,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建厂,但是,浦东开发起点和进入门槛比较高,浦东的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不到位,台湾传统制造业还不适合在这里发展。所以制造业开始在上海周边寻找投资机会。昆山适时抓住机会吸引外资在昆山落户,从而带动了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经济发展。 昆山快速发展与人才、区位、政策、国内外发展环境、历史发展机遇密不可分,与自身艰苦奋斗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不是任何一个地区能简单照搬的。自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制造业不仅是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也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位于苏南百强县(市)经济实力之首的昆山是制造业增长最迅速的新城镇,凭借国内外资源、邻近上海、政府优惠政策等优势,发展成为环上海经济圈中重要的新兴城市,并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直至目前为止,昆山有国家级投资项目为65个,5000多个地区级投资项目。跨国公司在昆山投资,其中63个世界前500强的投资项目。批准的台资企业有3800多家,是当时台商在华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昆山在2010年GDP总量为2100.28亿元,成为国内首个GDP超过2000亿元的县级市。此外,昆山的制造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电子、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地,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来自昆山。昆山制造业用地占土地开发大部分,1994年制造业用地占高达64.1%,新开发区,高人口密度和快速的工业扩张使得土地资源稀缺,昆山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也造成居民流离失所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对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的研究,为制造业发展和城镇空间协调发展提出解决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改革开放背景下,昆山建立昆山经济开发区,在制造业蓬勃发展下昆山城镇化空间响应显著,制造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本文将通过arcgis处理昆山城镇建设用地的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制造业发展推动城镇空间扩张进行定性分析,运用SPSS对昆山制造业历年经济总量和历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数据进行拟合,描述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关系,定量测度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并尝试提出促进昆山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进而为昆山制造业发展和城镇空间协调发展提出解决方案。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国外相关研究 制造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响应研究是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也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scott认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对城镇空间扩张具有推动作用1,Walker and Lewis对制造业演变发展与城乡空间扩张进行了实证研究,阐明了制造业的空间分散会对城乡空间演变产生深刻影响2,国外文献主要是关于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展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产业的结构与城市空间体系相互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专门对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1.2.2.国内相关研究陈伟莲、张虹鸥、吴旗韬和陈凤桂在浙江三角洲城镇产业结构响应程度研究中,提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定量分析珠江三角不同产业城镇空间响应强度时空特征,探讨城镇空间响应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内在关系。研究得出城镇化率越高,空间结构响应越强烈。在不同工业化阶段,需要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把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空间优化相结合,建立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另外,丁娟等人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 借助GIS等手段, 对黄山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进行梳理, 并结合黄山市1978-2012年城市产业发展的动态数据资料, 就黄山市产业演进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在产业演进对旅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以黄山市为例一文中,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受到产业演进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组织形式的影响,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通过公式S = DtF(A,U)得出旅游产业的升级组织方式会影响城市用地、城市产业格局和城市产业集聚4。徐维祥等人从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视角探讨区域产业集群成长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绩效, 进而对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产业集群与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规模和工业总产值、城镇化水平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证明县域工业总产值、城镇化水平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5。国内学者研究主要在制造业发展与城镇扩张响应显著的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研究对协调城镇空间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空间响应 响应从词义上看,有互动和影响的意思,响应是指特定的时间空间一个系统在另一个系统的影响下的所产生的演变。空间响应,将响应的概念引入到空间演变当中。本文的案例研究中,对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研究旨在分析昆山城镇空间在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演变规律。城镇空间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是指城镇空间规模、利用效率、结构转换等对产业结构形成响应与反馈作用的程度,其值通过“产业结构演变城镇空间响应系数”表示:R(I/L)/(f/F)其中,R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I为城镇建设用地;L 为土地总面积;f 为产业产值;F 为国内生产总值3,R 的变化是由土地城镇化率和产业非农化率的相对变化共同决定的。 