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电动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电动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内容分值评分要求评估10分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3、评估环境4、评估用物5、操作者自身评估22222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2、评估用物可于准备用物时检查评估。准备时也未检查者扣除该项分计划20分1、预期目标(3点)2、准备(1)操作者自身准备(2)用物准备(3)患者准备(4)环境准备3310221、预期目标根据考核要求扣分,要求回答,漏1项扣2分,未作要求者不扣分2、准备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3、患者准备、环境准备可和评估一起进行实施50分1、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交流2、治疗盘放于床头桌上,消毒瓶挂于床头墙壁上,接通吸引器电源,再次检查调节负压。戴手套3、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4、吸痰:分别吸净口腔、咽喉部和气管内的痰液,吸气管内痰液时,吸痰管插入预定部位后,稍退0.51cm,游离吸痰管的尖端,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以吸净痰液.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面色5、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内集中处理,吸尽玻璃接头和管道内的痰液,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瓶内6、擦净口鼻,检查口腔、听心肺。脱手套,为患者拍背7、事理床单位和用物,洗手,取下口罩8、进行健康教育21022542231、违背下列原则酌情扣分(1)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2)查对制度(3)节力省时(4)动作熟练、轻巧、准确(5)无菌和隔离观念2、吸引装置装错酌情扣57分3、负压调错酌情扣57分4、接头污染酌情扣23分。插管时未停止吸引酌情扣35分5、1次吸引时间超过15s酌情扣23分评价20分1、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改善2、吸痰彻底有效,无粘膜损伤3、护士操作熟练,患者满意6771、操作不熟练,急救意识不强酌情扣分2、护患沟通不良酌情扣35分3、吸痰过程中未观察病情酌情扣35分一、预期目标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二、注意事项1、适应前需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接错。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需分别有鼻、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时,应每一部位各用一根吸痰管,放置上呼吸道感染播散到下呼吸道。(2)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3)气管切开患者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每班更换一次;非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用物每24小时更换1次。(4)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内感染。(5)贮液瓶和连接胶管应每日清洁和消毒。(6)吸引装置每人1套,不可共用。(7)吸痰管拟插入部分,即使戴手套的手也不可以触及,应采用无接触技术用血管钳夹持吸痰管。3、吸痰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粘膜。4、避免缺氧。(1)吸痰时,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2)每次吸痰前和两次抽吸之间,应给患者吸氧或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后再吸,以免造成缺氧。(3)所用的吸痰管,其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的1/2,以免阻塞呼吸道,加重缺氧。5、稀释痰液。痰液粘稠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稀释痰液。6、若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使用时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