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ppt_第1页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ppt_第2页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ppt_第3页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ppt_第4页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第二节 上官仪和沈宋 第三节 王绩和四杰 第四节 陈子昂 第一节 隋代诗歌 1、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延续 2、薛道衡及其诗歌 3、民歌挽舟者歌 4、虞世南 1、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延续 隋代只有短暂的37年,有些情况和秦朝相 似,隋文帝杨坚也曾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 隋朝前期政治较清明,后隋炀帝篡权,社会动 乱,隋朝是唐朝大统一的前兆。 诗坛只有少数诗人苟延残喘,未出现大 诗人,都诗靡靡之背,隋文帝杨坚非常恼怒, 大诗人李谔: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 累牍,不出日霞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 状。文章要求大家向李谔所说的一样,把李奏 书告示天下,然而成就不大。之后宫体诗更加 流行。 2、薛道衡及其诗歌 薛是北周入隋朝的诗人,是隋代成就最高的 诗人,他的诗歌内容实在,如:人日思归: 人曰:正月初七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写出了思归的心情,还有一首较有名的诗 *盐,五言诗也即夜夜曲写思妇思春,诗 中写少女对自己爱人的怀念,前面写景,内容并 无突破,但对刻画少妇心情却是细致入微。 3、民歌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 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粱无些少。前去三千里, 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逃魂泣烟草,悲捐闺内妻。 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 负其白骨归。 诗中写挽舟者苦难,对隋炀帝横征暴敛的 愤怒揭露、控诉,内容和艺术都很好。总的说来 ,隋代诗歌成就不大,未完成六朝到唐代过度, 而是宫体诗风的继续。 4、虞世南: 唐太宗常称赞虞世南“五绝”:德行、忠直、博学、 文辞、书翰。他有一首名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沈德潜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 其品格。”此诗是唐人咏蝉诗歌中最早的一首。 “緌”(rui)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蝉的头 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似冠樱,似垂緌。 蝉:生性高洁,栖(qi)高饮露。 三、四句:立身品格高洁之人,并不需要某种外 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突出强调人格美,人格之 力量。 返回 第二节 上官仪和沈宋 1、初唐前期诗坛概况 2、上官仪(616-664) 3、沈荃期和宋之问 1、初唐前期诗坛概况 初唐前期仍然是六朝诗风的延续,靡靡之背 ,较活跃的诗人都是隋末的遗老,如卢思道、虞 世南等。当时唐太宗是开国君主,自己在文学上 夜喜欢写宫体诗,留存69首,大多是宫体诗艺术 上浮艳华美。而卢思道的则是标准的宫体诗: 洛战花烛动,戚里画新我。隐扇羞应惯, 含情愁正多。 轻啼温红粉,微睇转横波。更笑巫山云, 空传暮雨过。 2、上官仪(616-664) 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在虞世南后,受 唐太、高宗重视诗人,中过进士,高宗时 当宰相,武后篡权,他被杀,是宫体诗人 的代表,诗歌内容表现宫廷贵族的腐朽生 活。 形式:绮错婉媚,词藻华丽,情调浮艳,当 时人称上官体,现存诗20首。 贡献:提出六对、八对的体别说法。 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 叠韵对、双拟对。 八对:异类对、联绵对、回文对、隔句对、 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律诗趋于成熟, 上官仪是作了贡献的,律诗经过初唐四杰, 沈宋努力成为唐代诗歌的主要形式。 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川曙,蝉 噪野风秋。 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相,也是其一生最得 意的时候。写作者在皇城外等候入朝时的情怀。