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山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对精神文化有着更大的需求,而蕴含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的古镇则成为人们放松自我、追求精神文化的旅游之地,因此,近年来古镇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昆山古镇旅游业近年来以其丰富的古镇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周庄、锦溪、千灯都面临了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得古镇的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也限制了昆山古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只有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促进昆山古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昆山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找出周庄、锦溪、千灯这三大古镇在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查找相应资料,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昆山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昆山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总结出昆山三大古镇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根据前文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昆山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昆山是一个古镇分布较为密集的城市,在这总面积只有9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周庄、千灯、锦溪这三座名镇。这三座古镇不仅有着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共有的特色,还有着各自的特色。周庄,以其保存着沿河而建的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和当地浓厚的吴地文化而成为江南古镇的典范,另外,周庄古镇的开发商较早的将“保护和发展并举”的思想运用到周庄古镇的开发中来,最终打造出“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而千灯,有着比周庄更为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昆曲的发源地,是爱国文人顾炎武的故乡,是延福寺宣传佛教文化的地方。相较于周庄和千灯,锦溪可以用“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来形容,它那唯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内河水道和河道上遍布的小船是锦溪古镇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随着昆山经济快速发展,古镇旅游业的大量兴起,人们对古镇文化的追求,使得昆山古镇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昆山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古镇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1. 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在昆山所有的旅游资源中,以昆山古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除了具有享誉国内外的国家5A级景区周庄古镇以外,还有2个国家4A级景区锦溪古镇、千灯古镇。这三大古镇以其富有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浓厚的文化底蕴及保存较为完整的水乡风貌而成为众多水乡古镇的典范和代表。而这三大古镇也以其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景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江南古镇。昆山古镇的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当地古镇的建筑、桥、水以及人文风俗等方面。昆山古镇的建筑由于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大多依水而建,居民大多对河开窗开门,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昆山古镇的桥,以多而密的特点闻名于世,例如周庄的四大名桥、千灯的“三桥邀月”、锦溪的十眼长桥,这些桥成为古镇旅游的一大特色。昆山古镇的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古镇的形态的主要因素,古镇的布局往往随着河道的蜿蜒曲折而形成各自的风貌。昆山古镇的风俗,继承了吴越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也是古镇旅游的一大资源。这些古镇的景观丰富了当地的古镇旅游业,使得昆山古镇旅游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古镇旅游交通便利昆山三大古镇交通便利主要体现在:昆山与周边地区交通网络 :昆山东面与上海相邻,西面与苏州靠近,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娄江水道穿城而过,且临近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这些交通网络使得苏州、上海等发达地区游客纷纷涌入昆山,为昆山古镇旅游业提供更广泛的客源市场。古镇之间交通网络:昆山政府一直比较注重城内交通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昆山各景区之间往往设立固定的交通路线。周庄到锦溪的130路,只需花费半个小时就能来往两古镇;又如千灯到周庄,先乘112在乘130,只需花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了。古镇之间交通网的设立,既节约了游客出游的时间又为古镇区域性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昆山古镇旅游业的竞争力。古镇内部的交通网络:古镇内部各景点之间的旅游路线做到“路线全面而又无重复”。古镇内道路网络主要以步游路和水游路的相结合的最佳组合。同时也注重游客的旅游路线与古镇内的景观相结合,这样起到了更好的旅游效果。