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化人生诗词与书法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五艺术是相通的,无论诗词或是书法,绘画或是音乐,在艺术家的眼中,它们虽给人视觉或听觉、色彩或旋律的不同感受,但对于欣赏者的心灵震撼,却都是源于同样的对美的认同。在艺术追求中,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推崇这样的相通之“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艺术种类吸取美的灵感”。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而得草书之神,便是最好的佐证。碧泉先生长期习练书法,于点画使转中参其形,于筋骨张弛间寻其髓,于体势章法外摄其神。可以说,他对于书法艺术的修习,不仅涵养了他的气质,也拓展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美的感悟。他常说:“诗词与书法,术有不同,道者一。”在诗词和书法的创作过程中,他也自然地将对二者的感悟相互融通,使他的诗词与书法创作相得益彰。唐 多 令书法用笔单色画图宏,无声曲韵浓。大书家、笔下春风。酣畅淋漓书物象,精妙处、用中锋。指实掌心空,肘垂肩膀松。笔稳操、运腕从容。凝静深思佳境入,与太极、略相同。有人说,中华书法艺术就是单色点画构成的图画,是线条流淌出的无声音乐。碧泉先生正是用此诗探讨书法之所以“单色画图宏,无声曲韵浓”的原因,借以阐述他对书法用笔的领悟。笔法是书法艺术的基本功,如果没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和娴熟的运笔技巧,就不可能运用粗细、浓淡、强弱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出协调的色彩和情调,挥洒出圆活妍润的神采。因此,诗人说:“酣畅淋漓书物象,精妙处、用中锋。”前人所说的“戈戟铦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其精妙之处关键在于用笔,尤其是“笔笔中锋”的笔法。下阕诗人用写实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用笔的动作要领“指实掌心空,肘垂肩膀松。笔稳操、运腕从容。”其实,这也是他持之以恒习练的正确笔法,正因为这样严格的练习,他的书法作品才使方家常称道“中锋行笔,圆满可观”。倘若读者以此感觉此词仅是一篇介绍性的文字,那就错了,全词最为精妙传神的“诗眼”是末尾两句“凝静深思佳境入,与太极、略相同。”凝神静气,渐入佳境,这种微妙的感觉似与太极拳相同。读之平和自然,然形似乎?神似乎?似太极?似诗词?瞑目而思,才感到但凡传统文化,无论太极、书法、诗词抑或其他,均是“形略同而神相通”。这正是诗人要表达的“道者一”的哲理意境。韵律林语堂先生曾说:“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无论是音乐的节奏旋律,还是小说的跌宕起伏;无论是书法的短长疏密,还是诗词的张弛有度。其中都蕴含着一种节奏与韵律的美感,使人陶醉其中。看张旭的狂草,这种感觉尤盛。让心意随着墨迹而行,时而疾行如流水行云,时而回锋如悬崖勒马;时而张扬如长锋出鞘,时而收敛如锥勒石,在那一张一弛、一疾一缓中带给人一种如醉如痴的心灵感受,这就是韵律的美。诗词也一样,尤其是长短句的词,形式上有着长短疏密的句式,也有着抑扬顿挫的平仄;内容上有着起承转合的意趣,更有着诗外留音的意境无一不流淌着韵律的美。鹊 桥 仙观赏书法有形书法,无声音乐,点画传神笔意。淡浓疾涩总相宜,功力够、润圆通体。白云出岫,凤凰展翅,寓在静形动势。淋漓酣畅色丰盈,和谐曲、韵生笔底。这是一首观赏书法的小令,讲述了碧泉先生读帖的体会。其中不仅表达了书法与音乐相通的和谐韵律之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产生这种韵律感的原因“淡浓疾涩总相宜”、“寓在静形动势”。