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管理机构的 管理控制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 熊晓铿 电子邮箱:xxk0678 联系电话001 2009.5.10 管理控制系统 学习和研讨: 一、健康、健康管理和服务 二、怎样认识管理控制系统? 三、怎样设计管理控制系统? 四、怎样运作管理控制系统? 002 2009.5.10 一、健康、健康管理和服务 n1、健康人生的哲学思考 n2、健康管理的目的意义 n3、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 003 2009.5.10 004 1、健康人生的哲学思考 1-1 什么是健康人生? 1-2 怎么能身心健康? 2009.5.10 1-1 什么是健康人生? 1-1-1 保健康,奔小康 n(1)生理健康-结构完整、功能协调 n(2)心理健康-为人谦和、乐观处世 n(3)社会适应-遇事不惊、随机应变 1-1-2 把握“1”,收获“0” 人生的三驾马车-工作、家庭和健康。 n(1)工作很重要,失去可再来; n(2)家庭更重要,失去能重组; n(3)健康最重要,一旦失去,一无所有。 005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BW connon) 于20世 纪70年代提出稳态理论,其定义健康的 根本是稳态: n稳态的保持是健康 n稳态的偏离是疾病 n稳态水平的不断下降是衰老 n稳态的破裂就是死亡 n坎农的稳态学说,倍受WHO的推崇,她 是当今亚健康研究的理论根据。在稳态 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神经-内分泌- 免疫(N-I-E)网络的动态平衡,已经成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2009.5.10 1-1 什么是健康人生? 1-1-3 用数字说话 n05/06/07连续三年对广 州市民个人价值取向的 调查结果显示:“身体 健康”一直位居首位。 n人们对健康、家庭与社 会和谐的高认可度,是 社会进步的标志! n注:数据摘自2007年7 月27日南方日报 评价内容200720062005 被选 比例 排序被选 比例 排序被选 比例 排序 身体健康94.8%195.8%195.6%1 家庭92.5%293.8%294.6%2 社会和谐91.1%392.6%392.6%3 自由90.9%492.3%490.1%5 国家富强90.7%590.5%592.2%4 人权88.2%689.0%687.9%6 服务社会84.0%786.2%787.1%7 婚姻81.8%883.4%885.2%8 个人事业78.9%978.3%979.5%9 金钱74.2%1075.4%1076.9%11 爱情72.3%1174.8%1177.2%10 物质享受52.7%1250.4%1255.8%12 006 2009.5.10 1-2 怎么能身心健康? 1-2-1 不挥霍资源 n(1)健康是有限的资源 n(2)透支健康,就是挥霍资源! 1-2-2 摒弃旧观念 n(1)重积累-轻消费; n(2)重医疗-轻保健; n(3)重子女-轻自己。 007 2009.5.10 1-2 怎么能身心健康? 008 1-2-3 改变生活方式 (1)健康隐患 n影响健康的因素: (内因15%,外因85%) u生命遗传-15% u生活方式-60% u社会条件-10% u医疗条件-8% u环境气候-7% 统计调查结果: n 吸烟-77.44%(第一杀手,明患); n 熬夜-63.97%; n 不吃早餐-45.19%; n 喜欢吃油炸食品和西式快餐-44.13% ; n 每天喝三杯以上的烈酒-39.89%; n 经常坐着不动-34.22%; n 经常在外就餐-33.91%; n 经常饥一顿、饱一顿-33.01%; n 不参加体检-32.70%; n 盲目减肥-28.99%。 2009.5.10 1-2 怎么能身心健康? 009 (2) 污染堪忧 n 食物污染 n 大气污染 n 水源污染 n 噪音污染 n 辐射污染 注意:瑕不掩瑜 隐忧并存 n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您透支! (饮食无常,睡眠无律,缺乏运动) n 环境让您潜移默化的受到侵害! (医食住行,假冒伪劣,急功近利) n 工作使您身不由己的牺牲健康! (欲望太强、目标过高,压力增大) n 缺乏寻找、分辨、正确使用健康信 息的能力,自然容易上当受骗。 2009.5.10 2、健康管理的目的意义 2-1 除隐患、排堪忧 n-健康管理- u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 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 、预防、维护、发展个人技能的全过程。 2-2 健康管理的三部曲 u了解您的健康-健康评价 u管理您的健康-健康计划 u改善您的健康-健康行动 0010 2009.5.10 3、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 3-1 健康评价的标准 3-2 健康管理的流程 3-3 健康危险的评估 3-4 改善健康的举措 0011 2009.5.10 3-1 健康评价的标准 3-1-1 WHO 的8条活动标准(抽象) n(1)食的快 n(2)便的快 n(3)睡的快 n(4)说的快 n(5)走的快 n(6)良好的个性 n(7)良好的处事能力 n(8)良好的人际关系 0012 2009.5.10 3-2 健康管理的流程 3-2-1 循环服务“三部曲” n1 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n2 健康状况的评价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n3 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即解决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3-2-2 健康促进的内容 渥太华宪章(1986年第一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将健康促进概括为: n(1)建立公共政策; n(2)创造支持环境; n(3)强化社区行动; n(4)发展个人技能; n(5)调整服务方向。 0013 2009.5.10 3-3 健康危险的评估 3-3-1 危险种类 n1相对危险性: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的平均水平相比, 患病危险性的高低。 n2绝对危险性:个人在未来的五年内,患某些慢性疾病的可 能性。 n3理想危险性: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所得到的数值。 