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2年河北省通过审鉴定甘薯品种.doc_第1页
截止2012年河北省通过审鉴定甘薯品种.doc_第2页
截止2012年河北省通过审鉴定甘薯品种.doc_第3页
截止2012年河北省通过审鉴定甘薯品种.doc_第4页
截止2012年河北省通过审鉴定甘薯品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审定(认定)的甘薯品种1 一窝红:品种来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研究所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收获的南瑞苕*胜利百号杂交种子中选出,原系号为59-541,1963年育成,经徐州赣榆县鉴定推广。1965、1966两年分别由河北省农作物所和唐山农科所引入,1984年经河北省品审会审定。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色浓绿,叶脉、脉基与柄基均为紫色。叶形心脏或心带齿,中长蔓,茎粗,茎色绿带紫。分枝中等,匍匐型。薯块下膨纺锤形,皮红,肉淡黄,有紫晕。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多整齐。发根缓苗快,生长势强。耐肥及抗旱耐瘠性均较好,适应性广,中抗黑斑病,易感茎线虫病和根腐病。结薯早而集中,结薯数中等,薯块大小适中,烘干率26.5%,比胜利百号高2个百分点。食味较好,耐储藏性略差。产量表现: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田可达3000-3500公斤,春薯比胜利百号增产15-20%,夏薯增产25-36%。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起垄栽培,春薯每亩3300-4500株,夏薯3500-5000株,不翻蔓,徒然湿度过大可提蔓。注意防止黑斑病、线虫病等病害。应采取高温育苗,高剪苗及无病种薯等综合措施。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作春夏薯均可,以夏薯增产更显著。2宁薯1号品种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967年从恒进*栗子香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67-234。1975年由河北省农作物所和保定唐县分别引入我省,1984年通过河北省品审会认定。特征特性:顶叶、叶片均为绿色,叶脉、脉基紫色,柄基为绿色。叶心脏形或浅缺刻,叶片大,茎粗,色绿。分枝数较少,蔓中长匍匐型。薯块纺锤形至下膨纺锤形,薯皮紫红,肉淡黄或微带红色。种薯萌芽性差,生长势较强。耐水耐肥,不耐瘠薄干旱。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能力较弱,中抗根腐病。结薯早而集中,结薯数多,薯块大且整齐,烘干率31-34%,比胜利百号高5个百分点左右,食味好,储藏性好。产量表现:一般亩产1800公斤左右比胜利百号增产幅度10-30%。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起垄种植每亩3300-4500株,一般生长期不翻蔓。因萌芽性差要留足种薯,增加育苗用种量,采用高温育苗,并用5000倍托布津浸种10分钟及高建庙防止病害。适宜在平原水肥水肥较足的地区种植,春夏薯栽种均可,尤以夏栽更为适合。3徐薯18:品种来源:江苏省徐州农业研究所1972年用新大紫*华北52-45的杂交种育成,原系号73-2518,1982年3月河北省品审会审定。特征特性:顶叶、叶片均为绿色,叶脉、脉基和柄基均为紫色。叶心脏形或浅单缺刻,蔓中长,茎色绿紫。分枝数较多,匍匐型。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紫红,肉白色。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使其特点,萌芽性好,出苗早而多,长势壮,叶蔓前期生长较快,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耐旱耐瘠,耐湿性较强,不择土壤,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抗根腐病,但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能力差,结薯早而集中,结薯数多,中期膨大快,后劲大,上薯率高薯块大且整齐,烘干率26-30%,食味中等,鲜薯较储藏性。产量表现:一般亩产2000公斤,春、夏薯比胜利百号增产20-30%,在根腐病疫区推广增产效果更明显。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春薯每亩3000-3500株,夏薯每亩4000株左右。发根性较差,栽时浇好坑水。抗黑斑病性较差,育苗时用500倍托布津浸种和高温催芽,高剪苗,采用综合防止法。