2.2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理论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越剧烈;随着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先趋于分散,到了工业化后期,随着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形态将逐渐集聚;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与产业活动的经济效率密切相关,城镇建设用地效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优化演进是一致的。 工业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农业为主,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函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一阶段的理论有增长理论如马尔萨斯陷阱。工业化初期,主要是机械工业开始代替手工劳动,劳动力是主要驱动因素,工业化初期的主导产业是纺织业,主要受劳动力、资本、规模经济的影响,典型的理论模式有古典增长理论。工业化中期,中间产品增加和生产迂回程度提高,主要驱动因素是资本积累,工业化中期的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业,期间资本、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劳动力对产业的影响最大,主要的增长理论有哈罗德多马增长理论。工业化后期,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作为主导产业,主要受技术进步、资本、规模经济和劳动力的因素响应,这一期间的经典理论有索洛新古典外生增长理论。后工业化时期,学习和创新成为关键,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的进步、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新增长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理论代表。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经济发展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昆山经济开发区已初步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在深化中,虽然昆山服务业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但是相对之前已经有所增长。第三章 昆山制造业发展 3.1制造业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昆山的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昆山进行了-农转工运动。1983年昆山大力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以及乡镇工业。昆山抓住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机遇。1984年昆山建立工业新区,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乡镇工业崛起的发展跨越。 20世纪90年,国家实行开放浦东的决策,昆山抓这一战略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以开发区带动乡镇工业,实现乡镇工业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昆山抓住机遇,通过规划建设功能实施齐全的工业园区,吸引外资。2000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昆山出口加工区,使得产业由分散向集聚转变。2002年昆山实现经济整体发展新态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2006昆山是全江苏省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地级市,2007年昆山推进发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昆山制造业发展是以土地、劳动力及市场资源为主的粗放增长,昆山技术专业性不强,所以发展水平不高,前景不乐观,再加上外资企业对本土民营企业在政策、规模、资金等多方面的排挤抑制了民营企业发展,使得外资成为昆山制造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主角。而且,跨国公司多采取外商独资的制造业,或者由合资转为外商独资,而且,外资投资主要是在生产领域方面,研发基地则主要留在外企,使得核心技术无法扩散,抑制昆山了制造业技术提升。3.2制造业的经济效应 改革开放后,毗邻上海的良好区位因素、优良的商业环境以及充裕的劳动力,都成为昆山制造业发展迅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昆山成为吸引台企制造业聚集最密集的地区并构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昆山工业总产值的迅速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1989年31.7611亿元的工业总产值,2003年昆山的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为18.1621亿元。通过观察图1,1989-2015年昆山历年工业总产值变化图可以看出,从1998-2011年期间制造业非常发展,1989-1997年制造业发展比较平稳,在2012-2015年制造业发展也是比较平稳的。在2010年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1.2亿台,其中1亿台整机,2000万台裸机。而到2012年仅剩下6500万台,降低5500万台。如果按照一台2000元人民币计算,仅仅笔记本电脑一项,昆山就损失掉1000亿元工业产值6。昆山制造业由于产业成本变高开始向中西部内陆转移,重庆成为昆山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内陆城市。面对这一转移,现在昆山毗邻上海已经不再是吸引外资的优势,企业生产成本已经大幅提高,在重庆劳动力本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2010年昆山制造业萎缩,损失上千亿元工业总产值。因制造业业而兴的昆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转型。图1 昆山历年工业总产值变化图用历年工业总产值变化反映昆山制造业发展情况,由图可以看出昆山历年制造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第4章 昆山城镇空间扩张过程和特征4.1.1开发区建设及演变 经济发区土地包括已建成土地和已征用土地,开发区具备基础设施,是非农用地,也包括在城市规划范围内被征用的用于后期发展的农业用地。开发区建设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引起城市空间扩张,开发区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集聚空间。 然而,昆山开发区以基础设施投资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开发区大多是土地、产业和人口城市化,却忽视了开发区所起到的城市社会功能,也不是城市功能的优化,束缚了昆山制造业发展,需要改变。从昆山工业化阶段出发,为昆山制造业与空间协调发展,提出建议7。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一个县(市)自费的经济开发区,多次被评为江苏省省级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且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探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与昆山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同类开发区,以及其它类型开发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8。1984年昆山建立开发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至2009年,国家商务部公布,昆山开发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排名中连续9年位列前4位,昆山开发区成为了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一面旗帜。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目前开发区的工业用地所占比例正好刚刚达到国际标准,因此,对于应加快工业发展,加大建设配套设施,如购物商场、道路、绿地等十分重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演变,特征是结构优化为而且昆山经济开发区的经济还是相对比较发达的。