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 三、药品仪器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六、数据处理 八、注意事项九、思考题 七、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 数及反应活化能的物理方法-电导法 ;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作图 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活化能; 3.熟悉电导测量方法和电导率仪的使 用。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典型的二级 反应。设反应物起始浓度均为C0,经时 间t后产物的浓度为x。 t=0 C0 C0 0 0 t=t C0-x C0 -x x x t= 0 0 C0 C0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积分得: -(1) 本实验采用电导法测量皂化反应中 电导L随时间t的变化。设L0、Lt、L分 别代表时间为0、t、时溶液的电导。 在稀溶液下,乙酸乙醋皂化反应,在不 同反应时刻,其电导率与浓度的满足以 下关系: 式中:、-与温度、溶剂、电解质NaOH及NaAc的性质有 关的比例常数; L0、L-反应开始和终了时溶液的总电导率; Lt-时间t时溶液的总电导率。 -(2 ) 采用电导率法的依据: (1)溶液中参与导电的离子只有OH-、Na+ 和CH3COO-,随着反应进行,Na+浓度保持 不变,OH-则不断减少,而CH3COO-不断增 多,由于OH-的摩尔电导比离子的摩尔电 导大得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 电导不断减少。 (2)在很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 率L与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 等于溶液中各电解质电导率之和。 由(2)式得: -(3) 将(3)式代入(1)得: 作 直线关系图,从斜率求出 反应速率常数。 根据阿仑尼乌斯(rrhenius)公式 ,反应活化能a可由下式求出: 式中:1、2分别为温度1、2时反应的速率常数。 药品仪器 1. 电导率仪; 2. 恒温槽一套; 3. 反应管; 4. 移液管、大试管、容量瓶等; 5. 乙酸乙醋(AR) (0.02mol/L) 氢氧化钠(AR)(0.02mol/L); 6. 等等。 电导率仪 恒温槽一套(实物图片) 控温仪 玻璃温度计 接触温度计 电动搅拌器 加热器 反应管(实物图片) 混合前恒温混合过程混合后测定 实验步骤 开启恒温槽 调节温度 洗涤试管反 应器并烘干 恒温 反应过程的 电导率测定 量取被测 溶液于试 管反应管 测定初始 电导率L0 配制乙酸 乙醋溶液 恒温槽装置 l连接好恒温槽装置,打开电动搅拌器 、控温仪的开关,调节接触温度计的 温度(以玻璃温度计为准,30或35), 加热至恒温。 l注意:加热器的插头,应插在控温仪 的插孔上,不得直接插到其它电源插 座上。 乙酸乙醋溶液的配制 l乙酸乙醋溶液的浓度应与氢氧化钠溶液 的浓度相同(均为0.02mol/L); l配制100ml 0.02mol/L的乙酸乙醋,需 乙酸乙醋m=0.17622g(m/M=0.1*0.02, M为乙酸乙醋的分子量88.11g/mol); l即:乙酸乙醋的体积为V=m/; l乙酸乙醋密度与温度关系: 式中:密度的单位为g/ml; 温度t的单位为。 l用移液管量取20ml0.02mol/LNaOH溶液 和20ml蒸馏水放于100ml烧杯中,混均 后倒入大试管中(盖上橡皮塞)。 l在反应管的小管中加入20ml0.02mol/L 乙酸乙醋溶液,大管中加入 20ml0.02mol/L NaOH溶液(均盖上橡皮 塞)。 l把它们同时放入恒温槽中,恒温15分钟 。 l溶液在恒温槽中恒温15min后, 即可以进行测定。 l电导率仪的量程设置在10ms档; l对温度进行补偿(根据室温); l对仪器进行校正,把“校正测量 ”转换开关置于“校正”处,调 节常数校正旋钮至示值为电导电 极常数; l把“校正测量”转换开关置于“ 测量”处,即可开始测量。 用蒸馏水冲洗电导电极,用 滤纸吸干电极上的水,把电极插 入大试管中(恒温15 min后),测得 的电导率即为初始电导率0 。 初始电导率0的测定 电导率t的测定: l用蒸馏水冲洗电导电极,用滤纸吸干电 极上的水,电极挂在架上待用。 l待反应管溶液恒温15分钟后,用吸耳球 把小管中的乙酸乙酯压到大管中(压过 一半时开始计时)进行完全混合(压吸 反复多次)。 l插入电极,测量t的值,每分钟记 录一次,共记录15次。 l按照上述方法,测定30或 35时的L0及Lt的数值。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日期: ; (1)第一次恒温温度: ;L0= ms/cm (2)第二次恒温温度: ;L0= ms/cm 时间(min) 电导率Lt 时间(min) 电导率Lt 数据处理 1.计算 ; 2.作 关系图; 3.计算直线斜率k,反应速率常数K ; 4.求出皂化反应的a; 5.文献值。 计算(L0-Lt)/t的结果: t(min) Lt (L0-Lt)/t (1)第一次恒温温度: ;L0= ms/cm (2)第二次恒温温度: ;L0= ms/cm t(min) Lt (L0-Lt)/t ( (L L 0 0 -L-L t t ) )/t/t1 1 (L(L 0 0 -L-L t t ) )/t/t2 2 (L (L 0 0 -L-L t t ) )/t/t Lt (ms/cm) 0 A B Lt1 Lt2 的关系图 第一次恒温温度 30 ( (L L 0 0 -L-L t t ) )/t/t1 1 (L(L 0 0 -L-L t t ) )/t/t2 2 (L (L 0 0 -L-L t t ) )/t/t Lt (ms/cm) 0 A B Lt1 Lt2 的关系图 第二次恒温温度 35 直线斜率k1、k2用下式计算 : 反应速率常数1、2用下式计算 : 皂化反应活化能Ea用阿仑尼 乌斯(rrhenius)公式计算: 文献值 : 在25 下,氢氧化钠浓度,乙 酸乙酯浓度均为0.02mol/L,其反应 速率常数: K=6.4(molL-1)-1min-1 其中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活化能: Ea=27.3KJ/mol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实测值为a= 计算实验偏差: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有何建议与想法? 注意事项: 1.电导率仪要进行温度补偿及常数校正 ; 2.反应液在恒温时都要用橡胶塞子盖好 ; 3.混合过程既要快速,又要小心谨慎, 不要把溶液挤出反应管; 4.严格控制恒温的温度,因为反应过程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影响很大; 5.严格配制溶液的浓度,保证氢氧化钠 与乙酸乙酯的浓度相等,否则反应速 率常数计算公式将发生变化。 思考题 1.为什么本实验要在恒温下进行?而且氢氧 化钠与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前要预先恒温? 2.各溶液在恒温和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盖好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 护士长的科室管理
- 电气设备认识实训的心得体会模版
- 固定资产台账管理报告
- 小米手机发布会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财政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崩漏的护理查房
- 邮政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支教活动总结模版
- 一级消防员考试题及答案
- 养老院安全常识培训
- 装饰装修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 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内部培训考题(含答案)
- 战略方法论三层面法和财务模型课件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幼儿园:周佳茵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纸桥》
- 厦门卫视企业联合赞助方案
- Q∕GDW 12158-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范
- 施工噪声监测记录表附表
- 船舶应急部署表及船员应变卡
- 尔雅《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00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