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 2 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年)。 主要症状:脘腹痞满或坠胀,嗳气不舒,纳差,乏力。 次要症状: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畏冷,消瘦。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年女性及中老年人多见, 多发生于瘦长体形患者、经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治疗疗程长,难度大。 根据 病史、症状、体形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 参照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 2 版(贝政平 、 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7年)。 ( 1)多发生于瘦长体形,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等。 ( 2) 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嗳气,厌食,便秘,腹痛。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亦可出现站立性晕厥、低血压、乏力、头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 ( 3) 肋下角常小于 90 ;站立时触及较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振 水声;以双手托扶下腹部,往上则上腹坠胀减轻;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 4) X 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小弯角切迹、胃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呈长钩形或无张力型,上窄下宽,胃体与胃窦靠近,胃角变锐。胃的位置及张力均低,整个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 (二)证候诊断 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肛门重坠,或脱肛,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眩晕。舌淡,脉弱。 腹坠胀,胃脘痞闷,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 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腹坠胀,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神疲乏力,腰酸。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二、治疗方法 ( 一 )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补气升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柴胡、升麻、枳壳、陈皮、桔梗等。 中成药:补中益气颗粒、香砂六君子丸等。 治法:补脾益胃。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加减。太子参、生黄芪、山药、玉竹、麦冬、石斛 、佛手、桔梗、炙甘草等。 中成药: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等。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干姜、桂枝、附子等。 中成药: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 本病除上述证型外,常兼有肝郁、气滞、血瘀、食积、湿热等。肝郁气滞加柴胡、绿萼梅、厚朴、苏梗;血瘀加丹参、赤芍、桃仁;食积加焦山楂、麦芽、谷芽、莱菔子、神曲;湿热加茵陈、豆蔻、黄连。 ( 二 ) 针灸治疗 ( 1)主证 脾虚气陷证:取穴:百会、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 、足三里、神阙等。方法:多用补法,可针灸并用或隔姜灸。 脾虚阴损证:取穴:中脘、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神阙、三阴交等。方法:多用补法,多针少灸。 脾肾阳虚证:取穴:脾俞、肾俞、中脘、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等。方法:多用补法,可针灸并用或隔附子饼、姜灸。 ( 2)兼证 肝郁证:配肝俞、太冲、三阴交等,宜平补平泻,多针少灸。 气滞证:配行间、章门、期门等,宜平补平泻,多针少灸。 血瘀证:配血海、膈俞等,宜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湿热证:配阴陵泉、曲池、合谷等,宜多用泻法,只针不灸。 食积证:配天枢、梁门、大横等,宜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 1)穴位:胃、脾、交感、神门、皮质下。 ( 2)方法: 2 3 穴 /次,随证补泻。 穴同针灸处方,每次选 1 3 穴。取黄芪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入 1 (三)特色疗法 功能:行气消胀 药物:用槟榔、莱菔子、枳实、厚朴、木香、大腹皮、香附等等份研粉而成。 方法:取适量以茶油搅拌成膏,外敷中脘穴或神厥穴。每日 1 2 次, 1 次贴 8 小时后取下, 3 天为 1 疗程。 禁忌:对药物过敏者、孕妇等。 功能: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方法:取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等穴。行常规穴位埋线, 每次埋线 1 3 穴, 2 周 1 次。 禁忌: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孕妇;对羊肠线过敏者。 方法:采用中强度的点、按、揉、震、颤等温补手法,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也可采用禅推法,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以鸠尾、中脘为重点操作穴位。然后循序往下腹部及小腹部,以脐周及天枢、气海为主。并用托法,医师将四指并拢,以指罗纹用力,根据胃缓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在中脘穴施 以掌震法,再用摩法在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时间约 15 分钟。 (四)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胃动力治疗仪、艾灸仪等。 (五)护理调摄 消化饮食,根据病情确定进食的餐次,禁止暴饮暴食;发挥中医药的特色,提倡中药粥、汤等药膳,改善患者的体力和营养。 患者体质、年龄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促使胃体回升。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 年)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拟定。 ( l)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积分减少 95%。 ( 2)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 70%。 ( 3) 有效: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 30%。 ( 4)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 30%。 ( l) 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胃下垂程度改善 2 级以上者。 ( 2)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胃下垂程度改善 1 级以上者。 ( 3) 有效:症状减轻,上消化道钡餐复查,胃角切迹回升 1。 ( 4) 无效:症状无变化,上消化道钡餐复查,胃角切迹未回升或下降者。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初次就诊时及治疗结束时进行症状、 X 线钡餐造影检查 等评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考毕业测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软件应用及考察试题及答案
- 耐药结核病试题及答案
- 简单几何图形的识别试题及答案
- 黄浦区面试真题及答案
- 环艺面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主题公园行业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 2025飞行技能测试题目及答案
- 金融衍生品市场2025年创新产品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报告
- 基于5G技术的2025年智慧港口自动化装卸设备通信解决方案报告
- 第二章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静脉炎的护理 课件
- DB3303T078-20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特种作业合同协议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课件
- 九州通集团简介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单元预习课】课件
- 市场管理及产品规划课件培训课件(PPT-202张)
- 超深水油田开发及水下生产系统概述-37页的简介
- 太湖县赵氏宗谱编纂理事会章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