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_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论文_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论文_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论文_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论文_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学 号: 200901015047 姓 名: 黄 玉 梅 学 院: 计算机学院 指导老师: 潘 泽 强 专 业: 09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5月9日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进行了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如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江西中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论文被学校图书馆收藏并被查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以非赢利的方式使用,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进行汇编。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VIII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设计的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并通过一个四位一体的7段数码管显示出来。该系统的数字电压表电路简单,所用的元件较少,成本低,且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外界电压模拟量输入到A/D转换部分的输入端,通过ADC0809转换变为数字信号,输送给单片机,然后由单片机给数码管数字信号,控制其发光,从而显示数字。关键词: AT89S52; ADC0809; LED显示器;数字电压表AbstractThis paper which introduces a kind of simple digital voltmeter is based on signle -chip microcontroller design. capable of measuring between 0-5V DC voltage, four digital display, and displaying the measurements though a digital code tube of 7 piece -s of LED. The voltmeter features in simple electrical circuit, lower use of elements, low cost, moreover, its measuring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External analog voltage in -put to the A / D conversion part of the input of the conversion into digital signal throu -gh the ADC0809, transmiss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hen by the microcontrolle -r to the digital control digital signal, control the light, so the displayed number.Key words: AT89S51; ADC0809; four digital; digital voltmete目 录目 录绪 言.1第一章 设计总体方案.21.1 设计内容与要求.21.2 设计思路.21.3 设计方案.21.4 设计目的与意义.3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42.1 AT89S52的功能介绍. .42.1.1 简单概述.42.1.2 AT89S52的引脚介绍 .42.1.3 主要功能特性.72.2 A/D 转换器.82.2.1 ADC0809的简单介绍.82.2.2 ADC0809引脚及功能.82.2.3 ADC0809的结构及转换原理.9 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10 2.3.1 复位电路设计. 10 2.3.2 时钟电路设计.112.4 LED显示器. 12 2.4.1 LED的基本结构. 12 2.4.2 LED显示器工作原理.12 2.4.3 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设计. 13 2.5 总体电路设计. 14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15 3.1 主程序设计. 15 3.2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15 3.3 显示子程序设计. 16第四章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17 4.1 硬件与软件的调试. 17 4.2 仿真电路图. 184.3 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19 4.3.1 显示结果. 19 4.3.2 误差分析.21结论.22致谢.23参考文献.24附录A 元器件清单.25附录B 源程序清单.26附录C 电路实物图.29第一章 设计总体方案绪 言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meter)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由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进行实时通信。目前,由各种单片A/D 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由DVM扩展而成的各种通用及专用数字仪器仪表,也把电量及非电量测量技术提高到崭新水平。目前,数字电压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因而,以后数字电压表的发展就着眼在高精度和低成本这两个方面。本文是以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为研究内容,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其中,A/D转换采用ADC0809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S52再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4位数码管实时显示数字电压信号,测量的4路输入直流电压范围是05V。第一章 设计总体方案1.1 设计内容与要求利用单片机AT89S52与A/D转换器件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并用4位数码管实时显示该电压值。1.2 设计思路 1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2 A/D转换采用ADC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为P1口和P2口的高四位引脚。 3 电压显示采用4位一体的LED数码管。 4 LED数码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0产生;位码输入,用并行端口P2低四位产生。1.3 设计方案硬件电路设计由6个部分组成; A/D转换电路,AT89S52单片机系统,LED显示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以及测量电压输入电路。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A/D转换电路测量电压输入显示系统AT89S52 P2 P1 P1 P0 图1.1 数字电压表系统硬件设计框图1.4 设计目的与意义设计目的: 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AT89S5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ADC0809芯片的特性,控制方法及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3 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 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调试技术。