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定.docx_第1页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定.docx_第2页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定.docx_第3页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定.docx_第4页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专 业安全工程姓 名李文娟学 号5494814101指导教师李侠起讫日期2015年12月20日2016年4月20日 2016 年 4 月 20 日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及事故预防摘 要本文首先对聚酯增塑剂进行简单的介绍,再对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原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对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针对聚酯增塑剂的生产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文章接下来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失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改进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对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安全与品质的保证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认为聚酯增塑剂生产应从行政控制、工程控制等方面来控制产品生产的品质问题,从行政控制及个人防护控制等方面加强对聚酯增塑剂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保护及生产安全安全进行管理。 关键词:聚酯增塑剂 危害因素 安全对策Production safety and accident prevention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lasticizer polyest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olyester production process of plasticizers are briefly described. For polyester plasticizer production exists in many security problems and weak links, the next from the unsafe state and the unsafe state and lack of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analysis, summed up the various safety factors for the improved metho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t the end of the polyester prod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the plasticizer countermeasur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olyester plasticizing agent produc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control, project control, to control the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 of administrative controls and personal protection control strengthening of polyester plasticity agent production process operati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Key words: polyester plasticizers;hazard;countermeasure 目 录摘要I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32.1 聚酯增塑剂生产原料32.2聚酯增塑剂生产工艺5第三章 聚酯增塑剂工艺危害因素分析83.1物的不安全状态83.2人的不安全行为113.3管理缺失12第四章 聚酯增塑剂生产中事故的预防对策144.1规范行政管理制度144.2工程控制154.3个人防护控制16结语19参考文献20致谢21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引言塑化剂(英文: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改质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1。内增塑:在合成的过程中通过接枝和共聚的过程达到增塑的目的。外增塑: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增塑剂达到增塑的目的。增塑剂的反应机理是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线形高分子化合物,再通过一元酸或一元醇封端制得。通过改变二元酸,二元醇和封端基团的种类及比例,来改变增塑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AN,OHV等基本的性能参数,从而制得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聚酯增塑剂。聚酯增塑剂的品种较多。可以按端基结构分为三种,即端基不封闭的、醇封闭的和酸封闭的。也可以按分子量来划分,即高、中、低三种类型。通常将重要的聚酯增塑剂按所用的二元酸分为己二酸类、任二酸类、癸二酸类和戊二酸类四类1。聚酯增塑剂是极性高分子聚合物,与PVC有很好的相容性,加入PVC配方内,都能使PVC塑化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前,作为一种配方原料与助剂,常和DOP、环氧大豆油复配并用,由于聚酯增塑剂具有较强极性,与DOP在配方中亲和性还和其他的液体增塑剂产品的特性有关,当聚酯增塑剂用于PVC制品中能起到了吸引和固定其他增塑剂不向PVC制品的表面迁移的作用,故聚酯增塑剂有永久增塑剂之称2。