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橡胶产业所面临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十一五”期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研究制定了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提出总体发展目标为:以8%10%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发展,利税力争同步增长,主导产品出口占35左右,节能降耗、资源利用要切实实现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并争取有新的突破。同时,总结出了“科学发展、名牌战略、循环经济”三大理念,其具体规划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技术、产品全面升级。严格规定对各类橡胶制品以及原材料产品等相关的鼓励技术/产品和限制技术/产品,支持高性能新产品开发、生产,提升档次。对产业、产品进行结构性调整。支持废橡胶综合利用,到2010年,以再生胶、胶粉为主,使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率达到80%85%;将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使用比例,由“十五”期间的1:1,力争达到1:1.2等等。优化企业组织,提高品牌意识。坚持扶优扶强,淘汰落后,打造大型企业集团,轮胎企业力争有12家进入世界前十强。加强环境保护。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进一步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从质的方面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组织并制订了橡胶行业品牌产品质量自律规范,规范包括乘用子午胎、橡胶用炭黑、橡胶V带、再生橡胶和橡胶助剂等五类主要产品,通过这一行业自律规范真正起到培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影响、规范企业行为的目的,推动诚信经营。同时,继续培育诚信经销商,推出了两个新标准,即SB/T10468.1-2008轮胎经销企业经营规范 管理要求、SB/T10468.2-2008轮胎经销企业经营规范 理赔要求。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制定颁布的两项新国家标准GB/T 8081-2008天然生胶 技术分级橡胶(TSR)规格导则和GB/T8082-2008天然生胶标准橡胶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前者与过去标准相比,增加了全乳胶(SCR WF)、10号恒黏胶(SCR10CV)、20号恒黏胶(SCR20CV)三个级别及其相应的性能要求,并删去了50号胶(SCR50)级别及其相应的性能要求。后者则主要对标准橡胶的包装重量和规格做了调整。此外,农业部印发了2008年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以加快天然橡胶良种推广与应用,加强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工作,组织实施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2008年12月17日,在金融危机给橡胶产业带来恶劣影响的情形下,国家财政部发布公告,将轮胎等部分橡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9%。但是,天然胶作为限制类进口产品,按照加工贸易进口时需缴纳台账保证金,国家从去年开始实行保证金“半实转”,轮胎企业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同时,2007年起,我国天然胶进口开始实行选择税率。但从近两年天然胶进口价格走势看,调整后关税一般在10%20%之间,按从价税税高为20%,按从量税则天然胶价格高。2009年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使橡胶产业从中受益。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橡胶制品行业主要面临着反倾销调查、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三大政策因素的阻碍,发展受限。此外,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出为橡胶制品行业创造了发展的良好时机。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橡胶制品对于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的替代不仅能够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固体污染,同时还能降低声污染,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等等。第二章 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橡胶制品可分为轮胎和非轮胎橡胶制品两大类,其中,非轮胎橡胶制品是指除轮胎、制鞋及非橡胶工业用胶产品之外的所有橡胶制品的总称。国外橡胶产业的统计中,将生胶消耗量分为轮胎用胶和非轮胎用胶两大类。其中,企业轮胎市场基本上占天然橡胶用量的60%,其他非轮胎市场40%左右,但非轮胎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扩大。第一节 国内外橡胶制品行业现状现在,非轮胎橡胶制品与轮胎在世界上并称为主导橡胶产业的两大千亿美元的工业,通过对全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进出口以及消费量的国家信息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橡胶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很高。其中,中国既是橡胶产品的生产,更是消费大国。表1 橡胶产业统计信息指标国家名称备注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越南、印度以及斯里兰卡世界最大的种植橡胶的国家基本上都在亚洲,其投产面积占全世界的80%以上。橡胶出口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利比里亚橡胶进口国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橡胶消费国中国、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一、国外橡胶制品行业现状2007年全世界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表观消费量约2290万吨,预计2008年将增长2.6%,达到2350万吨。如果石油价格趋于长期平稳(每桶80美元),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计2020年全世界橡胶消费量将达到3120万吨,其中合成橡胶1730万吨,天然橡胶1390万吨。世界橡胶工业在“十五”期间发展的三大特点是: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生产国际化和贸易量迅猛增长。世界轮胎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轮胎创新产品集安全、环保、智能化为一体;轮胎生产技术从低温连续混炼和轮胎成型为核心的全自动生产线,向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方向发展。