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优秀毕业论.doc_第1页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优秀毕业论.doc_第2页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优秀毕业论.doc_第3页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优秀毕业论.doc_第4页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优秀毕业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密级国际十进分类号(UDC)第四军医大学学 位 论 文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单位申请学位级别论文提交日期论文起止时间学位授予单位及危险因素研究(题名和副题名)郑晓莉(作者姓名)化前珍教授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硕士专业名称护理学2010.04 答辩日期2010.052008 年 12 月至 2010 年 04 月第四军医大学独 创 性 声 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 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 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致谢。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日期:保 护 知 识 产 权 声 明本人完全了解第四军医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 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第四军医大学。本人保证毕业 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含电子版,保密内容除外),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并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内容的浏览和下载服务。同意学校将论文加入中 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同意按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研 究 生:郑晓莉学科专业:护理学所在单位: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导师:化前珍 教授辅导教师:王 波 副教授资助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K15-03(1)关键词:养老机构;抑郁症状;老年人;危险因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10 年 5 月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缩略语表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5前言9文献回顾10正文16第一部分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研究160 引言161 研究对象162 样本量的确定163 研究方法174 结果19第二部分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330 引言331 研究方法332 研究结果34讨论371 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分析372 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危险因素分析38小结42参考文献44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53致谢54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缩略语表缩略词英文全称GDS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SR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F-36The MOS 36 item short from healthsurvey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SciencesOROdds Ratio中文全称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调查简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优势比-1-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硕士研究生 :郑晓莉导师 :化前珍教授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西安 710032中文摘要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模式社会化的发展,在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生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服务也愈发引起重视。由于老年期抑郁症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前兆,具有发生重症抑郁的高度风险性,其病情隐匿但是危害严重。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养老机构老年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深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改进养老机构卫生服务工作、增强养老机构卫生保障能力提供合理建议。方法:1. 现况研究: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民政局登记在编的 83 所养老机构中的 20 所,对居住其中的 60 岁以上的 473 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 被试为 464 人(有效率 98.1%)。本研究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 评定量表(SSR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和危险 因素调查表对老年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探查。通过Epidata3.0 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双人核查后使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x2 检验和 logistic 回归等统计方法。2. 病例对照研究:西安市养老机构现场调查的老年人中根据 GDS 评分-2-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将筛查出的有抑郁症状的 145 人(GDS 得分11 分)做为病例组,在同期调查的无抑郁者中随机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差 2 岁之内的 145 位老年人做为对照组进行 1:1 配比。使用 SPSS13.0 统计软件数据分析,采用 1:1配比的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及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1.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本调查人群中男性老人 223 人(48.1%),女性老人 241 人(51.9%);年龄 60103(787)岁;99.3%为汉族。受教育程度:文盲 118 人(25.4%),小学 102 人(22 %),初中 107 人(23.1),高中/中专 82 人(23.1%),大专及以上 55 人(11.9%)。婚姻状况:在婚人数 114 人(24.6%),不在婚人数 350 人(75.4%)。职业:工人 157 人(33.8%),单位领导/干部 104 人(22.4%),专业技术人员 54 人(11.6%),无业 149 人(32.1%)。经济收入:500 元/月以下者 176 人(37.9%),5001000 元/月之间者 180 人(38.8%),1000 元/月以上者 108 人(23.3%)。2. 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现况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状患病率为31.3%,其中男性抑郁症状患病率为 26.0%,女性为 36.1%,男女之间抑郁症状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行为中无兴趣爱好、不能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异常、无体育锻炼、个性不乐观;自评情况中自评经济差、自评生活差、子女状况差、社区条件差、社会地位差;患病情况中患病数目多、医疗费用自费;近两年内经历健康恶化、经济困难、不愉快经历、有负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数目;社会支持中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低;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得分低对老年抑郁症状患病率均影响显著(P0.05)。3.1:1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个性不乐观、近两年内有不愉快经历、自评经济差、总体健康评分低和心理健康评分低这五个-3-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因素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 OR 值和 95% 可信区间分别为2.267(95%CI=1.229 5.614) 、 4.700(95%CI=1.949 11.331) 、 8.438(95%CI=2.626 27.120) 、 5.585(95%CI=2.840 10.983) 和8.743(95%CI=3.58221.338)。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其心理健康状况 不容乐观。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应积极组织各项娱乐活动,培养老年人的兴 趣爱好,指导合理运动,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知识教育,促进老年人之间 的交流与沟通,有针对性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 加大养老机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满足老年 人多元化需求,最终使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实现社会的健康老 龄化。