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研读·德行.ppt_第1页
世说新语研读·德行.ppt_第2页
世说新语研读·德行.ppt_第3页
世说新语研读·德行.ppt_第4页
世说新语研读·德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读文本(正文、刘孝标注); 把握承载这一文本的传统文化; 研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文化如果取其最 广义的用法,则政治、社会、经济、文学 艺术、宗教、民俗等无不涉及,我们主要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一核心往往 是一套观念、价值系统构成的。 我们关注: 世说新语中的文化价值与经典中所记 载的理想是怎样的关系? 其中的价值取向是东汉至晋时哪些人日常 生活中所表现的倾向呢? 所显示的理想与实践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还关注这样的价值观念对现代生活有 无意义?如果有,在哪里? 此外,在世说新语接受过程中有内容 的增删、评点和注释,我们还可以从接受 的层面对之加以研读、思考。 研读示例 如德行第一 正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 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1为豫章太守, 1至,便问徐孺子所在,3欲先看之。主 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 商容之闾,席不暇暖。4吾之礼贤,有何 不可!5 孝标注: 1汝南先贤传:陈蕃,字仲举,汝南 平舆人。有室荒芜不扫除,曰:“大丈夫当 为国家埽天下。”值汉桓之末,阉竖用事, 外戚豪横。及拜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 宦官,反为所害。 2海内先贤传曰:“蕃为尚书,以忠正 忤贵戚,不得在台,迁豫章太守。” 3谢承后汉书曰:“徐稚字孺子,豫章 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前后为诸 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 豫炙鸡一只,以绵渍酒中,曓乾以裹鸡, 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斗米饭,白 矛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留谒即去, 不见丧主。” 4许叔重曰:“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 。”车上跽曰式。 5袁宏汉纪曰:“蕃在豫章,为稚独设 一榻,去则悬之,见礼如此。” 追问: 士(阶层),世人领袖(个人自我期许和 行动),士人领袖的影响力(政治、社会 等层面)。 何以陈蕃能成为士则、世范?“则”“范”的标 准是什么? 徐稚何许人也?何以能称为贤人? 陈蕃的言说方式、正文的言语与叙事、注 释文的体例、作用等? 以陈蕃为世说新语之首是否偶然?意 义何在? 这则记事所隐含的价值观?人与自我、人 与他人、社会(职事关系、同道关系的角 色身份选择)、礼、礼仪的理解(外在展 示、内在超越)? 延伸阅读:各家笺释中的材料、后汉书 陈蕃传、徐稚传、窦武传 等。 后汉书陈蕃传:藩年十五,尝闲处一 室,而庭宇污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 “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举孝廉,除郎中,弃官行丧。1去 刺史周景辟为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 传而去。2去 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 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 。 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 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 郡内以荐蕃,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 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 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 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 诳时惑众,污汙鬼神乎?” 遂致其罪。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 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 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左转 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 讨之。陈蕃驳之: 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 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 府,隐覈牧守令长,其有在政失和,侵暴 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奉公之人, 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 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出官 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徵为 尚书令。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 ,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 归田里。归田 后徵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上疏谏曰:“ 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君者 ,容悦是为。夫狱以禁止奸违,官以 称才理物。若法亏于平,官失其人,则王 道有缺。而令天下之论,皆谓狱由怨起, 爵以赂成。” 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 举,不便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 归。免归 延熹八年,为太尉。上疏:“陛下深宜割塞 近习豫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事。” 九年,李膺等以党事下狱考实,蕃上疏极 谏: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 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帝讳其言切,託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 之。免官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 ,录尚书事。