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识别与鉴定绩缨.ppt_第1页
昆虫识别与鉴定绩缨.ppt_第2页
昆虫识别与鉴定绩缨.ppt_第3页
昆虫识别与鉴定绩缨.ppt_第4页
昆虫识别与鉴定绩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翅总目 * 半翅总目 翅目Plecoptera 缺翅目Zoraptera 虱目Anoplura 食毛目Mallophaga 啮虫目Psocoptera 缨翅目Thysanoptera 半翅目Hemiptera 同翅目Homoptera 异翅目Heteroptera/半翅目Hemiptera 翅目Plecoptera 俗称石蝇、 翅虫,简称虫责(音:吉);stonefly、perlids; 体小至中型,体软、长略偏平。头部宽阔;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 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多节。前胸大,背板发达;中、后胸等大 ,构造相似;翅2对,膜质、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静止时翅折扇 状平叠在胸腹背面;跗节3节。腹部有完整的10节,第11节常特化为 外生殖器构造;尾须1对,线状多节或仅1节。雌虫无产卵器,常有 特化的下生殖板。稚虫蛃型、似成虫,有气管鳃,水生。 全世界已知 翅目2亚目16科2500余种;我国已知1亚目(北 亚目 Arctoperlaria)10科50属325种。 缺翅目Zoraptera 缺翅虫,zorapterans;意大利人Silvestri(1913)所建立,因最初 所发现的均为缺翅型,故误认为该类昆虫均为缺翅昆虫。直到1920 年Caudell发现了有翅类型,并指出:“缺翅目昆虫不是一个缺翅的目 ” 。 体小型、扁平柔软,体长3-4mm,褐色或暗褐色;头大,近三角形 ;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念珠状;无翅型无复眼,有翅个体有发达的复 眼和3个单眼。有翅型有2对膜质翅,翅狭长,翅脉简单,易脱落。 前胸发达,近正方形,中、后胸后缘稍扩大呈梯形;3对步行足,跗 节2节,足末端有一对镰刀状的爪。腹部10节;尾须1节,乳头状 。 全世界已知1科1属29种。我国1974年才黄复生在西藏发现,并命名 为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Hwang;后来又发现一种,即墨脱 缺翅虫Z. medoensis Hwang。 虱目Anoplura 俗称虱、吸虱、虱子。英文sucking lice、true lice,寄生于真兽类和人类,吸取 寄主血液,并传播疾病,是一类卫生害虫。 体微小,体长1-6mm,扁平,无翅。头小,窄于胸部,向前突出,能活动,前 口式,口器刺吸式。胸部各节愈合,胸部背侧具1对气门;足粗短,跗节1节, 具1爪。腹部9节,无尾须。体灰白色或黄褐色。体表具成排刺状毛和鳞毛。渐 变态。 全世界已知7科500余种30属。我国已知约65种 。 颚虱科Linognathidae 寄生于牛、鹿、长颈鹿、驼、犬和蹄兔等科兽类。常见的属有颚虱属 Linognathus:足颚虱L. pedalis (Oshorn)、羊颚虱L. ovillus (Neumann),和管 虱属Solenopotes:牛管虱S. capillatus Enderlein和鹿管虱S. muntiacus Thompson。 虱科Pediculidae 1属3种:人虱因寄生部位不同,分为2个亚种,即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 De Geer和头虱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De Geer;猿虱P. mjobergi Flerris,寄生于非洲猴类上。黑猩猩虱P. schaffi Fabrenholz寄生于黑猩猩。 阴虱科Phthiridae F仅1虱1种,阴虱Phthirus pubis Linnaeus的中、后足有大爪,其形 似蟹,亦称蟹爪虱,寄生于人的阴部 食毛目Mallophaga 俗称鸟虱或嗜虱,英文名为bird lice、chewing lice或biting lice,寄 生于鸟类和部分哺乳动物,不侵袭人类; 体小且扁,体壁骨化,体表被毛,长形、卵圆形或椭圆形,体长0.5- 6.0mm,有的长达10mm。头大,扁宽,较前胸宽或等宽。触角短小 ,由3-5节组成。复眼小或退化,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口式。