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毕业论文-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货物贸易转移到服务贸易。并且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比重日趋高升,被称之为国家经济增长关键推动器。中国虽然被称之为货物贸易大国,但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弱。因此,中国要想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成为贸易强国,只有抓住机遇,继续保持优势服务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同时通过吸取经验与教训,找出适合自身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韩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历程与中国发展历程极为相似,但由于近年来韩国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相应的其服务贸易竞争力改善极为明显。因此,对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多维比较分析中国和韩国两国的服务贸易现状,然后综合研究中韩两国的国家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差距,总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实际发展现状,提出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具体对策。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贸易逆差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一、引言现代经济是服务经济,随着国际分工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已经从农业和工业为主导逐渐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新阶段转变1,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服务业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服务贸易不断发展。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晚、起点低,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还尚处于起步阶段2。因此,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合作、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以及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并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随着世界贸易的日益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行业的服务和结构倾斜份额下降的传统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服务贸易在服务代表的股份的内部结构显著增加今后重点竞争将转向服务业也与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如金融服务,由传统的服务竞争来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作为李季荣,宇声几乎(2008)对日本和韩国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王静(2008)中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的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竞争力的基础上,与美国相比。彭丽红,戴丽丽(2006)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金融市场效率的因素,微观经济指标,基本的金融服务和国外一些国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燕云昭,汪涛(2000)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本成本竞争力的国际竞争力,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效率,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银行业的竞争力的效率。谭清华(2002年)的基础上对财务资源从财政角度来看的理论是地方财政讨论的衡量国际竞争力的资源问题。这些成就丰富了中国金融服务研究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目前的结果主要集中在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是基于力不同的角度定性分析和定量及其文学的研究还比较少。定量研究中国加强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金融服务的正确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显存在着发展水平有益,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国经济的金融服务支持能力。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贸易竞争力指数,Michaely指数和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等指标进行衡量,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上相互毗邻,而且两国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彼此交融。韩国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与中国极为相似,但是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己排在世界前列,韩国服务贸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必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我国值得借鉴 3。因此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二、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现状(一)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求,世界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金融服务企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竞争的焦点新的形势。而中国加入WTO后,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贸易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城乡居民收入逐步上升,从而使外贸势头强劲,使得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一般是稳定的贸易虽然中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给政府一定的支持。但由于起步较晚,相比其他金融功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如何保证我们的金融服务不断优化贸易,促进贸易金融服务,通过有效应对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提供平台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2010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服务业正处于增长的黄金时期,中国的金融服务产值从0.78亿美元发展到了1.45亿美元。2010年和2012年时期,我国的出口额已经达到2005年的1.86倍以上了,2013年时,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依旧继续保持前进的态势在一直发展。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增速比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增长速度同期要快得多。综合评判来说,在2010年之后除了2011和2014年之外,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增长时期。尤其是在2013年时期,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036亿美元,是2003年时期的五倍以上。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出口0.780.990.511.520.941.451.351.39进口0.720.980.902.331.381.608.916.83总额1501.971.413.852.323.0510.268.22差额0.060.01-0.39-0.81-0.44-0.15-7.56-5.44但自2010年以来,金融服务贸易的平衡问题也变得日常严峻。除了2011年中国的金融服务盈余外,其他年份基本都有赤字。而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赤字显示的情况逐步扩大。尤其以2012年和2013年较大,2012年赤字达到-4.81亿,而2013年的赤字最大值已经达到-7.46亿。同年的逆差更是达到了最大值-7.46亿美元。但从中国的服务贸易点的内部结构,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仍然很低,在2004年 - 2014年其金融服务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不足0.5,特别是近年来,整体趋势的比例仍在降低。