n “绝对危险”和“理想危险”间的差距,就是个人可以 改善并且应当努力摒弃的不良生活行为。 0014 2009.5.10 3-3 健康危险的评估 3-3-2 危险因素 n(1)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血脂、血压、血糖,以及运动水平等。 危害健康的四大凶手: u高血脂-无形的凶手;高血压-悄悄的凶手 u糖尿病-甜蜜的凶手;吸 烟-微笑的凶手 n(2)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遗传)等。 n 健康管理的基本科学依据:通过有效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就能够控制并降低个人的可改变危险因素。 0015 2009.5.10 3-4 改善健康的举措 影响健康的八大忌讳 n一忌 暴饮暴食, 二忌 狂喜狂怒, n三忌 无所事事, 四忌 斤斤计较 n五忌 情绪焦躁, 六忌 悲观失望, n七忌 固执己见, 八忌 自不量力 0016 3-4-1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首次于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 3-4-2 健康四大秘诀 1 经常食粥 2 天天饮茶 3 蜂蜜不断 4 水果四季不停 2009.5.10 3-4 改善健康的举措 3-4-3 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n 平心- 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 n 减压- 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 n 顺钟- 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 n 增免- 通过有氧代谢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n 改良-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源头堵住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4-4 中年人体检不能忽略以下内容 n 血压; 血脂; n 眼底检查; 肿瘤标志物; n 女性“三项”; 男性前列腺 每年至少一次,重点可每季一次。 0017 2009.5.10 3-4 改善健康的举措 3-4-5 健康防衰的“10个数” n一个目的- 一切为健康(不论工作、学习、生活、锻炼、嗜好等) n两个要点- 烦恼时糊涂点,得意时潇洒点 n三个忘记- 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 n四季不懒- 生命在运动(最好的有氧运动是步行 30分钟三公里) n五谷皆食- 清淡为主,果菜为主,杂粮为主,食不过饱 n六欲不张-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n七分忍让- 以诚相待,以信立身 n八方交往- 孤独是健康的大敌 n九(酒)少烟除- 喝酒是把双刃剑,抽烟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n十分坦荡- 兴趣广泛,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长乐 请见:养生-延年益寿十则 0018 2009.5.10 二、怎样认识管理控制系统? n1、控制、系统、管理 n2、管理控制系统 0019 2009.5.10 0020 1、控制、系统、管理 1-1 控制? 1-2 系统? 1-3 管理? 2009.5.10 1-1 控制 n1-1-1 控制的含义: 为实现预定目标,求取最优方案,使用一定方式方法的行为过程。 n1-1-2 如何实现有效控制? (1)关键点的设置和调控; (2)及时、准确、完整的收集、传递和利用信息; (3)设计适用、经济、富有弹性的控制系统; (4)责任越明确,控制越有效。 n1-1-3 控制系统:是一系列用于完成控制任务的单元组合。 (1)基本要求:稳定;准确;快速 (2)基本职能(内):测量,比较,执行 (3)控制策略:基本控制(闭环、反馈),组合控制(随动、自适应) 0021 2009.5.10 分析决策执行工作 观察 观察 1-1 控制 约束条件 目标 结果 (被控量) (扰动量) (给定量) 测量反馈 (人-机)控制系统的构成 0022 2009.5.10 0023 1-2 系统 1-2-1 系统的结构:表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C B A 条件条件 F BA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分析工具:数据流程图。 分析要求:由顶向下,逐层进行。 2009.5.10 0024 系统(转换机构) 输出y输入x 环 境 1-2-2 系统的功能:表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 对功能的分析方法: 内描述:通过系统的状态量,来描述其输入输出的方法; 外描述:通过系统的输入输出,来描述系统变量的方法。 启示: 要素、系统、环境,必然要通过结构和功能,彼此形成有机联系。 1-2 系统 系统与环境 (约束条件) 2009.5.10 1-2 系统 n1-2-3 “黑箱”理论: 它基于对系统功能的外描述。根据输入与输出的变化,推断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管理系统就是黑箱,但它具有灰色特征。 n1-2-4 系统的分类: u自然和人工;实体和概念;封闭和开放;静态和动态。 n另类思考? u白色系统:系统参数已知,通过参数可预测并可推算有关结果。 u黑色系统:系统参数未知或尚未确知且无法推测,如宇宙。 u灰色系统:既包含已知参数,又包含未知参数,如人。 0025 2009.5.10 0026 1-3 管理 n1-3-1 管理的含义: 为实现目标战略,对人、财、物和信息等基本要素(资源)进行 合理配置和有效运作,并能充分体现责、权、利有机结合的一个组 织行为过程。 可通俗的认为: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去完成任务的艺术! n1-3-2 管理的指导思想: u以人为本,柔性管理。 n1-3-3 管理的基本职能: u(1)组织和指挥;(2)决策和计划;(3)控制和协调。 2009.5.10 0027 1-3 管理 n1-3-4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u(1)心理; u(2)决策; u(3)控制。 n管理大师彼特.德鲁克的三句名言: 1、你的业务是什么? 2、谁是你的客户? 