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事尹希矽膨六雩硕士学位论文垫垫垄盎堇旦鎏垫以非诚勿扰为例学位申请人姓名:申请学位学生类别: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送竖全日刿硕士链播鲎簦丽堡教授MASTERSTHE娜硕士学位论文电视相亲节目透视以非诚勿扰为例论文作者:洪婷指导教师:普丽华教授学科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 2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Teh,isionpr091elevision datingrorams一11erspectlveInif you are the one”as an example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the RequirementFor the MADegree in Higher EducationByHong TingPostgraduate ProgramSchool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Pu LihuaAcdemicTitle:ProfessorAcademlc1 ltlerotessorSignature:ApprovedApril,2012摘要2010年被学界喻为“电视交友年”,各电视台纷纷推出电视相亲节目共计12余档,而非诚勿扰在该类节目中收视率靠前、参与性较广、影响面较大,自然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非诚勿扰为切入点,透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过去与现在以及在相亲中所彰显的两性文化等。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电视相亲节目的历史发展。主要是对电视相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从具体个案入手,讨论了当代电视相亲节目的代表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节目特色以及节目收视率等各方面情况,以期大家能对该节目的方方面面有一种直观而清晰地了解。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重点,非诚勿扰中两性文化的解构与重构,以及对重构的两性文化的价值分析。解构主要从审美标准多样化、情感表达娱乐化、婚姻配对现实化、女性大胆展示性感这些方面展开分析。重构则表现在中性之美成为新标准、仪式化交友模式形成、伪女权主义初现荧屏等方面。笔者既分析了解构的传统两性文化,又探讨了重构的新型两性文化,还对其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其文化价值表现在跨属狂欢让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仪式化交友让爱情几成儿戏、男权意识下的性别歧视。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两性文化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bstract111e 20 1 0 year was called“TV making friends yearin academia,most of the TV stations launched TV dating shows one after another,and the number of the showsreached to 1 2Comparing、)ritll the other same shows,due to higher audience ratings, more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and greater influence,“If you are the oneattracted moreattentions naturallyTllis article will take “If you are the one for the starting points to see through all the aspects of the TV dating shows in our country,including the past,thepresent and the gender culture revealed in the showThere are 3 parts of this article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Mainly defined the concept of theTV dating shows:Liste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V dating shows at home and abroad;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V dating shows in our countrym second part started埘m some concrete cases,discussed about the program form, character and the TV ratings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temporary TV dating shows-“If you are the one”Hope all of you Can understand all the aspects of it more intuitively andclearlyThe third part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articleItS mainly about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gender culture in“If you are the one,and the value analysis ofthe gender cultureS