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论文 试析民营企业国际化 以温州地区为例 学院名称: 商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三 年 六 月试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以温州地区为例摘要:本论文主要以温州中小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为研究主题,根据当前的现状,首先是对当前温州企业国际化发展状况进行了解概况,发现温州地区在国际化经营中,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并且主要集中在在一些低廉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服装等行业,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进出口为主,而在其加工贸易中主要又是以OEM为主。论文针对这些特征对温州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进行研究,并以此对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进行SWOT分析,发现温州民营企业在国际化中面临着缺少核心竞争力、企业融资困难,品牌树立意识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挑战给予相关的建议对策。关键词:温州 ;民营企业 ;国际化; SWOT分析;对策与建议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 the example of WenzhouAbstract: In this thesis, mainly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Wenzhou int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em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first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enzhou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overview of the Wenzhou area found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mainly i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mainly at low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lighters, glasses, cloth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mainly in general import and export, mainly for OEM. Then this situation of Wenzhou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and thus on the private economy in Wenzhou international SWOT analysis, found that private enterprises in Wenzhou are faced with in the international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he brand establish a strong sense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paper finally solve these problems, challenges give suggestions countermeasures.Keywords:Wenzhou;Private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SWO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 录引言1一、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2(一)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特点2(二)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4二、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SWOT分析5 (一) 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5(二)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分析6(三)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机遇分析9(四)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挑战分析10三、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策、建议11(一)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国际品牌11(二)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12(三)积极实施多种经营国际化,绕过贸易壁垒12(四)坚持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12(五)政府加强引导,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12主要参考文献14致 谢15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地域联系日益加强,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对资资源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激烈争夺。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部分较早地开国际化的探索,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益。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后,温州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低价值的产品扩大出口,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风云变换,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老板外逃,进而民间借贷出现许多坏账,无数民营企业资金紧张。同时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贸形势的萧条,温州民营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的全球经济背景下,温州民营企业能否与时俱进,顺应国际形势发展,调整国际化战略都是对以后的发展都有及其的重要意义。一、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一)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特点1.后金融时代,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开始复苏温州曾因社会发展落后而出名,后有意创造性的发展被外界称为“温州模式”而闻名。改革开放以来,温州首先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运用市场经济使温州民营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温州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一度受到重挫。来自温州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温州市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2.75亿美元,同比减少5.13%,低于浙江省平均降幅5.9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109.36亿美元,同比减少8.12%,低于浙江省平均降幅5.67个百分点,外贸进口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2%,低于浙江省平均降幅15.66个百分点。后来温州外贸形势开始转暖,从2009到2011年,温州市外贸总额从1327850万美元增长到2157173万美元,2012年有所回落,达到2043787万美元。图1.温州2009年-2012年温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图2.