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脾胃病科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脾胃病科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脾胃病科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 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属于中医“腹痛病”的范畴。 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 功能性腹痛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 1)持续或近乎持续的腹痛; ( 2)疼痛与生理事件 ( 如进食、排便或月经 ) 无关或仅偶尔有关; ( 3)日常活动能力部分丧失; ( 4)疼痛并非伪装 ( 如诈病 ) ; ( 5)症状不满足其他能解释疼痛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个月,近 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 痛时轻时重,痛引两胁,胀满窜痛,后重窘迫,症状与情绪明显相关,得嗳气矢气则舒。舌质淡红,脉弦。 部胀满疼痛,胸闷不舒,口苦,烦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或色黄而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 濡数或滑数。 部或胁肋胀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食少纳呆,或便溏不爽,肠鸣失气。舌淡红,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痛绵绵,时作时止,饥饿劳累后加重,喜热恶冷,痛时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纳食不佳,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白芍、炙甘草、郁金、元胡等。 中成药:金佛止痛丸、四磨汤 口服液、沉香舒气丸、木香顺气丸等。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 厚朴 、 川连 、 石菖蒲 、法 半夏 、 香豉(炒) 、 焦山栀 、 芦根 、郁金、元胡等。 中成药:腹可安片、肠胃康等。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白芍、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夏、炙甘草、元胡等。 中成药:逍遥丸等。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推荐方药:小建中汤加减。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等。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二)针灸治疗 推荐选穴:上巨虚(双)、足三里(双)。肝郁气滞证加肝俞、太冲、行间;中虚脏寒证加脾俞、气海、关元;脾胃湿热证加天枢、曲尺。 取穴: 气海 、 关元 、 天枢(双侧) 。 针刺顺序: ( 1) 中脘; ( 2) 下脘; ( 3)气海; ( 4) 关元; ( 5) 枢(双侧) 。 虚寒型加神阙温灸 。 取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神阙,配脾俞、大肠俞、肝俞、肾 俞、关元、公孙。适用中虚脏寒患者。 (三)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摩、揉法等。 (四) 其他疗法 据不同辨证,选取适当的中药热敷已达散寒止痛、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的有吴茱萸炒粗盐外敷法及莱菔子(或川朴)热奄包外敷法。对于中医辨证属于寒性的功能性腹痛,可采用吴茱萸炒盐外敷法。吴茱萸 500g 装入布袋用文火炒至 60 70度,放置温度为 45 50摄氏度左右炒盐外敷感觉疼痛处 ,操作过程约 15 30分钟,每天 1 2次。对中医辨证属气机郁滞型功能性腹痛可采用莱菔子 热庵包(或川朴热庵包)外敷法。将中药莱菔子 250g 装入自制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家用式微波炉 ( 900w) 中,用高火加热 2 3 分钟 。取出待温度适宜,置患者腹部痛点热敷。患者采取仰卧位,每次治疗 20 30 分钟 ,每天 1次。 证选用药物贴敷。中虚脏寒证用附子、丁香、细辛、生姜汁等。气机阻滞证多用丁香粉、青皮粉、厚朴粉等。湿热阻滞证多用大黄粉、甘遂末、芒硝等。 荐处方:艾叶、细辛、川芎、甘草等。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加减。方法:将煎煮好的药液加入足浴器中,温度控制在 40 42。 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中频脉冲电穴位治疗等。 括语言疏导、静心安神法、转移法等。 据“同质原理”选取适当的音乐。详细评估患者对音乐的感觉、接受程度及喜好,确认提供的音乐是适当的。实施音乐疗法的环境应该安静、隐秘,灯光柔和,患者采取舒服的姿势,佩戴耳机。 (五)健康指导 免 过度劳累 ,保证 睡眠充足,保暖防外感 。 时进食,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以软、烂、细和少食多餐为原则。粗糙、硬固或过酸、过咸、生冷、油腻等食物不宜食用。 免 情绪波动, 保持心情愉悦。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7)。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按疼痛减轻的百分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前评分 100%,计算腹痛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痛减轻的百分数 75%。 痛减轻的百分数 50% 75%。 痛减轻的百分数 25% 50%。 痛减轻的百分数 25%。 (二)评价方法 、 14、 21、 28天时按照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视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