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_第1页
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_第2页
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_第3页
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_第4页
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第一节 主要蔬菜病害一、猝倒病 该病为蔬菜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莴苣、芹菜、甘蓝和洋葱等蔬菜幼苗。各地都有发生,严重时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延误农时,影响蔬菜生产。(一)危害症状该病为苗期病害,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猝倒。烂种是播后苗前即遭受病菌侵染,导致种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胚轴及子叶已抽生,但在出土前后即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被病菌侵染,在幼苗茎基部呈现黄褐色水浸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渐缢缩成线状,幼苗地上部倒地死亡。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二)发病规律 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里、特别是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里可长期存活。此病菌在15-16时繁殖较快,30以上受抑制。当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易发生猝倒病。若苗期遇连阴雨天,光照不良,幼苗瘦弱,发病重。苗床因漫水灌溉、放风不当等原因造成苗床闷湿也可诱发病害。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粘重土壤等田块,也容易发病。(三)综合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荐的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2)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无病源菌的田块做苗床。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营养钵或穴盘基质育苗。(3)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营养土4-5千克拌匀后堆闷24小时备用,播种前将1/3药土均匀的撒于苗床土表,播种后将余下的2/3药土均匀的撒盖在种子上再覆盖营养土。(4)加强苗床管理:苗床要加强通风透光,保持适宜温湿度,及时通风排湿,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于提高幼苗抗病能力。(5)药剂防治:出苗后及时喷药:可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75%百菌清克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二、立枯病该病是蔬菜苗床上常见的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多危害中后期幼苗,严重时可成片死苗,延误农时,影响蔬菜生产。该病除危害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危害黄瓜、菜豆、莴苣、甘蓝、小白菜等蔬菜。(一)危害症状 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尤以幼苗中后期发病为多。病苗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焉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展后绕茎一周,后溢缩,茎叶萎垂枯死,不呈猝倒状。病部有淡褐色蛛丝网状霉,但不明显。(二)发病规律 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其腐生性较强,一般在土壤中可成活2-3年,条件适宜时,菌丝可直接侵入寄主体内为害,通过水流及田间农事活动等传播。病菌在12-30都可生长繁殖,但以17-28为最适宜。因此,高温高湿或气温忽高忽低,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三)综合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无病源菌的田块做苗床。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营养钵或穴盘基质育苗。(3)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营养土4-5千克拌匀后堆闷24小时备用,播种前将1/3药土均匀的撒于苗床土表,播种后将余下的2/3药土均匀的撒盖在种子上再覆盖营养土。(4)加强苗床管理: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排湿,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注意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抗病性。(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5井风霉素1 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若猝倒病、立枯病并发,可喷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23千克药液,视病情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三、瓜类蔬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瓜类蔬菜栽培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病特点是来势猛,发病快,常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此病仅危害黄瓜、甜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等瓜类蔬菜。(一)危害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子叶发病,叶面出现褪绿黄化,形成不规则的枯黄病斑,严重时子叶枯死。真叶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沿叶片边缘出现许多水渍壮小斑点,并很快发展成黄绿色至黄色的大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形成紫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缘向上卷曲,呈黄褐色干枯。