聚酯增塑剂可用于各类PVC制品中,特别是PVC高档产品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加工助剂。聚酯增塑剂与单体型的酯类增塑剂相比,聚酯增塑剂具有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耐油及耐脂肪族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抽出,在油漆与橡胶中耐迁移,且耐老化性能优异和耐高温等方面性能超群的特点,使它享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是发展较快的一类增塑剂品种2。当前,增塑剂是塑料助剂中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品种,全世界的生产能力约为900多万吨,年产量约为650万吨3。在全部增塑剂生产中,大约有80%90%用于PVC产品,其余则用于橡胶、润滑剂、黏合剂、油漆、印刷油墨以及冷凝液等。现在,增塑剂工业伴随着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增长,虽有毒性争论,但由于其综合性能好,实用性强,加工性能理想、价廉、原料易得等优点,使其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应用发展不断扩大,为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意义,它正向着高分子量、无毒和功能化的方向发展3。但是,要想生产出好的聚酯增塑剂,首先必须保证生产出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聚酯增塑剂。那么,聚酯增塑剂的生产流程如何?生产中会有哪些安全问题?采取何种预防措施等,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21第二章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聚酯增塑剂的生产涉及缩聚机理、配方及工艺设计、合成用原材料的控制、生产设备及工艺条件、计量及仪器、生产操作、中控、质检、包装等多个环节。聚酯增塑剂是二元酸和二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形成大分子化合物,再通过一元酸或一元醇封端制得。通过改变二元酸,二元醇和封端基团的种类及比例,来改变增塑剂的的分子量及其分布,AN,OHV等基本的性能参数,从而制得不同种类和用途的聚酯增塑剂。值得强调的是在聚合反应初期,主要是以单体与单体之间进行作用以及单体与低聚物之间的缩合反应为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单体浓度较大,逆反应的速度相对较小,正反应速度较快,大多数的单体首先转化为低聚物。聚合反应中期是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阶段,此时的单体含量很小,大多转化为不同聚合度的缩合物,为打破反应平衡使聚合反应向正方向进行,达到提高分子量的目的,必须采取较高温和较低压力的反应条件,从聚合体系中除去小分子产物,常采用减压等工艺。聚合反应终止期反应产物分子量增大,粘度显著变大,绝大多数的小分子量产物从体系中除去,将少量的低分子物从反应体系中除去变得相当困难,这时反应基本达到要求,应终止聚合反应,避免各种可能的副反应发生,获得高纯度,色泽好的聚酯产品,同时避免能源浪费。本章从原料和生产工艺两个方面来着重描述聚酯增塑剂的生产过程。2.1 聚酯增塑剂生产原料2.1.1 聚酯增塑剂原料我公司生产的聚酯增塑剂种类较多,但所采用的主要原料大多都是二元酸和二元醇。二元酸包括脂肪族、芳香族、指环族酸,如:己二酸、癸二酸、苯二甲酸苯酐和壬二酸。二元醇有:1,2-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等对人体及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性。以本公司生产的聚酯增塑剂产品W-2050 为例,所用主要原料有:AA、NPG、2EH等。其中,例如己二酸的危险特性: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有机酸易在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中形成酸雨。因而当PH值降到5以下时,会给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细菌和脊椎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率降低。酸化后会严重导致湖泊、河流中鱼类减少或死亡4。所以,投料时要佩戴好相关PPE,防止吸入或接触带来的健康危害。 2.1.2 引发剂聚酯增塑剂的聚合反应,为了加速反应进行,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反应使用催化剂。为防止长时间高温加热,引起氧化降解,使聚合物着色,需要加入稳定剂5。在聚酯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早期使用的催化剂多为强酸型化合物,如硫酸、对甲苯磺酸、磷酸等。今年来一些资料报道采用非质子酸作为聚合反应催化剂,如常用的烷氧基钛化合物:有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以及有机锡盐类等。稳定剂通常是一些还原剂和抗氧化剂,常用的有亚磷酸、次亚磷酸、亚磷酸三苯酯等。以W-2050为例,聚合时用到以下溶剂:1. 钛酸四异丙酯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暴露于空气中冒白烟,极易吸潮并逐渐水解,本品为易燃物品,所以,存放时要远离火源 ,避免阳光直射,密封保存于高燥清洁的仓库内。公司生产时是采用密闭管道,自动化控制,但,不排除管道泄漏,当操作员在处于高浓度环境中,易产生中毒现象,所以,要佩戴好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2. 磷酸磷酸在聚酯增塑剂W-2050产品中,用于产品的降色反应,为降低产品的色数,使其达到规格范围内,利用管道输送,滴加少量磷酸,使达到要求。磷酸本身低毒性,但遇高温会产生磷酸蒸汽,对皮肤有腐蚀作用,所以,员工要进行防护。另外有一些常见的引发剂,需要了解其特征,以便发生事故时,据其特征进行处理:1. 有机锡盐类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抗水解以及具有延迟催化活性、例如用二辛基锡代替二丁基锡,可起到延迟催化作用。通常被用于聚氨酯等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在聚氨酯泡沫、涂料、弹性体、胶黏剂、树脂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2. 