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主要以出口为主进入21世纪后的十年以来,温州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温州进出口贸易额中,以出口贸易为主,历年出口贸易占了70%以上的比例。温州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一般贸易进出口为主,加工贸易一直是温州市的外贸“短腿”,2012年,温州市企业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190.5亿美元,同比减少3.1%,占温州市全部进出口总值的93.2%。同期温州加工贸易进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减少25.3%,占温州市全部进出口总值的6.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外贸总额中所占比例达到历史最低。表1.近年来温州市进出口贸易额年份2009201020112012外贸进口总额(万美元)1327850170937421571732043787进口总额234285255091340625274191出口总额10935651454283181654817695973. 国际化经营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在温州对外贸易的主体中,以2012年温州外贸进出口情况为例,我们发现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占全市外贸比重超七成。2012年,温州市私营企业进出口货值149.8亿美元,同比减少3.7%,占同期温州市进出口总值的73.3%;三资企业进出口21亿美元,同比减少10%;国有企业进出口17.7亿美元,同比减少13.6%;集体企业进出口15.8亿美元,同比减少3.3%。 12月份,温州市私营企业进出口货值13亿美元,同比减少9.8%,占同期温州市进出口总值的74.3%;三资企业进出口1.6亿美元,同比减少16.7%;国有企业进出口1.5亿美元,同比减少10.9%;集体企业进出口1.3亿美元,同比减少10.5%。表2.2012年温州全年外贸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指标名称累计实绩同比%一、 进出口合计值2043787-5.26 实际出口总值1769597-2.58 进口到货总值274191-19.5二、进口分项 国有企业28197-11.95三资企业42182-25.24 其他企业203812-19.18三、出口分项 国有企业149270-13.91三资企业168046-5.11 其他企业1452281-.94(二)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1.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是以代工模式为主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有许多方式,国际化也并非只采取一种模式。我们发现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往往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模式,也有的企业采取了几种基本模式组合在一起的复合模式,但一些中小企业因为各种因素所限采取了低层次的方式如OEM。以2012年为例,温州仍是以鞋服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为出口主力。2012年,温州市出口主要商品为鞋靴、服装、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眼镜及阀门等。其中,出口鞋靴64.6亿美元;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8.6亿美元;出口通断保护电路装置12.2亿美元;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9亿美元;出口眼镜7.6亿美元;出口阀门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6%。2.温州“三资”发展不充分温州地区企业与外资合作所展开的国际化长期得不到进展。“三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增长相对较慢且不稳定,表现也不够理想。同浙江其他省市比较无论是速度还是总量排名长期徘徊于浙江省的后三位,引进外资同样多年“短腿”。下图为2011年温州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与浙江其他省市的横向对比,在2011年温州市实际使用外资10215万美元,仅约占浙江全省的1%。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这些外贸大市。图2.2011年浙江各省市使用外资情况表 而纵向来看,自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危机,外资企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温州市吸引外资也起伏不定在,2011年达到了谷底。表3.2009-2012年温州引进外资统计表时间项 目 个 数合 同 外 资实 际 外 资累计同比累计预期目标累计同比2012年2970.6592091750039836290.02011年17-32.0 1054610215-41.9 2010年2519.0-13661500017574117.22009年21-69.6-76011200023448-10.4综上所诉,温州地区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模式是代工生产。这至今也还是温州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二、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SWOT分析针对浙江中小比营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环境,可以进行SWOT分析。所谓SWOT分析方法,指的是通过对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与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与其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方法。 (一) 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1.地理位置优势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城市,位列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中,是浙江东南第一大都市,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中段,连接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带,有自己的港口、高铁站以及机场。多年来,温州市一直是浙江省外省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劳动力资源丰富。2.政策环境带来的优势包括温州在内的整个浙江政府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很大程度促进了整个浙江地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浙江历来缺少国家的投资,国有经济在浙江发展并不充分,浙江的个私经济开始初步发展。而此时国家还未对正式承认个私经济,浙江政府在对于私经济态度上相对于其他省份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政策,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极大的推动。浙江政府给民营企业营造的政策环境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3.悠久的对外贸易带来的优势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早,温州人迫于生计很早就漂泊到国外谋生,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已经建立庞大、深入的商业网络,这些网络成为国内温州企业家尝试国际化渠道,为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赢得了先天的有利的条件和优势。而多年的对外贸易,温州民营企业对国际市场消费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使产品质量有大幅提高,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温州的正泰集团、奥康集团、哈杉鞋业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二)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分析1.对自有品牌建设不够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品牌的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但自主创立品牌具有成本高、消耗大的特点,需要有关企业具有强大的优势,能够有持久的抗消耗能力。