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课件 地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三).ppt_第1页
八年级地理课件 地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三).ppt_第2页
八年级地理课件 地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三).ppt_第3页
八年级地理课件 地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三).ppt_第4页
八年级地理课件 地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跨省区域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8- . 2 不容忽视的环境问 题 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往往容易改 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严重的水土流失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包括“四大片” :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及陇南 地区、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水土 流失面积为18.9万km2,年均土壤侵蚀 量为8.8亿t。 - - : . - 189 880 . 黄河对长江的呼唤 思 考 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口膨胀过渡牧伐破土开矿 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1998年武汉洪水 思 考 还记得1998年那次大洪水吗? 你知道它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多大? 1998- 1998- 长江水灾远非均匀的10年一回,而是愈到近期 愈频繁。隋代以前,长江洪水的记录只是寥寥,到了 唐代,上升到18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5到6年一次 ,明清时期平均4年一次。从1921年到1949年, 长江几乎赶上了黄河,平均两年半发一次大水。新中 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长 江并未像黄河那样岁岁安澜,相反,洪灾变得越来越 频密,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巨大。自1954年长 江爆发了全流域洪水以来,1980年、1981年、 1983年、1991年、1996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 都发生了严重灾害。 10 . . 18 5-6 4 .1921- 1949- 2.5 . . 1954- 1980-1981-1983-1991-1996- 1998- . 洪水猛于虎 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 全流域性特大洪水,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造成 的损失是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南、湖北 、江西几省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00多亿人民币 ,死亡人数1320人。 1998- 1954- 100 1320 . 坡地的过牧过伐 丘陵或山区未开垦的坡地(荒坡、灌木林、疏幼林地)是重 要的放牧用地和薪柴用地。以四川达县为例,全县约有80万 人口的民用燃料主要靠这些土地提供,另有11.6万头牛和3.2 万只羊要在这些土地上放牧。这些土地存在着严重的过采和 过牧问题,植被常年处于衰退状态,植被覆盖率多数在40 以下,保水固土能力十分薄弱,再加上牛、羊频繁的践踏地 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 . 800 116 32 . 40 - - . 人口过度膨胀 据目前有关资料统计,长江上游重点水 土流失区共有人口7565.5万人,随着人 口剧增,对环境压力加大,毁林开荒、 陡坡种植的现象有增无减,泥石流、滑 坡、洪灾等自然灾害加重,阻碍了经济 发展。人口压力陡坡垦殖恶化环境 生产效益降低经济困难生活艰苦 又继续开荒。如此反复,造成了越开 荒越穷,越穷越开荒的恶性循环。 - 75.65 . . . - . 破土采石、开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盖新房十分普遍,修水 库、水塘、鱼池、修石房等基本建设也处处可见。 这些基本建设,都需要大量石料,然而采石料均无 固定所在,都是随着乱采。开采之处不仅铲掉了土 壤,而且碎石、废料还要埋掉比开采多35倍的土 地。每开采一处,毁掉土地少者100m2,多者达 2000m2。一个村少者几处,多者达几十处采石场。 另外采煤、采石灰石也比较多,每开采一处,碎石 、煤矸石、废料等也要埋掉大量土地,被埋掉的这 些土地植被很难恢复,更谈不上种植庄稼。失去植 被的土地,后果必然是水土流失。 . . . . 3-5 . 100 2000 . . . . - . 共饮一江水 这样的水你敢饮用吗? - 长江流域内省市污废水排放量 怪异的雕塑 思 考 你知道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吗? 酸雨形成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 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如1952年12月58日世界公害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 (2)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使水生生态系统紊乱 ,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如挪威和瑞典南部五分之一的湖没 有鱼,加拿大有1.4万个湖成为死湖。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酸雨降落在地面以后首先污染土壤 ,使土壤pH下降变成强酸土。强酸土会抑制硝化细菌和固氮菌的 活动,使有机物分解变慢,营养物质循环降低,土壤肥力降低,有 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生态系 统生物产量明显下降。1982年我国重庆郊区有几万亩水稻、豆类 植物受酸雨危害,产量损失在6.5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