封高阳乡侯。与窦武等谋诛 侯览、曹节等中常侍以灵帝乳母赵夫人等 ,事泄。曹节等诛武等。 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 余人,并拔剑刃突入承明门,攘臂呼 (王甫)遂令收蕃,蕃拔剑叱甫,甫兵不 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送黄门 北寺狱。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曰:“死老魅! 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禀假不?”即日害 之。被杀 士则、世范: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树 立风标,天下向风。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徐稚: 御览四百三引海内先贤行状:徐孺子徵 聘未尝出门,赴丧不远万里。常事江夏黄公,薨 ,往会其葬。家贫无以自供,賫磨镜具自随。每 至所在,赁磨取资,然后得前。既至设祭,哭毕 而返。陈仲举为豫章太守,召之则到,馈之则受 ,但不服事,以成其节。 袁宏后汉纪二十二:蕃以礼请为功曹 ,稚为之起,既谒而退。蕃馈之粟,受而 分诸邻里。 同上:稚少时,游学国中,江夏黄琼教授 于家,故稚从之咨访大义。琼后仕进,位 至三司,稚绝不复交。及琼薨当葬,稚乃 赴吊进酹,哀哭而去。 进一步思考: 笺释、考证类已有思考: 陈蕃为豫章太守时间(程炎震);关于以 绵渍酒裹鸡目的的讨论(朱子);“明府”、 “府君”的讨论等。如: 刘辰翁评:此可名酒干矣。鸡酒颇简,斗 米何多,万里裹粮,此恐不易。 朱子语类百三十五:徐孺子以绵漬酒 藏之鸡中去吊丧,便以水浸绵为酒以奠之 便归。所以如此者,是要用他自家酒,不 用别处底。所以绵渍者,盖路远难以器皿 盛故也。 可接着思考: 评论类: 杨慎云:蕃亦痴矣,为郡守,采一郡之风 谣,为宰相,以天下为耳目。若闭阁悬榻 ,乃干木、泄柳所为,岂郡守、宰相之事 乎?宦官之事,宜其及矣。 钟惺云:作守令胸中无主,不能作下贤事 。 在某一角度有相通性的叙事: 如政事第二: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 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未至发所,道闻民 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 贼大,宜先按讨。”仲弓曰:“盗杀财主,何 如骨肉相残?”1 1按后汉时贾彪有此事,不闻寔也。 后汉书张酺传:酺虽儒者,而性刚断 。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强。长吏有杀盗 徒者,酺辄案之,以为令长受臧,犹不至 死,盗徒皆饥寒傭保,何足穷其法乎!( 1529) 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 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 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 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 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言语33 ) 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 ,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 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方正第44) 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 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 ( 雅量30) 艺文类聚卷二十二:(孔)融以汝南 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曰:汝南 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 中;颍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 汝南许子伯与其友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 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哭世者也 。汝南府许掾J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 好地理,未有成功见効如许掾者也。 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颍川 士虽有竒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 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 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李洪为太尉掾, 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弟命,便饮 酖而死,弟用得全; 颍川士虽尚节义,未有能杀身成仁如洪者 也。汝南翟文仲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 讨王莽;颍川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 者也。汝南袁公着为甲科郎中,上书欲治 梁冀;颍川士虽慕忠谠,未有能投命直言 者也。 一、世说新语之“孝”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孔安国曰 :鲁大夫仲孙何忌,懿谥也。)子曰:“无 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郑玄曰:孟孙不晓无违, 意将问于樊迟,故告之。樊迟,弟子樊须 也。)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马融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孙彘也,武, 谥也。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 母忧耳也。) 子游问孝,(孔安国曰:子游,弟子也, 姓言名偃也。)子曰:今之孝者,是谓 养 ;至于犬马,皆 有飬,不敬何以别乎?” (苞氏曰:犬以守御,马以代劳, 飬人者 。一曰:人之所养,乃 至于犬马,不敬则 无以别。孟子曰:飬而弗爱,豕畜也;爱 而弗敬也,兽畜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谓承望 父母颜色乃为难也。)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马融曰:先生谓父兄, 馔,饮食也。)曾是以为孝乎?(马融曰 :孔子喻子夏曰: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 乎?未足为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耳 也。) 