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一金融研二的学长写的.doc_第1页
厦大一金融研二的学长写的.doc_第2页
厦大一金融研二的学长写的.doc_第3页
厦大一金融研二的学长写的.doc_第4页
厦大一金融研二的学长写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算一算,自己已经走过考研快两年了,早已经远离了拼死拼活的考研生涯,却一直想写一些东西,不能算是经验,但是的确是有一些感想和大家分享。首先想说的就是问一下金融考研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不是真的喜欢金融;诚然,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不喜欢干嘛要考金融的研究生呢,但是我想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因为为了以后要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才决定考金融的,这是一个永远也无可厚非的理由,因为我们要活着要吃饭,要过得好,我当初也是报着这个目的考研的。真正意义上开始喜欢金融,应该算是姜波克那本国际金融对我的影响吧,很多人可能会笑,可能觉得老土,但我确实因为这本书才决定考金融的。后来和宿舍的舍友不知道争论了多少次究竟是南开钱荣坤的国际金融好还是复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好,最后,我总是在众人的强压下低头。等读了研究生之后,才发觉,很多下东西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尤其是关于foundations for finance,我估计可能没有几个人会喜欢,成天在效用函数中转来转去让人头疼不已,不过好在中国应该没有太多的人做这个,因为很难。言归正传,正式说一下金融考研,介绍一下我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关于学校的选择,我相信分为一下几种情况:第一层次:能出国去世界名校读研,肯定出国。很多人只需要出国镀金,便身价暴涨,当然这些人本来是我们中的极优秀者。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本科毕业后,去密歇根读了一年的硕士回来,前阵子签到中金,年薪47万。很多人的目标可能不止中金,譬如大摩高盛瑞银之类,另当别论。不过对我而言,这件事的确刺激还是比较大,国内的研究生毕业,去中金能有几人,大家可以在金融名校就业统计上面去看看。另外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国内的金融和国外也差别太大。前阵子,导师带着我们几个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个金融学教授讨论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在座还有一个南加州大学的金融学博士,这个教授据导师介绍是在行为金融排在非常TOP的人物,那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差距。金融本来就是从国外舶来的舶来品,因此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出国读研。当然,出国读金融几乎很难拿到奖学金,据导师所言,他这么多年,只知道清华一个学生拿到了美国康奈尔的金融全奖,那也是因为另外一个人拿了MIT的金融offer,从而拒了康奈尔,康奈尔在少一个名额的情况下,正好被清华那个学生赶上,出去了。拿不到奖学金出国读金融的费用不菲,当然要考虑家庭情况。第二个层次:清华北大复旦五道口。这些算是中国金融最顶尖的学校了,当然就业也是顶尖。有些人可能会说清华的金融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只要是清华,就有金字招牌。就业板块上,我也看到了清华本科毕业的就业情况,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太吓人。如果真的是清华的学生拿得都是这样的offer,我想北大可能也不是对手吧。要说一点,就是清华金融的的研究生肯定没有本科生就业好,能上清华金融的本科生应该都是各省至少前十以内吧,试问大家有几个人有把握能说自己是全省前十。当然,清华的研究生就业在国内也几乎是无人能及,记得朱世武教授来我们学校做讲座的时候,好象说中金固定收益证券部门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吧。清华的金融尤其以公司金融和金融工程见长,而且整个经管学院董事会实力背景强大,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都有赞助。这里顺便爆料一下,具导师所言,朱武祥好像吧beta的字母怎么也写不好,而宋逢民也经常被我导师调侃,当然都是善意的,因为他们本来关系就很好。宋逢民是中国金融工程协会的主席,名气很大,据说而且有高层支持。近年来,好像宋逢民身体已不是很好,可能不带学生,当年轻一辈当中朱世武等也非常厉害。清华的金融考数一,而且考计量,难度还是非常大,如果对自己的实力比较有信心的话,不妨一试。清华完了,便是北大,可能很多人很不满意我的先后次序,应该说,北大金融还是强过清华的。北大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CCER都招收金融,客观的说,经院难度最小,光华和CCER难度都非常大。如果想做学术,CCER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美国一流的大学读博,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当年考CCER第一的牛人,的确功底深厚。北大的经济学家很多,中国主流的经济学家,北大占了一多半吧,像林毅夫,厉以宁,张维迎,邹恒甫都是响当当的。不过在北大中专门做金融的并不是很多,曹凤岐和徐滇庆是我说知道的比较有名气的,前阵子看到北大光华毕业的本科生起薪在十五万以上,却也是情理之中,据易纲教授所言,好像北大国际金融专业大概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高考省前三名吧。