reconstructionThe deconstruction mainly analyzed below several aspects:the variety of the standard of beauty,the recreation of the emotion express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rriage matching,and the way the women show their sexy bravelyand SO onThe reconstruction mainly about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unisex beauty became the new standards,ritualized making friends mode is formed,Pseudo feminism is beginning to show in TV and SO onThe author did not only analyzed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ender culture,discuss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gender culture,but also analyzed its culture value which showed in below aspects:the revelry made the consumerism popular;ritualized making friends mode made people trifled with love;thesex discriminationunder the male consciousnessKey words:television dating show;if you are the one;gender cultureII目录摘要IAbstractU ”一、 来源和依据l二、研究 新点1三、相关研究 述l 第一章 相 目及其 状 5第一 相 的含 5第二 国内外 相 目的 展情况6一、西方相 目半个世 的演 一6二、我国 相 目十年沉浮8第三 我国 相 目 状一9一、 相 奇 象出 9二、 相 目的分 及其特色ll第二章电视相亲节目代表非诚勿扰13第一 非 勿 的 目形 13 一、 目介 l3二、 目形式1 4第二 非 勿 的 目特色17 一、打造非 言符号l 7二、两性 言 格迥异l 9三、 和矛盾 出不 20四、完整而充 念的 叙事21第三 非 勿 的 目收 率“22第三章l:非 勿 中 两性文化的解构与重构”25第一 两性文化的解构25一、 美 准多 化25二、情感表达 化26三、婚姻配 化27 士学位 文 MASTERS THESIS四、女性大胆展示性感28第二 新型两性文化的重构29一、跨属之美成 新 准29二、 式化交友模式形成30三、 女 主 初 屏3l第三 重构两性文化的价 分析34一、跨属狂 消 主 大行其道34二、 式化交友 情几成儿 34三、男 意 下的性 歧 35 37参考文献39攻 学位期 表的学 文42致 43绪论一、选题来源和依据2010年被学界喻为“电视交友年,201 1年婚恋交友节目持续走红荧屏,如湖 北卫视相亲齐上阵、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 视爱情连连看等10余档相亲节目相继开播。电视相亲已然成为单身男女解决个人问题的潮流之举,而且各卫视频道纷纷推出该类节目,这不得不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思考,由该类电视节目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讨论焦点也层出不穷。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以下发通知的形式指出目前我国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中存在“低俗炒作、弄虚作假、混淆是非、误导观众”等问题。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更是连续刊发言论指出,要坚决驱除低俗之风,因此,对于该类节目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是当务之急。非诚勿扰是此类节目中的收视王牌,选择它作为研究范本,具有一定代表性,能从点到面反应当今婚恋节目存在的问题。二、研究创新点首先,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电视相亲节目进行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并且进行了简单分类,而且综合介绍了美英日韩等多个国家的电视相亲现状,这是在前人没有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次,本文选取非诚勿扰作为代表,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表象研究,而是试图深入到两性文化建构层面进行探究。对于非诚勿扰节目有论文结合女性主义进行研究的,但大都抛开了男性这个群体,本文的立足点在于两性文化的解构和建构,并对两性文化解构、建构的原因进行了初探。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样本分析、定量分析、调查问卷、深入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三、相关研究综述l、国外电视相亲研究综述中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很多都是从国外移植而来,电视相亲节目也不例外,最早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也是从美国的相亲游戏开始,之后出现的(temptationisland、WhoWantstoMarryaMillionaire?等更趋近于电视真人秀。