唐 初时百官上朝没有待漏院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 到皇城外等候。 脉脉广川:水含情不语,比喻男女关系,同 时以比喻君臣,暗示皇帝对他的恩宠; 历:心情悠然,镇定自若。 秋日凌晨,曙光初露,月挂西山,鸟宿山树 ,秋风袭来,寒蝉嘶鸣。 吟雪 禁园凝朝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楼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女,翻花间午移。 牵因千里映,还绕晚年枝。 写景雪和技巧,对仗工整,思想内容上 价值不高。 3、沈荃期和宋之问: 沈、宋生活年代比四杰都要晚,是初唐晚期 诗人。沈宋是宫体诗人,后来因为勾结张易之被 流放,诗歌带有齐粱余习。沈超过宋之问,在当 时受武宠爱。两人诗一般诗宫体诗,内容不值得 称道,艺术上有高超艺术,被贬出朝廷后,诗风 有转变,写了一些较好的诗歌,如宋之问渡汉 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写他被流放广州一带后偷偷跑回来,快到 家乡时心里更紧张胆怯,写逃归心情逼真。 沈佺期的杂诗三首之一可算是边塞诗 。写征夫与思妇相互怀念之情较传情、真挚。 深沉缠绵,构思精巧。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日,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作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寒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丹凤城:指长安,传说秦穆公女儿弄玉善吹 箫,引来凤凰集于咸阳城,故有名。 晚唐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豹裘丧胡尘。 可怜吴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总之,沈宋诗语言凝练,气势流畅,与 齐梁诗风有明显区别,主要在声律方面,律 诗与古体诗在唐朝分道扬镳。律诗始于初唐 ,至沈宋而其始备唐音审体清 钱良 释 返回 第三节 王绩和四杰 1、关于王绩(585-664) 2、“四杰”: 1、关于王绩(585-664) 山西人,自号东皋子,一生与陶渊明有些相似 ,曾隐居三次,第一次在隋末,第二次在唐初不 久,第三次在唐朝。思想复杂,对隋朝黑暗政治 不满,故隐居,对新朝怀才不遇故隐居。思想主 要是道家思想,爱好是喝酒。仿陶渊明的五柳 先生传与五斗先生传。他的诗主要诗田园 诗,与陶的诗又有本质的区别,陶融注了自己的 满腔热情,如:止酒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 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王绩诗歌以田园诗歌著称,三次归隐阮籍 、陶渊明自比,代表诗是野望,诗歌 写景抒情方面有特色,至唐代山水田园诗 派的先驱者,在齐梁诗风蔓延的情况下, 王绩诗风如一股清风吹进诗坛,以田园诗 的美高标一格。 王绩则表现隐居生活,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对生活无热情。王绩还写一些抒情诗,愤世、混 世诗篇,如:过酒家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 何忍独为醒。 此诗写在隋末,写愤世混世感情,表现老 庄思想,在酒醉中排遣愤懑,是王的思想表露。 又有诗赠程处士具有代表性: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卧,时取醉消愁。 还有一首小诗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芸藿:锄豆。写农事归来,满月 之夜遇朋友。诗歌质朴、平淡。景色 静谧、和谐。 王梵志(590?660),原名梵天, 黎阳人(今河南浚县)唐朝诗僧,信佛,不追 求诗歌语言华美,也不追求诗的韵味。是个白 话诗人。被统治者称为“下里巴人”,诗歌充满 了对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 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吾有十亩田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 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 遨游自取乐,谁能奈我何? 2、“四杰”: 王 勃(647-676) 27岁; 卢照邻(635-689 ) 55岁; 杨 炯(650-693) 44岁; 骆宾王(640-684) 45岁。 以文章明杨天下,年少才高,他们 活动时间是唐高宗和武后初年,比 沈宋略早,王杨主要写五言律诗, 卢骆主要写七言歌行,他们都命蹇 (命运曲折)只有王勃的滕王阁 序有名。