3昆山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昆山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江南旅游名城”的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结构使其进行转型,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确保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昆山旅游业大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市政府着重关注昆山古镇旅游的发展,并对其在“十二五”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二)古镇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壮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蕴含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的古镇以及当地的古居民逐渐减少,因此古镇景观与现代社会景观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感官刺激,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古镇旅游的重视。随着昆山古镇的开发和古镇旅游业的兴起,昆山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不断壮大。其中昆山周边客源市场增长最为明显,这主要归功于昆山周边城市铁路、公路、国道等交通网络的建立。交通设施的完善,大大节约了游客的出游时间,使得游客们能够在当日返回,而古镇旅已成为发达城市游客放松身心的娱乐场所,因此昆山古镇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逐渐扩大。其次,国外客源也是古镇客源市场壮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得其在国际上有了较大的知名度,许多国外人民对中国风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兴趣,而又随着周庄这“中国水乡第一镇”所带来的古镇旅游的效应,国外游客也成为古镇旅游的一大重要客源。(三)古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昆山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古镇旅游资源的大量开发,使得昆山古镇旅游业得到较快速地发展。2012年期间,昆山市古镇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年昆山三大古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接近800万人次,就门票收入也要达到4亿多。其中周庄在2012年期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仅次于上海世博会那年的纪录。而游客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消费的增长,旅游离不开衣、食、住、行,因此昆山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昆山的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以及商业零售业的发展,使得昆山整体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二、昆山古镇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古镇环境破坏严重1自然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清澈的溪水不见了,清新的空气不见了,干净整洁的街道消失了,而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却出现了。昆山三大古镇近几年都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古镇附近的工厂实施限排和禁排的措施,但是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却不够重视,还有就是对游客的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大量游客向水中丢弃废弃物,使得古镇的水失去往日的清澈而变得浑浊不堪。而大气污染除了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外,最为严重的就是工厂排放的废弃物,千灯在这方面上尤为严重,因为千灯规划出了化工产业园区,而园区中相应的硬件及软件配套设施却严重不足,肆意进行排放有毒、有害废气,严重影响了千灯当地的大气质量。固体废弃物则主要由于游客超载和古镇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包装物、瓜果果壳等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一眼望去,古镇的石板路上到处是颜色鲜艳的垃圾,让游客对古镇的印象大打折扣。2人文环境破坏严重昆山古镇的人文环境破坏严重,大多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开发商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对古镇周围进行高强度的开发,新增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破坏了古镇建筑的整体性。而当地一些居民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一些建筑破墙开店,随意改造,更有甚者讲自己的房屋租给外来经营者,这些为追求利益而改造古镇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古镇的整体风貌,破坏了古镇建筑所体现的历史人文内涵,使得古镇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浓重的商业化气息。另一方面主要由于古镇居民大量外迁所引起的。为了修缮古镇,政府往往要求古镇居民外迁,而在古镇修缮后,只有少数居民会返回古镇生活。另外,古镇中一些较为年轻的居民为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往往外出工作,居民的外迁导致古镇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古镇居民大量减少,外来经营者增多,忽视了古镇的风俗文化的发展,使得古镇丧失原真性。(二)产品种类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古镇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主要是由于我国古镇目前正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对于古镇的经营开发缺乏经验,缺乏对古镇自身内涵的挖掘造成的。