但是昆山经济开发区经济结构的矛盾比较突出、而且生产要素的利用还比较低、开发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的损失比较大、生产的产品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强,给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小压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就显得更为迫切9。4.1.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自21世纪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多年排在第四,由于随之而来的全国全方位的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来看,经济发展改革措施有力,发展态势竞争激烈,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竞争尤其更加激烈,而且由于宏观经济发生了变化和产业制造的高成本成为时代的选择。最近几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平稳增长,但是由于影响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定影响因素很多。一些如能源、资源、劳动力等价格普遍上涨,是国家积极贯彻实施科学的发展观以应对国际变化的经济形势的体现,也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调节的合理措施,长期来看价格向上的暂时趋势不会改变。3.我国的宏观调控要求产业经济发展要实现升级转型,应该注意长期紧守“产业、信贷、土地”三个国家硬约束调控要素。而且由于人口、可利用资源、生态环境等瓶颈问题的制约,使得经济技术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4.1.3昆山开发区转型升级演进过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是由内外资共同驱动,昆山产业结构来要实现制造业和内部优化协调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格局,实现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升级。优化工业经济扩张规模,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化升级,传统产业逐渐转化为新兴产业,不同产业不断转变升级。在服务业方面,实现了由传统服务业转变为现代服务业,由此形成多服务集聚,随着工业化后期的深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影响越来越突出。因为最近的传统行业逐渐衰败,传统企业数量也在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产业链不断完善,并一直价值比较高的产业方向发展。昆山以优势产业为主,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制造业完备的体系结构。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快速,也带动了出口产业,从而经济呈现发展迅猛的势头。通过升级扩大制造业积聚应、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增值率等目标,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自创转型,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实现制造业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增长转型。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要素和投资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传统开发区发展模式的特征。由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开发区经济增长逐渐由主要以人力资本、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需要创新的要素为主,创新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转变升级的基础。实现投资向优势创新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行业拓展,向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的产业投资,经济开发区的资源环境与制造业增长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竞争将投入高但产出低、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淘汰了,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结构日益优化,投资逐渐向优势创新产业和现代化服务行业靠拢。4.1.4开发区制造业存在问题 1.第三产业发展欠缺,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轨迹表明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服务业为主经济成为主导产业。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大势所趋。昆山经济开发区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但服务业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昆山开发区服务业产值所占GDP还20%,但是发达国家地区的服务业产值占为65%左右,所以昆山开发区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2.科技创新投入欠缺,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本等影响因素制约,昆山经济开发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制造业产品总体上还是以模仿为主,并没有掌握产品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企业不多,对大项目的处理能力不足。一流科研院所不多,外资对本土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带动作用并不强。3.产业结构不高,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目前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以外延型发展为主。开发区仍然以加工组装的低附加值为主,贴牌产品缺乏核心竞争技术和也没有呢自主研发品牌。总而言之,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比较小、主要依赖外资、低产品产品附加值等问题是制约昆山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4.2城镇建设用地变化过程和特征 土地成为约束昆山制造业发展的条件之一,粗放型发展已不再适合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要求,需要完善提升产业平台,才能寻找制造业发展的出路。在发展初期,昆山基本上靠投入大量土地来换取外资投入,现在昆山可供使用的土地已经很少了,土地闲置、不合理的用地结构等问题使得工业用地越来越少。 土地日趋短缺和低效率粗放发展模式已成为制约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条件,短缺的空间资源“倒逼”制造业发展改革,制造业需要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产业需要向高附加值转型,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功能转化和功能研发更加关注,从快速发展融资投资、物流仓储、销售服务等功能。 时间演变特征 珠三角城镇群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重型化趋势明显,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发展迅速;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得到较大发展。19962012 年,珠三角城镇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 R 呈平稳上升趋势(图 1) ,由于产业非农化率逐步提高,R 逐年上升,意味着土地的城镇化率也是逐步提高且速度快于产业的非农化速度,即城镇空间对产业发展的响应强度大,这说明产业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依然十分严重。空间差异特征 运用 ArcGIS 软件, 对珠三角城镇群 1996、2000、2004 和 2012 年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图 2)。