3、客户认知的价值是什么? 2009.5.10 0028 1-3-5 管理欲实现的目标: 实施组织的目标战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合一 ”。 管理 控制 战略 组织 机构 人力 资源 组织 文化 业绩 1-3 管理 战略实施的框架 组织目标战略的实施机制 2009.5.10 0029 1-3 管理 1-3-6 管理控制的“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任务控制 n(1)战略规划与管理控制的区别: u战略规划:设置目标;行为侧重计划;本质属非系统性。 u管理控制:实施战略,要求系统化、模式化。 n(2)管理控制与任务控制的区别: u任务控制:完成特定任务。 -重点是运行短期工序,其行为侧重于过程控制。 u管理控制:包含管理者行为。 -重点是组织单元,其行为侧重于沟通和协调。 2009.5.10 0030 1-3 管理 1-3-7 管理控制的行为特点: u(1)标准不是现成的,规则需要有共识或被认证; u(2)不会独立发生,需要自我控制; u(3)不是机械运行,又不能自动操作; u(4)需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u(5)对行为管理的基本前提是“责任明确”。 1-3-8 管理控制的行为标准: u(1)财务标准-效益? u(2)非财务标准-效能? 1-3-9 管理控制的制约因素: u(1)给定量的变化,如:战略规划的调整。 u(2)干扰量的变化,如:外部环境或内部行为的变化。 u(3)被控量的变化,如:任务控制的评价和修正。 2009.5.10 0031 2、管理控制系统 n2-1 管理组织系统 n2-2 管理信息系统 n2-3 效应控制系统 2009.5.10 0032 2-1 管理组织系统 2-1-1 结构 n(1)组织结构系统; n(2)企业文化系统。 2-1-2 功能 n(1)分工协作; n(2)建岗立责; n(3)定位授权。 2-1-3 要求 (1)权责明确; (2)运作高效。 2-1-4 如何建? (1)确定管理幅度; (2)安排管理层次; (3)选择机构形式。 2009.5.10 0033 2-1 管理组织系统 2-1-5 组织结构 表现组织内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 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不同 的工作(作业/创新/管理),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和配置。 (1)设计思路:见右图 (2)设计准备: n 业务分析; n 贡献分析; n 决策分析; n 关系分析。 以人为中心? 责任 职权 以任务为中心? 2009.5.10 0034 2-1 管理组织系统 (3)表现形式: n 功能型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n 矩阵型组织结构; 网状型组织结构。 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 神经网络式的网状结构 2009.5.10 2-2 管理信息系统 2-2-1 管理信息系统(MIS) 信息既是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控制的工具,亦是保证要素进行有序活动的手段。 (1)结构 -以信息流为导向的垂直指挥系统和横向联络系统。 (2)功能 -资源整合,流程重组,关系管理。 (3)要求 -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0035 2009.5.10 0036 2-2 管理信息系统 2-2-2 管理信息的内容 (见示意图:诊断工具) 2-2-3 建立系统的目的 实现 流程重组和一体化管理,具体作法: n(1)工作程序化; n(2)业务标准化; n(3)报表文件统一化; n(4)数据资料完整化及代码化。 2009.5.10 2-2 管理信息系统 2-2-4 如何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n(1)拟订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n(2)分解各子系统、明确职、责、权。 n(3)分段进行管理,显现层次分明-上决策、中计划、下控制。 n(4)完善设计,解决好业务流程、控制流程、系统流程间的关系。 0037 2009.5.10 0038 2-3 效应控制系统 2-3-1 结构 计划和预算系统、检查反馈系统、激励系统、人才选聘系统 、培训系统等。 2-3-2 功能 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实现最优识别、最优滤波和 最优控制,以保障目标战略的实施。 2-3-3 要求 (1)业务流程标准化; (2)作业管理规范化; (3)系统各层次和环节遵循PDCA循环。 2009.5.10 2-3 效应控制系统 2-3-4 如何建? PDCA循环(戴明环或PDCA工作法)(Plan、Do、Check、Action)。 (1)四个阶段: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 (2)八个步骤: n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分析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 n 分析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制定措施; n 施行措施; 调查和检查工作效果; n 巩固措施、制定标准; 将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2-3-5 PDCA循环的两个特点: n(1)大环套小环; n(2)循环一周,提高一步;不断循环,不断提高。 0039 2009.5.10 0040 2-3 效应控制系统 2-3-6 效应控制系统图: 检查C处理A 实施D 计划P 环境影响 条件变化 目标输入效应输出 效应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PDCA过程。 2009.5.10 0041 二、怎样设计管理控制系统? n1、设计依据和设计准则 n2、目标战略和组织文化 n3、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n4、管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静态分析) n5、组织管控的行为和流程(动态分析) 2009.5.10 1、设计依据和设计准则 1-1 设计依据 1-2 设计准则 0042 2009.5.10 0043 1-1 设计依据 n1-1-1 外部环境; n1-1-2 目标战略; n1-1-3 内部结构; n1-1-4 技术条件; n1-1-5 文化底蕴; n1-1-6 管理者的风格和魅力等。 