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_第1页
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_第2页
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_第3页
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_第4页
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反对圈子文化发言提纲 山头主义 和 圈子文化 ,本身就是一种官场腐败,必须予以重点打击。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提纲 1】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刊文指出,一些腐败分子为了保住并攫取更大经济利益,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诉求,从而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这对党造成的损害更大,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 一些官员热衷于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其实是 山头主义 和 圈子文化 作祟。 山头主义 和 圈子文化 的兴起,使礼尚往来乃至仪礼文化,被异化为世俗化、功利化的捷径通道。特别是,圈子化、裙带化现象加剧 ,排他性日趋严重, 官场生态 不佳,从而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心态失衡、信仰迷失,要么选择 捞金 ,要么选择 争权 。可见,治理 圈子文化 ,是营造风清气正 官场文化 的迫切要求。 治理 圈子文化 ,应对 一把手 限权。诚如专家所言,在当前体制下,对于干部任命, 一把手 权力过大,如果跟对了人,就会获得提拔重用,所以许多人会把进入某些 圈子 视为成功捷径。因此,要对党政 一把手 的权力进行科学界定,明确权力范围,用权必须讲程序,权责要2 / 8 一致,有多大的权,就要担多大的责,权责不能失衡。比如,一些地方规定 一把 手不直管人财物 等重大事项,就是分解、限制和规范 一把手 权力的一项制度。 治理 圈子文化 ,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那些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本领施展到抓落实上,把智慧用到谋发展上,自觉远离、抵制 山头主义 和 圈子文化 。 治理 圈子文化 ,应成为反腐题中之义。不可否认, 山 头主义 和 圈子文化 ,本身就是一种官场腐败,必须予以重点打击。反腐不仅仅是抓几个贪官,更是对深层 官场文化 甚至是社会观念的触动和改变。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常反躬自省,问一问自己身上有没有 圈子 的观念,如果有,就应坚决改正,否则,难免深受其害。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提纲 2】 10 月底 11 月初,随着 2016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相继反馈,四川、广西、江苏、河北官场的 圈子文化 问题浮上水面。在形形色色的圈子存在于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中央巡视组剑指官场 圈子文化 ,引起了广泛热议。 3 / 8 习近 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 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 圈子文化 ,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 这段话既生动地描述了 圈子文化 对一些干部的深刻影响,又一针见血地对官场 圈子文化 进行了定性 拉帮结派,为我们剖析以及破除官场 圈子文化 指明了方向。 官场 圈子文化 之形与实 官场 圈子文化 有两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其一发生在官员之间,其二发生在官员与老板之间。其实质是拉帮结派、漠视法治、利益输送 圈子通俗地说就是群体。 人以群分 ,现实生活中的圈子多种多样,如通常所说的演艺圈、文化圈。官场也有圈子,从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来看,官场圈子文化有两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其一发生在官员之间,如河北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广西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 小圈子 ; 其二发生在官员与老板之间,如河北个别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 从构成要素来看,官场 圈子文化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圈名具有迷惑性。圈子往往以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为基础,以感 情为纽带,以老乡会、同学会、校友会等为名,4 / 8 让入圈者觉得自然而然、理所应当。二是圈心具有影响力。圈子少不了圆心也就是圈心,官场圈子的 圈心 往往是级别高者、资源多者、影响大者。 老大 的 能耐 ,决定着圈子的大小。三是圈员有组织性。圈子里有分工,甚至有等级,谁是 大哥 ,谁是 小弟 ,谁是 老板 ,谁是 马仔 ,定位准确,格局清晰。 有人认为,官场圈子是江湖草莽文化在官场中的反映与延伸。另有人认为, 圈子文化 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从形式上看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 发展。还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官场 圈子文化 是一种严重的腐败,是权力私人化的体现。上述观点对于认识官场 圈子文化 的实质 拉帮结派、漠视法治、利益输送,有一定帮助。 一是拉帮结派。习近平总书记批评 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 圈子文化 ,以 拉帮结派 定义 圈子文化 ,意味着官场中的 圈子文化 是贬义词,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带有中性的 圈子文化 。换言之,官场中的小圈子、小团伙,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体现,是破坏团结与统一的现象。