国外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现状如下:2011年5月21日作者在springerlink上输入“真人约会节目”、“相亲游戏”、“婚恋节目、“电视真人秀”等关键词,出现的论文发表情况记录如下:关键词最早发表时间和最晚发表时间记录数真人约会节目(Reality dating19968201 14533televisionprogram)婚恋节目1951122011515453(marriageprogram)相亲游戏199512201 143247(thedatinggame)电视真人秀19584-2011510704(realityTV)由上述研究成果可知,国外对于电视相亲的总体研究要多于我国,并且开始的时间较早,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许多电视节目都会借鉴国外的主要原因。由于篇幅较多,不可能每篇都细致地阅读,笔者采取浏览加精读的方式,将国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范围广,包含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新闻传播学等各方面。研究方法具体而科学,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配合,数据分析精准到位,研究方法严谨务实。如Eileen LZurbriggen和E1izabeth MMorganl的Who Wants to Marry a Millionaire?Reality DatingTelevisionPrograms,Attitudes Toward Sex,and Sexual Behaviors谁想嫁给百万富翁,电视真人约会节目中的性态度和性行为中就对经常观看此类节目的2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IS大学生(18_24岁)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能得出此类节目对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的影响。 有关性别、性行为、性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如Amir Hetsroni的文 化和性别对电视相亲节目的设置影响,该文就是从性别文化角度着手,分析了男 女两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同一环节中扮演不同角色所享有的特权,彰显两性差异的研究。将电视相亲作为电视真人秀的一种节目形态进行研究,真人秀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故研究成果较多。在该研究中指出所包含的不足,西方人只是将其作为娱乐手段,并未真正认为可以通过此途径寻求终身伴侣。2、我国电视相亲研究综述十年前玫瑰之约、非常男女就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沉寂十年的婚恋交友节目换上了一袭华丽的长袍又席卷而来,照样赚足了观众的关注度。对于该类节目的研究自不在少数。2011年5月21日作者在中国期刊网输入“电视交友、“电视相亲、“婚恋交友节目、“婚恋交友、“婚恋“非诚勿扰等关键字,出现的论文发表情况记录如下:关键词最早发表和最晚发表时间记录数(条)电视交友2010416201121515电视相亲201054201132599婚恋交友节目20094120113140婚恋交友200212152011510l 1 120101120儿51084非诚勿扰2010112011415406由上述表格可知,我国对于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普遍集中在2010年以后,之前虽然也有一些,但仅限于概述性研究,如2009年4月1日门大泉发表在实践与创新上的电视交友节目的发展策略就是从宏观上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视荧屏上出现相亲节目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发展策略探讨。2010年1月15日,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并赢得学术界关注。之后,业内关于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数目激增,且多为个案研究,具体总结如下:较常见的归纳总结式研究,对该类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阐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述,并对其未来发展之路提出建议。如张羽洁、王勇(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试析婚恋交友类节目的成功之道。廖德文、廖敏对国内约会真人秀节目的多维思考等。结合具体理论进行分析,涉及到传播模式、消费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等。如王德侃消费主义语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的走势、叶匡政从(非诚勿扰) 看中国的女性意识、毛慧敏从(非诚勿扰)看失真的女性形象等。骆志伟对 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叙事认知,不足之处在于未触及叙事理论的框架构建,只停留 在具体操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比分析研究,主要是将国内外的婚恋交友节目进行比较。如彭鑫、徐丽玲、王武中美电视婚配真人秀节目对比研究等。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国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以上是国内外在电视相亲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一些,而且思想开放程度不高,研究起步晚,多以借鉴为主,鲜有亮点,虽然 也有一些本土元素加入,但特点不鲜明。国外学术研究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能大肆探讨和分析性文化、性行为、性态度等国人讳莫如深的话题,也是我们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4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 THESIS第一章电视相亲节目及其现状电视媒体自诞生之后,就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到近现代,由电视所衍生的电视相亲行为已让人们司空见惯,那与之相伴随的电视相亲节目又有着怎样的历史现状呢?