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_第1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_第2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_第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_第4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 谜 谣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初听歌曲。 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 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 “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小朋友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解决难点。 (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齐唱第一段。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读课题、仔细听音乐。 3、表达听后的感受。 (1) 这是唢呐独奏的乐曲,上一学期我们听过一首百鸟朝凤,它的特点是高亢明亮,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数都用到它。 (2) 音乐好象表现的是售货员到山村去卖东西。 (3) 售货员是指卖东西的,现在是营业员。 (4) 这个山村是四周都是大山,离城市很远,交通很不发达,山民进城很不容易。 (5) 乐曲情绪比较轻快而有点诙谐,给我们的感觉是售货员乐观而又风趣。 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探究的主动性。 二、分段聆听音乐。 1、导言。 (1) A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形象? (2) 这个山村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骑,售货员是用什么方法把货运到山村的? (3) 你们学学挑担子的样子。 2、哼唱主题音乐(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3、B段音乐 (1)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 你能学学叫卖声吗? (3) 山谷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4) 听到了叫卖声音,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5) 这时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呢? 4、第三段音乐是A段的再现。山民们买完东西了,售货员会怎样呢? (1) 这段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乐观而又风趣的售货员。 (2) 这个山村的交通很不发达,路肯定是坑坑洼洼的,自行车没法骑,那肯定是用担子挑。 (3)学生学挑担子动作,相互观摩研究,掌握方法。 (4)音乐声中有节奏的律动。 (5) 哼唱主题音乐。 (6) 边哼唱边律动。 三、完整的听音乐、并能在音乐声中做相应的动作。 1、听完音乐你能叙述这个乐曲的基本情节吗? 2、同学们自己组合编排音乐剧。 3、小组汇报演出,评奖。 四、总结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情境导入。师生跟着音乐共同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要求声情并茂。 3、教师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回答问题: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部分? 2、第二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可以先试唱歌谱,再唱歌词,注意“啊”的演唱,要唱出对老师的深情。 3、师生合作: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 5、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完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教师弹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来演唱。 6、全曲完整演唱: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7、合作分组演唱,加入朗诵。 三、拓展。 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 播放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教师选几名学生上来,把秘密悄悄的告诉老师 四、小结。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小秘密之后,感到非常的甜蜜和感动,你们爱老师,老师也爱你们,最后,请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把写着秘密的纸条一个一个交给老师,然后走出教室。 苗岭的早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 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多年以前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首优美的英国名曲的魅力,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2、通过听听、看看、唱唱、想想、谈谈、说说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歌曲多年以前。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体验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二声部发声练习。 1=D 4/4 5432 1 - - - 212 1 - - - Lu lu lu lulu 二、新课学习-歌曲多年以前。 1、导言:同学们,在小时候你们都有听长辈讲故事的美好经历吧!你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多年以前。刚才同学们听完后,这首歌的情绪如何?。 歌曲里看到的图片是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画面,白雪公主对大家提了个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歌曲,才能和她还有七个小矮人一起去童话世界畅游,好不好? 2、出示多年以前歌谱,教师简介歌曲。 3、学唱旋律:学生随教师钢琴用lu练唱曲谱,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4、学唱歌词: 学生分组进行自学唱歌词。 汇报,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评价以学生互评、教师鼓励为主。 5、歌曲处理。 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从视觉上分析,歌曲旋律共有几个乐句,哪几句相同?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将讨论结果用字母颜色卡片表示。 在歌曲的歌谱上你发现有什么记号?板书:P、f 、 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师:这些记号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通过敲鼓或拍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生讨论) P f 板书:弱强 渐强渐弱 思考:如果老师要求同学们用红色和粉色来表现强与弱的话,你会选什么颜色表现强,用什么颜色表现弱呢? 