亚磷酸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醇,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正磷酸,加热到180时分解成正磷酸和磷化氢(剧毒、易爆)。亚磷酸为二元酸,其酸性比磷酸稍强,它具有强还原性,容易将银离子(Ag+)还原成金属银(Ag),能将硫酸还原成二氧化硫。有强吸湿性和潮解性,有腐蚀性。亚磷酸主要用作还原剂,尼龙增白剂,也用作亚磷酸盐原料,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3. 次亚磷酸无色油状液体或易潮解的结晶。密度1.493g/cm3,熔点26.5。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溶于冷水。加热到130时则分解成正磷酸和磷化氢(剧毒),是强还原剂。由次磷酸钠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进行吸附,解吸,过滤,蒸发浓缩制得。可用作杀菌剂,神经系统的强壮剂,金属表面的处理剂,以及制造催化剂和次磷酸盐等。4. 亚磷酸三苯酯 无色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为磷类抗氧剂的代表品种,PVC制品中的螯合剂和稳定剂,制取亚磷酸三烷基酯的重要中间体。一种性能优良的辅助抗氧剂,添加型阻燃增塑剂及塑料制品防老剂。广泛用于各种聚烯烃、聚酯、ABS树脂、环氧树脂制品中。能有效增强制品的光稳定性及保持其透明度,还是PVC制品中的螯合剂和稳定剂,也是制取亚磷酸三烷基酯的重要中间体。2.2聚酯增塑剂生产工艺聚酯增塑剂合成反应是一种聚合反应,以本公司生产的聚酯增塑剂(W-2050)为例: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醇水分离器的反应釜中,按一定比例投入原料AA和NPG、2EH,并按一定比例投入引发剂TIPT,在氮气保护及搅拌条件下进行,常压缓慢升温至200,脱水反应至酸值(以KOH计)低于10mg/g,减压蒸馏并维持220230,加磷酸降低色数至规格范围内,符合要求即得聚酯增塑剂产品。 聚酯增塑剂的一般结构: TA GA n T T: terminal group A:dibasic acid G:glycol 基本反应式 O O O nHO-C-R1-COOH +n HO-R2-OH C-R1-C-O-R2-O +2n H2O n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图2-1 聚酯增塑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其具体的合成工艺过程为:1. 聚合反应初期 不同种类和比例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以醇或酸为端基(以-OH/-COOH决定)的线性大分子化合物,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二元醇或二元酸(摩尔数小的)反应完毕。2. 聚合反应中期 封端反应,加入封端用的一元酸或一元醇, 并加入消泡剂SH-5500(20甲苯溶液)体系中发生封端反应。体系发生酯化和酯交换反应,通过测定AN和OHV,判定封端效果。3. 聚合反应终止期 真空脱臭,减压除去未反应或反应中生成的小分子,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粘度,控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4. 过滤、包装最后是过滤、包装。增塑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其色泽与酸值的变化是评价增塑剂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聚酯增塑剂产品在加热后可能由于被氧化而色泽加深,酸值可能降低。两种聚酯增塑剂的性能对比如表2-1所示。表2-1 两种聚酯增塑剂的性能对比 己二酸系列 苯二甲酸系列项目 P-204 W-300 W-305 W-306 P-103 P-29 DOP平均相对分子量 约4000 约3500 约3000 约2500 约2000 约2000 约390 粘度(25)(Pa.s) 19.5 8.1 5.5 3 0.5 2.7 0.06比色值 2-3 1-2 1 2 1-2 1 1酸值(KOH计mg.g-1) 1.5 1.0 1.0 1.0 1.0 1.0 0.02相对密度/(g.cm3)1.152 1.127 1.114 1.098 1.074 1.112 0.985第三章 聚酯增塑剂工艺危害因素分析聚酯增塑剂生产中,有害因素分析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的缺失三方面分析。3.1 物的不安全状态我公司生产聚酯增塑剂时,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原料、设备及成品(半成品)三个方面。3.1.1 原料的不安全状态以本公司聚酯增塑剂产品W-2050为例,所用主要原料有AA、90%NPG、2EH,等都属于有毒有害品,对眼睛、皮肤、黏膜都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这些毒物会引起中毒。例如:2EH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害;可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燃爆危险:可燃,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7。本聚酯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引发剂:TIPT。钛酸四异丙酯,易燃液体,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对身体有害。所以,在装卸或者投料时,要佩戴好相关的PPE,防止因原料中毒引起的相关人身伤害。来看一起原料引起的伤害事故:2012年12月,张家港某树脂生产公司发生增塑剂催化剂苯的泄漏事故,造成一人中毒。事故发生时,员工袁某在进行溶剂的整理。在移动苯时,桶装的苯被盛放原料的木托盘上的一根露出的铁钉刺破,袁某发现后立刻上前处置,由于事发突然,袁某并没有严格佩戴防护用品,造成溶剂到皮肤上,大量溶剂流出桶外,袁某吸入较多蒸汽,后感觉皮肤刺痛,头痛、胸闷等症状,在简单的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就医。3.1.2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聚酯增塑剂W-2050的生产条件是需要在抽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反应过程中大多伴有发热现象,反应温度可达两百多度,是高温反应,此生产工艺危险性很大。