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1页
肝病科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2页
肝病科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3页
肝病科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门诊患者。 一、 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码: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2007年制订的药物相关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药物性肝损伤 协作组制定的“ 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诊疗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常见证候: 肝胆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肝阴亏虚证 (三)治疗方法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药物性肝损伤 协作组制定的“ 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93。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 药物性肝损伤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 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 2患者病情符合急性轻中度 药物性肝损伤 (肝功能 5 倍正常值、 2 倍正常值、 2 倍正常值)。 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肝功能 ( 2)腹部超声影像学检查 ( 3)血常规 ( 4)肾功能 ( 5)病毒性肝病相关病原指标 ( 6)自身免疫学指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 穿刺病理活检等。 (八)治疗方法 停用导致本次肝损伤的药物,如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在专科医师密切观察下酌情使用。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 1)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 ( 2)肝郁脾虚证:疏肝理气。 ( 3)肝阴亏虚证:养阴柔肝。 ( 1)针灸疗法 ( 2)中药封包治疗 ( 3)中药保留灌肠 4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减轻。 2 善。 (十) 变异及原因分析 1. 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或住院治疗,增加治疗费用,退出本路径。 腹水、黄疸、胃肠道感染、或并发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退出本路径。 出本路径。 二、 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药物性肝损伤 ( 码: 码: 患者姓名 : 性别 : 年龄 : 门诊号 : 病程 : 进入路径时间 :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 28 天 实际治疗时间 :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第 2 年 月 日 (第 8) 年 月 日 (第 15) 年 月 日 (第 22 四诊及检查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检查 肝功能 腹部超 血常规 肾功能 病毒学指标 自身抗体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 中 医 四诊 信 息 采集 注 意 证候变化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如必要可进行辅助检查 肝功能( 腹部超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中 医 四诊信息采集 注 意 证候变化 进 行 必要的辅助检查 肝 功 能( 腹部 超 血常规 肾功能 可 选 择的检 查 项 目( ) 主要 诊疗 工作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记录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根 据 病情变化,调整 治 疗 方案 完 成 复诊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根 据 病情变 化 调 整治疗方案 完 成 复诊记录 疗效评估 制 定 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