2009.5.10 1-2 设计准则 n1-2-1 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 研究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优化问题; n1-2-2 用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 - 研究确定系统的自适应和自学习问题; n1-2-3 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 - 研究确定系统中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 0044 2009.5.10 0045 2、目标战略与组织文化 n2-1 目标与战略 n2-2 组织与文化 2009.5.10 2-1 目标与战略 2-1-1 明确目标 n管理学中的一个常用公式:工作成绩 = 目标 * 效率 n西方学者认为:“做对的事情” 要比“把事情做对” 更重要。 ?前者 - 把握目标的方向问题(可由首席执行官CEO负责); 后者 - 运作执行的效率问题(可由首席运营官COO负责)。 (1)目标-指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n 目标的量化: u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 u股东价值:通常指公司股票的市值,但市值股东价值。 n 对目标的要求:不求最大,但求满意。 0046 2009.5.10 2-1 目标与战略 2-1-2 理解战略 战略-确定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全局性的谋划。 (1)制定战略的依据: n 外部环境,分析以识别市场机会和预测风险。 n 内部要素,分析以识别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2)制定战略的方针: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最强的事。 0047 2009.5.10 2-1 目标与战略 (3)战略要素: n战略思想-灵魂;战略目标-核心; n战略重点-关键;战略策略-措施。 (4)战略选择: n 单一行业公司,如:麦当劳、福特汽车、白云机场等。 n 相关多样性公司,如:宝洁、强生、杜邦、飞利浦、海航等。 n 无关多样性公司,如:GE、春兰、长安等。 (5)战略层次: n 公司战略-决策做什么? n 部门战略-计划怎么做? 0048 2009.5.10 2-1 目标与战略 (6)战略铁三角:资源、业务和组织机构的三位一体。 (7)战略更新:预计威胁,把握未来! 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庞治(Willian Pounds)提出的四种方法: n 当情况出现反常时; n 当绩效偏离计划时; n 当别人向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时; n 当竞争者的行为给管理者提出新课题时。 控制 竞争优势 调配 组织机构 业务资源 0049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2-1 组织成员 2-2-2 组织文化 2-2-3 组织控制 0050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2-1 组织成员 (1)组织 -按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是人们合作活动的必要 条件,是实现目标战略的基本保证。公司就是一种现代企业组织。 为什么要合作? 因人们存在生理、心理、物质和社会的限制,为了目的和需求, 去彼此结识、交流、沟通和合作,从而形成了群体或组织。成功合作 的基础及其标志,就在于资源共享和利益共嬴! 0051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成员 -他(她)们是组织的基本要素,是赢得竞争优势 的必要条件(需教育、激励、授权) ,剖析其行为 心理十分重要。 行为心理: n行为-由心理所驱使和支配的各种举动。 n心理-人脑对外界反映的一种特殊结果。 心理现象: n心理过程(动态)-认识、情感、意志。 n心理特征(静态)-兴趣、性格、气质、能力。 0052 注意: 心理特征只 有通过心理过 程,才能形成 并予以表现。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 (由下图示意) 知觉 心理过程 感觉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思维 想象 记忆 兴趣、性格、 气质、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0053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心理活动-基本形态是反射,存在形式有两种: n无条件反射。特点:生来具有,先天遗传,有固定的神经联系。 n条件反射。特点:后天形成,神经联系是暂时性的。 心理内容: n需求- 需求是构成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n欲望- 属心理活动,是求取身心满足的期望。 n动机- 为心理现象,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任何动机都由欲望产生, 研究任何行为规律都应从动机入手,动机能激发人的潜能。 n人格- 经需求导向,人格形成的三要素:智慧、道德和意志的力量。 可见:主观需求产生欲望支配动机促成行为形成人格 0054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3)需求的五层次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 马斯洛 Maslow) F 生理和生存的需求,如:食与性、衣、住、行等。 F 安全和保障的需求,如:失业、养老、医疗,避胁等。 F 归属和社交的需求,如:为人爱戴,渴望友谊等。 F 自尊和地位的需求,如:个人的自尊,荣誉感、地位欲等。 F 自我实现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 0055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2-2 组织文化 (1)含义 - 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由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 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内容所集成 的总和。 (2)内容:(见左图示意) 0056 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 “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 工会和语言 -管理大师 彼特.德鲁克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3)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核心。其表现: n 外:是一种对客户、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 n 内:协调人际关系、配置要素资源、激发创新潜能。 n 竞争的关键-特色; 特色的核心-品牌; n 品牌的保证-文化; 文化的来源-是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创新! n兰德公司(美)曾对世界 500强跟踪长达20年之久,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 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始终坚持以下四种价值观 u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u 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客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0057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2-3 组织控制 (1)人本管理-内涵:人性化的柔性管理! 精髓:通过交流和沟通,点亮人性光辉,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n真-就是要做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正的人。 n善-就是要有善良之心、仁爱之心、感恩之心。 n美-就是对理想、事业、生活要有美的追求。 沃尔玛公司的座右铭: 顾客永远是上帝; 尊重每一位员工; 每天追求卓越。 -山姆.沃顿(公司创始人) 0058 杰克.韦尔奇对山姆.沃顿的评价: “他了解人性,就像爱迪生了解 创新发明,亨利.福特了解汽车制造 一样,他给员工最好的,给顾客最好 的。” 这就是以人为本! 2009.5.10 2-2 组织与文化 (2)团队管理-实施以团队为核心的、 扁平式、过程化的管理模式,完全区别 于传统的垂直式、功能化的管理模式。 团队的特征: n心理上的认知性; n行为上的联系性; n利益上的依存性; n目标上的共同性; n结合上的组织性。 0059 团队的作用: 完成组织任务; 满足个体心理需要; 规范行为,协调关系。 2009.5.10 3、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3-1 识别核心能力 3-2 分析竞争优势 0060 2009.5.10 3-1 识别核心能力 3-1-1 核心能力? n(1)含义:她是组织所拥有的、经过整合的、有价值的资源,是组织 识别风险、把握机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 n(2)核心:组织的创新能力。 n(3)特征: u 独一无二。能提供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力。 u 与众不同。能提高被顾客认知的价值(满意度和忠诚度)。 u 难以模仿。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且难以被更替和取代。 0061 2009.5.10 3-1 识别核心能力 n(4)组成: u市场营销的能力;资金筹措的能力;研究开发的能力; u公关协调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文化凝聚的能力。 3-1-2 如何识别? n(1)比较现实的竞争对手,预测潜在的竞争参与者。 n(2)分析把握机会的能力,确立持续竞争的优势。 n(3)联系环境和条件,评价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n常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应当解剖世界500强,寻找比 较优势(如各种要素成本),学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0062 2009.5.10 3-1 识别核心能力 3-1-3 “7S 要素模型”(麦卡锡) n由托马斯.J.彼得斯(美) 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其所著的追求卓越中提出, 指明了战略必须融入组织之中。它为公司识别和确定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专长 或核心资源)提供了有力工具。 公司文化 价值观念 结构 员工 战略制度 才能风格 0063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3-2-1 竞争优势? (1)含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实施战略的核心! (2)特征: n外部表现-出奇制胜 n内部原因-核心能力 (3)通用战略(策略): n 低成本(成本领先 Cost leadership)。 n 异质性(差异化 Differentiation)。 0064 可见: 构筑与强化核心 能力,创造和提高 竞争优势(比较优 势),是组织生存 和可持续发展的充 要条件。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2)分析方法 行业结构分析法: 其来自经济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可尔.波特先生所 创立的“行业结构的五种力量理论”。应用它,有助于识别和 评价市场的机会和风险,求得在竞争环境下的生存。 潜在的对手 供应商行业竞争者消费者 替代品 0065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产业链)是其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整套工序。