比如说抽真空时压力控制不好,会造成釜压力过高、压力过低的情况,会造成产品的不合格,或发生设备安全事故。另一个,高温容易引起烫伤等人身伤害。所以,生产中要留意潜在危害,防患未然。此外,聚酯增塑剂的生产过程都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到几条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路线在发生作用时可能就会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容易发生事故,而这就也是最为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的重点环节。如果液体传输管道没有采用很好的无缝钢管、焊接连接或设备的法兰、阀门密封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则很容易发生原料的泄漏8。来看一则由于生产物料部安全引发的事故案例:1985年12月12日,某石化公司烷基苯厂热媒加热炉发生一起历时2小时 38分的火灾事故。88根炉管有24根严重变形,其中一根炉管中段有一约200mm的棱形裂口,对流段炉管全部烧化,炉衬局部烧毁,炉外壳体一半烧变形,炉体倾斜高达90mm,热媒炉的周围的照明设备、导线烧毁,一次仪表53台全部报废,炉子其余部件及附件不同程度损坏,炉管内热媒从炉管裂口处泄漏,燃烧34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38万元。事故原因: 1. 大修后匆忙开车,热媒炉开车升温速度过快,炉内凝固的高膨胀系数的热媒油局部受热,导致炉管破裂。 2. 热媒炉开车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开车方案,升温梯度没有给定。 3. 热媒炉在停车检修时没有按规定排空热媒,导致炉管内大量热媒凝固在其中。 4. 操作人员素质低,开工准备不足组织不力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仅仅是反应釜以及和反应釜上连接的各种管线及配套设施容易出现问题,其它的一些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同样也会存在各种安全问题,比如各种柴油和电动叉车,车间里面的电动葫芦,包装用的槽罐车等等一些辅助设备,甚至包括电筒、对讲机、现场的电话等小的工具等,如果不使用防爆型号的,都会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2014年2月8日,某树脂生产公司沙某在进行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作业时,由于加热的金属软管接口锈蚀,引起拆卸的时候管口断裂,导致高压蒸汽喷到员工沙某的脖颈及脸部,造成沙某的皮肤大面积烫伤,事后送往医院就医。1986年5月30日,某石化化纤公司聚酯车间投料开车过程中,因72#2I0线料送不出去,确认送料泵入口阀堵塞,需要处理。在拆卸送料泵阀门时,高温物料喷出6m多远,将附近7名拆卸操作人员不同程度烫伤。事故原因: 1. 由于与泵相连的聚合塔(D203)系统没有降温(270),预聚物中含有大量EG,在聚合塔(1)203)系统蒸发,使系统产生压力。2. 处理操作不当,防护措施未落实。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下面列出容易引发本聚酯增塑剂W-2050生产场所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见表3-1。表3-1 危险因素及对应后果表 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及后果管线堵塞原料不能及时到达反应釜影响产品的品质甚至造成反应釜内持 续升温或升压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真空泵故障对现场投料操作的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对产品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空压机故障不能为反应提供所需的压缩空气(IA)或者高、低压氮气(N2),会造成部分产品反应过快或者反应中止;冷凝器故障不能对反应釜反应过程中排出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凝,不但会造成原料的浪费,还会使含有有机溶剂的气体直接排入洗气塔,给洗气塔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隐患;循环水泵故障冷却水不能为反应釜冷却降温,从而导致产品不断发热,会带来树脂暴聚的危险后果;电气设备缺陷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错误判断和警醒错误的操作,容易引起品质问题和现场设备的安全问题;法兰接口松动原料或成品在输送过程中的泄露,在遇到明火或静电、甚至在较高温度的情况下会发生自燃,甚至爆炸;静电夹损坏缺失在包装或者投料过程中容易引发静电,进而可能会导致原料或者产品起火甚至爆炸。3.1.3半成品的不安全聚酯装置在开车打通流程过程中,物料在反应釜中有可能长期停留,流程局部对物料长期加热会造成物料热降解,生成易燃的低分子物,在热状态下遇氧很容易发生燃爆,发生危险。为防止此类危险,在开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反应釜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充氮气保护;2. 酯化系统釜内的气相处理系统釜内的冷却水系统必须打开;3酯化塔排废管线冷却水必须打开;4缩聚反应釜内真空泵开启,建立微负压,随开车的需要逐步加大反应釜真空度;5在开车过程中需要打开取样阀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操作员穿好工作服、工作鞋,配戴好带有防护面罩的安全帽,戴好防热手套;将取样阀的附近的风机打开吹风,将可燃气体吹散;对取样阀下方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防止引燃其他物品或造成人员烫伤;打开取样阀时,应有人监护。3.2人的不安全行为除了设备问题,聚酯增塑剂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中的大部分是由于员工的操作失误或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8:1. 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 开停设备时未通知给其他同事;3. 无视工厂纪律,忽视警告标志,违规携带手机等进入现场;4.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5. 奔跑作业;攀、坐不安全位置;6. 