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1 总 则.1 2 线路测量 .1 2.1 线路走向示意图的绘制1 2.2 线路纵断面图的制作2 3 穿(跨)越测量.2 3.1 测图位置及范围.2 3.2 控制测量.2 3.3 地形图测绘3 3.4 地形图的整饰4 3.5 纵断面图测绘5 4 隧道测量 .6 4.1 控制测量 .6 4.2 地形图测绘7 4.3 地形图的整饰7 4.4 洞身纵断面测量.9 5 站址和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测量10 6 野外抽检 .10 7 图形文件的注记.11 8 文本文件编排规定.11 9 提交资料的要求.13 10 应提交的资料13 11 质量保证 .14 12 后续服务 .14 1 1 1 总总 则则 1.0.1 为了统一*公司管道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 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 1.0.3 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明确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测量内容、范围和技术要求,并 应有书面委托。收集、分析、检验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大型项目(大于 80的线路、 大型河流穿(跨)越、大型隧道)应编写测量技术设计书,中、小型项目应编写工程 测量工作计划表。 1.0.4 测量人员宜参与线路方案的研究。会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委托书和工程 可行性报告书拟定的线路方案,在地形图或遥感图像上进行图上选线。经过各线路方 案的初步比选,提出踏勘方案和现场需要调查落实的问题。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 1.0.5 除应执行本统一技术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现行标准。主要有: 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2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2 线路测量线路测量 2.1 线路走向示意图的绘制线路走向示意图的绘制 2.1.1 测量人员宜参加现场踏勘。根据踏勘方案和现场需要调查落实的问题,进行现 场踏勘,对初拟各线路方案进行核查,确定可实施的最优方案和可比选方案。 2.1.2 根据需要宜采用 1:5 万1:50 万比例尺地形图将确定的实施方案和可比选方案 展绘到图上,量取线路长度。 2.1.3 线路走向示意图的绘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2 2 1 采用第 2.1.2 条相同比例尺地形图修测后绘制。 2 修测内容包括沿线新增的铁路、公路及主要地物进行实测后,绘于图上。 3 图幅采用 420mm1189mm,管线的前进方向原则上应满足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的要求。 4 图名:线路走向示意图。 2.1.4 出图比例尺为 1:万。 2.2 线路纵断面图的制作线路纵断面图的制作 2.2.1 线路纵断面图宜采用 1:5 万或 1:1 万比例尺地形图图解线路断面点。 2.2.2 比例尺应根据设计需要确定,纵、横比例尺比例宜为 1:5,特殊情况不应超过 1:20。 2.2.3 图幅宜采用 420mm594mm。末张可采用加长图幅。 2.2.4 图名:线路纵断面图。 3 穿(跨)越测量穿(跨)越测量 3.1 测图位置及范围测图位置及范围 3.1.1 大、中型河流穿(跨)越点应单独进行测量。穿(跨)越工程应根据现行国家 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 和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 设计规范GB 50459-2008 等级划分规定,由设计人员确定等级。 3.1.2 测量范围及要求应由勘察设计人员现场确定并书面委托。如设计人员未指定测 量范围,测量宽度原则上应为中线两侧各 100m;长度为两穿越桩各自向两端延长 50m 100m。如委托无要求,地形图比例尺可采用 1:1000 或 1:2000;穿越主断面 图比例尺可选择:横比例 1:1000 或 1:2000,纵比例 1:200 或 1:500;跨越主断面图 纵、横比例尺应一致,宜为 1:500 或 1:1000。 3 3 3.2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 3.2.1 大、中型水域穿越工程及跨越工程测量应单独建立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应 与线路一致,即应与就近的线路首级控制点进行联测。 3.2.2 联系测量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宜采用 GPSD/E 级测量方法,平面、高程测量(高程测 量采用 GPS 拟合高程)同时进行,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539-2009 第 4 章、第 10 章的规定。 3.2.3 首级控制首级控制。首级控制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为保证测图和施工的需要,大型穿(跨)越工程每岸应均匀布设至少三个控制 点(不含穿(跨)越桩) ,且宜两两通视;中型穿(跨)越工程每岸应均匀布设至少两 个控制点(不含穿(跨)越桩) ,且宜两两通视。 