因此,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根据微笑曲线,处于收益最高点的是在品牌环节,同时一个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也需要被国际客户认可自身的产品品牌,这样才能称为实现了企业国际化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市场打拼,温州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品牌,如正泰、奥康等。但真正能用自己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并不多。温州大部分外向型企业还是以贴牌,即OEM为主。这种以销量来提高营业额的经营模式,利润空间小,处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而大部分利润被销售商和品牌拥有者赚取。所以许多小型民营企业如打火机行业、鞋业只能继续压低价格来维持客户,一旦人民币升值或出现全球金融危机等情况,一些企业就会无法回收资金、出现断流,形成破产危机。这对于温州广大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温州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实行品牌战略。零件生产代工附加值增值率高低上游下游产业链研发设计计品牌运作渠道建立销售组装图3.微笑曲线2.贸易壁垒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开始遭遇大量贸易壁垒,外贸依存度颇高的温州也未能幸免。资料表明,从2001年到2011年11月,温州市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美国337调查、标准等国际贸易壁垒共80多起,涉案企业1000余家。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阻挡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之一。以皮鞋为例,凭借廉价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温州皮鞋在欧盟销售年年攀升。而这导致了欧盟地区企业固有体制受到冲击,许多人失业。2004年9月发生在西班牙东部发生“烧鞋事件”,给温州鞋业当头一棒。而2005年7月欧盟对中国皮鞋展开反倾销调查,在实施2年反倾销措施后,于2009年12月决定将反倾销措施再延长15个月,这对温州皮鞋造成了进一步的打击。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保护本国产业,不断利用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发起了双反调查。由于温州企业外贸依存度程度非常高,因此在遭受双反调查时,企业会有巨大损失。3.人才匮乏民营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温州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内部结构不完善,最高决策往往是由个体老板自己决定,缺少科学的经营理念。而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中小民营企的管理方式,决策流程已很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加上国际化经营要求企业能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善于利用,并解决贸易纠纷,这都是对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面对经常遭遇贸易壁垒的温州民营企业对这种高级人才需求更加明显,也是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4.核心竞争力缺乏温州民营企业是体制僵化,供给短缺的大背景下组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组企业群体。在改革开放初期及其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总体经济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经济制度僵化、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州经济由民间推动率先走上了市场化道路,经济主体迅速由官方向个体经济转移,建立了小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简单的经济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市场制度极大地激活了温州经济;同时,供给短缺形成了现实的市场缺口,为温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正是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起点比较低的温州从事技术含量比较低、资金要求比较少、组织规模比较小、生产过程比较简单、直接作为人们生活用品的小商品生产,并获得长足的发展。温州经济就是这么一种个体档次不高总体增长模式粗放的现状,整个民营企业缺少核心的竞争力。5.金融危机后,融资更加困难2011年,许多温州企业老板因无法还债而跑路,出现借贷危机。温州的借贷危机充分的暴露出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异常脆弱。也说明借贷资金问题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障碍。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外贸环境的变恶,以及国家挑整货币政策,使一些弱小的企业资金链断,无法还贷;第二,温州民营企业本身资产有限,偿债能力有限,信用低,再加上最近的借贷危机,民营企业借贷渠道愈发变窄;第三,由于金融危机,银行提高贷款门槛,对中小企业来说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反而变得不肯能。这无形中形成了死循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缺少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和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造成产品的滞销形成资金短缺。最终会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退出市场。因此,亟需解决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三)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机遇分析当前,国内外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带来的机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进一步的融合给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WTO规则下,过没企业能够比以往更加充分享受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进,他们带来了新技术和工艺,我企业可以通过合资以及合作等方式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再者也会让国内企业有危机感,迫使企业加快自身技术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2.人民币结算逐渐成为国际主流支付手段带来的机遇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和欧元这两种目前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货币,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而汇率的无序波动给贸易双方的结算活动带了了巨大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同时,随着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内地和港澳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人民币国际化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扩展空间,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成本,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3.各种外贸博览会的开展带来的机遇广交会、中博会、世博会等展览会的开展这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绝好平台。这些展览会的召开,必将有大批外资企业、国外金融机构和国际商务机构来华寻机与中国企业合作,邀请我国企业去投资。这为温州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提供有利条件。这是最集中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洽谈的机会。