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古镇以观光旅游这一传统的旅游产品为主,对古镇自身内涵挖掘不深,没有开发出符合古镇自身的旅游产品。例如周庄、千灯、锦溪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使得建筑风格也比较类似,几座古桥,几条小河,几艘小船,几座陈列馆,以及小河边林立的店铺和居民宅。这些建筑上的同质化倾向,使得游客在观光古镇的时候产生了一种视觉疲劳。另一方面,旅游特产种类单一且同质化明显。人们逛古镇时往往会带回一些纪念品以及当地的特产。虽然古镇上到处商铺林立,但当你漫步在这三大古镇上,你可以随处看见万三蹄、袜底酥、绣品以及各类糕点。不仅古镇内部产品缺乏特色,而且古镇之间也有极高的相似度,无论你在这三个古镇中的哪个,你都能看到万三蹄、袜底酥等相似的旅游产品。周庄、千灯、锦溪在经营方面都没有突出自身的优势,没有抓住自身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旅游产品的“克隆”现象使得这三大古镇的产品日趋单一化、同质化,从而使得游客对古镇旅游丧失兴趣,从而滞缓古镇旅游业的发展。(三)同质竞争且缺乏合作周庄、千灯、锦溪这昆山三大古镇,它们都用同一块金字招牌“江南水乡”,它们的旅游资源都以“小桥、流水、人家”为核心,这种同质化现象使得古镇之间竞争日益激烈。首先,从地理位置分析古镇同质化竞争。周庄古镇距离千灯古镇仅22公里,千灯古镇距离锦溪古镇仅14.5公里,而锦溪古镇距离周庄古镇仅8公里。在昆山这个范围内,古镇的密度很大,而且民俗文化极其类似,因此同质化竞争很激烈。其次,从古镇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特产分析古镇同质化竞争。这三大古镇都有共同的旅游节目,如“游船”、“古镇客栈”、民间手工艺品、传统艺术表演等,而旅游特产则以“万三蹄”、“袜底酥”、“青团”、“ 腌菜苋”等,毫无各自特色。古镇之间旅游服务项目的同质化和古镇旅游特产的同质化必然导致激烈的同质竞争。造成这种竞争很大原因是古镇之间缺乏相应的合作。上世纪初90年代,区域古镇联合发展这一概念已经出现,而江苏三大水乡古镇和浙江三大水乡古镇联合伸遗则把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中去。在2008年,当单个古镇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昆山当地政府就决定加强周庄、千灯、锦溪的合作,对其古镇资源进行整合,但是这次的合作始终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因此,到目前为止,昆山的三大古镇内部不仅因为缺乏合作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而且与江南其他古镇之间同质化竞争也尤为激烈。(四)游客周期性超载严重 近年来,由于周庄古镇的知名度的提升,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地政府对古镇旅游业的支持等这一系列经济、政策等措施使得古镇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昆山三大古镇的游客数量迅速增长。就去年全年,昆山三大古镇的客流量将到达800万人次,周庄古镇去年全年接待了400万游客。而在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游客的数量更是严重超过了古镇资源所能承载的范围。在三大古镇中,尤其是周庄,作为“中国第一水乡”,每到国假和周末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旅馆中住房紧张,饭店中座位紧缺,古镇街道拥挤,这种现象时时在发生着。当你走在古镇上,到处挤满了人,无从下脚,这种客流量的严重超载现象,往往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游客周期性的超载对古镇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古镇丧失了那种清新、恬淡,平静的古镇氛围,这就是所谓的“旅游公害问题”。(五)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在古镇旅游发展迅速的当前社会,江南地区不仅古镇众多而且古镇在建筑、规划、人文等方面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因此昆山的古镇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那么对外宣传不可或缺。并且在对外宣传中更应该抓住古镇各自的特色加以宣传。然而在昆山的这三大古镇中只有周庄在这方面的做得比较好,而千灯,锦溪虽然有时也会有一定的对外宣传和促销活动,但是都是一些小手笔的宣传活动,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从而导致效果一般,周庄在对外方面往往采用大手笔、大制作的宣传手段,把周庄古镇的品牌打到国外去!而锦溪、千灯在昆山市内的知名度或许还是很高的,但是在昆山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千灯和锦溪这两大古镇,因此,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建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在当今古镇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时期尤为重要。(六)漠视居民利益,旅游开发缺乏社会支持 古镇旅游的主要参与者是古镇居民与开发商,而古镇居民更是古镇旅游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古镇建筑物的修整,古镇人文风俗的传承,都离不开古镇居民的参与。但是由于目前昆山这三大古镇开发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这三大古镇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古镇居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古镇的开发无法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例如,古镇的旅游开发使得当地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的价格上涨,居民的生活开支普遍增长,大部分居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利益,生活条件也未能得到改善,从而对古镇旅游开发产生厌恶排斥的情绪。另外,由于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他们只考虑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过度开发,不仅使得当地环境污染加剧,而且对建筑物进行大量的拆减,忽视居民基本的生活设施要求,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古镇居民的愿望是通过古镇的开发来提高生活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但是古镇的收入主要来于门票、导游以及餐饮,而这些收入基本上被各旅游开发公司所垄断,外加外来居民的大量涌入,古镇原住民不仅无法通过古镇开发提高收入,而且还面临严峻的就业机会。