2 首级控制点应埋设砼桩,桩上应做好标志和标字。 3 首级控制桩编号采用以单体名称汉语拼音字母为开头,穿(跨)越桩在字母后 加 C(K) ;控制桩在字母后加 K。如:中卫黄河隧道穿越控制桩编号为 ZWHHC1,ZWHHC2,控制桩编号为 ZWHHK1、ZWHHK2 等。对于一条河流穿越多 次的,采用如下编号,如磨刀河穿越,第一次穿越编号为 MDH1C1,MDH1C2,MDH1K1,MDH1K2,第二次穿越为 MDH2C1,MDH2C2,MDH2K1,MDH2K2。桩号编制时注意保持唯一性。 4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E 级、光电测距导线(大型二级、中型三级) 测量方法;首级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 拟合高程E 级、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大型 四等、中型五等)测量方法;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4 章、第 10 章的规定。首级平面控制测量与首级高程控制测量应同时 进行。 3.2.4 图根控制图根控制。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539-2009 第 5.2 节的规定。 3.2.2 穿(跨)越点应埋设固定桩。在穿(跨)越点附近宜布设不少于 2 个相互通视 的控制点或图根点。穿越点可纳入首级控制网,也可单独进行测量;跨越点应纳入首 4 4 级控制网,并应为 GPS 同步观测边,跨越点间的距离应精确测量,精度应达到 1/10000。 3.3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 3.3.1 大、中型河流穿(跨)地形图,测图比例尺宜为:1:2000 或 1:1000。 3.3.2 地形测量的范围应由委托方确定。宜包括跨越两端的塔基及锚固墩、两岸的截 断阀室、施工场地及管道发送道,以及上下游适当范围内的水下地形。在跨越工程中 除因设立支墩和水文计算需要外, 可不测水下地形。 3.3.3 两岸地形图除按一般要求测绘外,尚应测绘和注记下列内容: 1 埋地管线、送电线、航道设施等。 2 有关专业人员指定的不良地质区。 3.3.4 陆上、水域地形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5 章的有关规定。地形点高程注记:等高距为 0.5m 时应注到 0.01m, 其余应注到 0.1m。 3.4 地形图的整饰地形图的整饰 3.4.1 地形图图幅应按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 第 2.1 节有 关规定格式执行。为方便设计人员使用,穿(跨)越地形图宜绘在一幅图上。 3.4.2 每幅图的右上角应设指北针图,标明坐标北方向,指北针图的画法见石油天 然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第 2.5.2 条的规定。 3.4.3 坐标格网的标注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第 2.6.1 条的规定,横坐标要写出带号。坐标以公里为单位,标注到小数点后 3 位,不足 以“0”补齐。当坐标格网不与图框平行时,可只注四角的四个格网的外侧。 3.4.4 图中应绘出管道中线,以导线点的图例绘制,中线用 0.8mm 线绘出;管线的前 进方向应满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要求。 3.4.5 在图标章的上方应绘制控制点成果表(含联测点成果)及编写本图简要说明。 简要说明的内容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控制点的布设及桩的埋设情况、联系测 量及控制测量简述(联测点、施测仪器、方法及精度) 、陆上及水下地形图的施测方法、 5 5 执行的规范及图式、等高距、测区位置及其他说明。示例如下: 1 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并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和设计要求。 2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并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和设计要求。 。 3 测区布设 E 级 GPS 控制点 6 个、穿越桩 2 个,均为砼桩。 4 国家点土凹、两道梁为联系测量点。联系测量、控制测量采用 Trimble R8 GPS 接收机按 E 级技术要求施测,精度达到要求。 5 陆上地形采用 GTS226 全站仪、水下地形采用 Trimble R8 GPS 及中海达测深 仪采集数据,数字化成图。 6 执行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7 执行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8 本图等高距为 Xm。 9 测量范围及要求按设计人员意见实施。 10 测区位于 XX 市 XX 区 XX 镇 XX 村 XX 组。 3.4.6 应提供地形图的 DPD 格式数据文件。 3.4.7 地形图图名。大中型河流穿(跨)越工程宜单独存档。地形图图名应为:(地 名)X X(河)穿(跨)越地形图。如: 黄谦长江穿越地形图 3.5 纵断面图测绘纵断面图测绘 3.5.1 穿越测图比例尺:横 1:2000 或 1:1000,纵 1:500 或 1:200。