反腐败斗争中多次出现的串案、窝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拉帮结派。 二 是漠视法治。在官场 圈子文化 中,有规矩,有亲疏远近之分,但无不立足于人治,即眼中只有圈内的人而无5 / 8 党纪国法,是根据人际关系而不是党纪国法来行事,是以人划线而不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于是,人身依附、带病提拔、任人唯亲、官官相护、选择性办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是利益输送。中央巡视组向四川省反馈时指出,前些年,一些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 ;一些干部通过 打干亲 、 打礼 等方式 拉关系,利用节日和红白喜事收受红包。以上现象说明,在官场异化的 圈子文化 中,利益才是真正的主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圈子归根到底是利益的产物,是圈中人巩固利益、谋取利益、交换利益、输送利益、共享利益的工具。 官场 圈子文化 之因与害 官场 圈子文化 ,是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是诱发腐败、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的重要推手 圈子文化 由来已久,当今官场 圈子文化 的泛滥,具有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专制与人治的糟粕影 响深远,人身依附、门客政治等封建残余至今未在党内与国家政治生活中完全肃清,任人唯亲仍然具有社会土壤,不时发酵。此外,长期以来 法不责众 的习惯,也是6 / 8 官场 圈子文化 泛滥的重要诱因。 二是个人原因。一些领导干部有 野心 ,把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视为己有,通过滥用权力的形式 做好人 ,笼络人心,以自己为中心打造盘根错节的现代 宗族 ,将原本纯洁的同志关系江湖化、庸俗化。一些干部急功近利,有投机心理,认为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迷信 圈子有多远,才能走多远 ,想走捷径,迷失自我,对圈子乐此不疲,热衷拉关系、架 天线 、搞 勾兑 ,跑官要官。 三是制度原因。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很多资源由官员特别是一把手配置,而不是由市场配置。由于对权力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到位,官员特别是一把手在配置资源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具有很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以之为中心形成圈子。 十八大以来,四川、山西、中石油等腐败重灾区令人印象深刻,官场 圈子文化 在上述地方与单位的 塌方式 腐败中难辞其咎。官场 圈子文化 ,是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是诱发腐败、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的重要推手,危害巨大,不 可小觑。 一是害干部。一些干部不信组织而信圈子,不信个人努力而信圈子提携,把心思与时间放在加入圈子、维系圈子、经营圈子、讨好圈子 老大 上,走上了歪路。一些干部放任圈子成员违法乱纪,失职渎职,徇私枉法,坠入犯罪深渊。7 / 8 还有一些干部 被动腐败 ,在被查处后表示, 进了这个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 二是害组织。圈子是利益共同体,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对内拉拢腐蚀,对外携手排拒,派系斗争、单位矛盾于是剧增。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 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 ,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 ,直接说明了 圈子文化 对正常组织原则、组织生活的挑战。在形形色色的圈子破坏下,党组织的团结、凝聚力与战斗力受到严重损害。 三是害社会。一些干部视公共利益为无物,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为圈子成员谋取私利。一些领导干部不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则,任人唯亲,批发官帽,让那些有品格、有能力、有操守的人无用武之地,产生了 劣币驱逐良币 的后果,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毒害了社会风气。 官场 圈子文化 之治 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立足不敢、不能、不想三个方面整治官场 圈子文化 四川、广西、江苏、河北,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北各个方位,它们都被曝存在 圈子文化 问题,说明该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必须引起重视。为此,需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笔者也立足不敢、不能、不想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整治官场 圈子文化 。 8 / 8 一是立足 不敢 ,加大惩治力度。 擒贼先擒王 , 树倒猢狲散 ,要严禁各级领导干部以各种名义搞小圈子。要让圈子失去主心骨,并且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发现的腐败圈子,不管是谁,不管涉及多少,都要一查到底,释放刷新吏治、重塑政治文化的强烈信号。 二是立足 不能 ,强化对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让官场 圈子文化 无所依附。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经常性、原则性,防止庸俗化、低俗化。选人用人至关重要,是重要导向。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放宽视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向用人唯亲说不。要增强选人用人程序的民主性与公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