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患病率;现况研究;危险因素-4-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study on risk factors and investigation on incidence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Candidate for master: Zheng xiaoliSupervisor: Hua qianzhenFaculty of Nursing,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 ChinaAbstractBackground: With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and retirement patterns of social-oriente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elderly people select the nursing homes to spend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the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of the elderly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much more attention, As geriatric depression is the most common precursors of mental disorders, it has occurred at high risk of severe depression, it harmed seriously but the symptoms are concealed.Objective: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 and analysis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n it targeted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meanwhile supported the reasonable proposals for nursing homes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capable of health security.Methods:1.investigation study: we selected 20 nursing homes from 83 nursing homes which were registe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Affairs,adopting to a randomly whole flock sample.473 senile persons of twenty nursing homes in-5-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ia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then 464 questionnaires were utility(98.1%).GDS,SF-36,SSRS and self-development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nalysis the incidence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and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Data were recorded and constructed the database with Epidata3.0 software, Data were analysis with SPSS13.0 software, description analysis, x2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2.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in geriatric depression, the 145 older persons with depression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and the 145 non-depression elders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 was conducted as the controls by 1:1 match methods. The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matched for the same age and the difference in sex less then two years.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3.0 software, then universe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multiple factor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Results:1. Sample characteristicsIn the sample male were 223(48.1%),female were 241(51.9%);The mean age was 78.0 years old (SD=8) with a range of 65-103.99.3% were Han people. Marriage status: currently married were 114(24.6%).Education: 118 elders(25.4%)were illiteracy, elementary school 102(22 %),middle school 107( 23.1% ) ,secondaryschool82 ( 23.1% ) ,morethanuniversity55(11.9%),Examining the occupation of the elderly, 33.8% of the elderly were workers, Leaders 104(22.4%),technologists 54(11.6%),unemployment 149(32.1%); the income of 38.8% of the elderly were 5001000 Yuan . the income of 176(37.9%)were less than 500 Yuan, and others 108(23.3%)were more than 1000 Yuan.-6-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in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 displayed that the general incidence rate of the elderly depression was 31.3%, that of male was 26.0% and that of female was 36.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In the health behaviors no fancy 、 gain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protection initiatively、regular life、abnormal sleeping time、physical activity、optimistic;poor self evaluation of economy、social class、life state、children and reside circumstances;in the disease the number of diseases and medical cost; economy earning in recent two years、unhappy experience、worse health、have negative life affairs and the number of negative life affairs;in social support the low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social objective support and social subjective support; the low scores of PF、RP、BP、GH、VT、 SF、RE and MH in QOL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P0.05).3.The 1:1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showed that after eliminating the effects of age and gender,the elders with optimistic、unhappy experience in recent two years、poor self-evaluation of social status、the lower scores of gener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had still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P 0.05)。Then these five factors all were risk factors of the elderly depression, and OR and 95%CI were as follows: 2.267(95%CI=1.229 5.614) 、 4.700(95%CI=1.949 11.331) 、 8.438(95%CI=2.626 27.120) 、 5.585(95%CI=2.84010.983)、8.743(95%CI=3.58221.338).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elderly depression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 was very high, an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elders is not optimistic. the administrators of nursing homes should organize all kinds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positively、cultivate elders hobby、guide reasonable exercise、carry out health knowledge education about frequent chronic disease 、 promote-7-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mmunication between elders、enhance the mental health.Meanwhile,we should advance government to add investment to promote soft and hard ware construction, 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ng the attendants for the old and satisfy the elderly versatility requirement .Finally we could achieve the healthy ageing.Key words:nursing homes;elderly;depression;investigation ;risk factors-8-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随着医药卫生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预期而至,WHO老龄委员会2005报道60岁以上的老人2000年达到6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12亿,届时欧洲老年人口也将占其总人口的28%1。同样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更为严重,老年人口年均增值近一千万,截止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现正以年均近千万的增值跑步前进,预计2050年老年人将占据总人口的27.7%。