师: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碰到了这么多难题,同学们都克服了。当我们坐在外婆身边听着外婆讲那多年以前故事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把歌曲唱得更好?播放学生演唱录音,让学生将自己唱的与范唱进行对比,有何不同?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再次完整地有感情地随伴奏演唱歌曲,请学生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6、成果展示:分男女唱、独唱与合唱等形式进行表演。(教师鼓励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师:愉快的一节课就要过去了,白雪公主说:同学们真棒,经过努力, 最后不仅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唱的那么优美。白雪公主对大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下节课讲给大家听,让我们随着故事一起去到美丽的童话世界遨游,好不好?那我们下节课再见! 2、师生再见歌。 3、学生听着音乐多年以前走出教室。小猫钓鱼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小猫钓鱼,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学习做事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2、做“钓鱼”游戏,巩固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认识,能够做到准确识别三种不同的音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朋友小猫喵喵,你们看,它在跟大家问好呢!大家也和喵喵来问个好吧!学生问好。 喵喵今天准备去钓鱼,它准备了鱼竿和鱼饵,我们陪它去小河边钓鱼吧。请小朋友听听,喵喵钓鱼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欣赏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小猫钓鱼。 谁能告诉老师,喵喵钓鱼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读歌词,讲故事。 学生读歌词,编故事。3、再次聆听歌曲小猫钓鱼,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歌曲谱例并进行强弱教学。 4、这个故事非常生动,老师在演唱的时候进行了非常细致地力度处理。喵喵刚刚来到河边的时候,周围静悄悄的,应该弱一点。这时候,飞来了一只小蜻蜓,喵喵高兴了起来,力度是不是稍强一点?它跳起来去抓蜻蜓,力度是最强的。最后,蜻蜓没抓到,鱼也没钓到,哎,喵喵垂头丧气,唱的时候要将力度降下来。老师说的对吗? 5、请同学根据第二段的故事,为歌曲设计一下强弱,老师来配合你们,你可以通过手势告诉我要强还是弱,指挥老师唱第二段。 学生指挥,老师配合。 6、欣赏:歌曲小猫钓鱼。三、做钓鱼游戏 师:同学们陪喵喵来做个钓鱼游戏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这里有很多的音符,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好极了,现在我们来分两组来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一组的同学说出你要二组同学钓的音符的名字,二组要准确的把它们钓出来。第二种方式,一组的同学通过动物的叫声来表现你要二组同学钓的音符的名字,二组还是要做到准确把它们钓出来。然后,两组互换,看哪一组正确率高。 学生做游戏。 欣赏小猫钓鱼表演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如果你注意力集中,是不是成功率就很高? 今天,通过喵喵和我们自己的钓鱼游戏,我想问问大家受到什么启示?读书郎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 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2、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3、今天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4、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师:看了旧社会的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吗? 5、生欣赏读书郎。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 3、出示课件: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师范唱第一段歌词。 5、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 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6、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7、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四、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五、总结: 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打秋千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打秋千,指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和意思,用自然、真诚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感知二声部,为学唱二声部做准备。 教学难点:两声部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玩过秋千呀?好玩吗?怎么玩?谁来给大家做一下荡秋千的动作?让我们伴着音乐的节拍表演表演好吗? 二、熟悉歌曲。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打秋千的歌好吗?请仔细听,歌曲中都有谁在打秋千? 2、教师出示图片1、2,问:谁来猜一猜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和姐妹呀? 他们是仡佬族的兄弟姐妹。这首歌就是仡佬族儿歌。 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他们有很多种打秋千的方式,你们想了解吗? 3、这是拜秋,这是扁担秋,这是西洋秋。是不是很好玩? 4、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伙伴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打秋千呢? 5、感知二声部。教师示范,学生选择。学生练习。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学习慢的,再快! 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 6、在这场打秋千的比赛中,你觉得他们用什么规则来评判胜负呢?请认真读一读,从歌词中找一找线索,再开动脑筋猜想一下。 规则:人们在比赛过程中看谁晃得高,晃得快,谁碰到秋千最上方的铜铃的次数最多谁就胜利了! 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学生听音乐做动作。 三、学唱歌曲。 (一)整体感受。 1、老师想唱一唱这首歌,好吗?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预测一下,这场比赛谁会胜利?教师慢唱一二段,学生看书整体感受歌曲,然后说一说。 2、请你再读一读歌词,你觉得你认为的这个队,为什么会胜利? (二)分段学习。 1、重点学唱第一段。 生:我觉得男队会赢。因为他们打到了响铃。 师:我也认为兄弟队会赢!因为他们在比赛时,很自信!各个都是勇士。唱“来来去去响叮当”。 