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齐实,张洪江,孙保平(北京林业人学水上保持学院)摘要:该文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了实现和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所采取的专业发展对策。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16(2005)-增刊-0074-04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in the 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QI Shi, ZHANG Hong-jiang, SUN Bao-ping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100083, P. R.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the authors propose some proper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jects in China.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一、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社会利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 (一)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我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k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十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上流失: 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冰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而积就占国土而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摊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和年内、年际变化都很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早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二)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上流失遥感测查20世纪90年代术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k m2其中水蚀165万k:风蚀191万k 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上流失面积为26万km2。目前仍有近200万k m2水土流失而积需要治理按照现在的防治速度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此外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水十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三)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血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伞国荒漠化土地总而积为262.2万k:占国土总而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 m2,水蚀荒漠化20.5万k冰融荒漠化36.3万k,土壤盐渍化23.3万k,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四)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199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l 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m3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到那时我国将缺水2000亿m3。此外,城市缺水也相当严重据1995年建设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5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333座缺水,其中49座是水源缺乏l 9座是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紧缺。 (五)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 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利两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伞国森林而积的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广大的两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由于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不高、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某些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几十年米一直呈降低趋势占长江流域上游皿积56的四川省,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在三峡库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因此,即使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林业部分)的规定,实现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的人为活动,到2050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后,我国森林覆盖率也才达到26。 (六)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居世界第9位。中国的野牛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l 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牛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柄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牛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再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包括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近几十年来己绝迹的高等植物物种就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10余种,还有20多种濒临灭绝。 从目前全国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的需求来看基层生产单位的需求量很大。可是事实上在全国各地的水土保持工作站、研究所、林业技术推广站中水土保持上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生占很少的比例有的甚至没有。这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手段支撑。从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只有掌握高新技术手段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 状 自1958年原北京林学院成立水土保持专业以来先后有原内蒙古林学院、原西北林学院、南昌水利专科学校、山西农业大学、原福建林学院、西北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成市了水土保持专业。在国家教育部培养人才目录中,水土保持被列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 各有关院校根据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基础、本科生的来源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现有的办学条件等,保持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现大体上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足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这类学校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较强在流域管理、林业生态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等方面形成了强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面向全国招生且学生就业渠道多样化。在教学改革中在保持以往重视专业学术理论水平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相应的学时数加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综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 第二种类型是以山西农业大学和原西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其招生和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特定的地区这些地区对实用型人才具有较大需求。这两所院校工程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较强,学牛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以具体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管理为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以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 第三种类型以原西北林学院和原内蒙古林学院为代表。这类学校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沙漠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工程技术课程及综合性教学环节有所加强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以西北、东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为丰。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以培养本地区急需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级人才为主。 