4华北52-45品种来源: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0年从南瑞苕*胜利百号杂交后代中育成,1957年在山东多年鉴定后,加以推广。特征特性:顶叶、叶片为绿色,叶脉、脉基与柄基均为紫色。叶片以浅缺刻为主,也有心形带齿。叶片中等大小。茎绿带紫色,茎粗短。株型疏散,薯块为下膨纺锤形,薯皮粉红色带黄斑,薯肉淡橘红色有紫晕。萌芽性优于胜利百号,分枝较多,但茎叶量少。长势较强,耐肥但不耐瘠薄干旱,对低温及地下害虫抗性差,抗黑斑病能力较强,重感根腐病,感线虫病。结薯较早,薯块膨大快,薯数多而集中,整齐光滑。烘干率27%,食味较优,储藏期间易感干腐病。产量表现:在水肥较好的土地,夏薯亩产2250公斤左右,比胜利百号增产20-40%,春薯增产20%左右。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栽或间作套种。 5京农杂4(农大红)品种来源:北京农业大学1957年由河北351*广东自杂田间落粒种的杂交后代中选出,1961年育成,又名农大红。原系号57-5-4。1984年通过河北省品审会认定,加以推广。特征特性:顶叶绿、幼龄叶片展开后叶缘略现紫色,叶脉及柄基均为绿色,脉基紫色。叶心形带齿,蔓短,绿色,中等粗,半直立型。薯块为长膨纺锤形,薯皮淡紫红色,薯肉黄。萌芽性良好,生长势强,自然开花,耐旱耐瘠性强,结薯早,薯块大热整齐,烘干率偏低23.8%,食味差,较耐 储藏。产量表现:一般亩产1250-2000公斤。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亩密度3000-3500株为宜,茎叶产量高,适宜做饲用品种,宜作春薯。在春薯区均可种植。6遗字138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60年用胜利百号*南瑞苕杂交育成。1964年引入唐山、保定等地,1984年河北省品审会认定。特征特性:顶叶、叶片、叶脉及柄基均为黄绿色,脉基带紫色。叶片浅复缺刻,黄绿色,中等大。长蔓,茎绿色,茎粗中等。分枝较多,属匍匐型。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褐色,薯肉浅橘红色。萌芽性强,长势中等,春夏薯型。耐肥耐渍性好,结薯早,薯数多,薯块中等。烘干率27%左右,食味较好。适宜鲜食和食品加工,较耐储藏。产量表现:春薯比胜利百号增产30%左右,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3500公斤。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春薯亩密度3000株左右,夏薯3500-4000株。为提高鲜食积烘烤品质,氮肥不宜施用过多。7胜利百号品种来源:日本品种,原名冲绳百号。1936年用七福*潮州杂交育成。1941年引入我国,1948年解放后改名为胜利百号。特征特性:顶叶及叶片绿色、叶脉淡紫,脉基紫色。叶形多为浅裂单缺刻,兼有心脏形或浅裂复刻。叶片大小中等,蔓长及茎粗中等,茎中基部紫色,分枝较多。薯块为下膨纺锤型,有条沟,皮淡红色,肉淡黄色。萌芽快而多,生长势强,适应性广。高抗茎线虫病和茎腐病,易感黑斑病和皱缩花叶病,重感根腐病。烘干率27%左右,食味中等,储藏性中等。产量表现:五十年代种植的胜利百号蔓短,长势强,结薯较早,亩产一般1500公斤左右。六十至七十年代,病毒病和根腐病大量危害,加之该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严重下降,蔓细而长,各地逐步缩小种植面积。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种薯和剪蔓扦插时必须提纯,并做好防病毒工作。采用高垄栽培。适应性广,除低洼地均可种植。8冀薯1号:品种来源: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0年从满村香自交后代中选出,原系号河北872,1975年河北省审定。特征特性:顶叶、叶色绿,叶脉微紫。叶片浅单缺刻,蔓中长较细,分枝多。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肉白色。萌芽性较好,长势偏弱,喜水肥,不耐干旱瘠薄,适应性较差。结薯早而集中,晒干率30%左右。比一窝红高1-2个百分点。食味中等,感黑斑病。产量表现:产量较高,夏薯一般亩产2000公斤,在水肥地比胜利百号增产20%以上。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育苗期采用500倍托布津浸种,高温催芽及高剪苗等措施防治黑斑病,每亩3500-4000株为宜。注意协调水肥,加强前、中期管理,促进早发。 9冀薯2号:品种来源: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从冀77-98*潮薯1号杂交后代中选出,原系号位82-8-15,1988年河北省审定。特征特性:顶叶绿、叶色绿,叶片心脏或心齿,叶片中等大小。茎色绿,茎粗中等。株型匍匐。分枝多10个左右。蔓长212.6厘米属于中长蔓。大中薯率高,薯数3-4块。