本章笔者将重点讨论这个问题。第一节电视相亲的含义相亲,自古以来都是未婚男女为寻求配偶而进行有目的接触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电视相亲,顾名思义,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参与,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且要求男女嘉宾能在镜头前真实地展现自我,获得异性青睐。学界中对于电视相亲的定义并无统一表述,应用较广的表述为:“电视相亲是指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为未婚男女提供相亲平台的电视节目。电视相亲节目邀请自愿报名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来到录制现场,通过某些环节,使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配对成功,从而达到相亲的目的。”回笔者认为该定义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少许地方考虑欠妥:首先,未表明电视相亲节目属于哪类节目,其次,主要特性也未阐释清楚。电视节目分为新闻类、教育类、服务类和娱乐类这四种。娱乐类节目中含有真人秀和娱乐谈话节目,目前我国电视相亲节目既有真人秀成分,也有谈话因素,有的还包括游戏环节,是典型的综艺节目。孟非在主持非诚勿扰时标榜其是大型综合服务类节目,电视相亲提供婚介服务平台,电视媒体成为现代男女两性恋爱婚姻,新的借助手段,这是电视相亲节目的服务性特征。此外,其娱乐性也不容忽视,首先,相亲节目本身的节目形式、内容、嘉宾语言等都呈现娱乐化特点,而非传统相亲般严肃、正式。节目借助荧屏帅哥靓女讨论爱情、婚姻等话题,刺激受众神经,放松他们的心情。第二,观众作为大众传媒的服务对象,大多希望通过节目所探讨的婚姻、爱情等话题获得娱乐消遣。除非诚勿扰外,其它电视相亲节目,也呈现这两大特点,所以娱乐性和服务性是该类节目的两大特征。故笔者认为:电视相亲节目是一种以电视为节目媒介,以爱情婚姻为主要题材,为单身男女提供相亲平台,集娱乐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综艺服务类节目。百度西科l电视相亲节目,http:baikebaiducolaview3758141htB5第二节国内外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情况一、西方相亲节目半个世纪的演变西方电视相亲节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时至今日已相当成熟,但相亲目的淡化,搞怪娱乐势头占据主导,观众也并未将其当成寻找终身伴侣的有效途径,只是怀抱着各种娱乐、自我炒作的目的参与其中,获得一时快感。美国电视相亲节目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在西方相亲节目中有很强的代表性。美国相亲节目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后演变为真人秀,在屏幕面前演绎爱情和金钱的关系。第一阶段:一问一答的原始相亲。1965年在美国首播的相亲游戏是电视相亲节目的始祖,其节目形式为一男对三女,或三女对一男,事先准备好相同问题,看谁回答得好。男女之间用屏风遮挡,只听其声不见其人;不允许问年龄、收入、职业等敏感问题,是该节目的两大基本要求。属于此类节目的还有恋爱巴士、相亲进行时等,这类一问一答电视相亲节目得以播出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节目制作成本低廉;第二,为真心寻找伴侣的人提供了平台;第三,规避了男性“以貌取人,女性“以钱择偶的普遍心理。但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更多新的、有创意的、刺激的相亲节目出现,此类节目便被取代。第二阶段:低俗拜金的相亲真人秀。美国相亲节目最初纯属演播室游戏节目,制作成本低,节目录制简单。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制作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进步,相亲节目演变为真人秀,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将它当成了生活目的。金钱变成人们的上帝后,自然掌管了一切,包括爱情,有关爱情与金钱的问题在相亲节目中也就体现得最为突出,也最为真实和直接。电视制作公司也迎合了人们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制作了许多跟金钱相关的电视节目。2000年2月,美国电视台推出准想嫁给百万富翁,有多达2千2百万名观众收看,这是对拜金主义的推崇,并且存在造假和嘉宾投诉等诸多问题。2003年美国相亲节目为爱情还是为金钱与幸存者的模式相似,16位同样性别的参 与者(或男或女)住进一栋豪华别墅,使劲浑身解数获得主角(或女或男)青睐。6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每期淘汰一位,最后幸存者将面临百万美元和爱情的选择。爱情与金钱之间的选择,是对人性的挑战,也是现实的再现,吸引众人眼球,被放大的人性抉择在观众眼里充满了吸引力。节目的短暂成功,源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金钱的追逐,而电视相亲正好迎合了这种价值观。男性充当的是金钱角色,而女性充当的是追逐金钱的角色,男女爱情就这样被异化了,而且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价值,甚至采用欺骗手段,本身亦违反了市场经济诚信原则。西方电视相亲节目,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追求高收视高利润成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最终目的。除了赤裸裸的推崇崇拜金钱外,西方电视相亲节目甚至会挑战传统人伦道德,以此吸引眼球。