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借助这些好机会,向国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挑战分析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受剑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危机后带来的挑战首先,经济危机使中小企业面临的国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小企业存在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经营资本缺乏等一系列先天不足。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成本优势减小,外国产品必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将大大下降,大量涌进的优质进口产品将挤占一部分国内市场,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大量的企业倒闭,老板“跑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正是这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2.产业链相关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众多的跨国公司面临本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上升,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为获取较高的利润,他们只留下了一些关键技术,然后将精力用于产品研发、销售渠道的开发上,而将产业链中低利润的环节如低科技含量的加工这类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目前温州许多的中小企业就是损耗了大量资源的却只得到了微薄的利润。以温州打火机为例,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打火机最少只要1.8美元,但是被贴上日本品牌后在国内的售价是36美元,其中大部分利润被品牌商拿走,正如上面微笑曲线所展示的。3.国际品牌本土化对温州民营企业品牌构成挑战为了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许多国际品牌在我国逐步实行本土化策略,例如在温州乐清的电器市场,原来只占据高端15%的市场份额的跨国巨头们,一直以来对低端市场虎视眈眈。就在这几年,乐清柳市镇街头,悄悄冒出了西门子、梅兰日兰、ABB、金钟墨勒等设立的门市部,对温州企业构成严重威胁。加上我国电商一直对发达国家知名品牌的虚拟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自由品牌竞争力。通过上述分析,现构造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SWOT战略分析矩阵。内部优势优势S劣势W1地理位置优势2体制环境优势3专业市场优势4悠久的对外贸易优势1. 品牌缺失2. 贸易壁垒3. 人才匮乏4. 核心竞争力缺乏5. 后金融危机时代,融资更加困难外部因素机会O威胁T1.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带来的机遇2.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3.各种外贸博览会的开展带来的机遇4.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1.经济危机后带来的挑战2.产业链相关问题3.国际品牌本土化表4.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SWOT分析矩阵三、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策建议(一)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国际品牌建立知名品牌是温州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正泰、哈杉等的发展历程也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点。然而因受到资金、规模、实力等的限制,众多的中小企业却而难以承受品牌建设的巨额成本。我们可以建设区域产业品牌战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建设知名品牌需要巨大的成本,否则很难形成广泛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但是我们可以建设以众多的中小企业构成的区域产业群,这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建设品牌的成本,也可以让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广泛关注。比如,四万多家普通中小企业构成的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是家喻户晓,但是国内外客商通常并不清楚义乌哪个品牌是国际知名品牌。每年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产生的巨大市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外客户。在实际的贸易中,义乌企业是凭着区域产业集群,以整体实力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强大影响力,而不是以单个企业的优势。在迈向国际市场中,义乌的民营营企业会大力宣传“义乌小商品”这个区域产业品牌,使之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而在国际化发展中,广大的温州中小民营企业也可以借鉴品牌战略。(二)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在中小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既擅长管理,又通晓技术。既精通外语,又熟知法律的复合型、多样化人才是企业所亟需的。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切实需要,大力培养这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三)积极实施多种经营国际化,绕过贸易壁垒第一、企业与企业联手,积极应对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第二、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战略,绕过贸易壁垒。第三、开展技术创新、品牌认证,越过壁垒。第四、争取局部市场经济地位,冲破贸易壁垒。第五、进一步熟悉国际贸易法则,规范自身行为,顺应和遵守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第六、发展加工贸易。(四)坚持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规模小,功能单一,资源过度分散是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温州民营经济个体竞争力弱。所以首先,必须配置优化资源,加强对温州民营企业的整合,形成独特的区域经济规模的产业集群,以此促进内部规模经济的互动。然后,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其次实施更大规模的行业、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提高竞争力。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建设自由品牌,重组核心技术,形成大规模的竞争优势。(五)政府加强引导,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第一,顺应国际市场发展规律,通过自身改革,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诚实守信,从而为提高融资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二,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承担风险和发展的能力,如通过建立互助组织。第三,一些大企业的商业信用高,其内部融资能力比较强,政府可以加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联系,调整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产业分工链,实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除此之外,温州市政府可以扶持民营企业国际化上市融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地方金融改革,鼓励和引导银行开发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健康发展完善信用贷款机制,健康发展民件中小额的融资机构等。主要参考文献1董伟统.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