师:我认为姐妹队也很棒,因为他们秋千晃得很高,而且很美。 不管怎样,他们谁也没有放弃,对不对! 师:我就是打秋千中的第一位勇士,请听我来唱一唱当时的歌的心情好吗?还有不一样的一点心情吗?快乐、自信,勇敢、坚韧 师:你觉得这三句中,唱哪一句时,我们更要表现的打秋千时紧张而用力的心情? 2、乐句指导。 我手中的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在它的指挥下,我的歌声会更动听。 请听。 魔法又出现了,请注意听老师的声音!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学生看指挥唱一唱。 我们来合作着唱一唱: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的这一句。第三句我们一起唱!一直到结束句 3、分组练习。 体验比赛与成长中苦与乐,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分成男女声组唱一唱比一比,好吗? 在正式比赛之前,我先采访一下同学们,你打算用什么的心情,对待这场比赛?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都是朋友,如果对方赢了,你会对他说什么? 四、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 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重点: 1、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 2、情绪的启发,歌曲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 2、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歌曲的曲名是?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是什么? 三、卖报歌曲作者简介。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活动,后因叛徒告密逃亡上海。到上海后,聂耳继续从事革命生活,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1935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四、 新授歌曲。 1、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文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3、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听一听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4、学唱第一段。 A、请同学观察一下,这首歌曲共有多少段?乐曲共有多少小节? B、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第一段。先听老师范唱一遍,请你们轻声的模仿。 C、学生跟琴小声的模唱。 D、把歌词带进去唱。 E、现在请思考: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 F、教唱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 5、巩固歌曲: 分组唱,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 分男女生唱。 齐唱。 6、欣赏聂耳的其它作品。 五、 小结 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能用柔和轻快的歌声,叙说一个绿色环保的故事。 2、能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能用节奏卡片组合多种不同的节奏短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前准备: 1、提眉练习:注意眉眼间的神韵及微笑的表情。 2、发声练习: 1=FD 2/4 5 3 / 42/ 1 /53 /42 /1 /要求:气息深入而平稳,声音柔和、圆润。 三、新歌教学。 1、故事导入。 在卡吉德洛古老的森林里,有一股清水泉,又清亮,又干净,又凉快,又甜美;每天有无数行人来到这古森林里,不管是步行的、骑马的、乘车的,都要把泉水饮,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位汲水的小姑娘,打扮得又漂亮、又整齐、又大方,有一副好模样;可她发现自己漂亮皮鞋弄脏了,就放在泉水边去洗,洗干净了自己的鞋子,却弄脏了清水泉,使别人不能饮,这样的孩子就不算好孩子,后来这个故事就改编了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 2、听范唱,找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印象。 3、随琴轻唱歌谱23遍,提醒学生注意顿音记号、反复跳越记号等。 4、分组读歌词。 5、带歌词演唱12遍。 6、师生讨论分析歌曲的艺术性。 7、根据歌曲的艺术处理,全班学生再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感受其不同的效果。 四、通过歌曲进行绿色环保教育,明白美好的大自然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去爱护的道理。 1、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遇到过与歌曲相近的事情。 2、让个别学生讲几个关于绿色环保的小故事。 3、师生点评。 五、歌曲创编。 1、选择一个小故事,根据故事大意进行歌词大改编。 2、师生一起讨论、切磋、确定最佳作品。 3、演唱由全班合作创作的歌曲。 六、老师小结,结束课业银色的桦树林教学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演唱水平、表演水平、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1、教师播放银色的桦树林伴奏音乐,伴着着欢快的音乐迎接学生进入教室。 2、师生拍手随音乐进入指定位置。 3、教师琴声引导相互问好。 二、激趣导入,切入难点,节奏练习。 1、课件中出现的叫卖声“卖汤圆”、“羊肉串”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哪个音又长又重? 2、这种节奏在音乐中叫切分音:xxx 3、引导学生模仿。 4、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三、学习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2、按节奏读歌词。 难点:最后一句的十六分音符和延音线的三拍节奏要准确。 解决:拍手满练,老师帮着数拍子,并模仿老师的节奏。 3、 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 5、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6、重点点拨:大家想一想歌曲中的“蓬得得”模仿的是什么声音?我们应该怎样唱呢? 7、银色的桦树林葱苍茂密,强壮的驯鹿来来往往,清清的湖水中河狸在自由穿梭,如此美丽的一幅画卷,请用你的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集体唱一遍。 四、表现歌曲。 1、乐器伴奏。 2、师: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这轻松愉快的音乐跳起来吧!学生跟着老师边继续听音乐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3、师生展示。 四、本课小结,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银色的桦树林是那样美丽,把世界装点得这样多姿多彩,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把这世界打扮得更美! 2、唱着歌曲律动伴随银色的桦树林音乐走出教室。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目标: 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断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