该专业2000年本科招牛的院校和规模丰要包括:北京林业大学(60名),山西农业大学(3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名),内蒙古农业大学(30名),沈阳农业大学( 30名),山东农业大学(60名),西南林学院(30名),贵州大学(30名),甘肃农业大学(60名),福建农林大学(30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30名),西南农业大学(30名)。目前平均每年约招收450名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有扩大的趋势。从就业情况来看主要渠道包括:水利、水土保持部门;林业部门:其他部门,即水土保持站、研究所、水利规划设计单位、林业站、林业研究所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习(设计)、科研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普遍缺乏一套严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实验室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用房紧张教学实验室的设施陈旧、仪器设备落后,有的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有的设备受条件限制,数量少,不能保证学牛进行集体实验;有的实验因所需材料的价格比较高,而无法进行。 2未建立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 传统的教学实习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这些地方一般较偏远,仅交通费就几乎占去了全部实习费且条件艰苦对学生生活的管理更增加了学校负担,因此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保证。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和生存问题关心的是经济效益认为接受学生学习是一种干扰、一种负担,与学校共建基地更是无暇顾及。而学校自建教学实习基地则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难度较大。 3生产实习难以深入实际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的生产实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得到真正落实,往往以参观、看录像等代替,使学生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被削弱。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工作后适应期延长。 4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下降 毕业论文历来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研与科技写作水平的全面检验也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普遍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主要表现为:论文大多流于形式,数据及重要参数引用的多经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统计分析出来的较少;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论点不明论据不足:格式和数量单位不规范者居多;罗列资料,抄袭严重:随意改动调查或观测数据,甚至凭空捏造。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缺乏经费,学牛缺乏参加牛产实践和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 经费小足是造成实践教学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由于国家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学实践环节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今后的发展对策 (一)增加投入,建设一流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室 从目前水上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必须增加投入,建设高水半的实验室。 1环境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 包括图形工作站、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遥感图形处理系统、GPS地面定位系统及配套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教学,应用技术培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管理多媒体教学,文字、数据、图形处理,制图,研究生培养,毕业答辩、学术交流等。 2山地灾害、十壤侵蚀实验室 包括人工降雨装置、侵蚀模拟、侵蚀设备、泥沙径流白动控制系统冰槽、激光测速及其他常规与配套仪器设备、十力学实验仪器,有条件的可配备风洞。主要用于径流、泥沙、土壤侵蚀、土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植物抗蚀、人工降雨实验,并能够满足部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3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 包括综合气候因子自动观测仪器、单项生态因子测定仪器、植物分析仪器、土壤分析仪器、电脑测绘系统及光合与水分测定、土壤蒸散等常规仪器和配套仪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治沙林、经济林的调查和设计及综合效益研究和评价土壤理化性质、肥料的分析和实验,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等。 4水上保持工程实验室 。 主要包括电子数字测距仪、自动水准仪激光经纬仪、计算机、日产导轨式绘图仪、绘图台、大型干土晒图机、复印机、KP-80求积仪等。丰要用于地形测量、工程施工测量、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制图以及地体地基的沉降和位移变化监测等:可为各类图纸设计、绘制、成图提供场所,为生产单位规划、设计水上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 (二)面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建设一流的教学实习和科普基地. 根据该专业的特点,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应包括黄土区、风沙区和山丘区等类型:基地应具备生活、学习、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且应交通方便通讯便利。 1黄土区实习基地 用于土壤侵蚀地形地貌现场教学,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单项及综合措施规划的实施水土保持效益调查,流域管理实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水土保持牧草培育与经营的研究和实践,资源开发、生态农业、集水、节水、蓄水、灌溉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2风沙区实习基地 尽可能在干旱、半干早且有治沙成就的风沙区建一实习基地,用于风沙地形地貌、气候、十壤、植被风沙运动规律等教学实习和调查,单项、综合治沙措施(生物、工程、水力、风力、化学、封育等)的调查、设计、施工及效益调查等实习,风沙物理实验,风沙灾害调查,沙地节水灌溉技术实习与研究,沙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实习,沙地防护林、经济林、灌草与护牧林设计施工实习毕业设计与科研等工作。 3山丘区实习基地 可用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调查水土流失调查。减灾、预防措施设计实施实习,水上保持效益调查,流域管理实习,梯田及其他工程措施实践教学,山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乔灌草植物、薪炭林、防护林的设计和施工实习山区综合开发、集水蓄水节水灌溉、山区持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及地质地貌测量等相关科学研究。 (三)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科研信息交流中心 在重点院校设市水土保持教育科研信息交流中心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主管部门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和生态环境人才的培训:并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为生态环境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重庆市铜梁区委社会工作部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荒岭区房屋使用权买卖合同6篇
-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高教版
- 2025年低空设备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报告
- 2025年风电叶片巡检无人机智能识别算法应用领域拓展报告
- 16、数据的调查与分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浙教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专项测评试卷
- 2025年新能源企业品牌战略布局与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无人机行业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报告
- Lesson 4 A healthy diet 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新模式英语(2)-劳保版-(英语)-52
- 全市网格员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棕熊奇遇自然启示
-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秋妈妈与果娃娃》课件
- 202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 2.3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学课件)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含答案)
- ecpl安全培训课件
- 九年级上学案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答案
-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时序-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建筑工程师高级职称考试试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