温湿度适宜时,发病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整个棚室的瓜类蔬菜叶片枯黄。(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的一种气传真菌病害。在南方四季种植瓜类地区,霜霉病可终年发生危害,随着淮北地区保护地蔬菜的迅速发展,该病菌可以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瓜类蔬菜上交替寄生危害,病源常年不断。而且每年春季南方病区产生的大量孢子囊,随季风北移,也增加了北方地区的病源。病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气温16-20,叶面结露或有水膜是霜霉病侵染的必要条件。气温20-26,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是霜霉病菌生长的最适条件。因此,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加上多雾、有露、阴雨及田间湿度大时易引发病害流行。(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定植时选用无病壮苗,高垄地膜栽培。灌溉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生育前期切忌大水漫灌,要小水勤灌,灌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灌后及时排湿,要避免阴雨天灌水。结合灌水要适时追施肥料,促进生长。(3)高温闷棚杀菌:一般在中午密闭温室、大棚两小时左右,使植株上部温度达到44-46,可杀死棚内的霜霉菌,每隔7天进行1次。(4)生态防治:晴天上午尽快使棚室内温度升到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开始通风,放风口逐渐加大,下午温度降到22-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2-16,湿度控制在83%以下,叶面不结露。可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的发生。(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大棚或温室在发病初期,也可每667平方米棚室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在4-5个点,点燃闷棚,傍晚施烟密闭棚室熏烟一夜,翌晨通风,隔7天熏烟一次,连续3次。也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千克,每10 天一次。四、瓜类蔬菜枯萎病近年来由于露地和保护地瓜类蔬菜连茬栽培,此病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以温室和大棚瓜类蔬菜受害最严重,常引起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此病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等瓜类蔬菜。南瓜比较抗病。(一)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萎蔫,其茎基部和根部变褐,根毛消失,生长停滞,严重的猝倒枯死。成株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病,先从茎基部叶片开始,病叶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正常,似缺水状,叶色变淡,以后遍及全株。病株茎蔓基部软化缢缩,初呈水浸状,后渐干枯,茎部常纵裂,表面有脂状物溢出。若空气潮湿,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若将病茎纵切,可见其剖面的维管束变褐。(二)发病规律 由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病源,病菌在土壤里可营腐生生活,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时间或更长的时间。病源可从根部伤口、自然裂口及根冠细胞间隙侵入。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维管束内扩展到植株各个部位,病菌在繁育过程中,因产生果胶分解酶和纤维束分解酶,使果胶积累,分解细胞以及产生很多醌类化合物,引起植株萎蔫和枯死。病菌的传播主要由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种子、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也可进行传播。20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为发病最适宜条件。因此,土壤潮湿、粘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多年连作等情况均易发病。连阴雨天发病偏重。(三)综合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3-5年轮作或水旱轮作。(3)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或用55温水浸种消毒10分钟后晾干催芽播种。(4)高垄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暗灌,可有效降低棚室内湿度。(5)用黑籽南瓜嫁接防病,效果很好。(6)药剂防治。定植时每6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千克兑细土撒入定植穴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DT胶悬剂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2505千克,7-10天灌一次,连续2-3次。五、黄瓜灰霉病随着保护地蔬菜的迅速发展,灰霉病危害日益严重。由于保护地条件较适宜灰霉病的发展,因此常造成此病害的流行,如果防治不及时可造成10-30%的减产。此外还可危害番茄、辣椒、茄子、甘蓝、莴苣、菜豆、韭菜等蔬菜。(一)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瓜、叶和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导致花瓣腐烂,表面密生灰色至淡褐色霉层。病害向瓜条扩展,使小瓜条变软、萎缩、腐烂,病部表面密生霉层。较大的瓜发病时病部先发黄并生灰色霉层,最后腐烂脱落。叶片多由病花引起发病形成枯斑,表面着生少量霉层。烂花或烂瓜附着在茎上能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导致茎蔓折断,植株枯死。(二)发病规律 由灰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主要随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温度在18-23,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2)高垄地膜覆盖栽培。