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临边洞口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_第1页
[建筑]临边洞口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_第2页
[建筑]临边洞口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_第3页
[建筑]临边洞口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_第4页
[建筑]临边洞口施工组织设计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边洞口防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注:本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含公式、数据等)仅供参考,项目部在编写同类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时可参照本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排格式,同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有关内容。1、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花园三期工程。工程地址:闵行区七宝镇,东至新镇路,西至农谊路,南至规划路北至申谊路。建设单位:上海金沪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金鹿建筑事业有限公司。本工程结构层数:1#16#房地下一层、1#5#房、8#房地上18+1层,9#房地上14层,6#7#房地上13层,10#12#房地上8层,剪力墙结构。13#16#房地上4+1层,混合结构。层高:1#9#,13#16#房均2.90米,10#12#房均2.80米。建筑高度:1#5#、8#房均55.10米,9#房43.50米,6#、7#房均37.70米,10#12#房均22.40米,13#16#房均14.50米。室内外高差:1#16#房均0.60米。建筑总面积:131983平方米。基础埋置深度:-4米。基础结构:承台片伐基础。1#16#房地下室净高度:2.70米。地下车库净高度:2.90米。3、临边防护措施:(1)、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2)头层与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3)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4)井架与脚手架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围档封闭,地面通道上部应搭设安全防护棚,井架通道应装设防护棚。5)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防护栏杆。吊装区域应设置防护栏杆密目网封闭,挂标识牌,专人监控。(2)、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与直接规定:钢管横杆及栏杆杆件均采用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3)、搭设临边防护栏杆的要求1)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2)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1.55角铁,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杆件栓牢。3)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做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顶方法固定。4)栏杆桩的固定及其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体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5)防护栏杆必须自上面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面距离地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网或满扎竹笆。6)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他可靠措施做全封闭处理。7)安全防护棚通道采用483.5mm扣件组合,立杆间距不大于1.8m,纵向水平间距不大于1.8m,高2.5m上部纵横向水平管,横平竖直,下部设置纵向扫地管连接,剪力支撑加固间距6m,上部各一道搁栅采用483.5mm钢管,间距0.3m上满铺竹底笆各一层,间距0.6m。详见附图1、28)井架进料口安全防护棚深3米、宽4米、高2.53米,井架两侧各1M,采用483.5mm钢管扣件组合,上各一道搁栅采用483.5mm钢管,间距0.3m上铺各一层竹底笆,二层防护棚间距0.6m,井架三面采用安全网围护,底部三面用定型高1.8m钢丝网隔断。4、洞口防护措施(1)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2)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4)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的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固定牢固。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并标识。(5)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6)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7)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8)位于车辆行使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9)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栅,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并标识。(10)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口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临时防护栏杆。(11)对临近的人和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地面的洞口均应予以加盖板或加以防护栏杆,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12)攀登工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0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梯子底部应坚实3,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度5度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梯子如须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续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使用直爬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应加强护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固定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作,梯宽不应大于2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L70*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扶手。(13)作业人员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14)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登操作,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悬挑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设,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工作或搭设支架。(15)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雨蓬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浇筑拱型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向相进行,浇捣储仓,上下应先封闭,并搭设脚手架以防人员坠落,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应搭设站立操作人员和设置张拉设备用的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雨天张拉时,应架设防雨蓬,预应力张拉区域应标示明显的安全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张拉钢筋的两端必须设置档板,档板应距所张拉钢筋的端部1.52m,且应高出最上一组张拉钢筋0.5m,其宽度应距张拉钢筋两侧各不小于1m。(16)悬空进行门窗作业时,安装门窗,油漆及安装玻璃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拦板上操作,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进行攀登,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架时,应张拉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件上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站在窗台上,必要时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5、安全管理措施(1)针对工程的特点,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思路。(2)领导重视,抓安全生产不手软,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完善各类安全设施,抓好现场安全管理。(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克服工作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