价值链中的参与者 ,将随产品或服务区接近消费者,并给产品或服务增加一定的价值。 通过分解工序,对成本和价值(收入)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目前和未来的 竞争渊源,开发和创造竞争优势。 注意:靠优质产品赢得人心者,得天下; 靠贴心服务赢得客户者,得天下。 设计生产销售服务 供应商 消费者 0066 2009.5.10 2-2 分析竞争优势 3-2-2 怎样形成? v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能力的系统集成。 v管理大师 彼特.德鲁克曾言:“没有创新就是死亡”。 3-2-2-1 知识创新 (1)意义:知识经济 知识竞争 知识创新(核心)。 (2)要求:知识创新引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呼唤知识管理。 n 知识管理的主体- 各类型的组织。 n 知识管理的客体- 知识、人才和组织结构。 n 知识管理的目标- 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流动、并应实现其价值。 n 知识管理的原则- 积累、交流、共享! 0067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3)内容: n 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n 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前题。提供建业平台。 n 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保障。包括柔性管理和危机管理等。 (4)驱动模式(激励机制): n 利益驱动型; n 行政命令型; n 企业文化型; n 合作竞争型。 0068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3-2-2-2 产业创新 (1)意义:既是国家创新的核心,亦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集成。 她需要通过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和培养核心竞争能力去现实。 (2)内容:知识创新,市场创新。 (3)要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4)方法:实施梯队策略,同时进行三个层面业务 n 为保持经营业绩,须拓展目前产业,发展和保有核心业务。 n 为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须延伸相关的产品,建立新业务。 n 为培育明天的利润源,须进行知识和资金储备,投资新产业。 0069 2009.5.10 3-2 分析竞争优势 3-2-2-3 资源配置 资源特性决定其配置方式、运用机制和公司的机构设置、组合模式。 (1)资源的种类: n 公有资源-能够作用于多种业务,并且不产生彼此冲突的资源, 如:资本、品牌、专利等。 n 私有资源-可以导致业务竞争或发生冲突,并且难以管理控制的 资源,如:人才(健康管理师)、关键资产(健康评估软件)、公关和销 售力量等。 (2)资源的整合:立足资源、创造优势,须苦练内功! n 调配公有资源; 共享私有资源。 0070 2009.5.10 4、管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静态分析) 4-1 结构与功能 4-2 责任中心 4-3 转移价格 0071 2009.5.10 4-1 结构与功能 注意: 功能需要结构支撑; 结构需要功能展示。 4-1-1 管理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72 2009.5.10 0073 4-1 结构与功能 4-1-2 影响组织管理控制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n(1)正规系统:正规控制过程(目标战略)和规则 n(2)其它非正规因素(如工作伦理/职业道德/组织文化/领导风格等) 修正 目标和战略 计划、预算、执行 规则 其他信息 评价 管理控制系统 图示:正规的控制过程 2009.5.10 0074 4-1 结构与功能 4-1-3 解决非正规因素影响的方法 n(1)通过交流和沟通,达到理解与共识。 n(2)通过协调和合作,取得和谐与流畅。 4-1-4 规则 n(1)含义:正规的指令和控制,包括标准、规程、操作指南等。 n(2)特点: 不允许违反; 不经常变动。 n(3)规则的认证: 由认证机构完成的鉴定活动,如:产品品质认证、管理体系认 证等。认证机构由国家或政府认可,如中国的方圆、英国的NQA等。 2009.5.10 0075 4-1-5 公认的国际规则 n(1)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 n(2)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n(3)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n(4)HACCP计划: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食品安全质量保护体系)。 n(5)TL9000标准。针对电信业的准则和成本质量指标。 n(6)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n n 上述标准都是国际公认的规则,能有效约束组织行为和组织中成 员的行为。通过实施规则认证,能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 4-1 结构与功能 2009.5.10 0076 4-1 结构与功能 4-1-6 内控标准 (1)内部控制的含义: 一自律系统,用于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 的遵循性。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 项要素,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以及其他人员的影晌。 (2)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n 设计思路 借鉴内控理论,参考内控范例,根据内控法规,结合管理实际,对内控系 统进行定期评价,并根据业务变化随时修改。 