正是淡与浓、疾与涩、静与动的变化,形成了书法的韵律美。而在这首描写书法的诗词中,我们也能看到诗人已经自然地将这种体会融入了诗词。章法上,有“有形书法,无声音乐”的咏叹之宏,也有“点画传神笔意”的阐释之微;句法上,有“淡浓疾涩总相宜”的一字一意之密,也有“功力够、润圆通体”的断句之疏;虚实上,有“白云出岫,凤凰展翅”的比喻之虚,也有“寓在静形动势”的说理之实;形意上,有“淋漓酣畅色丰盈”的色彩之形,也有“和谐曲、韵生笔底”的和韵之思。正是这些宏与微,疏与密、虚与实、形与意,无形中形成了诗词自身的韵律美感,令读者读起来感到自然畅快,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读罢不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诗人只是在讲述书法与音乐的共性吗?诗词本身不也正如诗人所讲的“淡浓疾涩总相宜”吗?也许,这才是诗人的弦外之音吧!有人说:“书法是作者心灵的律动。”此言不虚。曾有人试图从书法的点画结构、干潮虚实、进退快慢中希望通过量或质的分析明白其韵律产生的原因,但都失败了。也许如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这承载了太多文化因子的千年国粹,已远非单纯的视觉感受那么简单。蔡邕在其所著九势中写道:“书夫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可见书法的韵律源于一种自然和谐、阴阳互济的变化。就像音乐,高亢与沉吟、急促与舒缓,给人一种呼吸的感觉,自然畅快。倘若只快不慢,或只亢不低,则让人感觉呼吸困难,成为“断气”音乐。同样,书法若如此,也就失去了韵律感,不再是心灵的律动,而是没有生气的“字”了。因此,要想明白书法的韵律,就必须用心去聆听,在书法线条的流转中感受作者心灵的呼吸,倾听作者心灵的歌唱。阴阳变化的韵律感,对于长期练习、揣摩书法的碧泉先生来说,必是深有体会。他也将这种体会糅合进诗词创作中,以追求诗词中那种“自然畅快”的韵律感。沁 园 春湛江港良港天生,背负西南,吞吐五洲。看水深浪静,迷津舸舰;潮平岸阔,戏水海鸥。旭日登楼,顺流望去,浪比天高飞疾舟。沿岸走,顾长廊蝶恋,春驻枝头。未来在海无愁,忆建港当年战略谋。赖周公圈定,全盘思考;将头捉刀,八面绸缪。数万民工,手推肩挑,善举能除百世忧。曾知否?待同兴港市,谁配风流! 让我们如同欣赏书法一样来赏读一下这首长词,感受一下诗人心灵的律动:开篇以浓墨下笔,取豪放宕阔之势,从宏观上点出了湛江港的地理重要性。“良港天生,背负西南,吞吐五洲”; 继之以平缓的线条使转、精细的点画提按来描写湛江港内的迷人景色“看水深浪静,迷津舸舰;潮平岸阔,戏水海鸥。”接着笔锋于圆转处一顿“旭日登楼”,借此取势出锋,以“浪比天高飞疾舟”激得池水兴波;最后用“沿岸走”,再次起笔,以含蓄有力的涩笔引导读者思绪驻足岸边,“顾长廊蝶恋,春驻枝头”,意趣横生。下阕诗人先开后敛,用“未来在海无愁”承上意而开,将现时的湛江港之美延续而舒展其“书意”,后以“忆建港当年战略谋”收敛而启下,将思绪带回历史的回忆中“周公圈定”、“将头捉刀”、“数万民工,手推肩挑”,笔笔凝重,字字含情。至收尾处,诗人的笔锋再次奔放起来,“曾知否?待同兴港市,谁配风流!”此笔合往时、今日二意而动,宕开笔墨,长锋取势下行,至墨尽而意未绝,引读者展望未来,取意甚远。全词浓淡缓急控制适度,收放自如,呼吸间充满了畅快的韵律感,完全符合书法的阴阳相济之道。可见碧泉先生对书法与诗词,均已得韵律运用之法门。再看下面这首小令:临 江 仙蛤岭之夜月白风清摇岸柳,荷塘一片氤氲。蛙声伴我走新村。暗香飘一路,几处烛光醺。漫步书廊椰树下,静听楼上琴欣。观棋不语爷牵孙。夜来评画卷,却是种田人。倘若将此词看作一幅书意的书法作品,那么它应当是一幅相当灵动的“小品”。“月白风清”当取中正起笔,“摇岸柳”、“一片氤氲”均有摇曳、飘忽之感,运笔当用精细线条圆转或侧锋变化行走,以合其俏丽妍美、婀娜多姿之意;“蛙声伴我走新村”,则应是中锋缓行,笔画干净,方有此句的清新宁静之感;“暗香飘一路,几处烛光醺”,运笔再活,且舒张捭阖,令人心如微醉;“漫步书廊椰树下,静听楼上琴欣。观棋不语爷牵孙。”意趣轻快,点画活泼;收尾之句“夜来评画卷,却是种田人”又为涩笔收尾,以收其古拙之效。