结果显示,各地区城镇空间响应强度总体呈增强态势,但地区与地区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图2 昆山城镇各类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图有图可以看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显著增加。由于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开发区逐步城区外围空间迁移,引起土地扩张。公共设施用地增加,随着制造业不断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带动各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绿地面积增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第5章 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分析 5.1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空间扩张推动作用的定性分析 使用ArcGIS 软件,通过处理昆山 1991、1998、2005、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 图3昆山 1989-2011 年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分析得出图3的结果。可以看出建设用地围绕城中心向外扩张,扩张面积越来越大。这与工业总产值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说明制造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 5.2制造业发展与城镇空间扩张关系的定量分析19892011年,昆山制造业结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 R 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平稳上升的趋势(图 4),由于制造业率逐步提高,昆山经济开发区数量增加引起R的上升,土地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且制造业发展速度大于地城镇化的速度,表明城镇空间对制造业发展的响应强度大,说明制造业发展对土地的城镇化影响十分显著。从20012009年,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R是一直下降,可以看出土地城镇化率变化速度减缓,但是城镇化率变化值仍然是正值,说明制造业的城镇空间响应虽然缓慢,但是城镇建设用地数量还是一直在增加的。图4 城镇空间响应与土地城镇化率昆山是我国沿海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热点区域,制造业发展引起了土地城镇化率剧烈变化,土地城镇化率变化曲线与制造业的空间响应系数曲线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可见城镇建设用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制造业发展较快,土地城镇化率较低,城镇空间扩展速度低于制造业发展速度,导致R值偏小。为满足制造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城镇空间快速扩张,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土地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受金融危机冲击,制造业增长放缓,第三产业相对较快,2009年昆山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该时期,土地城镇化率仍然提高,但受土地条件制约,制造业增速回落,R2增长相对趋缓,R从 2008的28.86 年增长至2011年的44.44。第6章 结论与建议昆山属于经济发达小城市,是制造业发展好城镇化水平高的地级市。昆山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同时城镇化也带来用地紧张、制造业发展受制约等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在以昆山为案例区研究制造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响应情况,并研究城镇内部开发区情况,为昆山制造业与用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昆山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区现状和制造业发展现状,发现城镇建设用地与制造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设用地集约用地以协调发展的建议,从而为昆山政府基于制造业发展制定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政策,为昆山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城镇空间与制造业之间紧密联系,昆山制造业发展展阶段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剧以及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昆山制造业发展阶段不同,制造业与城镇空间响应强度也不一样。1)制造业发展初期,制造业发展缓慢,响应系数比较大说明城镇空间响应强烈,城镇建设用地各类用地变化比较大。2)制造业发展中期,城镇空间扩张缓慢,响应系数值有所下降。 3)制造业发展后期,城镇规模扩张强度变大,空间响应系数稳步增长,在提高城镇用地效率的同时,城镇空间仍然保持扩张惯性。根据功能定位确定制造业发展和用地供应,推进“三旧改造”,提升建设用地效率。控制制造业用地新增供给,疏解城镇功能,发展升级的不同产业城镇空间。加强城镇空间利用效率并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强制造业和城镇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大科学技术创新,以创新引领产业经济升级,创建经济创新产业平台,引导企业、高校联合科研机构携手创立合作平台。促进传统的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发展,加快实现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发展为新增长点。目前昆山开发区主要制造业占主导,这将持续很长时间。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发展服务业,把信息产业、软件服务产业与物流、金融服务业等各类服务业贯穿到产品的整个过程。通过规划、政策以及财政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区域的引导生产性集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之间的互动发展。目前昆山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为非常稀缺的资源,高效用地以促进制造业协调发展,为昆山制造业与城镇空间协调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10。 结束语(1)本文通过对昆山制造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变化过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城镇空间扩张对制造业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科基孔肯雅热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财务资金使用合规保证承诺书9篇
- 销售合同管理模板风险控制全面型
- 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表
-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解读考核试题(附答案)
- 制造业安全生产流程风险控制表
- 数据管理科学化承诺书(6篇)
- 环保话题的探讨:话题作文(6篇)
- 技术部门需求申请及评估表
- 财务管理流程自动化系统应用指南
- 存货投资成本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电动轮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教师赴京培训汇报
- 医疗机构廉政警示教育
- 8A#楼 室外电梯平台防护架搭设方案
- 私域运营年终总结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护理酒精性肝病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英语学科全英答辩题目汇编(带汉语翻译)
- 招标代理机构遴选投标方案(技术标)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