2001年1月10日,美国福克斯电视网推出新节目诱惑岛,该节目让单身俊男靓女诱惑并破坏4对亲密恋人的关系。这是对人性的考验,超乎了道德底线,显得特别残酷。男女在恋爱关系确定后或缔结婚姻后,就形成了一定契约关系,彼此忠诚是男女双方的责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对出轨之类的行为进行谴责,因为这违反了忠诚的伦理要求,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和感情,不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这是美国电视相亲低俗拜金阶段所凸 显的问题。 第三阶段:锁定特殊群体,制造噱头。 在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式各样相亲节目都会有生存土壤。西方相亲节目为了追逐更高的收视率,会不断更换外衣,当然也会吸取失败经验教训。当谁想嫁给百万富翁等低俗造假的相亲节目遭遇质疑停播后。电视制作方不得不重新寻求卖点锁定观众目光,注重单身群体的特殊性也不失为电视相亲节目发展的策略之一。男孩遇见男孩是美国的一档同性恋相亲节目,制作方想通过该节目改变人们对于同性恋的偏见。该相亲节目改变了传统的男女两性简单的二分法,允许男人同男人相亲,这种大胆尝试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这样的群体,他们也有爱情需求,但却一直被传统男女两性爱情所遮蔽。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2008年华纳有线电视制作了郎才女貌,男孩们智商高、情商低,大部分为书呆子,女孩则都是长相漂亮,但没有智慧的美女。9男9女组合在一起,互相配对进行综合能力竞赛,爱情也就此滋生。该节目正是依托了两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配对成功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才使得其收视率居高不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电视相亲节目历史,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其每个阶段的节目都呈现了时代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一问一答阶段处于相7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 THESIS亲节目探索期,婚姻配对的目的非常明显;低俗拜金的电视真人秀则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节目制作方为追求高收视率盲目推崇金钱地位,制造出的一系列拜金之作;当拜金已经不新鲜,关注特殊群体锁定特殊受众又成为了节目制作方谋求利益的突破口,这些窥探他人欲望的真人秀,将寻找爱情、意中人变成了一种游戏,一种谋利的手段。二、我国电视相亲节目十年沉浮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西方开放思潮开始涌入我国。1988年,山西电视台推出电视红娘,该节目立足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但因当时国人的思想开放程度还不够,如此“另类的相亲方式,并不能为大众接受,节目并未成功。如果说电视红娘只是抛砖引玉的话,那1996年台湾的非常男女则是中国速配类相亲节目的正宗,该节目以爱情、婚姻为主要题材展开谈话,在台湾风靡一时。而中国大陆此类节目火爆始于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许多观众也是从这时才开始接触电视相亲节目。此时相亲节目的发展,与大陆经济发展、港台开放的思想观念影响及整个电视行业的火爆有关。1999年各省电视台纷纷模仿湖南卫视,先后创办婚恋节目30多档,如北京电视台今晚我们相约、河南电视台谁令你心动、湖北电视台今夜情缘、上海东方卫视相约星期六等,相继亮相荧屏。但这些曾经很火爆的节目都由于参与选手不足陆续停播了。相约星期六由于地处上海,市民文化开放程度高,参加者还是比较多,创办至今十三年,收视率在上海始终稳居前三位。电视相亲节目因其新颖的相亲方式,在起始阶段确实吸引了眼球,但人们观念的变化却没那么快,电视上出现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被当时的观众所接受,所以导致参加选手不多,节目停播,也是必然。但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开放包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电视相亲也由之前的匪夷所思变得可以接受。其次,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但情感联系更为脆弱,所以不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同他人建立感情,因而单身群体也会增多,电视相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权宜之计。第三,随着娱乐化风潮席卷全国,人们已经习惯了利用娱乐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包括相亲这种在传统观念里非常严肃的事情,都能搬到荧屏上解决。所以沉寂十年后,电视相亲节目重登历史舞台。十年沉浮,70后基本已成家立业,80后、90后成为相亲主力军,网络媒体发8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 THESIS展迅猛,电视相亲节目又开始红极一时。2009年12月19日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诞生;2009年12月24日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首播;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2010年7月5日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面世;2010年11月15日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亮相 故2010年被学界喻为“电视交友年,其中尤以非诚勿扰收视率为最,关注度最高,争议性也最大。