(3)科学灌溉: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一般要求在晴天上午小水勤灌,避免阴雨天灌溉,切忌大水漫灌。(4)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棚室内湿度。(5)及早摘除病花、病果、病叶及黄叶,清出深埋,以防病菌扩散,以利通风透光。(6)药剂防治。棚室蔬菜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烟雾法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667平方米用250克烟剂熏3-4个小时;粉尘法用5%灭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于傍晚喷撒,每667平方米一次用药1千克,7-10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六、黄瓜菌核病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病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90%以上。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甘蓝、白菜、萝卜、番茄、茄子、辣椒、莴苣、芹菜等蔬菜。(一)危害症状 叶、果实、茎等部位均可被侵染。叶片染病始于叶缘,初呈水浸状,淡绿色,湿度大时长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叶枯死;幼瓜发病先从残花部,成瓜发病也先从瓜尖开始发病,向瓜柄部扩展。病部初呈灰绿色到黄绿色,水浸状软化,随后病部长满白色棉絮状菌丝层,不久在菌丝层里长出菌核,最后瓜落地腐烂。茎染病多在茎基部,初生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使病茎变褐软腐,产生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除在茎表面形成菌核外,剥开茎部,可发现大量菌核,严重时植株枯死。(二)发病规律 由核盘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以菌核在土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土中或病残体上的菌核,遇有适宜条件萌发,形成子囊盘,放射出子囊孢子,借风雨随种苗或病残体进行传播蔓延。孢子萌发适温510;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左右;菌核萌发适温15左右,湿度是子囊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限制因子,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也利于菌丝生长发育。因此,低温高湿极易造成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三)综合防治方法 (1)土壤深翻15厘米以上,阻止菌核萌发。(2)实行轮作,培育无病壮苗。未发病的温室或大棚忌用病区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3)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盘出土,及时铲除,集中销毁。(4)加强管理,注意通风排湿,减少传播蔓延。(5)棚室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0速克灵烟剂250300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立米每次用药1千克,隔7-9天1次。同时于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一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七、辣椒疫病疫病是辣椒生产上危害很严重的一种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受疫病危害后,轻则落叶,严重的则整株死亡。该病还危害番茄、茄子、西葫芦和冬瓜等蔬菜。(一)危害症状 整个生长期茎、叶、果实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病部呈水浸状、缢缩,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期发病,茎及枝条上产生暗褐色条斑,茎基部常发生黑色软腐、坏死,由土表下向上发展,引起植株萎蔫,最后枯死,严重时成片枯死。叶片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圆形大斑,天气潮湿时迅速扩大,发展到叶柄。果实多从果蒂部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很快遍及全果,呈暗绿至暗褐色,病部水浸状凹陷,并很快腐烂,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白霉。(二)发病规律 病原为辣椒疫霉菌。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经雨水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温度为2530,85%以上的高湿环境条件下发病严重。因此,降雨量大、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排水不良、粘重土壤、重茬地发病较重。(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2-3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3)高垄地膜覆盖栽培。(4)发现病株及时带出棚外销毁,并用石灰水消毒。(5)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喷淋,即植株、茎基和地表普遍喷药。药剂为: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保护地还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处理,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千克,与傍晚施药。疫病流行速度快,应适时早用药,7-10天一次,连续2-3次。八、番茄早疫病该病为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病害严重时可减产30-50%,甚至绝收。此外,还能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一)危害症状能危害叶、茎及果实。