通常,内控评价和修订都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 v目前,我国关于内控的法规制度主要有:国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行政及行业法规,如证监会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人总行的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等。 2009.5.10 0077 4-1 结构与功能 具体规则: n相互牵制原则-业务活动须由至少两个互相制约的职位分别完成。 n协调配合原则-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街接,避免扯皮和脱节。 n程式定位原则-职责制度化,工作要程式化。事有人管,各负其责。 n成本效益原则-内控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 n整体结构原则-内控系统应覆盖各业务和各部门,且与整体目标对应。 设计步骤: 确定控制目标; 整合控制流程; 鉴别控制环节; 确定控制措施; -最终,应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成予以体现! 2009.5.10 0078 4-1 结构与功能 内控体系的示意图: n内部控制的五项一般标准; n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标准; n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 内控的局限性: n内管人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n内部不相容职务者相互串通作弊; n内部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 n环节多、措施复杂,效益影响效率; n当原有控制不适用,临时控制不及时时。 2009.5.10 4-2 责任中心 4-2-1 责任中心 (1)含义:是组成管理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 ,亦是一个财务控制单位。 (2)特点: 投入可以计量,产出却难以全部计量。 (3)类型: 收入中心; 费用中心; 利润中心; 投资中心。 (4)管理目标:投入产出的最优化。 (5)评价指标: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效用-产出与目标的比较。 0079 要求: 职、责匹配, 权、利相当。 注意: 责任越明确, 控制越有效! 2009.5.10 0080 4-2 责任中心 4-2-2 收入中心 n(1)含义:没有利润责任的市场组织。 n(2)性质:同时又是一个费用中心。 n(3)特点:收入(销售额)是首要的考核标准。 工作 市场部门 输入(只对非直接生产 的成本用货币计量) 输出(用货币计量收入) 2009.5.10 0081 4-2 责任中心 4-2-3 费用中心 n(1)含义:是用货币量计量投入或费用的责任中心。 n(2)分类: 策划费用中心(又称成本中心); 随机费用中心。 4-2-4 成本中心 n(1)特点:投入用货币量计量;产出用物理量衡量;投入产出能最优关联。 n(2)适用范围:生产部门。 n(3)常用成本差异来反映其运作效率。既控制费用,又控制行为效用。 工作 生产部门 输入(用货币计量) 输出(用物理量衡量) 2009.5.10 0082 4-2 责任中心 4-2-5 随机费用中心 n(1)特点:产出无法用货币计量;系统输入输出间难建最优关系。 n(2)适用范围:管理支持中心(会计、公关等),研发中心等。 n(3)依靠预算来控制随机费用,如采用递增预算或零基预算的方式。 工作会计、研发等 输入(以货币计量)输出(以物理量衡量) 2009.5.10 0083 4-2 责任中心 4-2-6 利润中心 n(1)含义:能用利润来衡量财务表现的责任中心。 n(2)特点(核心):独立核算。 n(3)优势:提高决策速度和决策质量,责、权、利明确。 n(4)劣势:容易出现本位主义,容易追逐短期行为。 n(5)利润中心的衡量对象:管理行为;对经营行为。 工作 各业务部门 输入用货币计量 输出用货币计量 2009.5.10 0084 4-2 责任中心 n(6)评价指标: u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 u 直接利润:销售收入扣除总成本后的余额。 u 可控利润:直接利润扣除可控制的公司费用的余额。 u 税前收入:可控利润扣除其它公司摊派的利润之后的余额。 u 净收入:指税前收入扣除应交税费后的余额。 n(7)如何计量? u 在收入项下,要识别和选择收入的实现方式。 u 在费用项下,要识别和选择费用的分摊方式。 2009.5.10 0085 4-2 责任中心 4-2-7 投资中心 (Investment Center) (1)含义: 特殊的利润中心。它不仅对收入、成 本、费用和利润负责,而且还对所占 用的全部投资承担责任。 (2)评价指标(价值计量): nA、投资回报率(ROI)。它表示单位资 产的赢利能力(用比率表示)。 nB、经济价值增量(EVA)。它表示从纯 经营利润中减去资本使用额后的剩余 收益(用绝对值表示)。 企业目标是实现价值的最 大化(用未来收益的净现值 表示)。不仅要求企业利润 最大化,更要求企业对其可 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 用。 投资中心是现代企业的 一项基本标志。 2009.5.10 0086 4-2 责任中心 (3)投资回报率(ROL)的优点: n 标准全面; 易于理解和计算; 适合于任何业务部门。 (4)经济价值增量(EVA)的优点: n 所有的投资单元,对可比较的投资都有相同的利润目标。 n 当提高投资中心的ROL时,会降低其整体利润,而EVA不会。 n 不同的资产使用不同的利息率,如:对库存选择较低的利息率, 而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则选择较高的利息率。 EVA 能为不同的业务区别利润目标,能为一个部门的不同资产设定 相同的利润目标,能使管控系统中加入计划过程的规则成为可能。 但EVA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难解固定资产的会计问题。对固定 资产的投资常通过资本预算来控制。 2009.5.10 0087 4-2 责任中心 (5)投资中心的新问题: n 如何计算哪些资产已经使用? n 如何计算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n 选择何种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n 分派哪种资产?分派哪些负债? (6)资产的分类: n 流动资产 n 长期投资 n 固定资产 n 无形资产 2009.5.10 0088 4-3 转移价格 4-3-1 转移价格 (1)含义: 是一种分配收入的工具,用于利润中 心之间相互结算或转帐(交易)。 (2)设计转移价格应当实现的目标: n 转移价格应当提供决定公司费用收支底 线所必须的信息; n 转移价格必须包含目标一致性的决定; n 转移价格必须有助于衡量单个利润中心 的经营管理业绩; n 转移价格必须有益于理解和管理。 注意: 设计转移价格是一个 “资源决策”和“价格决 策”的过程。是管理控制 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切勿 疏忽! 2009.5.10 0089 4-3 转移价格 (3)设计转移价格的原则: 应与对外销售的价格近似。 (4)设计转移价格的方法: n 市场价格; n 协商价格; n 双重价格; n 成本加成。 (5)定价方法: 成本基础法。 两步定价法。 利润分享法。 (6)管理方式: 协商; 内部经济仲裁。 2009.5.10 5、组织管控的行为和流程 (动态分析) 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实施评价激励 n5-1 预测和决策 n5-2 制订计划 n5-3 编制预算 n5-4 绩效评定 n5-5 薪酬激励 0090 2009.5.10 5-1 预测和决策 5-1-1 预测(Forecast) (1)方法: n 定量预测,如:回归分析法。 n 定性预测,如:主观概率法、专家预测法。 n 定时预测,如: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2)程序: n 确定目标; n 收集查验资料; n 建立数学模型; n 进行内外因素分析。 009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 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 2009.5.10 5-1 预测和决策 5-1-2 决策(Decision) (1)条件: n 有明确的目标; n 有可行的方案; n 能够进行预算; n 有可选择的三种状态。 (确定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2)内容(就黑箱而言): n 目标战略决策(箱外) n 管理控制决策(箱内) (含三项内容:经营、融资、投资) (3)要素: n 决策者素质; 决策依据; 决策方法。 0092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历代军事家追 求的理想境界 注意: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 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2009.5.10 5-1 预测和决策 (4)决策的模型: 可供方案的特性 可供方案的价值 模型和程序 求解及优选 最优决策 信息 环境 处理 输入 输出 反馈 方案 A B C 人 0093 2009.5.10 0094 5-1 预测和决策 (5)决策过程(主要步骤): n其不仅是个自在系统,而且是个自为系统;不仅有决策,且存在执行和反馈。 3、提出和评价备选方案 2、查证原因 5、执行方案4、选择方案 6、分析执行结果 1、发现问题 2009.5.10 5-2 制订计划 5-2-1 计划 (1)计划的作用:经营之道,以计为首。 (2)制订计划的原则: 若要定计、用计,首先必须算计。 n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心中有数,三思而行。 n 随机应变,因敌制胜。避实击虚,出奇制胜。 (3)制订计划的方法: n 分析新项目的方法:可行性分析法等。 n 分析已实施项目的方法:价值链分析法;费用分析法(ABC)。 0095 2009.5.10 5-3 编制预算 5-3-1 编制预算的意义 预算是计划的数量说明,是用货币表示的短期计划( 年度计划),是典型的、使用最广的管理控制工具。 5-3-2 编制预算的作用 n 为计划作详细安排; n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n 确定管理者的责任; n 是绩效评估的标准。 5-3-3 编制的方法: n 弹性预算; n 零基预算; n 滚动预算。 0096 2009.5.10 0097 5-3 编制预算 5-3-4 预算的内容: n 经营预算 n 财务预算 n 资本预算 注:左图是预算的基本科目 5-3-5 如何实现预算?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合理预算的实现概率必须50%。 2009.5.10 5-4 绩效评定 5-4-1 用“差异”分析经营成果 如何计算差额? 制定标准; 全面预算; 分析差异。 0098 2009.5.10 5-4 绩效评定 5-4-2 用“比率”分析财务报表 (1)分析内容: n 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n 营运能力分析-财务目标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一)
- 企业培训课件pop海报
-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 课件 任务6.2 珠宝杂志封面
- 英语 九年级全册
- 餐饮店品牌形象保护与侵权纠纷处理合同范本
- 海鲜餐厅经营权转让协议
- 环保产业现场安全评估咨询服务协议
- 成都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分担策略
- 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租赁与员工福利合同
- 劳务派遣考勤考核方案
- JJG 597-2025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 2025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漳州市常山开发区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09月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秋季校园招聘(8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26年中国台球产业消费趋势报告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hs编码对照表.xls
- 最新四川水利工程质量备案表格填写范例
- 临海市括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工程更改控制程序DFCPQEOMS-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