整幅作品行笔快慢交替,笔法变换得法,虚实结合有度,正如诗词中几个变化的动词一样,“摇”、“走”、“飘”、“漫步”、“听”、“评”,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一远一近,节奏感强烈,以“灵动”评之,当之无愧。章法章法即通篇经营之法,无论对于书法,还是诗词,都非常重要。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必是章法经营得当,观通篇笔墨摆布,如同看排兵布阵,字字呼应,笔笔顾盼。每个字在整个书法中都不可或缺,整幅作品也不再是字的集合,而是被书家精心布置的“大阵”。章法追求的是作品的通篇结构首尾相应,浑然一体。为达到这一目的,历代书家作了许多探索与总结,例如“揖让呼应”、“离合有伦”、“轻重相间”、“递相映带”有的是通篇中行列布局的“大章法”,有的是一字内点画经营的“小章法”,但其神髓皆是相通的。章法经营,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个性章法。但章法中也有一些是长期经过验证而为大多数作者自觉遵循的“法度”,例如“起承转合”的大局谋篇。这一点,书法与诗词,是完全一致的。碧泉先生的诗词,曾有人评论:“精心谋篇,尽得起承转合之法”。正是因为他遵循这一诗词与书法相通之道,才使他的作品,不论书法还是诗词,皆能结构紧密,浑然一体。扬 州 慢赠湛江日报社甲子回头,乾坤更始,儿时烽火干戈。报黄花战地,梦铁马冰河。看今日、春风播送,天南重地,红土长坡。念苍生、澄清环宇,开道鸣锣。青山着意,海横流、白浪青波。写今日新闻,明朝历史,天地人和。世代传承薪火,光阴转、岁月如歌。对木棉繁茂,心同枝叶婆娑。这首词作于2008年,是为纪念湛江日报创刊60周年而作。全词用“甲子回头,乾坤更始”起篇,不但点出了湛江日报创刊60周年之纪,也以“回头”起出尘封的历史,将读者的思绪带到60年前的旧时代。“儿时烽火干戈。”湛江日报初立之时,解放战争炮声正隆,“黄花战地”、“铁马冰河”引人追思。追昔抚今,诗人以“看今日、春风播送”承上启下,又为读者展现了如今湛江日报的新气象“念苍生、澄清环宇,开道鸣锣。”下阕以“青山着意,海横流、白浪青波”的诗化语言转承,继而详细讲述了如今湛江日报的社会贡献,既为现今报道新闻,又为将来记录历史。全文至此,已令读者对湛江日报的情况全面掌握。诗句方收尾以“合”,呼应前文,总领全篇。历经沧桑,支撑湛江日报的是世代的不懈努力,是“传承薪火”的优良传统。回首前尘,叹“岁月如歌”;喜看今朝,赞“枝叶婆娑”。诗人精心布局,起承转合的章法运用恰到好处,纵观全文,层次分明,紧密一体。正是一篇章法合度的好文章。“起承转合”的章法格局,虽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式”,但对诗词创作尤其是长诗写作而言,的确有着紧密结构、递进层次的重要意义。只要在创作中多加应用,勤加揣摩,必然能收放自如、得心应手。碧泉先生的章法经营于此得益匪浅,长调既能把控随心,中调、小令也就不在话下了。减字木兰花风暴登陆天沉云怒,惊老村前椰子树。雨剑风枪,弱势无缘论短长。危堤加固,矮堰难拦新旧雨。夜半秋寒,抢险官兵衣正单。这首减字木兰花共八句,对应“起承转合”的章法,恰好一势两句,非常工整。“起”写风暴前夕,“天沉云怒”,风雨将至,连村前多年经风历雨的椰子树也惊恐不已,衬映着天昏地暗的背景,似乎也因骤来的风暴而苍老了;“承”写风暴肆虐,顷刻间,风如“枪”,雨如“剑”,扫荡一切;下阕“转”而写水库堤危,将读者的目光聚焦到低矮的堤坝和暴涨的水位;“合”入主题,描写了正在抢险护堤的官兵们,夜半天寒,顶风冒雨。四个层次层层递进,相互呼应。“起”句中“惊老”的椰子树,“承”句中“无缘论短长”的“弱势”,“转”句中“难拦新旧雨”的矮堰,这些描写都是为“合”句作铺垫,最终突出了抢险官兵的镇定、坚强和无畏,从而升华了意境。其实,在书法创作中的章法要求,无论是“起承转合”的全篇结构,还是点画顾盼、形体揖让,追求的是连带呼应的整体效果,需要的就是从大局出发的思维意识。同样,在诗词创作中也需要这样的大局意识和呼应思维。利用呼应,可是前文与后文之间建立起一种潜在的默契,使诗词的词句不仅是独立的单元,而串联成一个整体,并以其合力为诗词的意境服务。