韩非子忠孝: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 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 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 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 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 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庄子天运: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 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 ;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 ,使天下兼忘我难。注:夫至仁者,百节 皆适,则终日不自识也。圣人在上,非有 为也,恣之使各自得而巳耳。自得其为, 则众务自适,羣生自足,天下安得不各自 忘我哉。各自忘矣,主其安在乎?斯所谓 兼忘也。 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 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 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陈寔 字仲弓,颍川许昌人。为闻喜令、太丘长 ,风化宣流。)乃使元方将车,(先贤 行状曰:陈纪字元方,寔长子也。至德 绝俗,与寔高名并著,而弟谌又配之。每 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号“三君”,百城皆 图画。)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 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 下食。(张璠汉纪曰:淑有八子:俭 、靖、焘、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 ,县令范康曰:“昔髙阳氏有才子八人。”遂 署其里为髙阳里。时人号曰八龙。)文若 亦小,坐箸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 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 百里贤人聚。”) 陈寔、陈纪、陈群 陈谌 荀淑、荀俭、荀彧 荀爽 太史奏:真人东行。 檀道鸾续晋阳秋:于时德星聚,太史奏 :“五百里贤人聚。” 陈梦槐云:摹两家德素,风景俨然。 余嘉锡案:父子同游,人间常事,何至上 动天文?此盖好事者为之,本无可信之理 。据汉杂事所载,殆时人钦重太丘名 德,造作此言,与荀氏无与焉。乃其后人 自为家传,附会此事,以为家们光宠,斯 其诬罔虚谬,足令识者齿冷矣。 10、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 朝典。(魏志曰:“歆字子鱼,平原髙 唐人。”魏略曰:“灵帝时与北海邴原、 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 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陈元方 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 熙之轨焉。 刘辰翁:写得可观。 方苞:处家者当以子鱼为法。 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魏书曰 :“朗字景兴,东海郯人,魏司徒。)歆蜡 日,(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 始为蜡。蜡,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 而索飨之。五经要义曰:“三代名腊: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 腊。”晋博士张亮议曰:“蜡者,合聚百物索 飨之,岁终休老息民也。 腊者,祭宗庙五祀。传曰:腊,接也 。祭则新故交接也。秦、汉已来,腊之明 日为祝岁,古之遗语也。)尝集子侄燕饮 ,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王隐晋书曰:”张华字茂先,范阳 人也。累迁司空,而为赵王伦所害。) 7、客有问陈季方:(海内先贤传曰:“ 陈谌字季方,寔少子也。才识博达。司空 掾公交车征,不就。”)“足下家君太丘,有 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 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 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 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魏书曰: 陈群字长文,祖寔,尝谓宗人曰:“此儿必 兴吾宗。”及长,有识度。其所善,皆父党 。)与季方子孝先,(陈氏谱曰:谌 子忠,字孝先,州辟不就。)各论其父功 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 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父则持平,子则尊崇自己父亲。 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 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 其言!”(晋阳秋曰:“祥少有美德行。 ”) 3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 ,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桓彛别传曰:彛字茂伦,谯国龙亢人。汉五更 桓荣十世孙也。父颕,有高名。彛少孤,识鉴明 朗,避乱渡江,累迁散骑常侍。僧法深不知其俗 姓,盖衣冠之胤也。道徽髙扇,誉播山东,为中 州刘公弟子。值永嘉乱,投迹杨土,居止京邑, 内持法纲,外允具瞻,弘道之法师也。以业慈清 净,而不耐风尘,考室剡县东二百里岇山中,同 游十余人,高栖浩然。支道林宗其风范,与高丽 道人书,称其德行。年七十有九,终于山中也。 ) 24、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 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 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 ,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 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箸两颊边,还 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鉴别传曰: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汉 御史大夫郗虑后也。少有体正,耽思经籍,以儒 雅著名。永嘉末,天下大乱,饥馑相望,冠带以 下,皆割己之资供鉴。元皇征为领军,迁司空、 太尉。中兴书曰:鉴兄子迈,字思远,有干 世才略。累迁少府、中护军。)郗公亡,翼为剡 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周氏谱曰:翼字子卿,陈郡人。祖奕,上谷 太守。父优,车骑咨议。