这些不公平的利益分配与古镇居民的愿望相矛盾,无法调动古镇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古镇旅游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导致古镇旅游业的不良发展。三、昆山古镇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一)加强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营造古镇文化氛围1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近年来,昆山政府积极加强对古镇的治理,对古镇周围的工厂实施限排、禁排的政策,而大量污染严重的工厂则对其进行搬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镇周围的环境。但是对于古镇内部环境污染,古镇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环境。首先,在古街上增设一些复古的垃圾桶并在其上面标注一些标语。游客在游览古镇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根据我对这三个古镇的观察,发现古镇的街道上垃圾箱等环保设施数量较少,不方便游客随手丢弃游览时产生的垃圾。其次,对古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减轻古镇居民生活废弃物对古镇的污染程度。政府应该采取既不影响古镇的完整性又能大大改善古镇居民生活环境的措施,对古镇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后,在古镇内部进行一些保护环境的宣传。例如,在古镇的入口处,摆放一些舞台,在舞台周围摆放一些保护环境的标语,并在显示频上播放被污染前后的古镇面貌同时发放可分解的环保袋,鼓励游客把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包装、饮料瓶等垃圾丢在随身携带的环保袋中,在旅游结束时统一扔入垃圾箱。2加强人文环境的保护古镇的开发商往往把古镇的人文环境定义为古镇的历史建筑,从而忽视了古镇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得古镇的商业氛围越加浓郁,丧失了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保护人文环境不仅仅是对古镇建筑的修缮和规划,更是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首先,政府应该建设一些与古镇人文风俗息息相关的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收集一些历史名人留下的文物。其次政府应该开办一些风俗文化的兴趣班,这不仅能激发古镇下一代的兴趣,也能引起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使得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得以传承下来。例如,昆曲,政府应该邀请善于演唱昆曲的古镇居民和一些著名的昆曲演唱者进行同台表演,或者在古镇中开办小型的演唱会和兴趣班,让游客和居民都能参与,这样不仅能大大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又能很好的保存昆曲这种非物质文化。最后,当地政府应该改善古镇注居民生活状况,防止居民大量迁出古镇,从而使得游客在游览古镇是无法看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风俗惯例等最真实的民俗文化。人文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政府和居民的参与,因此保护人文环境应该首先从政府和居民这两方面来着手。(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破产品同质化格局古镇的竞争了离不开古镇自身开发的旅游产品,古镇的旅游产品越具有自身的特色,那么越能吸引游客,古镇的客源就越丰富,知名度就越高,才能在当今古镇旅游发展迅速的时期占领一席之地。江南古镇大多利用自身资源,开发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观光旅游产品。而对于周庄、千灯、锦溪这三大古镇而言,都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我们得结合古镇各自的优势,发展符合自己特色的旅游产品,打破这种单一化格局。周庄古镇内有爱渡风情小镇、富贵园、江南人家、太史淀湿地公园等一些新兴休闲度假景点,因此开发商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使度假、观光、娱乐、修身、消遣等旅游产品形式综合发展。锦溪则应以其闻名中外的“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打造出文化旅游产品,使其形成一大自己的特色产品。而作为千灯古镇的开发商则应抓住“灯”这一特色,形成一种以灯为主的特色景观,并结合千灯镇的几大特色景点,发展符合自身的观光旅游产品。使这三大古镇形成一种新旅游格局,以生态度假、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的三大类旅游产品。另外,针对三大古镇各自的旅游产品,古镇的开发商应该适当的调整古镇各自的特产,例如,周庄发展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当地的特产则应该以吃、住为主,在古镇上多经营一些以万三蹄、袜底酥等为特色菜的饭店。而锦溪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当地古镇的店铺则应该以紫砂壶、根雕、书画、钱币等手工制品为主。而千灯发展观光旅游,当地古镇上应该开设一些以镇上几大景点为模型的手工制品,例如释迦牟尼涅槃像的模型、秦峰塔模型以及三桥模型。凸显各自的特产,不仅能缓解游览者在游览古镇时面对相同特产所产生的视觉疲劳,更能是旅游者根据特产而区分古镇,提高古镇的重游率,从而提高古镇的知名度。(三)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升昆山古镇整体的竞争力随着古镇旅游大量出现,单一区域的古镇旅游现在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古镇旅游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千灯、锦溪、周庄同在昆山范围内,各古镇之间距离十分近 另外,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使得古镇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同质性现象,因此,昆山三大古镇更应该创建共有的品牌。昆山古镇应该建立三大古镇办公室协调,对三大古镇制定一些经营策略以及加强三大古镇的联系。