设计意义: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汇编程序编写的完整过程,解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强化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1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2.1 AT89S52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2.1.1 简单概述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取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可能还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显示驱动电路、脉冲调制电路、模数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片芯片上,构成一个既小而又完善的计算机系统。AT89S52是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2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2.1.2 AT89S52的引脚介绍要想掌握AT89S52单片机,应该首先了解AT89S52的引脚。89S52系列及89S52系列中各种型号芯片的引脚是互相兼容的。目前AT89S52单片机多采用40只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AT89S52的引脚分布图如图2.1.2所示 。图2.1.1 AT89S52的引脚分布图1 电源引脚 电源引脚接入单片机的工作电源。 (1)Vcc(40引脚):+5V电源。 (2)GND(20引脚):接地。2 时钟引脚 (1) XTAL1(19引脚): 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电路的输入端。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 (2) XTAL2(20引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采用外接时钟源时,引脚XTAL1接收 外部时钟振荡器的信号,XTAL2悬空。XTAL1和XTAL2的电源接入方式如图2.1.2所示:图2.1.2 电源接入方式3 控制引脚 (1)复位RST(9引脚)复位线,可以使89S52处于复位(即初始化)工作状态。在振荡器运行时,有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出现在此引脚时,就能使该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51芯片便循环复位。在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此引脚应为0.5V的低电平。 (2)/Vpp(31引脚)为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当它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在PC值超过0FFFH后将自动转向外部程序存储器。当它为低电平时,只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Vpp为该引脚的第二功能,为编程电压输入端。 (3)ALE/(30引脚)ALE为低八位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89S52的CPU在P0.0-P0.7引脚线去传送随后而来的片外存储器读/写数据。在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89S52自动在ALE线上输出频率为时钟振荡器频率fosc的1/6的脉冲序列。该脉冲序列可以作为外部时钟源或定时脉冲使用。为该引脚的第二功能,在对片内存储器编程时,此引脚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4)(29引脚)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在单片机读片外程序存储器时,89S52自动在此引脚线上产生一个负脉冲,作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4 I/O口引脚 (1) P0口:(pin39-pin32为P0.0-P0.7输入输出脚)P0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P0口具有两种功能:第一,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用于传输CPU的输入/输出数据,需要加上上拉电阻。当作为普通的I/O输入时,应该先向端口的输出锁存器写入1。P0口可以驱动8个LS型TTL负载。第二,P0口在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用于传送片外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然后传送CPU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 (2) P1口:(Pin1-Pin8为P1.0-P1.7输入输出脚)P1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口。P1口能驱动4个LSTTL负载。其中P1.7为最高位,P1.0为最低位,当P1口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P1.0-P1.7的功能和P0口的第一功能相同,也用于传送用户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3) P2口:(Pin21-Pin28为P2.0-P2.7输入输出脚)P2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能驱动4个LSTTL负载。这组引脚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也用于传送用户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当89S52扩展外部存储器及I/O口时,P2口用于输出片外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 (4) P3口:(Pin10-Pin17为P3.0-P3.7输入输出脚)P3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能驱动4个LSTTL负载,这组引脚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当作为普通的I/O口输入时,应该先向端口的输出锁存器写入1。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的第二功能即控制功能。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控制信息。P3口第二功能如下表1示。表1 P3口的第二功能引 脚第二功能说 明P3.0RXD串行口输入P3.1TXD串行口输出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P3.4T0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P3.5T1定时器/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P3.6/WR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输出P3.7/RD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输出2.1.3 主要功能特性 1、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2、 32个双向I/O口;1288位内部RAM 。 3、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时钟频率0-24MHz。 4、 可编程串行通道。 5、 5个中断源。 6、 2个读写中断口线。 7、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8、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2 A/D转换器2.2.1 ADC0809的简单介绍A/D转换器(ADC)的作用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ADC0809是一种逐次比较型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量输出的典型A/D转换器。ADC0809一共有28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分布图如图2.2.1所示。图2.2.1 ADC0809引脚分布图2.2.2 ADC0809引脚及功能1、 IN0-IN7(8条):8路模拟信号输入端。2、地址输入和控制线(4条)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当ALE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DDA,ADDB,ADDC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拟量由转换器进行转换。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控制8路模拟通道的切换。它们分别与地址线或数据线相连,三位编码对应8个通道地址端口,A、B、C=000111分别对应IN0IN7通道的地址端口。