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1986年在他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提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既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又有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等。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等。有的作者在使用其中一些概念时,常常作为同一概念相互替代。根据上述众多概念的性质和内涵,并认真分析不同作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上述概念的具体情形,对其可以梳理出以下的一些类型并由此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包含经济全球化的较高一级概念。如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部分内容或某一方面。如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消费行为全球化等。(3)与经济全球化平行的概念。如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文化生活全球化等。(4)对经济全球化体现的利益关系,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如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等。提出这些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说世界上存在着并行的两个经济全球化,而是反映了不同的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所体现出的国家利益的性质的评判,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选择,甚至还有对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张。(5)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经济一体化。(6)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基本一致,仅是表述方式上的不同,如经济国际化。但对这两个概念学者之间的认识有分歧,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生活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著述中对上述概念之间的差异未加区分,造成一定程度理解上的困难。此外,仅就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本身来说,尚未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要素优化配置论和相互依赖关系论。二是资本主义化和美国化。三是无国界论和国家管理取消论。四是概念混淆论和概念质疑论。(注:邱嘉锋:经济全球化与相关概念辨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3期。)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提法感情色彩过于浓厚,且过于空泛。类似的看法还有“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注: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欧洲2001年第1期。)上述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比较多的学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有不少的学者主要从动态的角度去描述经济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过程: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本质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动态论的另外一种表述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中外学者从多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许多见解,这中间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有:(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具有其必然性。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任何国家只能适应这一潮流,而不可以回避这一现实,否则就要被人类文明甩掉。(注:王三星: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本质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财经贸易2001年第10期。)(2)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也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作为人类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一定历史范畴内,它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直接推动了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但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并非免费午餐,对于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必须注意趋利避害。(注:何秉孟: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的三个误区,真理的追求2001年第4期。)(4)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勇敢地面对。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不论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多大的风险,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你都得加入进去。尽管如此,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中国家还是有很大的选择余地。(5)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西方强国、特别是美国。因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它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甚至有人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剥削的全球化。也就是说,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不公正的。(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两级分化。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学者们更多的不是采用理论阐释或逻辑推论的方法,而是通过列举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加剧。但也有学者从市场竞争的原理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竞争秩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7)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加剧,并列举西雅图会议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国际会议期间发生的游行示威甚至流血事件加以佐证。对于上述大多数学者持有的观点,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经济全球化中性说的观点就是其中的一例。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客观的过程,不能说它是“姓资”还是“姓社”。其理由是:首先,既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推进的过程,它就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当今世界不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因此,不能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再次,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提供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力量强大,而不是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往往要受到损害,只是因为它们弱小,这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关系。(注:李琮: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理论前沿2001年第5期。)此外,也有学者就经济全球化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影响(注:文力:“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家学术研讨会纪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1期。)以及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等作了一些探讨。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1.空间的全球性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织融合。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贸易国际化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边界的限制,国际市场急剧拓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前导。在全球的经济活动空间,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距离缩短,联系时间缩短,“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注:日初獭龙平: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亚洲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2.内容的复杂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国生产,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以及专业劳动力。通过这些全球化的、关键性的经济成分,经济系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世界上的经济依赖于其全球化核心的表现。(注:德伯恩德梅:全球化与新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老问题与新挑战,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3.高新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与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驱动力。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发展有密切的关系。4.跨国公司争剧扩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载体。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物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好载体。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凭借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迈了一大步。现在,跨国公司垄断着世界半数以上的生产、贸易、投资及技术。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带动资本、技术及服务等在各国之间转移,从而推动贸易、生产、服务、技术与资本的全球化。(注:王三星: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本质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财经贸易2001年第10期。)5.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6.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形成,其主要标志是由于成员国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真正的具有全球性的多边贸易组织。WTO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具有全球性普遍约束力的规则。7.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8.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强国、特别是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普遍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组织是由美国控制的。这一点,就连国人也是承认的。基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所谓“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其实质含义就是“美国化”?(注: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9.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世界经济的全部特征。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全球性的。事实上,大多数生产、就业和企业仍是且仍将是地方性和区域性的。10.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也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早已有之。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早有论述,并深刻地分析了全球化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人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正像它迫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实质上同样涉及全球化的本质内容。毛泽东1935年也曾指出:“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以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他们认为,尽管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却再清楚透彻不过地阐明了,“全球化”是资产阶级固有的特点与本性,是它的一个终极目标,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要统治全世界。(注: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持这一观点的人也注意到了今天一般所谓的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论述过的经济全球化的差异,指出虽然在20世纪末所出现的全球化并不是新生事物,只不过反映了一种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并被人所认知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在今天却出现了加速化,出现了资本国际化进程。(注:墨西哥永久周刊文章,转引自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2.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的新事物。提出这一主张的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乡愁》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免疫调节(解析版)
- 2025购销合同简易范本
- 2025餐饮服务员与餐厅承包合同书范本
- 小班国庆节题目及答案
- 向善而行文章题目及答案
- 线段讨论题题目及答案
- 现场模拟试讲题目及答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版(无答案)
- 2025年解除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垫资过桥合同协议
- 少儿沪语趣味启蒙课件
- 小红书运营合同协议
- 规范化司法所模板
- 水泥混凝土旧路面拆除施工方案
-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 安委会-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 2025既有建筑消防改造设计指南
- 士林电机SS2变频器操作手册SS2-043-5.5K
- Unit 1 What's he lik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个课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慕课版) 课件 第七章 职场适应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