中外电视相亲节目区别较为明显:首先,从节目历程而言,西方电视相亲节目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我国从1988年才开始,而美国要比我们早20多年。其次,从节目形式而言,国外更为丰富多彩,而且创意更浓。第三,从节目特点而言,二者都带有娱乐成分,但国外娱乐成分更多。嘉宾许多都是为成名而参加节目,节目制作方也是为了赚取收视率而不停制作噱头。中国虽也有此类人存在,但群体数量相对较少。第四,从节目话题而言,外国并不排斥赤裸裸的性和金钱,而我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则表现得较为温情,“性和“金钱也会涉及,但尺度较之西方有所收敛。第三节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现状一、电视相亲奇观现象出现沉寂十年的电视相亲节目,在2010年又出现了,通过娱乐综艺的方式,解决大龄剩男剩女婚姻问题并呈现了一种奇观化现象电视相亲奇观。媒体奇观即“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现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我国电视相亲奇观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节目数量多自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火爆后,各电视台纷纷推出相亲节目,抢占收视市场,共同瓜分这块蛋糕。据统计,截止到201 1年6月,我国共有相亲类节目20多档,还不包括大型相亲会、相亲魔方剧等。我国综艺节目一直都存在跟风严重,自创性不足的问题,相亲节目的出现同样伴随着这些问题。尤其是收视率较高的卫视,都在极力打造自己的相亲节目,以期能在当地形成品牌效应。湖南卫视在我们约会吧之后,又率先推出全国首档“带着父母来相亲的相亲节目称心如意。东方卫视毫不示弱,隆重推出百里挑一,3名女性自我展示后,100m英道格拉斯凯尔纳t媒体奇观(史安斌译),北京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9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名男性按序号依次登场,每人讲一句话,女性根据印象写下3个自己感兴趣的男性号码,留下的男女双方通过一系列环节进一步了解后再配对。因其相亲阵容强大被称之为最大型互动交友综艺节目。除此之外,同类型节目还有湖北卫视相亲齐上阵、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安徽电视台相亲赢未来、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浙江民生休闲频道相亲才会赢、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贵州卫视相亲相爱等。2、关注程度高各电视台的相亲节目自播出后,一直都很受关注。受众源除年轻受众外,家中有未婚子女和亲朋好友中有单身的长辈们都会成为此类节目的忠实观众。单身男女是最直接的目标受众,很多人想通过此类节目解决个人问题。他们即使没有登上相亲舞台,但若出现心仪嘉宾,也能通过一定渠道取得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嘉宾会冲着某一女嘉宾上节目,或男嘉宾牵手失败后狂收邮件的原因所在。某些正在恋爱中的年轻人也会观看此类节目,这是一种了解异性的渠道,通过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理解男女双方在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有利于自身恋情更好地发展。还有一类人是以娱乐休闲的态度来观看此类综艺节目,达到身心放松,缓解压力的目的。其中,“非诚勿扰前22期节目平均收视率为2368,最高达382,成为全国收视最高的卫视节目。回国家广电总局极为关注电视相亲节目,6月初以连续发文的形式,要求各电视台整顿电视交友节目。随后,以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媒体联合起来对当前电视相亲节目低俗、弄虚作假,盲目追求高收视率等现象进行批判。这些媒体的加入,让相亲节目处在了风口浪尖上,更让其快速地进入了普通大众视野。电视媒体受众本就广泛,再辅以报纸、网络、广播等对此类节目的关注和宣传,为其中的个人和事物带上“光环”,形成全社会“热捧”,媒体还不忘大肆挖掘其中的娱乐色彩,制造“奇观式景象。3、市场需求大情感需要是人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之外的更高层次精神需要,每个社会人都有情感的需要,都会努力追求满足自身情感的需求,只有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人类才会产生幸福感。情感是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电视荧屏上的单身男女,就是社会年轻群体的缩影,他们讨论着爱情、婚姻、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掐上了,扬子晚报,2010年3月1日10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家庭,展示自己的生活,将许多人吸引过来。老年人借此了解年轻人,年轻人借此了解异性,而交友节目中所谈论的情感话题,参与性很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这也是相亲类电视节目需求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剩男剩女大量涌现。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达30万,上海剩女人数高于北京13万。这样庞大的数字每年都在增长。对于剩女的定义,大多数这样认为“在大中城市里,有这么一个群体,她们气质高雅,工作稳定,既有不菲的薪酬,身边又不乏优秀男士,但却在谈婚论嫁时成为孤单一族。她们被称作剩女回。而剩男则指年龄在30岁以上还是单身的男性同胞。由此可见,剩男剩女问题已相当严重,庞大的单身群体是此类节目火爆的直接原因。