未按照操作规程按时、按量、按要求加入物料;7. 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8.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9.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10. 维修结束未检查设备立即开工;11. 人为原因造成防泄漏报警装置失灵;12. 机器运转时加油、检查、调整、维修、焊接、清扫等工作;13. 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14.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5. 在起吊车下作业、停留等;16. 无证或者未经过任何培训作业;17. 开关未锁紧或者没有锁到位,造成设备意外运转、通电或者泄漏。2004年12月30日8时,吉林丙烯酸合成树脂车间聚合工段反应釜当班操作员工赵某接班后,1号、3号反应釜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其中3号反应釜温度为1277。9时左右,操作工赵某认为反应釜温低,与氧压机岗位联系,进行提氧操作。9时20分,3号反应釜温度呈上升趋势,10时最低的一点温度达到138.6,超过了允许的最高操作温度(正常指标为138.0);11时炉内三点温度分别升至154.8、156.6、169.2;12时炉内三点温度分别升至165.6和180.0以上(指示表最大量程为180.0)。而在此过程中,赵某连续6个点的手写记录都为129.3。12时35分左右,值班长在组织对3号反应釜进行降温操作无效后,通知工厂调度室对3号反应釜紧急停车处理。在处理过程中,14时20分左右,2号终洗塔突然发生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由于当班操作工,严重违章,没有认真监盘,填写“假记录”,操作失控,导致过氧和炉温持续升高,在终洗塔后部形成氧气积聚,与合成气中的高浓度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爆炸。3.3 管理缺失很多聚酯增塑剂生产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但制度根本没有落实,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济效益至上”指导思想,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个人“政绩观”作祟,麻木不仁,将职工生命当儿戏9。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违章指挥、让职工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管理缺失是中小型聚酯增塑剂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防泄漏报警装置的缺失或者失灵;2. 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定期安全检查;3. 缺乏应急预案;4. 厂房布局划分不合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 进行储存或运输;5. 没有定期定量的为员工发放劳保用品;6. 没有对员工进行及时、积极有效的安全教育;7. 对特种操作的岗位的员工没有进行培训或者复训;8. 登高作业现场没有配备足够的安全绳;9. 动火或者下到釜内作业时没有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监督;10. 施工作业前没有对现场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现场作业环境的检测;11. 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予采纳,对现场的安全隐患不予以整改;12. 没有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消防演习;13. 强制员工加班或者疲劳作业等。第四章 聚酯增塑剂生产中事故的预防对策预防聚酯增塑剂生产中事故主要依靠行政控制,其次则是工程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控制。4.1 规范行政管理制度规范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了检查行政执行的过程和完成情况,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实际工作于工作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9:1. 在设计施工前就要将生产场所和原料、成品储存场所划分开;2. 厂区内和储罐区距离不同的要按照相应的等级设防,各相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设计、道路设计能满足运输和人员疏散的要求;3. 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的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及相关的防火设施均因符合规范要求10;4. 消防设施要规定时间有专人进行维护、保养、点检,确保设备始终保持完好有效;5. 厂内车间要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止阳光直射,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必要的地方要采用强制通风,防止可燃蒸气聚集达到爆炸范围;6. 在罐区及生产车间内必须装备可燃气体探测仪及有毒有害气体探测;7. 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能力,保证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准确迅速的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8. 对于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及年审;9. 对于高危作业除了要持证上岗,还必须完善安全审核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发生;10.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方便工厂上层组织作出决定11;11. 制定完整的班组会议、公司级的安全会议制度,确保公司与员工以及管理层都能定期的接受安全培训。