薯块纺锤形,薯皮褐色,肉黄白色。萌芽性好,长势中上等,前期缓慢,中后期快。结薯集中,薯块中后期膨大迅速。抗黑斑病强,耐储藏性好。较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9.55%,可溶性糖2.94%,春薯烘干率32.4%,食味上等。产量表现:春薯亩产平均2727公斤,最高亩产3800公斤。夏薯亩产1688公斤,最高1840公斤,比徐薯18增产17.6%。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苗床排树不宜过密,出苗后注意炼苗。育苗时用托布津5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药液泼浇防止黑斑病。密度3300-3500株/亩,插苗后注意噢保墒,促苗早发,生育期不翻蔓。除山丘地线虫病区,春、夏薯均可种植,以春薯增产更为显著。 10冀薯3号品种来源: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从徐薯18*华北166杂交后代中选出,原系号冀12-17,1985年育成,1988年河北省审定。特征特性:顶叶紫褐、叶绿色,叶脉浅紫。叶片心脏形,中等大。茎绿色,茎粗中等。株型疏散匍匐,分枝中等。蔓长2.5米以上,属长蔓型。薯数4-6块,中薯率高,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褐色,薯肉浅橘红色。萌芽性强,幼苗生长较快,长势中上,结薯期中等,生长中期薯块膨大速度快,适宜早收上市。抗或高抗根腐病,中抗或高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是一个多抗性品种。耐储藏性较好,较耐湿,耐旱耐瘠性较好,适应性广。品质:薯块烘干率25-30%,粗蛋白含量2.63%,总可溶性糖4.78%,Vc含量17.7毫克/100克鲜薯,胡萝卜素含量1.87毫克/100克鲜薯。食味中上,食用加工品质好。产量表现:春薯亩产1924-3172公斤,夏薯11736-2143公斤,相当于徐薯18。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育苗期3月下旬,种薯用500倍托布津浸种10分钟防治黑斑病,苗床排种不宜过密,萌芽后注意晾晒。栽苗密度春薯每亩3000株,夏薯3500株。栽后注意保墒,保苗成活早发,生育期不翻蔓。 11.冀薯4号品种来源:是由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鸡蛋黄为母本,宝石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原系号冀181,1992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通过国家审定为优质食用品种。该品种突出优点是熟食味好、细甜、纤维极少、薯皮光、外形好,是目前国内食用优质品种之一。特征特性:顶叶绿带褐色,叶形浅缺刻,茎叶绿带紫,茎长中等;薯皮砖红色,薯肉桔红色,薯块纺锤形。缺点是萌芽性、耐旱性较差,不抗根腐病。烘干率27%左右。鲜薯可溶性糖3.03,百克鲜薯含胡萝卜素4.9毫克、维生素C 18.9毫克。食味干面甜有香味。 产量表现:鲜薯产量与徐薯18相当,春薯亩产2500公斤以上,夏薯亩产平均在1500公斤左右,栽培要点适宜地区:适合中等地力、无根腐病地区种植。育苗时所需苗床温度稍高。栽时施足底肥,促前期早发棵。密度每亩3500株。夏薯生育期100天左右。适宜北方甘薯区各省市种植。12.冀薯5号:品种来源:又叫红肉红,由鲁薯1号芽变育成。河北省安国原种场选育,1992年通过河北省品审会审定。特征特性:叶色浓绿,叶脉浅紫色。叶片心形带齿。蔓紫色带绿,分枝多,茎较粗,长度中等,叶节较密。薯块为短纺锤形,薯皮粉红色,薯肉杏黄或桔红色。种薯萌芽性好,出苗快整齐,秧苗多,健壮。植株长势壮,结薯集中整齐,薯块大,易收获,早熟性好。抗黑斑病,耐储藏。干率26.7,食味中等。13.冀薯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食用型高产甘薯新品种。其母本是冀薯5号,高产抗病食用品质较好,通过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其突出特点: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长势壮,抗旱性突出。兼抗甘薯主要病害。结薯集中整齐,薯形大而美观,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薯皮光滑,干物率为21.6% ,可溶性糖7.69%,类胡萝卜素7.2mg/kg。该品种熟食味中等,大、中薯率及商品薯率高,耐储藏,商品性好。冀薯6号(11-13)冀14-214.冀薯98:品种来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冀21-2为母本,三浅裂野牵牛选系Y-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于高产高淀粉兼用型品种,全国区试取得鲜薯、薯干、干物率及淀粉含量四项第一,2004年3月19日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品种鉴定编号为“国鉴薯2004003”。