虽然长久以来,轮胎是橡胶制品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高新技术橡胶制品的发展,非轮胎橡胶制品已成为橡胶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联合国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非轮胎橡胶制品的国际贸易额数据中,可以了解到目前主要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大国的贸易现状:第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轮胎橡胶制品贸易市场。美国是橡胶消费量较大的国家,每年橡胶消耗量一直在300万吨左右,各种橡胶产品的产量也很大,但由于其工业高度发达,特别是汽车的产量与保有量相当高,加之消费水平高,其国内橡胶制品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各种橡胶制品。2006年,美国非轮胎橡胶制品的进口额是52.8亿美元,与2001年相比,5年间净增17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在8%左右,这个速度是很高的;2006年,美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是29.9亿美元,净进口额高达22.9亿美元。进口额高的产品包括各种橡胶杂品(各种密封制品、型材异型材、减震制品等)24.31亿美元;橡塑涂覆复织物12亿美元;胶管,8.2亿美元;胶带5亿美元;卫生医用橡胶产品6.3亿美元。第二,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国,但进口量不大,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2006年,日本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是2932亿日元,进口额是1789亿日元,净出口额是1143亿日元,换算成美元在10亿美元左右。其2006年出口额较大的产品包括密封制品703亿日元;胶带469亿日元;胶管387亿日元;胶片胶条105亿日元;胶布59亿日元;运动用品54亿日元。2006年与2001年相比,日本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增长38%,净增806亿日元。第三,欧洲各国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国际贸易表现为出口略大于进口,其中德国出口额最大。此外,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和瑞典等国都是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高于进口的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则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国家。近年来,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工业虽然各国增长不同,但总的来说仍保持着较快发展的态势,年增长率在05%之间,低于轮胎工业而高于制鞋工业。2007年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销售额合计为53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根据2007年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座次排定显示:50强企业基本由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包揽,美日德三国优势明显。其中,美国有15家企业,合计销售额为161.7亿美元,占50强合计销售额的30.1%;其次是日本,有14家企业入榜,合计销售额为136.5亿美元,占50强合计的25.4%;第三是德国,有8家企业,销售额合计为100.9亿美元,占18.8%。这三国合计占50强销售额的74.3%。然而,世界上最大的13家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以及前五十强中的四十强销售收人仍主要来自汽车制造业。从世界范围看,汽车橡胶制品耗胶量约占非轮胎橡胶制品耗胶量的1/4,占世界橡胶总耗胶量的1/10左右。 2007年和2008年,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状况如表2所示。表2:2008年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 单位:亿美元年度排名公司名称国别2007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利润率/%2008200713特雷勒堡/瑞典41.25090.02.722哈钦森/法国37.20090.0-34普利司通/日本34.50012.03.941大陆/德国34.46015.86.455佛雷依登贝格/德国33.33845.65.168库珀标准汽车配件/美国25.112100.0-77汤姆金斯/英国25.00042.55.086东海橡胶工业/日本22.75095.05.099派克-汉尼芬/美国22.05020.57.71010NOK/日本21.75050.09.211-威扬斯技术/美国16.000100.0-1219丰田合成/日本12.70025.02.71317卡莱尔伙伴/美国12.00042.07.51415费德拉尔-莫达尔/美国12.00017.4-1513伊顿/美国12.0009.24.61614马克工业/美国11.52064.0-1721安塞尔/澳大利亚9.750100.08.11820横滨橡胶/日本9.65020.03.81922东洋橡胶工业/日本9.06329.02.020-汉宁汽车配件/美国8.650100.0-2124森普利特/奥地利8.317100.06.62225芬纳/英国7.616100.02.12328ZF宝盖弹性金属/德国7.1274.12.52431SKF/瑞典6.9008.07.22527阪东化学/日本6.55080.03.92626戴纳/美国6.5007.4-2734依路林-科林格/德国6.23575.013.22832西部制药服务/美国6.03059.06.92930住友橡胶工业/日本6.00012.53.43038塞尔橡胶/德国5.745100.0-3137威力塔斯/德国5.691100.0-3235鬼怒川橡胶工业/日本5.40095.00.63336基本保健/美国5.0000.62.23439佐迪亚克/法国4.93014.57.43543西川橡胶工业/日本4.82095.04.13640富国/日本4.460100.0-3744马奴里橡胶工业/意大利4.168100.010.23842三星胶带/日本4.16567.55.239-安维斯/荷兰(沃克与米其林合资)3.800100.0-40-新田/日本3.75874.88.641-阿尔法橡胶/意大利3.750100.0-4246SSL国际/英国3.74239.06.94345日轮/日本3.737100.02.34448洛德/美国3.62550.07.64533沃克/德国3.50060.0-46-阿旺汽车配件/美国3.500100.0-4749达特威勒橡胶/瑞士3.45629.015.34847冈本/日本3.30050.0-49-顶级手套/马来西亚3.237100.0-50-艾梅拉尔贝尔技术(橡胶持股)/荷兰3.15047.0-二、国内橡胶制品行业现状中国橡胶工业是一个传统产业,目前拥有轮胎、力车胎、胶管胶带、胶鞋、乳胶制品及其他橡胶制品,拥有科研设计、设备及原材料制造,废橡胶综合利用,已形成门类齐全、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橡胶工业发展迅猛,无论在产品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还拉动了市场成长和关联产业的发展。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橡胶资源十分匮乏,橡胶进口量居于世界第二。2004-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月度进口量,如图3所示。图3 2004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月度进口量情况标志一个国家橡胶工业经济规模的指标橡胶消费量,2007 年达到505 万吨,高于世界第二大橡胶消费国(美国)和第三大橡胶消费国(日本)的合计消耗量,较2004 年增长48.5%,年均增长13.0%。