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王 勃 五 律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滕王阁序 杨 炯 五 律 从军行 卢照邻 七言歌引 长安古意 骆宾王 七言歌引 在狱咏蝉 王勃是唐初“四杰”之一,祖父王通是隋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父亲王福畤太尉等职,王从小受父亲教育,王勃6岁会写文章,9岁 读古书时竟然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写有指暇十卷,表现了王勃 非凡的天才和深厚的学力基础。13岁离开家乡到首都长安,拜名医 曹之学医术,并精通周易章句,离开曹之后,父在六合任职,勃便 一路游历去六合及今江苏浙江一带,后到南昌,游胜地滕王阁,恰 巧都督招集一帮文学之士,让大家写关于滕王阁的诗文,阎公暗中 让子婿孟学士早早构思,只等谦让一番,子婿便可出口成章,以博 慧敏的殊荣。王勃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毫不推辞,挥笔就写。阎公 气愤,挥衣而去,只让手下人传报,报第一句缘身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老生常谈。第二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不语。第三 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决然起立曰:此天才, 必当永垂不朽。即请王勃一起饮酒,尽欢而散。(又有江神襄助之 说:13岁王勃随父亲游江左,舟次马当,遇老叟乃江神之水府君告 之,来日重九,洪府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他愿助一帆清风送 勃往。) 王勃经一番漫游,王勃回到家乡,准备应举 ,写上刘有相书及推荐而得朝散郎官职,供 职于沛王府,因为写诗激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 ,后24岁在朋友帮助下,又得虢鲁参军一职,第 二年因一官奴曹达者要抵罪,逃到勃家,王先将 其藏,后又怕连累自己,及受牵连迁调到南方边 远地区,王深深忏悔,去高趾探望父亲,溺水而 死,才27岁。今诗存80余首,大多为律诗和绝句 。 王勃是“四杰”中代表,诗成就最高。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等气势雄壮, 豪放悲凉,骈体文滕王阁序还有滕 王阁诗也很有名。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连暮捲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稀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杨 炯:活了40余岁,当过县令一类的 小官,诗最少,成就也最低。但从军行 写得不错,写战士为国立功,豪壮。 卢照邻:卢后来得了麻风病,痛苦不堪, 最后投水自尽,排第三。长安古意虽 用古题,但内容却很新,揭露长安上层社 会的生活荒淫,最后又用萧条冷清的诗句 写他在长安的寂寞生活和长安后期的冷落 ,有讽刺意味,好景不长,结局好。 骆宾王:被誉为“神童”。父任博昌 县令不久亡,骆与母亲过着窘迫的 生活,做过牢,出狱后不久参加造 反,后来兵败被杀。 他的帝京篇与长安古意 相同,不同在于内容更长,七言 歌引代表,在狱中咏蝉是律诗 代表。用蝉起兴,借蝉以自旷。 评价四杰: 四杰的诗在初唐诗坛上可谓异风突起,从内 容上突破了六朝及初唐宫体诗的羁绊,开始面向广 阔的社会生活,他们把诗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 移到江山,寒漠,体裁扩大了,思想严肃了,透露 出一种刚劲清新的气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杜甫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末体。 尔曹身与名俱灰,不废几何万古流。 卢骆的文章影响到张若虚,刘山的代悲 白头翁是拟古乐府的,诗中反复咏叹了事物的 变化无穷和人的青春不再,譬如: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今 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 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 岁年年人不同 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全唐诗中无他的传记,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齐名, 并称“吴中四杰”。张诗存于全唐诗中只有二首春江花月夜和 代答闺梦还(写闺里少妇的相思)。代表作是春江花月夜奠 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乐府诗旧题。据说是陈后主创作的曲 调,隋炀帝也写过,皆为宫体诗,张若虚用旧题且题材也是游子思 妇的离愁,却能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表达心情,故评为初唐七 言歌行的第一首。写了五种景物,主要写夜,面对景色发出人生思 考,在描写景物以后转笔写思妇的内心活动。构成完成诗歌形象, 形成美妙艺术境界,从日出到日落,诗人把梦境与客观事物融合在 一起,组成了如梦似幻的夜曲,由景及人。 