4.2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从工艺角度对聚酯增塑剂生产进行安全控制,因本公司聚酯增塑剂生产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所以针对这两个特点,要确保安全生产,主要需采取以下措施:1. 聚酯增塑剂的生产过程是高真空过程,反应釜等压力容器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射线照相检验等;2. 严格控制反应釜的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使之不超过反应要求的规定范围。聚酯增塑剂的生产过程是高温过程,因此合成过程中要对温度严格控制,设置必要的温度、压力等探测点,应有防超温和防烫保护设施,设置温度、压力等高、低报警和连锁12;3. 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尾气吸收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效吸收因连锁装置启动泄漏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等13;4. 反应之前应将现场所需原料准备齐全,并且准备阻聚剂防止反应过程中出现持续聚合的现象;5. 生产之前检查各种管线以及设备是否完好、无堵塞,冷却水是否正常循环运行;6. 严格制定原料及原料半端的放置位置及方法的规章制度,危险原料要及时退库妥善储存;7. 生产过后及时检查反应釜和各配套设施的完好度,需要检修的及时检修更换,确保下一批次生产前设备能正常运转;8. 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且与当班主管沟通,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汇报给直接领导等待指示;9. 生产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表进行,严格按照时间数量进行分析投料,切勿随意改变反应进程。工程工艺的控制是聚酯增塑剂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保证产品品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安全操作事故、设备出现故障率最多的一个环节,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安全与生产的品质。因此,确保工程控制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如果反应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参照以下情况进行操作:1. 中控时发现产品羟值不合格(偏高时),应仔细地检查原因:在聚酯增塑剂的合成中,二元醇是主要的合成原料之一,羟值的测定能反映出原料醇特别是采用一元醇为封端剂的反应中醇的反应程度。是否反应时间不够、反应过程中温度未达到、引发剂加量不够或未加。如果未配错料,则应按规定补加引发剂,继续保温进行反应,按时再取样进行测试。如果是反应温度未达到,那么应检查温度计是否损坏,或热油温度是否达到。2. 中控过程发现产品指标不合格,用上述的排查法,如果查不出是配料、原料、操作工艺等存在问题,就应寻找中控检测是否有失误情况发生(即检测不准,温度计、天平秤等出现问题),必须重新化验,而且应该复核,以便得出正确的检测数据,确定树脂的真实技术指标。3. 如发现产品的酸值偏高或者偏低,一般情况聚酯增塑剂的酸值主要反应了原料二元酸的反应完全程度,酸值越低,表示二元酸反应越完全。由于聚酯增塑剂如己二酸类、苯酐类聚酯增塑剂大都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所以测定酸值时大都以乙醇做溶剂。由于原料的不同,合成的产品颜色由无色到棕色都有,如己二酸系列产品的色泽较浅,而苯酐产品的色泽较深。因此酸值测定时的标准溶液、溶剂、指示剂可以根据目前国家标准进行相应的选择。4.3 个人防护控制防护品供劳动者个人随身携带使用,是保护劳动者不受职业危害的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当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尚不能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也暂时无法进行技术改时,使用护品就成为既能完成生产劳动任务,又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唯一手段14。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鞋、安全帽、安全眼镜、工作服、安全手套及防护面具。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首先,需要工厂领导者认识到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花费足够的资金购买合格的防护用品;其次,需要严格的培训和严厉的监督,必要时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员工防护用品的佩戴;第三,员工要有危机意识,不能麻痹大意而忽视危 险的存在,不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佩戴的同时,员工必须要了解不同的防护工具所起到的防护作用都是哪些,以下就列举出一些常见的防护用具及其作用。4.3.1 防护服白帆布防护服能使人体免受高温的烘烤,并有耐燃烧的特点,主要用于冶炼、浇注和焊接等工种;劳动布防护服对人体起一般屏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非高温、重体力作业的工种,如检修、起重和电气等工种;涤卡布防护服能对人体起一般屏蔽防护作用,主要用于后勤和职能人员等岗位14。4.3.2 防护手套厚帆布手套多用于高温、重体力劳动,如炼钢、铸造等工种;薄帆布、纱线、分指手套主要用于检修工、起重机司机和配电工等工种;翻毛皮革长手套主要用于焊接工种;橡胶或涂橡胶手套主要用于电气、铸造等工种;戴各种手套时,注意不要让手腕裸露出来,以防在作业时焊接火星或其它有害物溅入拍内造成伤害;操作各类机床或在有被夹挤危险的地方作业时严禁戴手套。4.3.3 防护鞋橡胶鞋有绝缘保护作用,主要用于电力、水力清砂、露天作业等岗位;球鞋有绝缘、防滑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检修、起重机司机、电气等工种;钢包头皮鞋用于铸造、炼钢等工种。4.3.4 安全帽帽内缓冲衬垫的带子要结实,人的头顶与帽内顶部的间隔不能小于32毫米;不能把安全帽当坐垫用,以防变形,降低防护作用;发现帽子有龟裂、下凹和磨损等情况,要立即更换。4.3.5 面罩和护目镜防辐射面罩主要用于焊接作业,防止在焊接中产生的强光、紫外线和金属飞屑损伤面部,防毒面具要注意滤毒材料的性能;防打击的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