北大金融的研究生就业也是顶尖,尤其是光华,ccer好像出国的比较多,经院稍次,不过仍然非常厉害。北大经院的专业课相对简单,光华传说非常难,考研专业课是一般比较好学校金融学研究生毕业的水平,很多人挂在专业课上,ccer不是很清楚,不敢妄言,不过肯定比经济学院要难。和清华一样,如果觉得自己实力能够上北大,努力奋斗,北大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然后说复旦,一般都是先清华北大接着复旦吧。复旦是参加金融联考,也是联考的主要发起者,相信很多人都选择参加联考,因为选择会比较大。复旦的金融尤其是国际金融在全国的名气非常响亮,我个人非常推崇姜波克,还是那句,国际金融写得非常好,因为我觉得他是在带着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情在写,而不是很多的教材叫教条式的教唆。刘红忠也是在投资领域里面赫赫有名,写得教材投资学在考研准备时看的我都想砍人,因为很难,很多的模型,但是也反映作者确实水平很高。复旦的就业也是非常牛,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复旦每年联考的分数都非常高,差不多每年都是联考当中最高的,复旦的研究生我也接触过一些,感觉素质还是非常之高。联考相对来说,专业课不是很难,都比较基础,跨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吃太多的亏,如果你英语数学都很好,多花点时间准备复旦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五道口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俗称了,一听名字就知道其官方背景,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在央行等中央金融机构工作,就业非常好,没有办法,谁让其老师都是中国金融的高官的。五道口的考研不指定教材,考得非常广泛,经济,金融,财务,统计等很多都要考,复习难度比较大,而且每年分数都很高。论坛上面看到过其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差不多都是名校,也证明了其考研难度,有一个江湖传闻说五道口的平均考上时间为2.5年,不知真假。我本科一同学刚开始打算考五道口,不想被我打击,后决定考人大,遗憾还是没有考上。相对来说,五道口的学生如果要去国外的银行或者投行来说,优势并不比得过上面三说学校,但是在央企,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以上的三所顶尖的学校应该代表了中国金融的最高水平了吧,很可能很多人会骂我,说怎么也应该算上人大,我到后面再详细的说一下人大。如果自己真的是强者,就努力朝这三所学校奋斗。另外要说的是中科院,可能很多打算参加金融考研的人都不是很在意中科院,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中科院的数理金融应该是真正的全国第一。据我导师介绍,中科院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订阅了世界上最顶级的杂志econometrics,我想国内很多著名的高校买这本杂志也应该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另外说一件小事,我导师当年在中科院数理金融的硕士的时候,导师就叫其仔细阅读Duffie的动态资产定价,这本书极其深奥,现在就是国内很多著名高校的博士生都不见得能读懂这本书,这也就反映了中科院的前瞻性。中科院的数理经济研究所最初是从系统研究生分出来的,里面的人都巨牛,钱学森就是系统研究所的,所以我导师的导师的导师就是钱学森,呵呵,有点卖弄了。现在中科院的数理经济和金融仍然很厉害,又汪同三等实力人物,汪同三我曾经有过接触,还是很有大家风范的,学术水平也很高。如果你打算以后做学术,搞研究的话,中科院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以后出国去名校的机会也比较大,我导师还推荐我师兄考中科院数理金融的博士。至于中科院的研究生怎么考,我不清楚.第三层次:人大交大。人大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第一校,所以肯定会有很多人多我将其分在第三个层次很不满。人大历史上出国很多的人物,老一代有黄达,年轻的一代有陈雨露。应该说人大的金融在全国的地位还是非常显赫,学生的素质也非常高。人大的优势是传统上的金融,也就是所谓的宏观金融,在微观金融领域没有太大的优势,然而现在时代的发展是微观金融和金融工程越来越强势,这也才使清华交大等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名校异军突起。人大的老师我几乎没有什么接触,觉我同学所言(他曾在人大和北大分别听过一个月的课),人大和北大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的。论坛上面又人大金融学实验班的就业情况,应该说也是在众多学校中非常出众的。人大的老师吴晓求名气也很大,究竟实力如何,没有接触,不管妄言。在微观金融领域里面,人大的林清泉是做金工的,名气不算太大。人大的考研难度也是很大的,我很多同学考人大都挂了,有一个第一年考人大金工,专业课只得了五十多分,可以看出还是非常难的,另外外界传言人大复试不是很公平,我不知道是否属实,不过肯定每个学校都偏好于本校的生源,这本来就无可厚非。人大不参加联考,如果跨专业考的话,建议早做准备。好像初试考得并不算多,复试加了比较多的内容。上海交大这些年应该说发站迅速,在上海已经快和复旦齐名,而且传说很多顶级的金融结构在中国招人都只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可见交大的实力。交大的金融工程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面的,有吴冲锋坐镇,吴冲锋的名气还是相当大,在上海一提起金融工程,应该都知道吴冲锋吧,我们学校一个老师说他开会的时候经常和吴冲锋吵架,呵呵,强人碰见强人。