虞 美 人沱江月夜沱江清浅帆帆影,动静皆佳景。几回梦向水中漂,却是浣纱少女笑声娇。悠悠流水幽幽岸,杨柳依依幔。月前对饮沐江风,诗出苗家儿女对歌中。这首描写沱江夜景的诗词充分运用了“连带呼应”的技法,使全词流畅洒脱,丰满完美。“沱江清浅帆帆影,动静皆佳景”两句就是连带,“动静”何指?正是前句的物象。月夜之下,静的是清浅的江流,动的是在月光灯火映照下的摇曳的片片帆影。“动静”二字正好连接了上句之意,如同书法中两字相连,笔意连贯,联为一体;此二句为实景,故下句以虚相让。“几回梦向水中漂,却是浣纱少女笑声娇。”不知诗人是否真的看到了月夜浣纱的少女,但那亦真亦幻漂流于江水之中的,正是如王维所写的“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的月夜遐思。下阕诗人分别采用了暗、明两种写法来描写月下夜景。“悠悠流水幽幽岸,杨柳依依幔。”月下的流水悠悠,岸边幽静,杨柳也并非如白天所见的如烟如丝,而是在月光下看得朦胧,依依如幔。借着对月夜特有景致的描写,暗中道出了“月夜”主题;“月前对饮沐江风,诗出苗家儿女对歌中。”江风对饮、月下对歌,皆是明写夜景,呼应了前两句的暗写“月夜”之意,且又明暗相让,避免雷同。全词笔法变换,互相呼应,笔意相连,浑然一体,使幽美的沱江夜景跃然纸上,令人神往。法古法古,即取法于古。书法既称之为“书法”,而不是“书技”、“书艺”,就是因为它其中存在着一些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即“法”。沈尹默先生在学书有法中写道:“凡是前人沿用不变的,我们也无法去变动它,前人可以随着各人的意思变易的,我也可以变易它,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这些法则都是经过书家长期以来的研究、琢磨、实践,探索出来的书法艺术的共性,掌握了它们,才能写出合乎书法规范的作品。诗词也一样,例如平仄韵脚,是古体诗词产生韵律感的形式要求,是古体诗词必须遵循的“法”。法古并非复古。书法、诗词总是需要不断发展进步的,完全模仿古体就会拘泥不前。正如书法修习讲究“入帖”和“出帖”一样,通过入帖,对古帖反复临习,掌握写字的基本方法及古代书法的精神,这是书法练习的必经之路,也是要实现出帖的基础。而出帖,则是在博涉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理解,推陈出新。简言之,入帖就是“法古”,出帖就是“出新”,如果只知法古而不出新,那就是复古了,并不可取。对于诗词的法古与创新,碧泉先生有他的理解;“鲁迅先生曾认为好诗词到唐宋已经被写绝了,我不这么看。时代总是进步的,不断有新的思想、新的意境需要我们用诗词来阐发。虽然我们采用的是古体诗词的格律形式,但在意境上,我们应当追求与我们时代相符合的、随时代不断进步的新内涵,以古诗词写新内容,这才是古体诗词的生命力所在。”看碧泉先生所作诗词,不难发现,他对平仄格律把握严谨,甚至对于现今诗词创作者较为头疼的入声字,也拿捏得非常准确。其诗词意象运用颇合古风,但意境却充满了时代气息,完全符合他说的“以古诗词写新内容”的创作思想。渔 家 傲特呈岛日出东边西海闹,西边鱼跃东边鸟。怒放杜鹃修竹俏。生态岛,银沙红树周边绕。虾壮鱼肥来最好,渔排风景黄昏妙。渔火繁星相对笑。天不老,临风把酒渔家傲。特呈岛为一爿玲珑小渔岛。东南隅古红树林环绕,海鸟栖息,西边网箱虾蹦鱼跃。2003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到此岛视察。如今的特呈岛,正逐渐建设成为湛江市文明生态旅游的新海岛。这首渔家傲,是作者2006年陪同地方领导到该岛调研时所作。词中所用物象“杜鹃”、“修竹”、“银沙”、“红树”、“渔火”、“繁星”等等,读之古意盎然,但又正是特呈岛的生态景象,诗人运用得恰到好处,尤其收尾之笔“天不老,临风把酒渔家傲”,更是妙极,不仅巧妙地镶嵌了渔家傲的词牌名,使诗词形意相合。同时又颇有古诗遗风,让人如同观赏一幅写意国画:一位古时文人,临风把酒,衣袂飘飘,昂首明月,怡然自乐之态毕现。充满了古体诗词的雅致情调,但全词均围绕着“生态岛”这一时代主题而作。确是一篇“以古诗词写新内容”的佳作。