其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2 ADC0809的通道选择地址码 对应的输入通道C B A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IN0IN1IN2IN3IN4IN5IN6IN73、 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当START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转换,在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4、 EOC:为输出允许控制信号,高电平有效,表示A/D转换已结束,数字量已锁入三态输出锁存器,否则表明正在进行A/D转换。5、 D0D7:数字量输出端,D0高位。6、 OE:输出允许控制端,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高电平有效。7、 Vcc、GND: Vcc为主电源输入端,GND为接地端,一般REF+与Vcc连接在一起,REF-与GND连接在一起。8、 CLK:时钟信号输入端。2.2.3 ADC0809的结构及转换原理ADC0809采用逐次比较的方法完成A/D转换,由单一的+5V电源供电。片内带有锁存功能的8路选1的模拟开关,由A、B、C的编码来决定所选的通道。ADC0809完成一次转换需100s左右,它具有输出TTL三态锁存缓冲器,可直接连接到AT89S52的数据总线上。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ADC0809可对05V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ADC0809 的结构框图如图2.2.2所示。图2.2.2 ADC0809 的结构框图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2.3.1 复位电路设计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AT89S52有一个复位引脚RST,采用施密特触发输入。只需要给AT89S52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是时钟震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使89S52复位。在运行中,外界干扰等因素可能会使单片机的程序陷入死循环状态或“跑飞”,也需按复位键使RST脚为高电平,从而得到重新启动。复位完成后,如果RST端继续保持高电平,AT89S52就一直处于复位状态,只要RST恢复低电平后,单片机才能进入其他工作状态。单片机的复位方式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本实验运用到的复位电路是最简单的上电复位电路。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冲电来实现的。当电源接通时,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3.1所示。图2.3.1 复位电路2.3.2 时钟电路设计时钟电路用于产生AT89S52单片机工作时所必需的时钟控制信号。89S52单片机的内部电路在时钟信号控制下,严格按照时序执行指令进行工作。常用的时钟电路设计有两种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系统采用的是内部时钟方式,AT89S52单片机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震荡器,XTAL1为该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为该放大器输出端,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此电路的外部电路简单,只需要一个晶振和 2个电容即可。电路中,电容器C1和C2对震荡频率有微调作用,通常的取值范围是3010pF,在这个系统中选择了30PF;石英晶振选择范围最高可选24MHz,它决定了单片机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震荡频率,在本系统中选择的是12MHz,因而时钟信号的震荡频率为12MHz。89S52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如图2.3.2所示。图2.3.2 内部时钟电路2.4 LED显示器2.4.1 LED的基本结构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缩写。LED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与单片机接口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LED显示器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显示字段的显示器件。在单片机中常用的是八段数码显示器。每一段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其中7个长条形的发光二极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圆点形的发光二极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其通过不同的组合可用来显示各种数字。这种LED显示器可以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共阴极LED显示器的所有阴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高电平有效;共阳极LED显示器的所有阳极连接在一起并接正电压,低电平有效。8段LED结构及外形如图2.4所示。图2.4.1 8段LED结构及外形图2.4.2 LED显示器工作原理由N个LED显示块可以拼接成N位的LED显示器。在本设计中,选择4位一体的数码型LED显示器,简称“4-LED”。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显示方式,本系统采用的是LED动态显示方式,它的所有位的段码线的相应段并联在一起,有一个8位I/O口控制,而各位的共阳极或共阴极分别由相应的I/O线控制,形成各位的分时选通。4-LED是一个共阴极接法数码显示管,其中a,b,c,e,f,g为4位LED各段的公共输出端,SEG1、2、3、4分别是每一位的位数选端,dp是小数点引出端,4位一体LED数码显示管的内部结构是由4个单独的LED组成,每个LED的段输出引脚在内部并联后,引出到器件的外部。本系统中前一位显示电压的整数位,即个位,后两位显示电压的小数位。4位8段LED动态显示器的引脚图如图2.4.2所示。图2.4.2 4位8段LED显示器引脚图2.4.3 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设计由于单片机的并行口不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器,所以一般情况下,须采用专用的驱动电路芯片,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电流,显示器才能正常工作。如果驱动电路能力差,即负载能力不够时,显示器亮度就低,而且驱动电路长期在超负荷下运行容易损坏。此系统是在LED驱动电路的设计上,利用单片机P0口上外接的上拉电阻来实现,即将LED的A-G段显示引脚和DP小数点显示引脚并联到P0口与上拉电阻之间,这样,就可以加大P0口作为输出口的驱动能力,使得LED能按照正常的亮度显示出数字,如图2.4.3所示。 图2.4.3 LED与单片机接口间的设计2.5 总体电路设计经过以上的设计过程,可设计出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硬件电路原理图如图2.5所示。图2.5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电路图数字电压表的硬件电路已经设计完成,就可以选取相应的芯片和元器件,利用Proteus软件绘制出硬件的原理,并仔细地检查修改,直至形成完善的硬件原理图。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3.1 主程序设计主程序包含初始化部分、A/D转换子程序和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3.1所示。A/D转换数据动态显示数据处理初始化图3.1 主程序流程图3.2 A/D转换子程序设计A/D转换子程序用来控制对输入的模块的电压信号的采集测量,并将读取的转换结果存入相应的内存单元,其部分转换流程图如图3.2所示。启动A/D转换转换结束否?读取转换结果并存储图3.2 A/D转换部分流程图3.3 显示子程序设计显示子程序采用动态扫描实现4位数码管的数值显示。在本设计中,为了简化硬件设计,主要采用软件定时的方式,通过软件延时程序来实现5ms的延时。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3.3所示。个位数据送入A以A为偏址查表取出对应显示段码并再送入A个位位选信号为低电平送A到P0口显示个位调显示延时5mS子程序再使个位位选信号为高十位、百位同上返回图3.3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第四章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4.1 硬件与软件的调试在完成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之后,接下来必须进行系统硬件与和软件的调试,才能使系统正常运行。