其中,金融服务,中国的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2012年,只有0.13的比例,即使最高点2013年也仅占0.33。和金融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非常低类似于中国的金融服务进口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是2012年非常低的比例达到最高,但只有0.89,不到1。这充分说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中国的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很不成熟,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的状态非常弱,这是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贸易和服务开发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异的模式的内部结构。(二)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现状自从2010年以来,韩国服务贸易发展较为迅速,在全球的排名持续稳步上升。其贸易总额增长率多年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也可以说服务贸易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具体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增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第二服务贸易所占的GDP比重不断增加;第三韩国服务行业所吸收就业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韩国服务业以出口为主,其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但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业附加值生产增长率相比较低;第二服务业主体为个体服务业者,研发投资等增长动力明显不足;第三服务贸易收支连年赤字,逆差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韩国服务业中,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效异常显著。韩国政府积极实施所谓“电子韩国”的战略,极大的推进了信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韩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日趋完美,具有较为完整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和发达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如果将物流业发展同信息服务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必将能带动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增长。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从商品过渡服务贸易,韩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逐渐在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领域。韩国政府把握历史机遇,制定国家战略,注重资源的优势,树立品牌的指导方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它的目的是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金融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总进口和金融服务出口增长2012年进口和309亿美元的金融服务的出口,2013年增加至487亿,同比增长57.6,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仅次于运输服务,也是贸易顺差的第二大来源。2,政府性基金力推金融改革政府注入资金,主要通过两个机构:一是,韩国存款保险公司,负责注资金融机构,弥补亏损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二是韩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具体清理工作,并负责收购不良资产。3,金融业加快兼并重组由于越来越多的私有化程度。为了调整财务结构,提高银行的声誉之外,增强国家信用评级,金融业的韩国业务指标,而资本充足率将推出自己的参考银行业务。此外,韩国将继续发展对外经济援助。外资银行由外资银行推出认购新股,金融债券,参与处理不良资产等手段。4,银行逐步扩展到证券和投资行业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日益弱化和丧失竞争力。目前,韩国的银行都在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衍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以确保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消费贷款,学生贷款,小企业贷款,住房贷款和扩张其他担保的市场份额。金融部门的利润点正逐步从传统业务转向金融衍生品业务。三、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中国和韩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是韩国对外投资最重要的对象。韩国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第二大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5。因此,中国和韩国的服务贸易存在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两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两国贸易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明显的差异。抓住两国服务贸易的特点,通过具体比较分析两国在金融、文化、旅游三大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弥补对国际贸易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这种对比研究可以使中韩两国对本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两国今后继续推动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也可以使中韩两国能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为今后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起到指导作用。(一)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特点分析1、发展特点分析a、发展规模总量分析如表1所示,在2002-2013的11年间,中韩两国服务贸易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增长速度表现为:中国大于韩国。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占世界的比重为2.8。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了4726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位居世界第三。近年来韩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2年韩国服务贸易总额67556亿美元,到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94亿美元,增长了2.9倍。同中国一样,2009年服务贸易总额都有所下降,但其后两年又恢复增长,2012年总额创历史新高达219032亿美元。表1 2002-2013年中国和韩国服务贸易总额及逆差情况中国服务贸易韩国服务贸易年份总额(亿美元)逆差(亿美元)总额(亿美元)逆差(亿美元)2002862.7367.83675.5664.4220031020.6685.46757.4357.9220041345.3478.08950.3859.5820051583.7095.621094.4199.5120061928.3988.271270.16133.3220072523.2279.11579.57116.9720083060.34118.141870.0457.3420092883.32293.81538.0166.4120103554.86311.561831.9086.2620114144.90616.461943.7858.520124726.34897.742190.32-26.7620135396.41184.62479.51-38.93b、服务贸易逆差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每年呈现增长的趋势,相应的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现实情况是中国与韩国两国的服务贸易则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从2002年到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额年年呈现出逐步增长不断扩大的趋势。可以看出服务贸易逆差由2002年的67.83亿美元扩大至2013年的11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韩国虽然也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但是其逆差额则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内,总体走势保持一致,从2006年韩国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133.32亿美元开始,每年逆差额都不断下降,并在2012年首次进入顺差状态,扭转了逆差的面貌,实现了2776亿美元了顺差额。