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暗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3厘米,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黑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有时破裂,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茎杆发病,多在分枝处发生病斑,呈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有轮纹或不明显,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黑褐色,稍凹陷,具有同心轮纹的病斑,上面长有黑色霉状物。(二)发病规律此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在露地和保护地番茄并存地区及周年生长的南方地区,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可全年辗转危害。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能从表皮直接穿透侵入。病菌侵入后,在适宜环境下,只需2-3天就可以形成病斑,并经3-4天可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露滴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气温在20-25且遇连阴雨或高湿度环境时,病情迅速发展。(三)综合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提倡与非茄果类蔬菜实行3-4年轮作。(3)加强管理:棚室番茄要在晴天上午灌水,灌后加强排湿。(4)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棚室番茄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防治,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九、辣椒白粉病辣椒白粉病是引起辣椒落叶的一个重要病害。保护地栽培的辣椒极易发病且危害严重。(一)危害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面现褪绿色小点,扩大后呈不规则粉斑,上生白色絮状物,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初霉层较稀疏,渐稠密后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满整个叶面。有的病斑发生于叶背,则病部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斑块,后整叶变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冬作蔬菜上越冬,此外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闭囊壳内散出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近年此病有蔓延之势,尤以温室、大棚发生较多。(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白粉病品种。(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3)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透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4)发病初期,于傍晚喷洒10多百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用暗火点燃熏一夜。露地或棚室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使用,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十、 茄科蔬菜青枯病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多发于蔬菜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而且发病急,蔓延快,往往引起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一)危害症状 病株初期白天出现萎蔫,中午明显,早晚恢复正常,经23天便全株凋萎,不再恢复,直至枯死后仍保持青绿,所以称作青枯病。茎基部表面粗糙,常产生不定根。横切新鲜病茎,可见维管束已变成褐色,轻轻挤压可流出污白色粘液。根部被害后变为褐色腐烂。(二)发病规律 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病菌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里越冬,并能营腐生生活。病菌借助水活动,从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顺导管上移扩散,在导管内繁殖,破坏了输水功能,植株因缺水而萎蔫。病菌在导管里繁殖扩展,侵入皮层和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果胶酶使其胶层溶解,导致寄主组织腐烂。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传播。高湿高温,尤其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发病更为严重。此外,蔬菜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出现伤口等,也易引发病害的发生。(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轮作倒茬,与非茄科类作物实行3-5年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最好。(3)实行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科学灌水,切忌大水漫灌。(4)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病能力。(5)药剂防治,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应立即拔除销毁,并向穴内灌入2福尔马林溶液或石灰水05千克消毒。每隔35天灌一次,连灌23次。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4000倍液,或农抗“401”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双效灵4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千克,每隔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十一、辣椒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高温干旱季节发病更重。