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大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了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和增长速度快的特点2,况且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健康老龄化”,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随着家庭结构和养老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最终将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老年人选择老年公寓安度晚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与此同时,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期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3,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 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急剧下降、已有的躯体疾病治疗困难加大、残疾的危险性增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 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患病率可达 50%。由于我国社会化养老起步晚,还存在设施不完善,供需不均衡,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因此,及时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深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改进养老机构服务工作,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供合理建议。-9-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回顾0 引言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快,特别是家庭小型化的快速发展,促使老年人照顾需求增加与家庭照顾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养老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所以关注和研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更显得重要和迫切。在老年人的精神疾患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和老年人自杀的促发因素,与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老年抑郁症指存在于老年期(60 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和各种继发性抑郁5。老年抑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及时掌握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诊断老年抑郁症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或治疗,既能及时预防抑郁发生、遏制病情发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能节约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养老机构老年抑郁障碍发生现状世界各地调查养老机构抑郁障碍情况相差较大,这可能与调查方法、人口样本以及诊断标准不同有关。Cuijpers 等研究发现 65 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在老年护理机构约为 l525%6。Mulsant 等研究表明在疗养机构中,3040%的老人存在抑郁症状7。Birrer 的资料也显示约 30%的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患有轻型抑郁症,可以推断抑郁症状的发生会更多8。Jongenelis 等调查荷兰老年护理院抑郁症状患病率为 46.2%,其中 8.1%属于重型抑郁症,14.1%属于轻型抑郁症,24%属于亚临床抑郁症9。在一项亚洲三国的联合调查中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患病率是 17.2%33.8%,土耳其和荷兰关于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患病率的多项研究结果中最高可达 7610。英国的-10-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Unsar 使用 GDS 对老年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有 64%的老年人出现显著的抑郁症状11,多项研究也都证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12-14。国内近年也有类似的研究,安徽贾长宽15对空巢老人的研究显示其抑郁症状患病率为 23.8%,而对吉林省16同样人群的调查结果为 42.0%。东北的苏展等17.对老年公寓的研究显示,居住者抑郁症状患病率为 24.9%;广州的史蕾18调查养老院内老年人抑郁情绪的患病率为 38.5% ,提示该人群中需要确诊的抑郁症的患病率亦高,以上研究均提示:生活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 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病因可能与机体老化、特别是大脑的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期躯体疾病和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2.1 生理退化与躯体疾病脑功能的退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功能削弱、血管疾病、调节情绪的中枢神经递质改变、正常睡眠和生物周期紊乱等都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9。另有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严重的免疫稳态失衡20。抑郁病人的免疫状态呈现多样性改变,提示细胞因子与抑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究竟有无病因学联系尚有待考证21。临床上,癌症、内分泌疾病、重要器官衰竭、肠易激惹综合征和慢性疼痛等躯体疾病与抑郁有关22。躯体疾病“吸引”了内外科医师注意力,掩盖了抑郁障碍,延误抑郁症状的识别和就诊,加重功能残疾,导致内科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有研究指出躯体疾病也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直接结果22。宋文娟报道卒中后的抑郁患病率是41.623;日本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及帕金森病患者的40%60%、阿尔茨海默病的30%存在抑郁,而且经常被忽视24。同时慢性内科疾病可损害老人的生理功-11-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和自我照顾能力,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16。所以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躯体疾病是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诱因。脑卒中、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都是老年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24。2.2 健康行为因素2.2.1 吸烟和饮酒吸烟的危害已得到全球的公认。它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尤其是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的危险性,且吸烟量和吸烟时间与发生这些疾病的危险性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34.8,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010.525。同时饮酒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OR=1.84),我国城乡居民饮酒率为 21.0%,男性 39.6%,女性4.5%,4559 岁组饮酒率最高26,长期饮酒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2.2 兴趣爱好和生活规律有无兴趣爱好、是否主动获取保健知识也是影响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兴趣爱好广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空巢老人抑郁症状患病率显著低于无兴趣爱好、不参加各类活动者15。兴趣爱好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而且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增强社会联系与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7,因此,在养老机构老年保健工作中,有效地开展老年文化、娱乐等团体活动,鼓励老有所学、老有所好,并通过一些活动如竞赛、交流等,促进老年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预防不良情绪的发生。另外,主动获取保健知识是自我保健的自觉行为,是健康教育的最终效果形式,这说明自我健康管理已经成为老年人群的一种内化的健康行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科学的了解,也就可以选择更科学、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2.3 体育锻炼和主动获取保健知识-12-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育锻炼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运动伴随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从而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作用和抗抑郁效能。另外,体育锻炼也是治疗抑郁症和消除焦虑的有效手段之一28。在一个8 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体育运动减少的个体比一直坚持运动或运动增加的个体的抑郁严重程度明显要高得多29,况且身体锻炼的增加与抑郁症状的减少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0,一项临床研究也发现有氧锻炼可以显著减少抑郁的 复发,且作用强于单纯药物组和锻炼一药物组31。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 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他们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心理承受能力 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提 高老人的记忆力和知觉,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有效缓解疲劳。2.3 心理社会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躯体疾病和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减退,同时遭遇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也越来越多。