c、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服务业的发展被称之为服务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总体国际竞争力高低。表2给出了中国与韩国从2003年到2013年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大致呈下降趋势,平均水平只有3%左右,这与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之下,韩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达53%,其中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平均为7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增加到9.63%。近年来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2012年和2013年比值已降到9以下,仅为85和8.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韩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其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即2003年为149,2013年则增长到169。总体上来说韩国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相应较大,然而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则偏小,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相应较小,因此在经济增长中还有待提升,可以说发展潜力巨大。表2 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中国(单位%)韩国(单位%)年份服务贸易出口额/外贸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GDP总量服务贸易出口额/外贸出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GDP总量20039.62.8314.95.4320049.53.3414.66.1720058.93.2514.65.8920068.73.3014.55.9720079.13.5015.86.9620089.33.2517.39.7320099.72.5517.08.8220109.82.7215.98.6020118.52.4514.78.5320128.52.3616.79.5920138.32.3116.99.632、国际竞争力比较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所提供的服务在国际竞争当中所处地位。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a、对外开放度比较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指的是一个国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这一指数表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对服务市场的依赖程度,同时也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高低6,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进口额)GDP也就是说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程度越高;相反,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市场相对封闭。表3 2003-2013年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单位:亿美元年份中国服务贸易韩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开放度进出口总额GDP开放度20031020.66165.236.18757.4364.4111.7620041345.34194.356.92950.3872.1913.1620051583.70228.946.921094.4184.4612.9620061928.39278.816.921270.1695.2113.3420072523.22349.167.231579.57104.8815.0620083060.34452.656.761870.0493.1520.0820092883.32507.755.681538.0183.4218.4420103554.86596.155.961831.90101.4918.0520114144.90720.095.761943.78111.6717.4120124726.34811.145.832190.32115.6018.9520134921.53912.365.942218.45117.4919.15从表3可以看出,2003到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GDP大于韩国,但是其服务贸易开放度相对于韩国比较封闭。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对我国服务贸易逐步开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手段。b、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所谓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比例越高说明出口竞争力越强。即:国际市场占有率=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额表4 2003-2013年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市场占有率 单位;亿美元/%年份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10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韩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20031795467.602.47349.751.8520042125649.132.82445.401.9420052415744.042.90497.451.9420062755920.063.17568.421.96200732901222.063.50729.952.09200837801471.103.76906.352.32200933501294.763.65735.802.07201036651621.654.17872.822.25201139721764.224.07952.572.20201257141914.304.331108.542.50201361251958.594.461126.382.68由表4可以看出,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出现初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是上升的幅度比较缓慢。而相对比之下韩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升降不太稳定。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出口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中国和韩国两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都极小,可见整体竞争力都呈弱势状态,都有待进一步加强。3、 政策分析由于中韩两国在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也就是说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弱, 这种现实情况就决定了两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局限性。因此要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展, 必须要求政府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入WTO以后,我国服务业开放的承诺水平逐渐提高,我国政务根据各个服务领域的相关特征,做出了相应的具体承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全部市场准入的比例达到4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相对比之下,韩国在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中则处于比较保守的状态,始终坚持逐步开放的政策, 也就是走渐进式发展道路。(二)中国与韩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所谓的金融服务贸易是指通过金融服务业而进行的贸易。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中,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分为两类,分别为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1、发展特点分析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迅速,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金融产业的发展8-10。据统计,中国内地金融服务进出口都未列入世界前20名。