交大的安泰管理学院就业情况也非常好,在上海仅逊于复旦,我记得以前好像听说汇丰中国的高管一半以上都是交大毕业的吧。交大每年的金融分数也是很高,整个经济类的分数都很高,金融工程和清华一样,考数一,所以一定要求数学功底要好,我有个师姐硕士是从交大来的,据说交大金融工程的学生数学和计算机都很厉害。第四个层次:排名不分先后,外经贸,央财,南开,上财,浙大,厦大,中山,武大,西财,东财,中南财经政法等。外经贸的就业大家都知道公认的好,生源也相当不错,外经贸的招金融的有国贸学院和金融学院,应该说金融学院才是正统的金融,其前身是中国金融学院,里面还是有吴军等名气比较大的人。以前听说国贸学院的金融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因为其总是附属于国贸的,不知道最近这些年有没有变化。前几年金融学院和国贸学院考试的专业课不一样,应该说金融学院的比较简单,现在好像改了,都考得比较难,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都要考专业英语。外经贸的学生一般英语素质都很高,所以去外资银行的很多,有印象上好像级毕业的有好几个去德意志银行的,在学术方面,不是很了解。 央财应该说在财经累院校是非常出名的,号称银行家的摇篮,很多银行的掌门人都是央财毕业的,校友广泛。央财的有金融传统优势,老师当中王广谦和贺强等名气还是很大。曾经有幸和王广谦校长吃过饭,因为博士答辩来了我们学校,感觉王广谦很健谈,而且从上山下乡年代走过来的人真的不一样,学术水平也很高。央财每年的考试难度应该不算很大,初始考得东西很少,就是宏微观和政治经济学,但是复试加的内容比较多。央财的就业还是非常不错。南开的国际金融名气很大,有钱荣坤马军路等。不过这些年来,南开逐渐走下坡路也是不争的事实。南开也是参加金融联考,分数和厦大中山每年差不多,考试难度不是很大。经济类的老师都喜欢互相调侃,据我一个研究生是南开金工的师兄说,当时南开的老师很喜欢调侃我们学校的老师。另外南开的深圳金融工程研究院是单独招生的,学费巨贵,不过在深圳的就业相当不错。总的来说,南开的就业还是很不错的,名气也很大。浙大也参加联考,浙大的金融应该说算不上太强,但是浙大每年分数也是很高,也许很多人是为了去镀金吧。浙大金融就业好像也很不错,老师有金学军,不是很了解。上财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地处上海,就业情况非常不错。学校本身有很多牛人,田国强,林少宫的得以门生,美国一流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还有黄明,据我们一个老师说,这个人在行为金融领域里面非常厉害,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过很多的论文。上财也是参加联考,分数每年比厦大南开略高,如果有志于到上海发展,上财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累的半死了,已经写了五千多字了,最后说一下厦大,在简单说一下中山,厦大我最了解的学校,首先客观的来说,厦大就业还是不能跟上财对外等比的,但是这些学校也不会比厦大高一截,应该说只是略胜一筹,厦大的就业在福建和广东还是相当不错,在深圳厦大校友很多,传说深圳很多基金经理都是厦大毕业的。应该说现在厦大金融系里面,金融工程是最不错的,金融工程的郑振龙应该是名气很大的人物了,厦大的金工也是他一手缔造的。郑振龙应该算是非常年轻有为的,相信很多人都用过他的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吧,个人觉得金融市场学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另外还有一个博导就是我导师,应该说学术水平非常高,也在国外很好的杂志发了很多论文,而且刚出道是在清华工作的,但是其研究的内容可能大家不是很喜欢,是非常基础的东西,越是基础,也就越难。另外有林海陈蓉都还是非常年轻有为了,尤其是林海,非常厉害,有一篇论文好像要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y上面发表,我自己是非常佩服。参加金融联考,难度不是很大,我们下一届我们专业牛人很多,从导师哪看到,都是名校考过来的,有浙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华中科大,大连理工,上海交大等,而且大部分是学数学的。厦大还有一个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也招收金融研究生,亚南院主要是做学术的,老师的学术水平都很高,院长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还有马成虎等学术上非常厉害的人物,亚南院的学术分为很好,他们上课也都是全英文上课,很多学生样儿的时候拿到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去新加坡留学一年,还有很多学生毕业去了国外非常好的大学读博,因为亚南院的老师几乎都是国外名校的海龟,如果打算做学术,亚南院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注意,亚南院不参加金融联考,难度相对较大。 中山大学的金融还是不错,岭南学院本身名气很大,中山参加联考,每年分数波动比较大,经常有大小年。前阵子和中山大学金融学的一个教授吃饭,他谈到他带的两个学生,一个去了花旗 ,一个去了中国移动总部,还是很厉害的。针对今年来国内名校的金融硕士就业情况做了一些调查,数据仅供大家参考。 5分 北大光华 清华经管4.8分 复旦大学 北大经管4.7分 北大CCER 五道口 4.6分 人大金融实验班 4.4分 人大 外经贸 上财4.2分 南开 中财 4.1分 中山 厦大 南大 浙大4.0分 暨南大学 武大 西南财 中南财 东北财我只写了综合性大学和经济专业类大学 有些大学比如上交、西交其实也不错 但是数据不多 就没写想提几个疑问点和我的理解:1清华经管为什么也是5分?虽然清华经济学实力一般,但因为清华经管的规模比较小 对于顶尖单位 外资投行和咨询还有国家部委 清华经管的竞争力是不错的 而且清华经管许多是内部保送 生源素质较有保障2北大CCER经济实力如此强劲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