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一)危害症状 辣椒病毒病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症状: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褪绿,或现浓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部组织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环斑等。畸形:叶片变成线状,或株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病株上出现。(二)发病规律 由黄瓜花叶病毒以及烟草花叶病毒等引起。黄瓜花叶病毒的寄生非常广泛,病毒在多年生宿根杂草和保护地蔬菜上越冬,成为翌年初病源。烟草花叶病毒在土壤中病组织和种子上越冬,经汁液接触传染,如分苗、定植、整枝等都传播病毒。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多年连作,地势低洼,管理不善等可加重病毒病的发生。(三)综合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做好种子消毒。播前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药液后浸种催芽播种。(3)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操作时手和工具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5)及时防治蚜虫,防止蚜虫传毒。(6)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可及时用83增抗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500倍液,或植病灵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7-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十二、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是世界性病害,近年来,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与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的可减产60%以上。主要危害的蔬菜作物有:黄瓜、丝瓜、苦瓜、莴苣、番茄、茄子、生菜、白菜、芹菜等。(一)危害症状根结线虫仅危害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增多,并在幼嫩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的瘤状物,有的串生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严重的可造成植株死亡。(二)发病规律 蔬菜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线虫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在冬季日光温室中可连续繁殖危害。通过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传播。一般可存活3年,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1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生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1龄幼虫,蜕皮后孵出2龄幼虫。离开卵块的2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从根冠上方侵入根部,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根结。在生长季节里,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壤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土温2530、土壤湿度40一70的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一般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盐分低和重茬地发病重,棚室重于露地。(三)综合防治方法(1)选用无根结线虫土壤育苗,减轻苗期发病。(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特别是病根,晒干后应集中烧毁,不能用于沤肥。(3)深翻土壤。将表土翻至25厘米以下的深层,可减轻其危害。(4)实行轮茬,可减轻危害,与水稻或水生蔬菜轮作,效果更好。(5)种植抗(耐)虫作物。一般葱蒜类、辣椒等蔬菜抗(耐)虫性较强,种植上述作物,可降低线虫危害。(6)高温杀线虫。在菜地休闲季节,利用夏季高温,在田间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盖膜并密闭棚室15-20天,此法既实用,又便于操作,防治效果很好。(7)药剂防治:定植前土壤处理。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或1.1%苦参碱粉剂等药剂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每667平方米用药量3-5千克。发现病株立即用药剂灌根。生长期发病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绿享阿维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千克,隔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 第二节主要蔬菜虫害 一、蚜虫蚜虫俗称腻虫。在蔬菜上发生多,危害大,蔬菜上蚜虫有萝卜蚜、桃蚜、苜蓿蚜、瓜蚜、甘蓝蚜。(一)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2.2毫米。无翅胎生雌蚜的桃蚜体长约2毫米,近菱形,全体绿色,有时为黄色或樱红色。腹管长,为尾片的2.3倍,尾片绿色,有3对侧毛。萝卜蚜体长约1.8毫米,呈卵形,全体黄绿色或稍覆白色蜡粉,体背各节有浓绿横纹,腹管短,末端达尾片基部,尾片有2对侧毛。甘蓝蚜体长约2.5毫米,全体暗绿色覆明显的白色蜡粉。腹管长于尾片,尾片有2-3对侧毛。苜蓿蚜体长1.8-2.0毫米,体较肥大,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外覆很薄的蜡粉,腹背膨大隆起,节间分界不明显。瓜蚜体长1.5-1.9毫米,体黄、黄绿、深绿或蓝黑色,腹部背面几乎无斑纹,全身微覆蜡粉,腹管黑色,园管形。(二)危害症状蚜虫中主要以其成蚜和若蚜吸食蔬菜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影响结实,且能传播病毒病。(三)发生规律世代重叠严重,甚至无法分清世代。一般北方一年发生10-20代,华南地区则多至40代。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以卵在石榴及越冬蔬菜等作物及杂草的基部越冬,冬季在棚室内可继续繁殖。