中国13亿人口,作为一个经济与人口大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表5 20092013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年份服务贸易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出口进口逆差出口进口逆差出口进口逆差2009914.21003.389.15.588.382.81.58.97.420101216.51292,676.29.0106.697.62.35.63.320111464.51580.0115.513.8127.4113.63.25.72.520121286.01581.1295.116.0113.197.14.47.32.920131702.51921.7219.217.3157.5140.213.313.90.6我国金融服务贸易额从1997年的15.7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202.0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2.06,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从1997年的2.02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30.6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45.71。同时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也在快速增长,2013年进口额达到了171.4亿美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同时金融贸易出现的逆差也在逐年增加,可以说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可见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也表明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会持续不断发展。在1997年韩国的金融服务市场受到外汇危机,从此以后以后实行全面开放。目前韩国金融业已达到先进国家水平。韩国在证券市场、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服务行业方面,有关银行、证券部门的限制性条款大部分已被废除,股份及债券投资实现全面自由化,金融服务业开放规模日益壮大。韩国的金融业发展比较稳定,从表6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外,韩国金融业一直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韩国服务贸易逆差额除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逆差规模有所缩小,从规模上看,韩国的金融业服务贸易逆差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表6 2010-2013年韩国金融服务贸易额及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单位:百万美元/%2010201120122013服务业金额157956187003153801176668保险服务业金额1415121010751251比重0.90.60.70.7金融服务业金额4697447629883706比重3.02.41.92.12、国际竞争力比较金融服务贸易全球化、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各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国际市场占有程度也大不相同11。a、开放度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金融业开放度呈小幅度明显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金融业开放度处于中等水平,这和中国积极履行各项服务业开放承诺,金融市场开放逐步到位有很大的关系。韩国在金融业开放度方面比中国迅速,近年来不断扩大。和其他大部分国家一样,中韩的金融服务业开放度受到了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服务贸易额总量下降,但中韩两国GDP持续快速上涨,2012年,世界经济回暖,中韩金融业开放度开始出现小幅回升。表7 2004-2013年中国与韩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度比较单位:%国家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中国0.250.320.350.350.370.370.340.280.340.35韩国0.240.190.250.330.440.580.610.520.490.50b、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表8数据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2004-2013年中国与韩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情况。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于韩国,其中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为0.40左右,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为0.91左右。总体来看,中国、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极低,均小于1,与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最多的国家英、美两国相比相差甚远。这与中韩金融服务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及金融服务出口能力较弱有很大关系。由此分析,尽管中韩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8 中国与韩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单位:%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中国0.210.300.250.320.250.310.450.620.870.40韩国0.790.710.750.831.021.211.120.840.930.91(三)中国与韩国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1.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分析金融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包括跨境提供贸易项下,境外消费,商业活动和自然人的流动,而中国已经开放了金融业不限于此。 2002年,中国的主动实施QFII制度,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 2006年QDII制度的实施,允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 2007年中国已宣布的海外QDII投资限制的取消。在资金方面,同时进一步开放,促进了一系列的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鼓励使用人民币跨境系统,正在开发和实施。可见,贸易金融服务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然而,纵向比较,尽管10年的财政服务贸易的增长在整体规模,但一直处于国家出口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存款,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保险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显著,以及波动较为明显。这表明,无论是在宪法或进出口贸易在金融服务的种类,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再从横向比较,通过计算进口和出口行业,总的比例之间的差异,即贸易竞争力指数(TC)来衡量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这项措施消除了不同的因素,如通货膨胀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其值越接近1,越强的竞争优势;越接近-1,表示弱的竞争优势。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一直为负,始终低于临界点-0.6,与亚洲印度,韩国等国,在较小程度上的竞争力进行比较;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有没有发展到商业存在基础的模式。可见,金融服务贸易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非常微弱。(1)中国国内银行业存在的优势贸易金融服务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国际化的重要契机。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规则的国内金融服务机构的理解,学习和使用,消除障碍,以金融服务体系的衔接,加快中国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国际化,步伐,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战略地位。同时,贸易金融服务的发展是新生的力量稳定的经济增长。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调整中国的贸易产业结构服务,促进高科技,高增值服务的知识和发展的形式,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平衡贸易顺差效率赤字,推动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此外,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还是企业的转化的主要途径的运行机制。金融企业,无论是重组,结构调整,风险管理,或在国内和海外资本市场上市,所有的竞争和开放实现的企业管理流程的举措是金融体系的持续改进。因此,金融服务贸易有利于金融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以改革的优良资产,良好的商业市场,培育良好的人才管理的勇气。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的21044.6亿元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为17.9;在2011年,不良贷款余额1.0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7。