跨越测图比例尺: 1:2000 或 1:1000,纵、横比例尺宜相同。 3.5.2 穿越主纵断面测量,除应执行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 2009 第 6.5 节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两岸应分别测至发送道或顺主断面桩各外延 50m。 2 当用机动船配合测深仪测穿越主断面时,应沿断面线往返复测数次,经取舍后 图解断面。 3 应绘出洪水位线及实测水位线。 6 6 4 委托方的特殊要求。 3.5.3 跨越主纵断面测量应执行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6.5 节有关规定。如未测水下地形则主纵断面亦只测到水边线。 3.5.4 对于非开挖穿越方式,除测量主纵断面外,尚需在中线两侧各 15m 处施测两条 纵断面(左、右纵断面)或根据委托方要求进行测量。 3.5.5 图的整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格式同线路纵断面图。 2 里程、高程注记到 0.1m,与中线成果一致。 3 平面示意图栏中应为实测地形图。中线以 0.5mm 线绘制。 4 图名与地形图基本一致,仅将“地形图”改为“主纵断面图”。 5 图标章上方应加注: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里程与线路一致。 6 左、右纵断面图标章上方应加注: 1)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起终点的里程采用主纵断面起终点的里 程。 2) 左(右)纵断面位于管道前进方向左(右)侧 15 m 处。 7 纵断面图图幅为标准 2 号图(420X594mm) 。末张图可采用加长图幅,但不应 超过 1189mm。2 号图的绘图长度为整 500mm。 8 当断面点很密时,可适当去掉一部分高程、里程注记(当穿越点的里程、高程 注记与其它地形点注记重合时,应保留穿越点的里程、高程注记) ,以使图面整洁,但数 据文件中不能丢失; 9 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 5cm。 3.5.6 纵断面图应提供 DPD 格式数据文件。 7 7 4 隧道测量隧道测量 4.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 4.1.1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隧道两洞口应各布设不少于三个首级控制点,点间距离宜 大于 300m。两洞口各设洞口桩一个。首级控制点、洞口桩宜与国家或线路首级控制点 组成最佳图形统一平差。首级控制网采用 GPS 静态观测,两洞口桩应为 GPS 同步观 测边。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4 章、 第 10 章的规定。隧道长度大于或等于 1选 D 级,长度小于 1选 E 级。 4.1.2 首级高程控制测量首级高程控制测量。首级高程控制宜采用 GPS 拟合高程测量或四等、五等光 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隧道长度大于或等于 1选四等,长度小于 1选五等) 。首级 高程控制测量与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应同时进行。 4.1.3 桩的埋设及编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首级控制点与洞口桩均应埋设砼桩,桩上应做好标志和标字。 2 控制桩编号采用以隧道单体名称汉语拼音字母为开头,隧道洞口桩在字母后加 C;控制桩在字母后加 K。如:兰州黄河隧道穿越控制桩编号为 LZHHC1,LZHHC2, 控制桩编号为 LZHHK1、LZHHK2 等。桩号编制时注意保持唯一性。 4.1.4 图根控制图根控制。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539-2009 第 5.2 节的规定。 4.2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 4.2.1 洞口地形图洞口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量范围由委托方书面委托。如无委托原则上可以洞口桩为基点,向进洞方向 的测量范围是高差 25m 内的区域;向出洞方向的测量长度是 50m;宽度为中线两侧各 50m。 2 测图比例尺为 1:500。 4.2.2 洞身地形图洞身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8 8 1 测量范围由委托方书面委托。如无委托原则上可以洞口桩向出洞方向各延伸 100m;宽度为中线两侧各 200m。河流隧道上下游各 300m,以洞口桩向出洞方向各 延伸 200m。 2 测图比例尺为 1:2000 或 1:1000。 4.2.3 堆渣场地形图堆渣场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量范围由委托方书面委托并由设计人员现场指定测量范围。一般为 100m100m,2 处。 2 测图比例尺为 1:500。 4.2.4 洞口与外部连接道路带状地形图洞口与外部连接道路带状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量位置及范围由委托方书面委托。宽度原则上为中线两侧各 60m。技术要 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5.5 节的规定。 2 测图比例尺为 1:2000 或 1:1000。 4.2.5 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5 章的有关规定。