1制定统一的营销管理方针由于周庄游客的严重超载现象,我们可以对这三大古镇进行统一的目的地管理,将游客分流,引一部分游客到锦溪和千灯古镇,既能缓和周庄古镇游客超载现象又能为锦溪和千灯带来经济效益。2产品差异化经营古镇区域的合作主要的目的是实现产品的差异互补。千灯、周庄、锦溪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大量的旅游特产都相同,经营者应因地制宜,开发各自的特色产品,使该区域古镇的产品不会出现重复,注重个性的发展。3加强人才交流,增强经营者的合作力度三大古镇的导游、经营者都应该加强交流,能更好地利用相互利用古镇之间的资源,就如周庄相比较其他两个古镇,具有更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交流能让锦溪和千灯的导游、经营者向周庄学习,并利用周庄的知名效应,带动锦溪和千灯的发展,从而提升昆山整个古镇的竞争力。(四)实施差别定价,调控古镇各时段客流量 近年来,古镇旅游业快速发展,使得古镇景区经常人满为患。而古镇的开发商往往以古镇的游客数量这个因素来衡量一个古镇发展的好坏,因此,古镇经营者往往采取一切手段来增加游客数量,忽视古镇自身的承载力,使古镇丧失淳朴、清新、宁静的氛围。所以,必须针对各时段各镇客流量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票价,以起到对古镇客流量的调控。例如,在五一、的十一等旅游旺季的时候,可以上提20%的票价适当控制游客的数量;在周末这种相对游客较多的时间段则可以上提10%票价;而在旅游的淡季或者在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可以适当的下降10%的票价;在晚上,客流相对较少的时候,当地古镇开发商应该推出一些适合晚上旅游参观的节目,并采用半价或者家庭票鼓励当地的居民或住店游客晚上游古镇,不仅能为古镇晚上带来一笔较好的收益也能避开白天的客流高峰期。这些措施既能平衡古镇各时段的游客数量,也不会给古镇的收入带来很大的影响。(五)加强古镇宣传力度,提升昆山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周庄作为一个闻名中外的古镇,它在宣传方面做得尤为杰出,而同为昆山的三大古镇的千灯、锦溪在这方面则相对薄弱。经营者在做宣传的时候应该扩大宣传规模、增加宣传费用并且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时要根据古镇各自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宣传。只有根据古镇自己所独有的古镇特点来宣传古镇,才能使游客根据宣传内容的区分古镇之间的差异。例如,千灯在做宣传的时候应该重点突出昆曲和“夜游千灯”观赏千灯的灯艺这些特色,而锦溪则应该突出其众多的民间收藏博物馆和工艺品这些特点。另外古镇的宣传不应该仅限于网站和电视广告两方面,我们应该拓宽古镇宣传的渠道,可以以古镇的名义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在古镇周围的交通要道上做一些平面广告,或者可以组建一支古镇艺术团队,聘用当地居民,在各个城市进行表演,演绎古镇的文化风俗,加强人们对古镇文化的深刻认识。或许这些宣传方式费用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这些宣传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加强人们对古镇文化的探知欲望。(六)建立古镇和谐制度,保护古镇居民的利益自20世纪以来,我国古镇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古镇的发展给古镇居民带来一些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利益纠纷,因此建立古镇的和谐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立古镇和谐制度则应具备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利益补偿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古镇居民是风俗文化最好的诠释者,但随着当地居民为追求跟好的生活条件大量外迁时,只有一小部分留下来的老人能够诠释古镇各自的风俗文化,因此,经营者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通过适当的给古镇当地居民一些生活收入方面的补贴,才能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防止大量古镇原住民外迁,从而丧失对古镇风俗文化的传承。2建立利益共同体,鼓励居民投资古镇的开放往往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古镇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尤为严重。而想激发古镇居民对古镇开发的积极性,只有让居民跟开发商一起进行投资开发古镇,这样就能让居民来分享古镇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对于古镇居民的投资分配时,应该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才能建立起居民与经营者的利益共同体,才能防止居民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的纠纷。3建立利益协调组织,解决利益分配纠纷 古镇的利益的投资、收益等问题都离不开投资公司、当地政府以及古镇居民的协商。因此建立一个三方的协调组织尤为重要。在昆山的三大古镇中,古镇中的利益分配往往忽略居民的利益,只关注当地政府和投资公司的利益分配,从而引发居民与当地政府及开发商的利益纠纷,因此,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利益协调组织,不仅仅能解决居民的利益纠纷问题,也能激发古镇居民保护古镇的意思,从而促进古镇旅游业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张婧,马艳秋.江南古镇形象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2009,(7):99-102.2 高小磊,彭巍.周庄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 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2):68-72.3 李丽雅,黄芳. 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2):18-21.4 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2008,(5):52-59.5 周彬,董杰,刘庆友,徐永辉,任雪梅. 可持续旅游在快速发展期旅游地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周庄古镇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8-31.6 龚克,邓春凤.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J. 安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