银行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了其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不断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密切相关。(2)金融产品行业创新的缺失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贸易的单品。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由政府来保护市场的意识长期竞争较弱,存在很大的欠缺金融产品创新。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金融,落后,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低创收能力,既为金融服务行业本身或金融服务的消费者都非常不利,这导致中国的金融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时更小的产业资本也表现出竞争力较弱的水平。第二,高品质的金融服务贸易的专业人才缺乏。金融服务贸易涉及的专业知识,经济,法律,外语和技术要求等方面会更高。而相当多的金融服务贸易金融从业人员没有专业知识或培训体系,也没有专业的产品开发和经营理念,员工面对复杂的金融服务市场缺乏响应和创新。同时,受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激励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量的高端人才流失,进而影响我们的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同样,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技术落后。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技术支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是从计算机系统,光纤网络,通信卫星等分不开的。然而,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水平相对落后,少相关行业的努力,支持对方发展,还没有建立关系网的深度,并且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落后的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许多制约因素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使我们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必需的。(3)取消了证券投资限制后的机遇在内部,贸易金融服务感谢发展的大力支持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和政策。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服务,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如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允许商业银行用外汇来降低不良贷款。在由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了金融服务的对象设置为做国际贸易业务,给予金融服务必须征税的保护,提高金融业服务出口。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外面看,大量的国际市场环境落户显著改善,外资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贸易机会在金融服务的发展。许多国家限制贸易金融服务大大降低,取消了证券投资的限制,降低银行信贷的约束,使金融服务的国际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的金融业“走出去”有进一步的实现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市场涌入,截至2011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181银行设立了209家代表处在中国,在全国建立了外资银行27个省(市,区)50个城市网点,不仅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带来了可观的资本,也是国家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创造了条件,增强国际竞争力。(4)保险行业目前存在的威胁从事金融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国,这取决于规模,贸易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因素,在其他国家经济的完善程度。而中国正面临着在这些领域的许多问题,比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分业经营到混合从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从国有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过渡等等。中国的商业银行受到各种干扰市场,产权模糊,责任不清,管理落后的因素,无论是资金还是信用等级规模,服务水平,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少,这可容易导致保险行业的大幅增加、银行以及不良贷款之间的相互转变,从而使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更难以显现。2.韩国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分析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韩国政府为防止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设立了办事处,在全国,甚至防止跨境金融服务的进口和出口,限制贸易的程度金融服务是不一致的。如通过互联网限制外国金融服务供应商,电信,邮政和国内消费者或银行服务和其他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出口保险服务,这也是中国实施的金融服务业务的其他方式“走去“战略设置障碍。全球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逐渐转移到服务业,其中不断发展的证券业在国民财富中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创造各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价值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今后这种重要性将会不断地加深。(1)韩国证券业的飞跃发展我国证券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文化贸易存在较大逆差12,13。与此形成对比的韩国,随着近几年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调节下,证券业已成为韩国出口的战略性产业,韩国证券业及商业贸易得到了跨越式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证券业中的强国。所以韩国证券业及贸易的发展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意义。(2)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2012年,世界文化贸易市场的规模是l兆4,195亿美元,拥有世界最大文化贸易市场的美国占世界市场的312,中国以不到18亿美元的微妙差距占世界证券业的6%排名第4位,韩国以2.4的比重排名世界第9位。由此看来中国在证券业方面的消费比较小,但是中国文化贸易规模有望不断提高,在今后会有相当大的发展潜能。表9是中国与韩国2004-2013年文化服务贸易总额及TC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即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它的取值如果接近1,则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表9 中国与韩国2004-2013年文化服务贸易情况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中国文化贸易总额2785504821886982161558912833822450213357TC指数-0.5-0.3-0.6-0.00.060.340.24-0.4-0.5-0.4韩国文化贸易总额1043484492168088905449755647359632112352TC指数-0.2-0.5-0.6-0.2-0.2-0.3-0.2-0.2-0.2-0.1由此表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贸易从2007年开始逐渐增加向其他国家出口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服务,不再只是依赖于进口。随着文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逐步提升,中国在2008年文化服务贸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TC指数由负转正。但是好景不长,中国蓬勃发展的文化贸易没有将这个增长的势头延续下去,2010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文化服务贸易TC指数在2009年达到了最高值之后便开始急速下降,到2013年时降到-0.4。一直没有较大的起色。(3)出口中的保险产业韩国很早就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保险产品,其中中国就是韩国的一大进口国14。但是从2002年开始,韩国保险产业的竞争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减弱,在之后的近十年内韩国贸易TC指数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维持在-O.2到-0.5之间。但是由于韩国强大的贸易竞争力,逆势而上,其证券业及保险业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缓慢地重新争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世界金融危机并没有对韩国的保险等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表现出其强劲的动力。