蚜虫繁殖的适温为16-22,一年中春末夏初和秋季危害严重。夏季高温、多雨和天敌的抑制,其蚜虫数量明显下降。有翅蚜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四)综合防治方法 (1)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残株落叶,消灭越冬及残存的蚜虫。(2)在苗床四周铺约15厘米宽的银灰色薄膜,苗床上方隔60100厘米挂37厘米宽的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或用防虫网覆盖育苗。(3)用黄板插于田间高约70厘米,可诱杀有翅蚜。(4)利用食蚜蝇、蚜茧蜂等控制蚜虫。(5)药剂防治。发现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保护地也可用80敌敌畏熏烟处理,每667平方米用药400-500克,或用22%敌敌畏烟剂熏烟处理,每667平方米用药500克,于傍晚收工前将棚密闭熏烟,效果很好。上述药剂交替使用。二、菜粉蝶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又称白粉蝶,幼虫称为菜青虫。各地普遍发生,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是白色的中型蝴蝶。老熟幼虫体长2835毫米,青绿色。卵似瓶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橙黄色。蛹纺锤形,长1821毫米。初蛹为绿色,以后有黄色、灰绿、灰褐、青绿等色。 (二)危害症状 菜粉蝶以幼虫为害蔬菜。1一2龄幼虫只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以上的幼虫能把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能把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和叶柄。苗期受害则整株死亡。此外,幼虫为害造成很多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的侵入,引起软腐病的流行。 (三)发生规律 菜粉蝶以蛹在为害植株上及屋墙、土缝、篱笆、树干及杂草上越冬,由于越冬分散,条件各异,所以,春季出土时间参差不齐。成虫只在白天活动,取食花蜜。成虫对芥子油有较强趋性,含芥子油较多的甘蓝、芥蓝着卵较多,卵单产于叶片正反面。菜粉蝶的卵期38天,气温越高,卵期越短。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先吃卵壳,然后再吃叶片。菜粉蝶幼虫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6左右。因此,在春秋两茬甘蓝大面积栽培期间,菜青虫的发生危害也形成春秋两个高峰。夏季高温对幼虫生长不利,菜青虫的发生呈现一个低潮。(四)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2)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并深翻土地,减少虫源。(3)保护天敌。菜青虫的天敌有黄绒茧蜂、微红绒茧蜂、凤蝶金小蜂、广赤眼蜂、广大腿蜂、长脚胡蜂等,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保护利用。(4)人工捕杀。在蜜源植物花上人工捕杀成虫,在菜上捕杀幼虫。(5)药剂防治。在幼龄期及时喷药。可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或灭幼脲1号、3号5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50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三、菜螟菜螟俗称钻心虫,是一种钻蛀性害虫,原以南方各省为害较重,近年来,北方地区为害也趋于严重。主要危害萝卜、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毫米,灰褐色;前翅有3条白黄波纹,中部有一深褐色肾形斑、镶有白边;后翅灰白色。卵长约0.3毫米,椭园形,扁平,表面有不规则网纹。初产淡黄色,以后渐现红色斑点,孵化前橙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2-14毫米,头部黑色,胸部淡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体背有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各节生有毛瘤,中、后胸各6对,腹部各节前排8个,后排2个。蛹体长约7毫米,黄褐色,翅芽长达第四腹节后缘,腹部背面5条纵线隐约可见,腹部末端生长刺2对,中央1对略短,末端略弯曲。(二)危害症状初孵幼虫在幼苗的菜心内吐丝结网,取食心叶,3龄以后还可从心叶向下钻食茎髓至根部,造成根部腐烂。(三)发生规律菜螟在我国一年发生39代,以茧在土中或落叶上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叶上主脉附近,在菜根附近的土中做茧化蛹。高温、干旱时发生严重。(四)综合防治方法 (1)及时清洁田园,消灭虫源,结合间苗,拔除虫苗。(2)发生严重地区,避免夏季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3)秋旱年份应勤浇水,增加田间湿度,促进生长,可减轻受害。(4)药剂防治。应抓紧在幼龄幼虫钻蛀心叶之前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80敌敌畏乳剂 1000一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6 0008 000倍液,每45天次,连喷23次。四、菜蛾菜蛾俗称小菜蛾,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油菜等,还可危害番茄、马铃薯、姜、葱、洋葱等。(一)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黑色小蛾,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前后翅狭长,缘毛很长。老熟幼虫纺锤形,体长1012毫米,胸腹部绿色,尾足后伸,超过腹部末端。卵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成淡黄绿色,有光泽。蛹长58毫米,外有灰白色网状薄茧,纺锤形,多附着在叶片上。(二)危害症状 菜蛾初龄幼虫潜叶为害,钻食叶肉,留下上下两层表皮,或在叶柄、叶脉内蛀食。2龄后在叶上取食,只留下一层表皮,俗称“开天窗”。较大的幼虫则把叶片咬成小孔洞。严重时将菜叶吃成网状。(三)发生规律 以蛹在秋季为害地附近的墙壁、树干、土缝、杂草及残株落叶间越冬。由于越冬场所不同,造成以后的世代很不整齐。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夜间及阴天栖息在茂密的植物上,成虫吸食花蜜,产卵在寄主上,卵散产,一雌虫可产卵120粒左右。卵期3-8天,多在清晨孵化,孵化后食卵壳,再食叶片。幼虫期11-20天,共4龄,在2龄前有潜食习惯,其余各龄在菜叶表面危害。幼虫多在心叶和叶背为害。受惊即倒爬行,或吐丝下垂,幼虫抗寒力很强。老熟幼虫在叶片的反面及枯草上化蛹。