2008年我国橡胶消费量预计达到550万吨,较上年的505万吨增长8.9%。2009年橡胶工业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在10%左右。其中,轮胎产量增长幅度在8%左右,其它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在10%左右。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reedonia集团预测,这种强劲的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下去,未来五年中国需求增速将保持在9.5%/年左右,2011年中国市场橡胶消费量达到880万吨。2008年我国橡胶制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4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07%,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7.2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60.27亿元,同比增长6.98%,与2007年同期增速相比下滑了18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518.28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2007年减少6.33个百分点,而我国的私营企业橡胶制品业工业总产值为1073.24亿元,同比增长33.42%,增速是所有类型企业当中最快的一类。从各产品类别看:轮胎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127.9亿元,同比增长14.96%,增幅同比下降12.39个百分点;橡胶板、管、带的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484.6亿元,同比增长26.13%,增幅同比下降5.48个百分点;橡胶零件制造业完成产值为403.17亿元,同比增长25.56%,增幅同比降低2.37个百分点;再生橡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37.6亿元,同比增长41.59%,增幅同比增加5.27个百分点;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90.85亿元,同比增长19.34%,增幅同比提高5.46个百分点;橡胶靴鞋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418.54亿元,同比增长21.88%,增速比2007年略有降低。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非轮胎耗胶大国,但远非非轮胎橡胶制品强国。但是,中国是非轮胎橡胶制品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非轮胎橡胶制品橡胶消耗量估计已达150万吨以上。虽然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迄今仍与世界50强无缘,但最近几年经过不断整合,在汽车等现代工业拉动下,像安徽中鼎密封件、浙江三力士V带、双箭输送带等企业都在股份制基础上实现了集团化,纷纷显示出竞争实力,并开始走向世界。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测算,2007年,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产量分别是:输送带1.7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V带9.9亿标米,比上年增长8.1%;胶管5.5亿标米,比上年增长7.5%;胶鞋18亿双,比上年增长13.1%。2008年橡胶制品业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同时也暴露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轮胎制造方面,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轮胎制造总产值的39.8%,而国内产值最大的企业类型私营企业的产值也只有335.41亿元。这一点说明国内企业在高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领域缺乏竞争力。当前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我国已是世界第一橡胶消耗大国,轮胎等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茅。二是我国橡胶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每年橡胶缺口达50%以上,原料缺乏将制约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三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橡胶产生国之一,废旧橡胶制品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近几年国内化工制造业存在两大趋势,一方面初级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主要依赖出口;另一方面高端精细化工产品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重复建设严重,低档产品居多,精细化率低,附加值不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中小企业立刻崩盘。第二节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橡胶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轮胎制品已经在全世界市场上占据领先位置。与此同时,非轮胎制品虽然还没有成为大国,却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2008年以来,我国橡胶行业产量稳定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增幅较大;出口水平较去年基本持平,增幅回落较大;生胶消耗量稳步上升。但是企业效益普遍下降,库存增加,企业亏损面呈增长趋势。中橡协会长范仁德预计,2009年我国橡胶需求仍会增长,预计橡胶消费量590万吨,增长7.3%,增幅降低1.6个百分点。其中,天然胶消费量265万吨,合成胶消费量325万吨。与此同时,橡胶制品行业投资力度逐渐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8年橡胶制品业全年城镇投资总额为49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占全国各行业投资总额的0.3%,去年同期比率为0.4%。此外,橡胶制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情况如表3所示,由此上述可以看出:橡胶制品行业虽然仍保持稳步增长,但其发展速度是相对放缓的。表3 橡胶制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时间比上年同月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009年2月7.4-4.22008年12月-2.011.22008年11月0.712.82008年10月10.413.92008年9月11.714.32008年8月13.514.92008年7月12.615.32008年6月10.016.02008年4月15.317.52008年2月17.317.8根据上述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橡胶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展速度去年同期放缓,其负面影响将可能持续延续到2009年。