(4)韩国银行业的发展早在1997年的时候,韩国的金融服务市场受到外汇危机,从此以后韩国的银行就实行全面开放。目前韩国银行已达到先进国家水平。韩国在证券市场、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服务行业方面,有关银行、证券部门的限制性条款大部分已被废除,股份及债券投资实现全面自由化,金融服务业开放规模日益壮大。韩国的银行发展比较稳定,从规模上来说,韩国的银行贸易逆差正在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四)中国与韩国旅游贸易的比较分析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从贸易额看中国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从表10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左右,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16%左右。由于2012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旅游服务贸易量大幅减少,旅游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还是有所下降15。相比之下,韩国的人均旅游收入基本上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中韩两国旅游服务贸易从总体状况来看,处于在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10 2009-2013年中国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20092010201120122013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2415027550329003780033500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744.04920.061222.061471.101294.76中国旅游服务出口额293.0339.5372.3408.4396.8中国旅游所占比重39.436.930.527.830.6中国旅游占世界比重1.211.231.131.081.18韩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451.3498.9633.5771.8585.1韩国旅游服务出口额58.157.961.497.794.4韩国旅游所占比重12.911.69.712.716.1韩国旅游占世界比重0.240.210.190.260.282、国际竞争力分析如表11所示,2009-2013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来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维持在4左右。2009年度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为4.25,TC指数0.15,2010年有所上涨达到4.56,TC指数上涨到0.17。2011、2012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度指数有些下降,但是2013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4.64,而TC指数由正转负,下降为-0.05。说明中国的旅游服务业在国际旅游服务市场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旅游服务TC指数不断下降,则表明中国旅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由优势转为劣势,竞争力减弱,竞争优势越来越小。相比之下,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比韩国高出很多,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2009年为0.84,2010年和2011有所下降,不过从2012年又开始反弹,2013年达到1.08。韩国旅游服务TC指数一直以来都处于劣势地位,2011年TC指数达到负值高点-0.56,从2012年TC指数开始回升,2013年升至-0.21。韩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的上升说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16。表11 2009-2013年中国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及TC指数比较单位:%国家20092010201120122013中国市场占有率4.254.564.284.244.64TC指数0.150.170.110.06-0.05韩国市场占有率0.840.770.701.021.08TC指数-0.45-0.53-0.56-0.32-0.21四、韩国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启示通过对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应该不容置疑的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以下方案的调整:(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我国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滞后,直接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长期的劣势17。中国需要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首先,完善我国的贸易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管理范畴,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其次,地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必须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二)继续保持优势服务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产业是建筑、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近些年, 随着经济的进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但是只凭某几种优势产业或者对相对劣势的服务产业重视不够,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难增强。所以在持续保持发展优势服务贸易的同时,注重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如通信、教育等服务贸易,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每年将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用竞争压力迫使中国企业不断向先进方向发展, 让落后的企业看到自身差距, 逐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同时,可以通过优胜劣汰,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四)注重教育,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政府应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占主导地位,重视教育的发展,加大教育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制定政策促进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确实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结论通过对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整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而韩国的服务贸易低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水平,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状态。但是韩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而且发展迅速,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对于中国发展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中国应该不容置疑的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本课题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现状,提出了四项适宜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第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第二继续保持优势服务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第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际竞争力;第四注重教育,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参考文献1 郭昕中韩贸易逆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22-34页2 王晓璐中韩贸易逆差的成因及策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2:16-28页3 李准晔中韩贸易结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2(02):26-28页4 李冬中韩贸易的发展与潜力分析吉林大学,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