地形点高程注记:等高距为 0.5m 时应注到 0.01m,其余应注到 0.1m。 4.3 地形图的整饰地形图的整饰 4.3.1 地形图图幅应按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 第 2.1 节有 关规定格式执行。为方便设计人员使用,洞身地形图宜绘在一幅图上。 4.3.2 每幅图的右上角设指北针图,标明坐标北方向,指北针图的画法见石油天然 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第 2.5.2 条的规定。 4.3.3 坐标格网的标注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SY/T0003-2012 中第 2.6.1 条的规定,横坐标要写出带号。坐标以公里为单位,标注到小数点后两位。当坐 标格网不与图框平行时,可只注四角的四个格网的外侧。 4.3.4 图中应绘出管道中线,以导线点的图例绘制,中线用 0.8mm 线绘出。管线的前 进方向应满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要求。 9 9 4.3.5 在图标章的上方应绘制控制点成果表(含联测控制点成果)及编写本图简要说 明。简要说明的内容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控制点的布设及桩的埋设情况、联 系测量及控制测量简述(联测点、施测仪器、方法及精度) 、地形图的施测方法、执行 的规范及图式、等高距、测区位置及、其他说明。示例如下: 1 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2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 测区布设 E 级 GPS 控制点 6 个、洞口桩 2 个,均为砼桩。 4 国家点土凹、两道梁为联系测量点。联系测量、控制测量采用 Trimble R8 GPS 接收机按 E 级技术要求施测,精度达到要求。 5 地形采用 GTS226 全站仪采集数据,数字化成图。 6 执行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7 执行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8 本图等高距为 Xm。 9 测量范围及要求按设计人员意见实施。 10 测区位于 XX 市 XX 区 XX 镇 XX 村 XX 组。 4.3.6 应提供地形图的 DPD 格式数据文件。 4.3.7 地形图图名。隧道工程宜单独存档。地形图图名应为:(地名)X X(河)隧 道地形图。示例: 黄谦长江隧道地形图 大梁山隧道地形图 4.3.8 洞口与外部连接道路带状地形图的整饰应符合本规定第 2.6.6 条的规定; 4.4 洞身纵断面测量洞身纵断面测量 4.4.1 长度同洞身地形图。 4.4.2 比例尺。纵横比例尺相同,采用 1:2000 或 1:1000。 4.4.3 陆上隧道进出洞桩上端 50m 高差范围内详测,上端山顶部分测出地形变换点; 测量范围内遇冲沟、峡谷使隧道覆盖层较薄或隧道出露,则应详细测量断面并绘制纵 1010 断面图。 4.4.4 水下隧道的水下断面,应在断面线上往返测量数次,经取舍后图解。除测量主 断面外,尚需在主断面线两侧各 15m20m 处施测两条纵断面。 4.4.5 纵断面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 2009 第 6.5 节的规定。 4.4.6 图的整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格式同线路纵断面图。 2 里程、高程注记到 0.1m,与中线成果一致。 3 平面示意图栏中应为实测地形图。中线以 0.5mm 线绘制。 4 图名与地形图基本一致,仅将“地形图”改为“洞身纵断面图”。 5 图标章上方应加注: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里程与线路一致。 6 水下隧道左、右纵断面图标章上方应加注: 1)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起终点的里程采用主纵断面起终点的里 程。 2) 左(右)纵断面位于管道前进方向左(右)侧 15 m 处。 7 纵断面图图幅为标准 2 号图(420X594mm) 。末张图可采用加长图幅,但不应 超过 1189mm。2 号图的绘图长度为整 500mm。 8 当断面点很密时,可适当去掉一部分高程、里程注记(当穿越点的里程、高程 注记与其它地形点注记重合时,应保留穿越点的里程、高程注记) ,以使图面整洁,但数 据文件中不能丢失; 9 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 5cm。 4.4.7 纵断面图应提供 DPD 格式数据文件。 5 站址和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测量站址和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测量 5.0.1 站址和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测绘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确定。 5.0.2 测量的位置及范围由设计人员确定。 1111 5.0.3 比例尺:站址地形图为 1:500;区域位置图比例尺为 1:2000,已测部分外采用 1:10000 地形图局部放大制作,并将测图范围外不小于 250m 内的民房、村庄、学校、 高压线、公路、地下光缆、电缆、沟渠、地穴、坟墓等敏感地物现状在图中展绘出来, 以供报批用。