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科 胸椎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推拿科 胸椎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推拿科 胸椎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推拿科 胸椎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椎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第 1 版(范炳华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年)。 ( 1)症状 一般有牵拉、过度扭转外伤史。 局部疼痛剧烈,甚则牵掣肩背作痛,俯仰转侧困难,常固定于某一体位,不能随意转动,疼痛随脊柱运动增强而加重,且感胸闷不 舒,呼吸不畅,入夜翻身困难。重者可有心烦不安,食欲减退。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水平面有关脏腑反射性疼痛,如胆囊、胃区等疼痛。 ( 2)体征 棘突偏歪:脊柱病变节段可触及偏歪的棘突。表现为一侧偏突,而对侧空虚感。 压痛:脊柱病变节段后关节处有明显压痛,多数为一侧,少数为两侧。 肌痉挛 根据病变节段的不同,菱形肌、斜方肌可呈条索状痉挛,亦有明显压痛。 功能障碍:多数无明显障碍,少数可因疼痛导致前屈或转侧时活动幅度减小,牵拉疼痛。 ( 3)辅助检查 胸椎 X 线:胸椎后关节错缝属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两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宽度可能存在 1上差异。严重者可见脊柱侧弯,棘突偏歪等改变。 参照软组织损伤学第 1 版(张万福主编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年)。 ( 1)症状 有急慢性脊背损伤史。 有急慢性脊背疼痛或脊背累、沉重等不适感局部疼痛剧烈。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水平面有关脏腑反射性疼痛,如胆囊、胃区等疼痛。 ( 2)体征 自上而下顺序检查胸椎棘突有压痛、叩击痛或偏歪,棘突隆起或凹陷。 韧带钝厚或剥离,棘突、棘突间和棘 旁软组织可有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损伤与疼痛。 ( 3)辅助检查 胸椎 X 线:显示后关节间隙宽度改变,并可排除结核、肿痛、 骨折 、炎症等疾患。 (二)分期诊断 椎局部疼痛较剧,甚则牵掣肩背作痛,脊柱水平面有关脏腑反射性疼痛,俯仰转侧活动严重受限。 椎局部疼痛缓解,牵掣肩背作痛,脊柱水平面有关脏腑反射性疼痛症状减轻,俯仰转侧活动稍受限。 椎后关节紊乱相关症状体征逐渐消失,活动如常。 (三)证候诊断 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暗青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数。常有外伤、扭挫伤病史。 痛重着,转侧不利,遇阴雨天或感风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喜按,肢体欠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 二、治疗方法 (一)分期推拿治疗 治法:快速止痛(安全止痛为主,慎用整复类手法) 操作:患者俯卧位,对胸椎关节周围疼痛等症状明显者,医者可采用膏摩或理筋手法在病变部位治疗 3 5 分钟以缓解疼痛。 治法: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操作: (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其一侧,以 扌衮 法、按法、揉法在胸背部交替操作,时间约 5 8 分钟。 ( 2)继上势,医者沿脊柱两侧竖脊肌用按揉法、弹拨法操作,或点按背部华佗夹脊穴,以病变对应区域为主, 3 5 分钟。暴露背部皮肤,涂上介质,沿两侧膀胱经行侧擦法,以透热为度。 ( 3)胸椎关节调整 方法一:患者俯卧,术者站立在患侧,一手向上扳动一侧肩部,另一手掌抵压患处棘突,两手同时相对用力扳压。 方法二: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采用抱颈提升法,或采用胸推对抗复位扳法操作,以整复关节错缝。 (二)特色疗法 可选用肺俞、风门、心俞、膈俞、肝俞等,并根据症状所累及的部位,按照“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相应穴位针灸或拔罐治疗。 根据胸椎病变部位和病情,选择 1 3 个夹脊穴,注射液可选用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注射方法参照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每穴注射 2日一次,共 3 5 次。 麝香镇痛膏、骨通贴膏、狗皮膏、热敷贴等或其他各种外用活血通络的膏剂、乳剂选择性应用。 导引法一:易筋经选择韦陀献杵、掌托天门、掉尾式作为重点锻炼方法。 导引法二:脊柱功选择轮转双臂、仙鹤点水作为重点锻炼方法。 导引法三:八段锦选择双手托天、左右开弓作为重点锻炼方法。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胶囊、活血止痛胶囊等。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生姜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丸、追风活络丸等。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胸椎局部疼痛较剧,活动严重受限者,可选择 1 2 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如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等。 (五)其他疗法 减少胸椎部位过度活动。适用于胸椎习惯性失稳者。 低频脉冲、红外线透热照射疗法等,可根据证型选择性应用。 (六)对症处理 疼痛严重者可选用非甾 体类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美洛昔康或塞来昔布等。 (七)健康指导 硬床休息。 免劳累。 、畅情志、注意劳逸结合。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第一版(范炳华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年)。 治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胜任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