硬件调试的主要任务是排除硬件故障,软件调试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开发工具Proteus和keil进行在线仿真调试,发现和纠正程序的错误,同时也能发现硬件的故障。软件调试是一个模块接一个模块进行的。首先单独调试各子程序是否能够按照预期的功能,接口电路的控制是否正常。最后调试整个程序。尤其注意的是各模块间能否正确的传递参数。首先是检查数码管显示模块程序,观察数码管上是否能够显示相应的字符;其次是检查A/D转换模块程序。可以在硬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已知的几个电压,分别观察数码管上是否显示相应的电压值;然后检查数据的转换模块程序。以下是对系统硬件与软件调试所进行的主要检查工作:1 利用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在用电烙铁焊接好电路之后,我们用数字万用表进行了逐一对点的检查,检查各线路间是否有短路或者开路的故障;2 检测芯片管座与芯片管座之间的对应引脚是否连接正确,以及检查是否导通或者截止;3 检查输入电源线是否与电路中的对应点的电源线连接正确,检查电路中的接地点是否全部接地;4 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应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模型,检查仿真的电路元器件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连接有误;5 利用keil软件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如果没有错误和警告便生成(.hex)文件,并且用编程器将生成的(.hex)文件写入AT89S52芯片。6 将写入程序的AT89S52芯片插入单片机插槽中,观看数码管是否正常发光并且进行系统总的调试。4.2 仿真电路图基于ADC0809模数转换器的数字电压表的仿真电路图如下图4.2所示。图4.2 系统仿真电路图4.3 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4.3.1 显示结果1 当IN0输入电压值为+1.00V时,显示结果如图4.3.1所示。测量误差为0.02V。图4.3.1 输入电压为+1.00V时,LDE的显示结果2 当IN0输入电压值为+2.50V时,显示结果如图4.3.2所示。测量误差为0.04V。图4.3.2 输入电压为+2.50V时,LDE的显示结果3 当IN0输入电压值为+4.00V时,显示结果如图4.3.2所示。测量误差为0.08V。图4.3.3 输入电压为+4.00V时,LDE的显示结果第四章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4.3.2 误差分析本设计可以测量的电压范围是05V。通过以上仿真测量结果可得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对比测试,测试对比表如下表4所示。其中,表中的标准电压表值采用数字万用表测得。表4 标准电压值与电压表测量值对比表标准电压值/V电压表测量值/V绝对误差/V0.000.000.000.500.520.021.001.020.021.501.540.042.002.040.042.502.540.043.003.060.063.503.560.064.004.080.084.504.580.085.005.100.1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所测得的值比标准电压表偏大00.1V之间。这种误差可以通过校正ADC0809的基准电压来解决。因为该电压表设计时直接用5V的供电电源作为基准电压,所以电压有可能有偏差。另外,还可以用软件编程来校正测量值。结 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终于完成了。这次设计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集成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将被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单片机内部程序处理后,由LED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使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外接元件少。在实际应用工作性能好,测量电压准确,精度高。本文设计详细说明数字电压表从原理图的设计、电路图的仿真再到软件的调试的过程。通过本次设计,我对单片机这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无论是在硬件连接方面还是在软件编程方面。我还学会了Proteus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从方案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原理图的设计和电路图的仿真的设计流程,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次设计在调试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问题,硬件上的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对电路的仿真方面也不够熟练。要想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就要求对硬件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部分有充分的理解和研究,我通过耐心、坚持的毅力,大量查阅资料,请教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终于完成了此次设计。总之,这次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与合作,还充分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完成知识的积累,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并且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争取在电路设计方面能有所提升。致 谢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间便是大学毕业时节。遥想入学之时,恍如隔日,不免感叹时光易逝,韶华难追。离校日期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的热情帮助,在这里我要对四年来给予我关心与支持的良师益友和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大学四年时光,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四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是他们不畏生活的艰辛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保障,时时刻刻给予我无私的奉献;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江西中医学院给了我在大学四年学习的机会,让我在这里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提高;我要感谢四年来所有任课老师的关心与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我会记在心。我更要感谢的是四年来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跟室友,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和浓浓的情谊,你们的笑容,我收获的最大的快乐,你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无不让我感动于心。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中,我的指导老师潘泽强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是潘老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阅、修改我的论文,为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在此我要向潘老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我想,再多的言语也表达不了我此时的心情了,这四年,我收获了太多太多,这段时光是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去感悟的人生历程。大学生涯即将离我远去,可我知道前面的路还长,我要用我积淀下来的一切去面对未来的机遇跟挑战,我相信因为有你们,我的人生路会走得无限辉煌!参考文献1 朱清慧、张凤蕊、翟天嵩、王志奎. 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2 张毅刚、彭喜元.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3 周荷琴、吴秀清.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北京:中国科技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