歴剡令、青州刺史、少 府卿。六十四而卒。) 生事之以礼: 25、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 作食。(王隐晋书曰:祖纳字士言 ,范阳遒人,九世孝廉。纳诸母三兄,最 治行操,能清言,歴太子中庶子,廷尉卿 。避地江南,温峤荐为光禄大夫。) 29、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中兴书曰:王悦子长豫,丞相导长 子也。仕至中书侍郎。)丞相见长豫辄喜 ,见敬豫辄嗔。(文字志曰:王恬字 敬豫,导次子也。少卓荦不羁,疾学尚武 ,不为导所重。至中军将军。多才艺,善 隶书,与济阳江虨以善奕闻。) 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 ,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倂 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 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王氏谱曰:导娶彭城曹韶女,名淑。 ) 45、呉郡陈遗,(未详。)家至孝,母好 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 煮食,辄贮録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 贼出吴郡,(晋安帝纪曰:孙恩一名 灵秀,琅邪人,叔父泰事五斗米道,以谋 反诛。 恩逸逃于海上,聚众十万人,攻没郡县, 后为临海太守辛昺斩首送之。)袁府君( 山松,别见。)即日便征,遗己聚敛得数 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 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 33、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 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 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别传 曰:宣字子宣,陈留人。汉莱芜长范丹 后也。年十岁,能诵诗书,儿童时,手伤 改容,家人以其年幼,皆异之。征太学博 士,散骑常侍,一无所就。年五十四卒。 ) 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晋诸公 赞曰: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祥世 家曰:“祥父融,娶髙平薛氏,生祥。继 室以庐江朱氏,生览。“晋阳秋曰:“后 母数谮祥,屡以非理使祥,弟览辄与祥俱 ,又虐使祥妇,览妻亦趋而共之。母患, 方盛寒冰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剖冰求之 ,有处冰小解,鱼出。” 萧广济孝子传曰:“祥后母忽欲黄雀炙 ,祥念难卒致。须臾,有数十黄雀飞入其 幕。母之所须,必自奔走,无不得焉。其 诚至如此。)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 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 萧广济孝子传曰:祥后母庭中有李, 始结子,使祥昼视鸟雀,夜则趍鼠。一夜 ,风雨大至,祥抱泣至晓,母见之恻然。 ) 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闇斫之。值祥私起 ,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巳,因跪 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虞 预晋书曰:祥以后母故,陵迟不仕。 年向六十,刺史吕檄为别驾,时人歌之 曰:“海、沂之康,寔赖王祥;邦国不空, 别驾之功。”累迁太保。) 事父母的方式。 在沒有是非曲直的情況下,子女顺从父母 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涉及到是非曲直, 该如何?論語、禮記的態度清晰 ,以爲子當諫父,而非曲從。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 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 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説則復諫 。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 ,不説,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 孝。 朱子以爲論語和禮記內則“言 相表裏”。他說:“幾,微也。微諫,所 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諌也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 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 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寜 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 怨,起敬起孝也。” 兩者合觀之,雖然子女要以婉曲的方式諫 父母,但進諫父母之決心甚堅,因爲在子 順父之原則之上,尚有鄉黨輿論,即有更 高的是非標準存在。禮記此條“鄭氏 注”云:“子從父之令不可謂孝也。” 孟子對此問題的態度比較複雜,但有 理路可尋。從大的原則看,孟子以爲”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是不贊成曲從 的。但他持父子之倫以“仁”爲本,故主張“ 父子之間不責善”。孟子離婁上曰: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 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 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 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 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 離則不祥莫大焉。 孟子又以匡章之例证明“父子責善,賊 恩之大”,但不認同“通國皆稱”匡章为“不孝” 的說法。孟子不排斥子以感化方式使父歸 於正。如孟子萬章上載孟子曰:“書 曰:祇載見瞽叟,夔夔奇栗,瞽叟亦允 若。是爲父不得而子也。”朱子釋孟子之意 :“孟子引此而言瞽瞍不能以不善及其子, 而反見化於其子,則是所謂父不得而子者 。” 由於曾子是孝子,又有一位脾氣暴燥的父 親曾皙,父子衝突較多,所以大戴禮記 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 、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都有 關於是否曲從父母的討論。其文云: 大戴禮記曾子立孝:君子之孝,忠愛 以敬;反是亂也。盡力而有禮,莊敬而安 之,微諫不倦,聽從而不怠,歡欣忠信, 咎故不生,可謂孝矣。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君子之孝也,以 正致諫;士之孝,以德從命;庶人之孝, 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父母愛之,喜而 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 諫而不逆。 