特征特性:顶叶和叶片浅绿色,叶脉浅紫色,叶形心形带浅齿,叶片大小中等;长蔓,蔓粗中等,分枝较少;结薯集中整齐,薯形纺锤形。薯皮深红色,薯肉浅黄色;单株结薯5-7个,大中薯率中等。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高,熟食品质中上;耐储藏,萌芽好,长势稳健,薯块膨大早;感甘薯线虫病,中抗根腐病,抗黑斑病。产量表现: 2002-20003年北方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070.06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2.35,薯干亩产624.23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8,干物率比对照高2.71个百分点。大区生产试验鲜薯增产23.68,薯干增产26%。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起垄种植,春夏薯适期早栽;亩密度中等肥力春薯25003000株,旱薄地和夏薯3500-4000株;增施基肥和有机肥,化肥以钾、磷肥为主,后期视长势补充追肥;育苗前期催芽温度30-32为宜。适时收获,霜降以前收获入窖,安全储藏温度11-13为宜。在无茎线虫地块种植,病地注意防治线虫病。适宜在北方薯区各省春、夏薯区推广种植。15.冀薯99:品种来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冀21-2为母本,三浅裂野牵牛选系Y-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参加2004-2005年国家甘薯北方区域试验。薯干产量第一,鲜薯产量第二,2006年3月23日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国鉴甘薯2006001,在北方薯区各省推广应用。特征特性:该品种萌芽性中等,中短蔓,分枝较多,茎较粗,叶片三角带齿,顶叶和叶色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茎绿色,薯形纺锤,薯皮紫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性一般,单株平均结薯4.2个,大中薯率高,薯干品质一般,食味较好,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较抗茎线虫病。产量表现:2004-2005年国家甘薯北方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产量2228.20公斤/亩,较对照平均增产17.22%,居第二位;薯干平均616.6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8.08%,居第一位。平均烘干率27.56%,与对照相当。16. 河北351品种来源:由原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51年从南瑞苕*农林4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51-351。特征特性:顶叶绿,叶色浓绿,叶形心脏形,中等大。叶脉紫,柄绿色,柄基紫色,茎绿色。中长蔓,茎粗中等。茎端茸毛较多。基部分枝中等。薯皮暗红色,薯肉黄白色,薯块纺锤型。种薯萌芽优,长势中等,前期薯蔓伸长较慢,后期无明显早衰,株形半直立,结薯早,集中整齐,薯块均匀。结薯位置浅,上薯率高。自然开花结实,杂交不亲和群属于B群。较抗黑斑病,耐旱性较差,耐肥性较强。薯块烘干率32.6%,薯干淀粉含量68%,可溶性糖7.66%,粗蛋白4.94%,粗纤维3.16%。熟食面甜,口味好,耐储藏。产量表现:一般比胜利百号增产20%。栽培要点:适宜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且夏薯优于春薯。,栽培密度每亩3000-4000株为宜。注意防旱,及时防止黑斑病。17. 冀薯71:品种来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野生种杂交后代,品比产量高于对照17,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参加国家北方甘薯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产量2081.1公斤/亩,较对照增产7.12%,未达显著水平,居第六位。两年薯干平均产量610.2公斤/亩,较对照增产10.86%,达显著水平,居第三位。平均烘干率29.32%,比对照高0.99个百分点,平均淀粉率19.14,比对照高0.87个百分点。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