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图为 1:1 万或 1:2000。 5.0.4 站址(如:队部、分输站、脱水站、首末站、压气站等)应先布设首级控制。 首级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E 级)测量、光电测距导线(二、三级) 、光电测距高程 (四等、五等)测量等方法。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2009 第 4 章、第 10 章的规定。 5.0.5 每个站址布设的控制点不应少于三个,且应相互通视、便于保存,并应埋设固 定桩 5.0.6 站址地形图应有简要说明和控制桩成果表。简要说明应包括: 控制桩埋设情况, 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施测仪器、方法、精度,执行的规范及图式,等高距, 测区所在的行政区划和地名。 5.0.7 地形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 2009 第 5 章的规定。 5.0.8 线路局部复杂地段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539-2009 第 5.5 节的规定。 5.0.9 图幅及格式、测量坐标网注记、指北针图按 SY/T0003-2012 有关规定执行。 5.0.10 地形图的整饰应符合本规定第 3.4 节的规定。 5.0.11 测量图应能满足方格网土方计算。 6 野外抽野外抽检检 6.0.1 所提供的成果,应提供其 5%10%的野外抽检成果,抽检内容应包括控制测 量、地形测量,并提供分公司级成果验收报告。 1212 6.0.2 野外抽检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6.0.3 野外抽检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测量,以保证所提供成果的可靠性。 7 图形文件的注记图形文件的注记 7.0.1 地形图、纵断面图内的注记、注记的排列形式、注记的字向、各种说明注记、 各种数字注记按照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第 12 章 规定执行。 7.0.2 其它注记(说明、控制点成果表、图标章等)一律采用宋体字型。字高、宽高 比规定见表 7.0.2-1。 表表 7.0.2-1 计算机制图字体统一规定计算机制图字体统一规定 内 容字型宽高比字高(mm)备注 高程点rs.shx0.82.0 控制点rs.shx0.82.4 方格网注记rs.shx0.82.5 地物注记黑体0.63.0 图名黑体0.84.0 工程名黑体0.83.5 可视长短调 整 专业、项目号黑体0.82.5 倒档号黑体0.83.5 成果表内容宋体0.82.5 档案号黑体0.83.0 日期、比例黑体0.82.0 说明宋体0.83.5 说明、内容宋体0.83.0 地面标高(m)宋体1.03.0 里程(Km+m)宋体1.03.0 平面示意图宋体1.03.0 8 文本文件编排规定文本文件编排规定 8.0.1 文件的幅面为 A4,尺寸为 297mm X210mm(长 X 宽) 。 8.0.2 文件至少包括封面、签署页、目录、正文四部分。 1313 8.0.3 说明书正文章节编排要求: 1 说明书正文的层次结构为:章、节、条、款、项、小项、小小项,层次编号见 表 8.0.3-1。 表表 8.0.3-1 说明书正文的层次编号说明书正文的层次编号 名称编号示例字体(西文)字号格式备注 章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三号左对齐加粗 节1.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四号加粗、左对齐加粗 条1.1.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左对齐加粗 款1.1.1.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左对齐必要时使用 项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首行缩进 2 字 小项(1)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首行缩进 2 字 小小项a 宋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首行缩进 2 字必要时使用 备注 宋体(Times New Roman) 五号 注:章(节、条、款)号与章(节、条、款)名称间空一字间隔。例:“1 X X X X X”。 表格或图片有多条备注时,应保持备注编号对齐。 2 文章格式要求如表 8.0.4-1。 表表 8.0.4-1 文章格式要求文章格式要求 类别字体字号行间距字符缩进对齐方式备注 目录标 题 宋体四号1.5 倍行距无居中对齐 目录正 文 宋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大型合同范本
- 房屋转卖装修合同范本
- 多人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校外配餐机构合同范本
- 铲车司机雇佣 合同范本
- 购车定金电子合同范本
- 街区商业招商合同范本
- 特殊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常用合同范本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科海光:2025年深算智能:海光DCU行业实战手册
- 信息服务费 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