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單居離問于曾 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 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 則諫,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巳。從而不諫 ,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 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 由興也。由己為無咎則寧,由已為賢人則 亂。 与以上论语、孟子、礼记等 論述相比,大戴禮記有兩点令人關注 :一是子當諫父,然諫不從,則當依父母 之意行之,且當“行之如由己”,也就是說子 女最終曲從父母,且爲父母受過,從而使 父母免受鄉黨輿論的譴責。 二是將孝分爲王者、“君子”、“士”、“庶”之 孝,各種人群持有不同的標準(此似繼承 孝經而來),其中只有“君子”孝中有“ 以正致諫”之目,其他人群似無此要求。然 而君子非以勢位劃分,以有道來界定,所 以又可突破社會身份,自有其靈活之處。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 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晋诸公赞曰 :戎字浚冲,琅邪人。太保祥宗族也。文 皇帝辅政,锺会荐之曰:裴楷清通,王戎 简要。即俱辟为掾。晋践阼,累迁荆州刺 史,以平吴功,封安丰侯。 晋阳秋曰:戎为豫州刺史,遭母忧, 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棊奕 ,而容貌毁悴,杖而后起。时汝南和峤, 亦名士也,以礼法自持。处大忧,量米而 食,然顦顇哀毁不逮戎也。) 武帝谓刘仲雄曰:(王隐晋书曰:刘 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阳景王后也。 亮直清方,见有不善,必评论之。王公大 人,望风惮之。侨居阳平,太守杜恕致为 功曹,沙汰郡吏三百余人。三魏佥曰:但 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累迁尚书、司隶 校尉。)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 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 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 ,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晋阳秋曰:世祖及时谈以此贵戎也 。) 20、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 ,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 性之讥。”(曲礼曰:“居丧之礼,毁瘠 不形,视听不衰。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 孝。”孝经曰:“毁不灭性,圣人之教也 。” (晋安帝纪曰:仲堪,陈郡人,太常 融孙也。车骑將軍谢玄请为长史,孝武说 之,俄为黄门侍郎。自杀袁悦之后,上深 为晏驾后计,故先出王恭为从弟为北蕃。 荆州刺史王忱死,乃中诏用仲堪代焉。 42、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 豫章,存亡未测。(徐广晋纪曰:王 愉字茂和,太原晋阳人。安北将军坦之次 子也。以辅国司马出为江州刺史,愉始至 镇,而桓玄、杨佺期举兵以应王恭,乘流 奄至,愉无防,惶遽奔临川,为玄所得。 玄簒位,迁尚书左仆射。) 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 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中兴书 曰:绥字彦猷,愉子也。少有令誉,自王 浑至坦之六世盛德,绥又知名于时,冠冕 莫与为比。位至中书令、荆州刺史,桓玄 败后,与父愉谋反伏诛。) 46、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 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 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续晋 阳秋曰:孔安国字安国,会稽山阴人。 车骑愉第六子也。少而孤贫,能善树节, 以儒素见称。歴侍中、太常、尚书,迁左 仆射、特进,卒。) 47、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 遭母童夫人艰,(道助,坦之小字。附子 ,隐之小字也。吴氏谱曰:坦之字处 靖,濮阳人。仕至西中郎将功曹。父坚取 东苑童侩女,名秦姬。)朝夕哭临,及思 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絶,路人为之落泪 。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 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 官,当好料理此人。 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 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郑缉孝子 传曰:隐之字处黙,少有孝行,遭母丧 ,哀毁过礼。时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 母,扬州刺史殷浩之妹,聪明妇人也。隐 之毎哭,康伯母辄辍事流涕,悲不自胜。 终其丧如此。谓康伯曰:汝后若居铨衡, 当用此軰人。后康伯为吏部尚书,乃进用 之。 晋安帝纪曰: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 洁。奉禄頒九族,冬月無被,桓欲革嶺南 之敝,以為廣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貪 泉,世傳飲之者其心無厭,隐之乃至水上 ,酌而飲之,因賦詩曰:石门有贪泉,一 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为 卢循所攻,还京师,歴尚书、领军将军。 晋中兴书曰:旧云:往广州,饮贪泉 ,失廉洁之性。吴之为刺史,自酌贪泉饮 之,题石门为诗云云。) 晋范弘之与王珣书:情忠孝者寡,利 忠孝者众。 轻诋18:简文与许玄度共语,许云:“ 举君、亲以为难。”简文便不复答。许去后 而言曰:“玄度故不至于此。” 世說新語有幾則觸家諱事: 盧志于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 何物?”答曰:“如卿于盧毓、盧珽。”士龍 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 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 ,寧有不知,鬼子敢爾!”議者疑二陸優劣 ,謝公以此定之。(方正18)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馬,船泊荻渚。王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