目前,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102.74亿销售收入的市场规模,随着国家对有关产业投资额度的上涨,有望保持稳定上涨,逐渐恢复市场活力。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上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上,中橡协会长范仁德表示:中国橡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依然很多,汽车工业的发展仍是拉动橡胶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今年中国橡胶工业整体增长水平将继续保持在10%左右。其中,轮胎产量增幅预计在8%左右,其他产品产量增幅在10%左右。同时指出,促进其发展的五大有利因素包括:汽车工业发展的拉动;交通运输建设发展的拉动;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轮胎等橡胶制品结构不断优化;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第三节 行业集中度与竞争态势目前来看,我国橡胶制品行业,马太效应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日渐兴起,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并且未来行业将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橡胶制品行业属资金、技术、劳动力三者结合的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特征明显。一、行业集中度在橡胶产业中全钢子午胎65以上集中在十大中国名牌企业,70以上的半钢子午胎集中在三资企业;高强力输送带35%集中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荐的四大品牌企业;安全套72集中在行业前四名企业;炭黑50%以上的市场份额集中在行业前十名企业;钢丝帘线、聚酯帘线、橡胶助剂等等也都集中在前510名企业。近些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很多城市中的橡胶企业成功改制和发展壮大。总的来看,橡胶制品行业发展南方好于北方。2008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非轮胎企业进行评比,对前二十名企业进行了评选,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表4 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20强排行榜(按实际销售收入) 单位:亿元排名企业名称销售收入1山东银河德普胶带18.1652安徽中鼎密封件集团16.6333北京华腾橡塑乳胶制品6.7304青岛橡六集团6.5445上海雅申密封件6.0306浙江双箭橡胶5.9807际华3517橡胶制品5.7828浙江三力士橡胶5.6879浙江三维橡胶5.01110山东龙口丛林塑胶带4.93611河南尉氏久龙橡塑4.63912上海华向橡胶制品3.97813南京金腾橡塑3.96014阜新环宇橡胶集团3.79715浙江南通回力橡胶3.69416浙江奋飞橡塑制品3.33217湖北中南橡胶集团3.18418辽宁铁岭华晨橡塑制品2.97019陕西凯迪西北橡胶2.32020江苏金伦橡胶2.1062008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橡胶贸易企业进行评比,前十名企业进行了评选,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表5 橡胶贸易前十名企业排名 单位:万元排名单位名称销售收入1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622692中化物产股份有限公司3444183诗董橡胶(上海)有限公司3220004上海协松实业有限公司2903005上海沪巨联实业有限公司1911986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1857787海南华加达投资有限公司1820008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销售有限公司1500009东营信义化轻公司9600010青岛佳诺商务有限公司49267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已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中小企业的逐渐消亡,二是骨干企业的迅速壮大。橡胶制品行业已出现不少规模较大的企业,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持续产业格局优化,优胜劣汰。这是由于:橡胶制品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日趋明显,国家政策导向也倾向于“扶优扶强”,淘汰落后中小企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企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检测、质量管理、交货期等要求日益严格,小规模的企业很难满足要求,因此这类小企业将逐渐消亡或被整合。未来我国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这给龙头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扩张机会。二、行业竞争态势目前,国内行业竞争呈现激烈而无序的状态,就需求而言,体现为市场大而且仍在增长,而供给方面则出现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产能过剩,高档次、高技术含量产能明显不足的状态,对此,一方面国内厂家正经历重新洗牌以确立行业优势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外厂商也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市场。(一)国外厂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国内企业又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量国外橡胶制品企业进驻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前10强中的9家和前20强的14家企业都已来华投资设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区域车辆安全监管与应急响应协议
- 医疗器械生产线参观保密协议文本
- 特色小吃店品牌加盟合同
- 个人汽车抵押贷款合同续签及展期协议
- 环境污染案件财产保全担保合同
- 企业厂区绿色景观设计与建设合作协议
- 餐饮行业服务员绩效考核劳动合同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体育赛事特许经营政策环境分析考核试卷
- 乐器批发市场区域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lemontree中英文对照打印版
- 直流电阻测试仪说明书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医药电子商务员工手册36
- 【湖北版】三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特殊作业检查表
- DB44∕T 721-2010 通信钢管塔(铁塔)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 nm1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样本
-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件(PPT 40页)
- TSG Z7002-202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河南某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