许多学者认为老年抑郁症病因学除涉及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引起抑郁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2.3.1 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是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前者是指引发个体积极情绪的事件,后者是指引发个体消极情绪的事件。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报道,抑郁症发病前有其他严重丧失性生活事件的病人高达33%78%,精神刺激以其亲属死亡、社会和经济地位下降以及离婚等为主,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的致病作用比青壮年患者更为突出32。广东的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发病前1年中有重大生活事件的占8172,有3种以上生活事件发生者占30.1033。负性生活事件数高、负性事件总分高及家庭有关问题得分高会增加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34。Pakel等提出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的发生不仅有病因学联系,而且有一定促发作用35。Frank等进一步发现负-13-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性生活事件也影响其抑郁的预后和复发。不同类型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发作、病情改善和复发影响不同36。国内马岁岁的研究说明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经济困难、亲友冲突均是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 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37。以上研究均提示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之间存在着一种剂量-反应关系。所以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是老年抑郁症重要的有价值的“发病因素”38-39。2.3.2 社会支持大量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老年抑郁症显著负相关40-44。而且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压力的类型和社会支持的来源有关45。社会支持能增强个体耐受、应对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可以起到缓和应激的作用,降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其抑郁程度越轻46。因此,社会支持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和结局预测因子,直接关系到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老年人是最需要生活和精神照顾的群体,年纪越大, 这种需求就更迫切。况且社会支持对老年抑郁有增益作用,家庭支持是其有效成分47,家人的关爱和批评均能促进老人的健康行为,减低抑郁症状的发生45,并且比其他类型的社会支持拥有更大的能量。如果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能及时地得到工作人员和亲人在生活和情感上的支持,就会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地面对老化和疾病,因此,多渠道、有针对性地给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有效、全面的社会支持,特别是要鼓励有抑郁症状的老人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来协助自我心理调节,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满意度,对降低抑郁症状患病率,促进其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2.3.3 生活质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简称生活质量,是指人类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总的满意程度,是能够综合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新一代健康指标48。随着家庭结构和养老观念的改-14-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变,社会养老最终将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与此同时,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老年医学会认为,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指60 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满意的程度和老年人对生活的全面评价49。随着年龄的增长,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适应社会能力明显下降,各种慢性病的患病数和慢性病症状随之增多50,生理健康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整体生活质量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逐渐下降51-54,其中心理障碍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55,廖晓春56在研究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时表明养老院内的老年人的抑郁患病率较高, 而且随着抑郁症状加重,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原因主要是养老机构设施及服务不完善,需求与供给之间得不到有效的平衡,护理人员知识匮乏,不能及时给予老年人保健指导和心理疏导。Saarijarvi等57也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均明 显低于正常水平。其配偶的生活质量也显著下降,主要涉及配偶的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58。由此可见,生活质量对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3 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现状分析与国外相比,我国社会化养老起步晚,还存在设施不完善,供需不均衡,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况且对老年人精神卫生的研究多集中在家庭养老人群,在老年抑郁症状发生方面59、社会支持方面、生活事件方面和干预研究方面60等有过报道,但在养老机构中,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基础研究较薄弱,虽然近年来有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西北地区仅在主观幸福度和生活质量方面有过调研61-62,关于养老机构内老年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的探讨还未见报道。因此在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期,采用标准化研究工具进行老年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供比较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养老机构老年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对加强老年抑郁症的干预和预防、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5-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第一部分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研究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 群成为社会关注的的重点。伴随着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的转变,养老机构老 年人抑郁障碍以其高度的致残性和社会负担的严重性,成为影响养老机构老 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为老年人的养老趋势留下隐患。本研究通过对西 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旨在及时掌握养老机构老年抑郁 症状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养老机 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诊断老年抑郁症并给予针对性的 干预或治疗,既能及时预防抑郁发生又能节约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社会意义。1 研究对象2009 年 1 月5 月,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民政局登记在编的六个行政区(包括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灞桥区)中所属 83 所养老机构中的 20 所,调查其中所有符合要求且知情同意的老年人。纳入标准:西安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入住时间1 个月,年龄60 岁;能完整回答问卷内容。排除标准:非西安市常住人口(在西安市居住时间5 年或每年居住时间5 个月);存在精神损害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物质成瘾及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2 样本量的确定-16-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公式法 N=PQ/(SE)2,公式中 P 为预期患病率,Q=1-P,SE 为标准误。容许误差 d=0.15p,取 =0.05,则 N=178*Q/P,据文献报道,预计抑郁症状患病率 P 为 28.2%,估算样本量约为 454 人。3 研究方法3.1 调查工具:3.1.1 老年抑郁量表(GDS)63:1982 年 Brink 等人创制老年抑郁量表作为专用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该量表重测信度为 0.85,聚合效度 0.82,比其它抑郁量表有更高的符合率。该量表评分标准为:0-10,正常;11-20,轻度抑郁;21-30,中重度抑郁。凡 GDS 在 11 分以上(包括 11 分)者,本文称之为有抑郁症状。3.1.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63:此量表是由肖水源等心理卫生工作者 在借鉴国外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于 1993 年自行设计编制的。SSRS 有 10 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3.1.364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 :1991年国际生命质量评价项目将SF-36量表列为测评工具,该量表评价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Life,HRQOL)的8个方面,即生理功能( physical functioning, PF)、生理职能 (role-physical, RP) 、躯体疼痛 (bodily pain, BP) 、总体健康 (generalhealth ,GH)、活力(vitality ,V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