无 翅,前胸发达,中、后胸背板常愈合。足3对,均短粗发达,跗节1 或2节,2爪或1爪。腹部11节,一般仅见8-9节无尾须。渐变态。营 外寄生生活。 全世界已知3亚目13科300余属,4500余种和亚种。我国已知6科124 属931种。 啮虫目Psocoptera 为啮虫、书虱,简称虫齿,英文为psocids、booklice; 小型,体长1-l0mm;柔弱,具长翅、短翅或小翅和无翅型种类。头 大,活动灵活;后唇基甚发达,呈球形凸出;复眼1对,单眼3个或 无。跗节2或3节,爪1对,有或无亚端齿;爪垫宽或细。腹部简单, 末端具肛上板和肛侧板;无尾须。外生殖器构造特殊 多数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少数种类有肉食性; 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林区为多。世界已 知3亚目37科300属4 658多种。我国已知3亚目27科120属585种 。 缨翅目Thysanoptera Thysanoptera希腊语意为“翅边缘有缨毛;俗称蓟马;最初发现于大蓟、小蓟等 植物的花中,所以又名蓟马,意为“钻木虫”,英文为thrips; 小型昆虫,细长而略扁,体长多为0.52mm左右(最大15mm);体黄色、黑 色、黄棕色,有时苍白色;触角69节,鞭状棍棒状或念珠状,末端13节称为 节芒(style, tylus);复眼椭圆形或圆形,单眼通常3个,呈三角形排列,但有时 无单眼;锉吸式口器,锥形,右上颚退化,左上颚发达。狭长,边缘着生有细长 的缨毛;翅分为4种类型:长翅型、半长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翅脉简单或退 化,原始种类仍保留有围脉和横脉。足前跗节有可伸缩的泡状物;腹部10或11节 ,纺锤形或圆桶形,常较扁平,雌虫产卵器锯齿状或退化。 许多蓟马种类为植食性;也存在大量菌食性和腐食性的种类;少数种类为捕食性 ,可捕食蚜虫、粉虱、蚧虫和螨类,成为这些小型害虫的天敌;还有一些蓟马可 在一定限度内为植物传播花粉。 通常为2亚目4总科5科,全世界已知约6000多种,我国记载约400多种。 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雌虫无产卵器,腹部第10节管状,不纵向裂开;翅面无微毛,前翅无 围脉,纵脉退化,后缘缨毛笔直;触角48节;前足跗节1节,中足和 后足跗节1节或2节;腹部第10节上的臀鬃着生在该节背片末端上;雄 虫腹部第10节呈管状; 为缨翅目中最大和最进化的科。农业上危害严重的种类有中华管蓟马 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r l933、稻管蓟马H.aculeatus (Fabricius ,1806)、麦管蓟马H.tritici Kurdi.、 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 Zimm,1900、百合蓟马 Liothrips vaneechkei Piriesner。但是管蓟马 科中有不少种类是捕食性的,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常见的有黄胫长鬃 蓟马Karnyothrips flavipes Priesner、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s fascipennis、白天层管蓟马Karnyothrips melaleucus(Bagnall,1911) 褐尾管蓟马Hoplothrips aceris(Karny,1913)等。 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体粗壮,体色褐色或黑色,翅白色,常有暗色斑纹;前翅宽,端部宽 而圆,有明显的环脉和横脉,前缘缨毛短;触角9节,第34节有长 的感觉器;雌虫产卵器锯状,向上弯曲; 该科为缨翅目中最原始的科,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北美区,其中以纹 蓟马属Aeolothrips种类最多,该属均为捕食性,可捕食蓟马等小型昆 虫及螨类,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体略扁平;触角68节,第34节有简单的或叉状的感觉锥;多数 有翅,少数无翅,有翅者翅端狭长且尖锐;跗节上无破茧器;雌虫产 卵器发达,笔直或向下弯曲。 该科为缨翅目昆虫中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