菜蛾的发生与降雨量有很大关系,在降雨较多的年份,有明显的抑制幼虫发生的作用,这也是夏季为害较轻的原因之一。菜蛾在1040可以生存繁殖,成虫高温临界为42,在010时,可存活数月。卵、幼虫和蛹的高温临界为35左右。菜蛾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030,因此,春秋两季发生严重。(四)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安排茬口。菜田中应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防止害虫连续发生为害。(2)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消灭幼虫或蛹,减少田间虫口密度。(3)灯光、性诱剂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田间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用性诱蛾剂诱杀。(4)药剂防治:在一、二龄幼虫发生关键时期,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或卡死克乳油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4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或15%安打浓乳剂30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对于菜蛾的化学防治,切忌单一种类的农药常年连续使用,特别应提倡用生物农药防治。五、甘蓝夜蛾甘蓝夜蛾属多食性害虫,食性极杂,除可为害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为害茄子、番茄、瓜类、豆类、马铃薯、菠菜等多种作物。(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5毫米,翅展45-50毫米,前翅灰褐色。前翅具有明显的肾形斑(斑内白色)和环状斑,后翅外缘具有一个小黑斑。卵半球形,淡黄色,顶部具一棕色乳突,表面具纵脊和横格。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头部褐色,胴部腹面淡绿色,背面呈黄绿或棕褐色,褐色型各节背面具倒八字纹。蛹长20毫米,棕褐色,臀棘为2根长刺,端部膨大。(二)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或叶柄,4龄后分散为害,昼夜取食,6龄幼虫白天潜伏根际土中,夜出危害。大龄幼虫可钻入叶球为害,并排泄大量虫粪,使叶球内因污染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三)发生规律 各地均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一般以4-5月及9-10月份危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对黑光灯和糖蜜气味有较强的趋性。卵多产于寄主叶背,单层成块,卵的发育适温235265,历期45天。幼虫共6龄,幼虫发育适温20245。老熟幼虫入土67厘米做茧化蛹。蛹的发育适温2024,发育历期10天左右,但越夏蛹历期达2个月,越冬蛹历期达半年以上。蛹在土壤中适宜的湿度以含水量20%为佳,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或35%以上都会大大降低羽化率。成虫发生期前旬降雨量在3060毫米并且较均衡则有利,若在20毫米以下或80毫米以上则不利于成虫的发生。气温为1825,相对湿度70一80,有利于甘蓝夜蛾的发生。因此,甘蓝夜蛾在春、秋两茬甘蓝、白菜上呈两次发生高峰。(四)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预测预报,适时防治。(2)农业防治。甘蓝夜蛾以蛹在土中越冬,因此对菜田进行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虫蛹。甘蓝夜蛾卵成块产于菜叶上,并且2龄前幼虫不分散,极易发现,可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3)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可设置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在春季可结合诱杀地老虎成虫同时进行。(4)生物防治。在甘蓝夜蛾卵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每667平方米设68个放蜂点,每次释放2 0003 000头,隔5天1次,持续23次,可使总寄生率达80以上。在幼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要选用对夜蛾科幼虫致病力强的菌系,并要在幼虫钻入叶球前施用。(5)化学防治。在幼虫钻入叶球前施药,可用40氰戊菊酯乳油6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六、斜纹夜蛾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是一种食性很杂,并具暴发性的害虫。寄主多达190余种,水生蔬菜、十字花科及茄科蔬菜受害严重。(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有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卵扁半球形,直径0405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胴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臀棘短,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二)危害症状 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成光杆。在甘蓝、白菜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使之失去商品价值。(三)发生规律 一年一般发生5代,多在710月大发生。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卵发育历期,22约7天,28约25天。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4龄后进人暴食期,多在傍晚出来为害。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1一3厘米表土内做土室化蛹,土壤板结时可在枯叶下化蛹。蛹发育历期,2830约9天,2327约13天。斜纹夜蛾的发育适温较高为2930,因此各地严重为害时期皆在710月。 (四)综合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它菜虫,可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等诱杀成虫。(2)及时摘除卵块筛网状被害叶片。(3)及时翻耕或灌水灭蛹。(4)药剂防治。3龄前为点片发生阶段,可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挑治,不必全田喷药。