电视相亲奇观作为经济利益最大化产物,具有娱乐性和戏剧性,其受众群体广泛,对于扩大媒体影响力,树立品牌,获取无形资产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电视台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利用自身便利制造了许多相亲奇观,各种“美女经济”、“男色经济盛行,以消费为特征的“奇观”化社会已经在我国存在,“奇观逻辑”主导的媒介文化业也已生成。与此同时,媒体的社会公器作用逐渐被淹没,电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却将人类带入了娱乐相亲的时代。娱乐是人类某种层面上的合理性需要,但过度娱乐会将人带入“低俗”和“恶俗”之中,影响人和谐、全面、持续地发展。二、电视相亲节目的分类及其特色电视相亲节目自出现之后,有多种节目形态,综合2010年我国出现的众多相亲节目,根据节目特点,可将其进行简单分类:l、同辈速配类这是目前我国相亲节目的主要模式,在短时间内让单身男女牵手成功,达到迅速配对的目的。电视作为其直接呈现媒介,强调时间的有限性和高效配对的目的性。同辈速配式电视相亲是一种以年龄相仿或相差不大的单身男女为节目嘉宾,以婚姻、爱情、两性为主要话题,以电视配对为主要目的,以谈话为主要表达手段的电视综艺性节目。随着该类节目的迅速火爆,节目制作过程中更注重娱乐性、服务 性和观赏性,综合其他各类节目元素,并对其进行扩充,到现如今大部分已发展为 综艺娱乐谈话类节目。同辈速配式电视相亲是我国相亲节目的主要形态,只需当事人参与即可,不涉张乐:现代都市“剩女”的社会学透视,载青年研究2007年第ll期11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及亲人意见,其典型代表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等。2、分组游戏类相亲在游戏中进行,避免了直接面对的尴尬,彼此之间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增加了解,增进感情,在这类节目中不再强调男女间的配对结果,而是认识的过程,相处的快感。游戏类相亲节目的典型代表是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也包含了速配男女游戏环节。轻松有趣的游戏环节是该类节目的看点,受众多为年轻入,爱情成为一种可以 参与的游戏,将游戏元素融入相亲中,娱乐的特性更为明显。 3、代际相亲类“带着爸妈来相亲,这是相亲节目新形式,两代人同时登台,爸妈为子女相亲把关。代际相亲是一种以单身男女及其亲属为节目嘉宾,以婚姻、爱情、家庭等为主要话题,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通过灭灯留灯等环节进行配对的电视综艺节目。代际相亲类节目的最大特色就是带着父母来相亲,有利于展现男女嘉宾的相亲诚意,节目更加真实可信,获得父母肯定的感情升温更快。第二,两代人择偶标准,相处模式在舞台上得到展现。第三,因有家长介入,嘉宾们谈论话题较为正式,以弘扬主流价值观为主。属于此类的有湖北卫视的相亲进行时和湖南卫视的称心如意。这是对我国目前播出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简单分类,其实这些节目基本上都是单 身男女交友互动真人秀。真人秀(Reality TV)也被称作真实电视、记录肥皂 剧、真实秀等,是用全程跟踪的电视纪实手法,按照制作者预先精心制定的规则, 如实记录和反映一些经过特别挑选的普通人,在特定环境和情景中的真实反应和 表现的大型综合性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目前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从节目制作形 式和呈现形态而言,都有真人秀成分,这也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趋势,也是所 有相亲节目呈现的共性特征。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6年版,第23页12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第二章电视相亲节目代表非诚勿扰非诚勿扰自开播后,引起了观众朋友的关注,成为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典型代表。有关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节目特色、节目收视率等问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第一节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一、节目介绍2010年1月15日,由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正式开播。该节目由孟非主持,乐嘉、黄菡担任点评嘉宾,每周六、周日晚2l点20分播出。此节目为单身男女提供交友平台,受到广泛关注。非诚勿扰节目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改版前的开播发展阶段和改版后的成熟稳定阶段。第一阶段该节目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其节目影响力。第一,参加节目的嘉宾类型多样,能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尤其是很多俊男靓女的加入使得节目具有视觉享受。第二,该相亲节目的话题,较为开放,甚至一些糟粕的有悖于主旋律的话题也出现在舞台上,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持不同观念的各色嘉宾,形成针锋相对的交锋,使得节目富有冲突性。改版前,非诚勿扰凭借出位的话题,抢眼的女嘉宾和舞台上蔓延的拜金、低俗、享乐主义吸引了观众注意,也由此引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对于整顿婚恋交友节目的通知。改版后的非诚勿扰与之前存在一些区别:第一,从嘉宾构成上,增加了党校女教授黄菡,以宣扬主流价值观为主,且点评鼓励居多;第二,从谈话内容上,刻意避开“房子”、“车子”“收入等敏感词汇;第三,从谈话方式上,避免针锋相对,变得温情脉脉;第四,牵手成功率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