共36句,前16句为一层次,每4句一个韵,平仄相间,婉转 悠扬,语言上手法顶真,连环的句式,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 效果。抒情一唱曲折缠绵,内容上用传统题材,艺术构思上不同凡 响,有鲜明的特色,把诗与情与哲理自然低融合起来,语言清新优 美,韵律婉转悠扬。 思考题: 1、初唐“四杰”为哪些人?他们对唐诗 发展有何贡献? 2、试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 成就。 返回 第四节 陈子昂 一、生平(661-702) 二、思想 三、诗论(诗歌革新理论) 四、创作:(留下的有127首) 一、生平(661-702) 第一阶段以上官仪宫体诗为代表。 第二阶段“四杰”沈宋时律诗基本定型,然而 形文诗风仍有影响,陈子昂发展律诗。 陈出生于商业家庭,年轻时豪放,朋 友与他传记说他十七、八岁才开始读 书,以前一直游游荡荡,四川人。其 父陈元敬“魁伟倜傥,年20,以豪侠 闻。属乡人阻饥,一朝散万钟之粟而 不求回报。)21岁到长安,后又到洛 阳。陈子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经 史百家,没有他不知道的。 在陈十余年政治生涯中,曾两次从军边塞,写下 感人肺腑的诗篇。第二次696年随武攸宜(为人 轻率,少谋略)去边陲,积极进谏,并说愿意带 兵出击,未被采纳反被武攸宜立为军曹,他满怀 悲愤,在登蓟北楼(即幽州台,今北京)时,用 血和泪发出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并产生 了退隐的念头。第二年以父老为借口,回到家乡 ,筑茅厦数十间,中树采药,过着隐居生活。不 久被射洪县县令段简在武三思的指使下陷害,锒 铛入狱并冤死于狱中。 史书载,陈到京师,并不为人所知。一天, 市上有人出售胡琴,票价百万,吸引了众多权贵 ,陈子昂见状,上前出高价买琴,围观人问他会 拉琴否?他不予回答,只让他们第二天到宣闾里 去,当人们到时,陈已备下酒肴,饭毕。他拿出 文章说:“我来到京师,有文百轴,但不为知晓。 这琴只是一般的工匠所为,不足痛心。”于是摔破 了琴,文章示众,于是声名扩散于京城。这次21 岁入京只博得诗名,并未及第。回乡后更加勤奋 学习,终于在24岁进士及第。武则天以皇后身份 摄政时,他以“草莽臣”身份上缚灵驾入书 缚政*书等便封为麟台正宗。后封为右拾遗,车 的政治生涯大致以武则天统治的政权相始终。 二、思想: 主要是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陈好纵横任侠 ,又好佛老神仙)武则天是喜怒无穷的人,表 面重视别人的意见,不顺心就处死人,所以冤 狱遍天下,陈积极入世思想受到打击。(常提 批评意见不被采纳,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 狱。) 三、诗论(诗歌革新理论) 表现在与东方令史虬修竹篇序中,修 竹篇是陈子昂吟竹的五言律诗,歌颂竹子崇高的 品质,寄托自己的思想,他还写有孤桐篇,吟 孤桐用比兴手法寄托自己的思想。 他赞成汉魏风骨,风稚,正始之音,现实主义 的诗歌传统,所反对的是齐梁之间的诗风,非 常鲜明地提出自己核心理论主张。标志汉魏风 骨和风稚比兴。所以修竹序是扫荡形式诗 风的虚伪,是把唐诗引向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高峰的进军号。在唐诗发展史上,修竹序 好比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陈 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时提出,不仅有理论意义 ,而且有实践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 而且还为当时正在寻求成长的诗人、新诗风开 辟了道路。 四、创作:(留下的有127首) 代表作: 1、感遇诗38首 2、蓟丘览左7首 3、登幽州台歌 1、感遇诗38首都是五言诗,风格上都有所寄托,有的诗有感 于政事,有的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叹,壮志难酬。 精神上继承了阮籍的咏怀诗28首,不如阮籍隐晦曲折, 比较解明,这是由所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 是贯穿一生。 内容上:中心内容抒发名人建功立业的 思想抱负,以及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 的愤慨不平,内容大致如下 A、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实 现的愤慨不平; B、批判统治者劳民伤财和穷兵 黩武的政策; C、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 逸求仙。 2、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作 于同一时期,是第二次从军所写。此次从 军受很大打击,怀才不遇之情油然而生, 蓟丘是古燕国之地,而古燕国昭王能任用 贤人的国王,所以陈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满 。 燕昭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