书法的入帖,讲求摩形摄神,博采众长;书法的出帖,讲求化为己用,写己之意。碧泉先生学习古体诗词可谓“入帖”多年,又经过大量的创作体验,例如古词牌大多尝试,有人于2008年曾统计,他已遴用词牌近七十种,古人笔法已是驾轻就熟。“出帖”之作,古风古韵为己所用,写今时今日,往往给人一种“写意国画”的画面感。2007年12月25日开始至除夕夜,持续半月,我国中南地区遭遇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大地白雪皑皑,道路冰封,煤缺电断,交通受阻。又值年关已到,无数思乡游子被困车站。碧泉先生写成一组诗词,记录了此次灾害以及各地军民除雪破冰的壮举。其中开篇之作昭君怨相思,正是取景除夕一位盼夫归家的妇女,读之如观古画,令人心动。昭 君 怨相思 新屋装成孤冷,旧梦渐甜又醒。小院雪花飞,盼郎归。等得新春佳节,却是南天冰雪。冰雪锁新年,夜无眠。本值新春佳节,但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为冰雪所阻,无法归家团聚。是夜无眠,小院里雪花飘飘,女人依门顾盼,祈望丈夫的身影能在下一刻进入自己的视线。心中回想着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充满了甜蜜。倘若此景为画家写意,定是一幅绝好的风雪盼归图。那苍茫的背景下,女人焦急的眼神,观之令人怜惜,正是风雪之夜多少家庭盼归团聚的缩影。“真”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使书法去其“虚火”,返璞归真。一是“形真”,没有矫揉造作之姿,自然天成;一是“情真”,于笔画流转中真情流露,字如其人。诗词创作也同样需要“真”。行文流畅,无雕琢之气,是诗词的“形真”;以诗言志,借词抒情,情真意切,是诗词的“情真”。碧泉先生长期研习书法,尤以章草见长。他注意吸收章草中“线条古朴、简约,韵味悠长”的优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线条柔中有刚,飞动而不失清简,用笔沉着,结构紧密”的书法风格。看他的章草作品,古拙而跳脱,已然脱去俗气,实现了自然天成的“形真”。他的诗词创作也从中得到感悟,追求一种流畅自然之“真”。南 歌 子秋收雁过长天碧,菊开小院香。山前柑桔泛红光,雨隐风轻田涸稻金黄。收拾陈粮库,清平晒谷场。如今政府免皇粮,细割精收颗粒都归仓。这首描写秋收的小令写得非常流畅。上阕写景,长天碧、菊花香,用极美的文笔点出秋意。柑桔红、稻金黄,则用极富色彩感的浓墨渲染出丰收的景象。下阕写事,既有秋收前的准备“收拾陈粮库,清平晒谷场。”也有秋收的劳作场面“细割精收颗粒都归仓。”尤其令人叫绝的是,“今年政府免皇粮”,用词通俗,但上下承接,语意自然顺畅,毫无斧凿之气,且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意趣。语言风格上,上阕古朴典雅,下阕生动活泼,转合自然,读之酣畅淋漓。确是雅俗共赏的佳作,非深谙“形真”之法实难为之。“情真”,并非一种技法,它需要的是直面内心,以诗书写己意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认证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康食品营养师职业资格评价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土木勘察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化学分析师专业知识鉴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营销策划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职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关于字母O 的教学课件
- 2025年本科院校审计处招聘笔试预测题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