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陈小春论文.doc_第1页
[医学]陈小春论文.doc_第2页
[医学]陈小春论文.doc_第3页
[医学]陈小春论文.doc_第4页
[医学]陈小春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小麦不同品系(种)的产量比较 姓 名: 陈小春 学 院: 植科院 专 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 班 级: 07级种子(3)班 学 号: 1119070302 指导教师: 时侠清 职称: 教授 2011 年 6月 8 日安徽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1 材料与分析11.1 供试品系(种)11.2 试验地点与方法21.3 施肥与田间管理21.3.1 施肥21.3.2 田间管理21.4 田间调查、收获、考种21.4.1 田间调查21.4.2 收获21.4.3 考种22 结果分析22.1 小区产量分析22.2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33 主要品系评述33.1 094633.2 099143.3 0911943.3 其他4致谢 4参考文献 4英文摘要5小麦不同品系(种)的产量比较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陈小春指导教师 时侠清(教授)摘 要:对09119、0974、0946、0979、0989、0908、晚麦(ck)、0991、09209、0907等10个小麦品系(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其结果表明:0946增产效果最显著,达到45.7%,0991的增产效果次之,09209的增产效果最小。关键词:小麦;品系(种)比较;产量比较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以小麦为主食。小麦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中约占70%。在我国小麦仅次于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1.。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育种工作发展也很快,小麦新品种不断培育成功,但生产中小麦品种更替加速2。作物的育种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高产,即在单位面积上其籽粒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的潜力3。选育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前提条件。小麦品系(种)的比较试验是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区域试验其目的在于选择繁育高产的优良品系,以期推荐出参加省级区域的优良材料。由于小麦产量是由小区计产面积产量、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三者反映了产量水平的高低。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则产量提高,超越范围则相互制约4-7。如果单纯追求某一因素的增加,而忽视其它因素的互相协商,难以实现持续增产和重复高产的目的。本试验是在往年试验的基础上,对引进和育成品种(系)进行试验,目的在于选出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系),为生产用种和下一年试验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系(种)参试品系(种)共有10个(见表1),其中以晚麦50为对照种。 表1参试品系(种) 品系(种)编号品系(种)名称冬春性10907半冬20908半冬30946春40974春50979春60989春70991春809119春909209春10晚麦50(ck)半冬1.2 试验地点与方法本试验于2009-2010年度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长4.0 M,宽1.61 M,7行区,东西行向。区组间走道0.5 M,小区间0.3 M。2009年10月27下午人工开沟条播,设计播量为20万粒/667M2,不同小区的每行播种量13g左右。1.3 施肥与田间管理1.3.1 施肥 试验地土质为粘质壤土,前茬为玉米,肥力中等。试验地每667M2基肥施尿素10kg、史丹利三元复合肥20kg,2010年3月10日追施尿素5kg/667M2。1.3.2 田间管理 2010年2月26日喷施除草剂(麦喜),其它措施同大田生产。1.4 田间调查、收获与考种1.4.1 田间调查 2009年11月9日出苗, 5月21日-5月26日调查黄熟期。6月5日调查赤霉病穗数和每米行长有效穗数。1.4.2 收获 2010年6月10日分小区取样后人工收割,收获计产面积:1.61M1.5M。分小区脱粒、晒干后称重,计算产量。1.4.3 考种 待样本风干后室内考种。考种项目有:生物重,样本穗数、株高、穗下节间长、粒重、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样本粒重等。2. 结果分析2.1 小区产量分析 将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5,其参试品种(系)间的差异显著(F(9,9,0.05)=3.18,r(9.,9,0.01)=5.35),继而进行多重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在供试小麦品系(种)中,0946、0991、09119小区产量较高与对照晚麦50(ck)差异极显著。其中0946增产45.7%、0991增产42.6%、09119增产41.8%,0979比ck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30.6%。 表2 小区产量的多重比较品种(系)编号品种(系)名称小区产量平均数(kg)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位次309461.901aA45.71709911.861aA42.628091191.851aA41.83509791.611bAB30.64409741.566bBC20.05109071.503bcBC15.26209081.361cBC5.67609891.351cBC4.689092091.346cBC3.1910晚麦50(ck)1.305cC0.0102.2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产量主要是由小区计产面积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构成的。