4龄后夜出活动,因此施药应在傍晚前后进行。药剂可选用灭杀毙60008 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天王星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40氰戊菊酯乳油4 0006 000倍液,20菊?马乳油2 000倍液等,10天1次,连用23次。七、银纹夜蛾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甘蓝、芜菁、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还可危害莴苣、生菜、茄子、胡萝卜、豆类作物等。(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7毫米,翅展3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深褐色,具2条银色横纹,翅中有一显著的“U”形银纹和一个近三角形银斑;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卵半球形,长约05毫米,白色至淡黄绿色,表面具网纹。末龄幼虫体长约30毫米,淡绿色,虫体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绿色,两侧有黑斑;胸足及腹足皆绿色,第一、二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体背及体侧具白色纵纹。蛹长约18毫米,初期背面褐色,腹面绿色,末期整体黑褐色。茧薄。(二)危害症状 幼虫食叶,将菜叶吃成孔洞或缺刻,并排泄粪便污染菜株。 (三)发生规律 以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卵散产或3-6粒一堆。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大龄幼虫则取食全叶及嫩荚,有假死习性。幼虫老熟后多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每年春、秋与菜青虫、菜蛾同时发生,呈双蜂型,但虫口绝对数量远低于前两种。(四)综合防治方法 在喷洒药剂防治菜青虫、菜蛾时即可兼治此虫,一般不单独采取防治措施。八、甜菜夜蛾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国内分布较广。淮北地区危害较严重。可危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作物。(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3毫米。体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一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老熟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甘蓝夜蛾老熟幼虫此纵带通到臀足上)。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此种幼虫在田间常易与菜青虫、甘蓝夜蛾幼虫混淆。蛹体长约10毫米,黄褐色。中胸气门显著外突。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二)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3龄以上的幼虫尚可钻蛀青椒、番茄果实,造成落果、烂果。(三)发生规律 灆江苏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年可生长繁殖。成虫昼伏夜出,最适宜的温度2023、相对湿度50一75。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35天,每雌蛾可产100600粒。卵期26天。幼虫共5龄(少数6龄)。3龄前群集为害,但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虫口过大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幼虫发育历期1139天。老熟幼虫人土,吐丝筑室化蛹,蛹发育历期711天。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一年之中,以78月为害较重。(四) 综合防治方法 (1)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越冬蛹。(2)人工及时摘除卵块、虫叶。(3)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春季34月及时清除杂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5)药剂防治适期为1-2龄幼虫盛期。可用5%抑太保2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九、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俗名小白蛾,属同翅目飞虱科,是世界性害虫。主要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随着设施栽培的迅速发展,70年代中期以来,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和危害有扩大和加重的趋势,现已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区),成为设施栽培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15毫米,雄虫略小。触角7节,末端有1刚毛。身体淡黄色。双翅白色。雌虫停息时双翅合拢平坦,雄虫双翅则稍向上翘成屋脊状。翅表面覆盖白色蜡粉。翅脉简单,前后翅各有1条翅脉,靠翅脉外缘有1排小颗粒。卵长椭圆形,长约0203毫米,基部有卵柄。初产时卵淡黄绿色,孵化前渐变黑色。若虫,共3龄:1龄体长约029毫米,2龄037毫米,3龄051毫米,4龄(为蛹)0708毫米。若虫身体扁平,圆形或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定生活。(二)危害症状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在蔬菜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导致植物长势衰弱、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于叶片和果实上,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蜜露堵塞叶片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同时,日光温室及大棚中的白粉虱还可以成为露地白粉虱的虫源,并传播植物病毒病。(三)发生规律 温室白粉虱在我国一年可发生多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而且可以以各种形态在温室蔬菜上越冬或继续危害。成虫羽化时蛹壳呈“T”字形裂开,多在清晨进行。雌、雄成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