继而进行对这三个因素进行比较。 表3 产量构成因素多重比较 品系(种)编号品系(种)名称小区计产(g)显著水平5%显著水平1%穗粒数显著水平5%显著水平1%千粒重显著水平5%显著水平1%109071503bcBC34abAB34.4cB209081361cBC32.7abcAB38.9bcAB309461901aA27.3bcdABC45.3abAB409741366bBC30.4abcABC40.6bcAB509791611bAB32.1abcAB40.7bcAB609891351cBC21.8dC52.5aA709911861aA26.8cdBC45.5abAB8091191851aA36.9aA39.5bcAB9092091346cBC30.6abcABC42.2abcAB10ck1305cC28.5bcdABC45.2abAB 由表3可见:(1)可看出随机抽样的小区,0946、0991、09119、0979计算产量/2.42M2在1%上显著于对照品种晚麦50(ck) 。其余各品种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2)粒数的变幅为21.8-36.9粒,其中最小为0989、最大为09119,09119与ck、0946、0991、0989在1%有极显著差异。09119与09209、0974在5%上有显著差异。0908与0991、0989在5%上有显著差异。0907与0991、0989在5%上有显著差异。0979与0989在5%上有显著差异。其余各品种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3)试品种千粒重变幅为:34.4-52.5g。其中最小为0907、最大为0989。0989与09119、0979、0974、0908、0907在5%上有极显著差异。3. 主要品系评述3.1 0946属于春性品种,形状呈长方形,颜色呈深黄色,株高偏低,抗倒伏能力强。每667M2单产达到523.7kg。在参试的10个品种中居于首位,较对照晚麦50,增产45.7%。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千粒重偏高,随机小区面积产量较高。穗粒数中等,可看出此品种产量较高。故此品种相比于对照晚麦50增产明显。如能在提高穗粒数方面突破,那么此品种产量相对于对照就更高产了。所以下年可继续进行比较试验。3.2 0991 属于春性品种。形状呈圆锥形,颜色呈黄色,株高中等。每667M2单产达到512.7kg。在参试的10个品种仅次于0946,较对照晚麦50,增产42.6%。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千粒重偏高,随机小区面积产量较高。穗粒数中等,以上数据可看出,故此品种相比于对照晚麦50也增产明显。如能在提高穗粒数方面突破,那么此品种产量相对于对照就更高产了。所以可继续试验。3.3 09119 属于春性小麦。此品种形状呈圆锥形,颜色呈黄色,株高最矮,抗倒性极强。穗粒数最多,千粒重中等。比对照品种增产,如能提高它的千粒重,那么它比对照品种就更加增产,可以继续试验。3.4 其他0974、0989、0907、09209、0908比对照相对增产,但增产幅度相对较小。其中0979、0974下年可以再试,而0908、0989、09209三个品系没有突出优点,应于淘汰。 致谢本试验周期很长,首先要感谢时侠清老师一直以来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我们做论文间,只要出现了不懂的环节,时老师就会及时、耐心地为我们解答,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与论文的一系列工作;其次感谢在此篇论文中给予极大帮助的舒英杰老师,并衷心感谢在此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许多热心同学(刘圣峰、汪家胜、王世建、徐磊)。参考文献1 王荣栋,尹经章. 作物栽培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12 莱利著,庄巧生.杨作民译.小麦育种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9. 3 申琳.京郊吨粮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劲分析J. 北京农业科学,1998,6:18-294 林做基,董中东,雷振生等.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6,(1):44465 姜春英,李玉侠,李翠琴等.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产量比较实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09 33366 盖均镒,翟虎荣等.试验统计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7 万克红,薛绪掌,王志敏,等。不同水分处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构统计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05,3,40-438 莫惠栋. 农业实验统计(第二版)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荣廷昭主编. 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810 小麦品种资源观察和利用初探J.华北农学报,2004,19(1):44-48Yield Comparison between Wheat VarietiesStudent majoring in Seeds Science And Engneering Cheng Xiao ChunTutor ShiXiaqingAbstract:With ten wheat varieties-09119, 0974, 0946, 0979, 0989, 0908, Wanmai(ck), 0991, 09209, 0907 and so on,the yiel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