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极谱分析法中,经常使用滴汞电极。请 列举滴汞电极的5个主要特点,包括优点和 缺点 2、尤考维奇方程式是极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尤考维奇方程式, (2)、什么是毛细管特性常数?它与汞柱 高度之间是什么关系? (3)、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极谱分析中的干扰电流的种类和消 除方法 作业 第五章 直流极谱法 和扩散电流理论 什么是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是根据测量特 殊形式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位( 电势)或电流时间曲线来进行分 析的方法。是电分析化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 极谱法的发展概况及分类 1922年,捷克学者海洛夫斯基( Heyrovsky)首先提出极谱分析法,开创 了这一电分析化学的分支; 1925年,海洛夫斯基与日本学者志 方益三研制出第一台手工操作式的极谱 仪,画出第一张极谱图; 1959年,海洛夫斯基因发明和发展 了极谱分析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理论 研究及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各种新技术 、新方法不断出现。 在含义上,伏安法和极谱法是相同的,而两者 的不同在于工作电极: 伏安法的工作电极是电解过程中表面不能 更新的固定液态或固态电极,如悬汞、汞膜、 玻璃碳、铂电极等; 极谱法的工作电极是表面能周期 性更新的液态电极,即滴汞电极。(有的书把 两者统称为极谱法) 伏安分析法: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 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分析法(polarography):采用滴汞电 极的伏安分析法; 1.极谱分析过程 极谱分析: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 特殊性:使用了一支极化电极和另一支去极 化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在溶液静止的情况下进行的非完全的电解过 程。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 流,便引起电极电位发生很大变化 ,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如 滴汞电极,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 变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极化电极 ,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按其电解过程可 以分为两大类: 控制电位极谱法如直流极谱法,单 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方波极谱法 ,催化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等。 控制电流极谱法如计时极谱法,交 流示波极谱法等 普通(直流)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1.基本装置和电路 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 外加电压装置:提供可变的外加 直流电压(分压器) 电流测量装置:包括分流器,灵 敏电流计 电解池:极谱法装置的特点明显 反映在电极上 参比电极是去极化电极,其电 极电位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用饱和甘汞电极(SCE),接 于电解池外边,用盐桥与电解池连 接。 去极化电极的必要条件:电极表面 积要大,通过的电流(密度)要小 ,可逆性要好。 工作电极是一个表面积很小的 极化电极,极谱中采用滴汞电极( DME)。储汞瓶中的汞沿着乳胶管及 毛细管(内径约0.05mm),滴入电 解池中,储汞瓶高度一定,汞滴以 一定的速度(35秒/滴)均匀滴下 。 目前的极谱仪都采用三电极系统 即除了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外,还有一 支由铂丝做成的辅助电极。由工作电极与辅 助电极组成电解回路,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 极组成工作电极电位的监测回路,并通过仪 器的设计把工作电极电位等速线性扫描的讯 号返馈到外加电压扫描器,以达到控制工作 电极电位的目的。 极谱的形成 以测定110-3 molL1的Cd2+ (含 有0.1 molL1的KNO3)为例说明 极谱波的形成。 2.极谱波的形成 极谱波可分成三个部分: 残余电流部分:段 i残=ic+if 当外加电压未达到Cd2+的分解电压,亦 即施加在电极上的电位未达到Cd2+ 的析 出电位时,回路上仍有微小的电流通过 ,此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 包含有两部分 :一是滴汞电极的充电电流(这是主要 的),二是可能共存杂质还原的法拉弟 电流。 电流上升部分:BD段 外增大到达Cd2+的析出电位 Cd2+在滴汞电极还原,产生电解电 流,即为点,电极反应为: 滴汞电极反应: Cd2+2e+Hg=Cd(Hg) 甘汞电极反应: 2Hg-2e+2Cl-=Hg2Cl2 极限扩散电流部分:DE段 当外进一步增大,使 E负到一定值, 由于Cd2+在DME上的迅速反应,Cd2+向DME 表面的扩散跟不上电极反应的速度,电 极反应可以进行到如此完全的程度,以 致于滴汞表面的溶液中,Cd2+的浓度趋于 零。这时,在每一瞬间,有多少Cd2+扩散 到电极表面,就同样有多少Cd2+被还原。 这种情况称为完全浓差极化,电解电流 到达最大值,称为极限电流, 此时,由于Cd2+迅速被还原,且溶液 是静止的,所以汞滴表面溶液的Cd2+浓度 S小于溶液本体中Cd2+的平衡浓度0, 产生了浓差极化,在汞滴周围形成了一层 扩散层,则浓度梯度为(co-cs)/ , Cd2+从溶液的本体上向汞滴表面扩散。电 解电流受到Cd2+的扩散速度所制约,这样 的电解电流称为扩散电流i (扣除残余电 流 后的电解电流) 而扣除残余电流 后的极限电流,称 为极限扩散电流 ,即 因为 CS,所以 i=KsC0 这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极谱波的另一特征是半波电位E 1/2 当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一半时 所对应的DME的电位称为半波电位 。当溶液的组成、温度一定时,每 一种物质的一定这是极谱定性 分析的依据 从极谱波的形成,可以看出: 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工作电极的浓 差极化而引起,所以iE 曲线也叫 极化曲线,极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要产生完全浓差极化,必要的条 件是: ()工作电极的表面积要足够小 ,这样电流密度才会大,CS才易于 趋于零; ()被测物质浓度要稀,才易于 使CS ; ()溶液要静止,才能在电极周 围建立稳定的扩散层。 3. 极谱分析与电解分析的区别 (1) 需要使用一个面积很小的滴汞电极和一个大面积 的甘汞电极。 (2) 溶液保持静止,使扩散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 依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电 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很小,通常为几十微安,适合微量 成分分析。 (5) 根据极谱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4. 滴汞电极的特点 a. 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易形成浓 差极化; b. 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 重复性好。(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汞 滴面积的变化使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c. 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在电极电位达 到-1.3V时,没有氢气析出,可以测定大多 数金属离子 d. 金属与汞生成汞齐,降低其析出电位,使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e. 汞容易提纯 扩散电流产生过程中, 电位变化很小,电解电 流变化较大,此时电极 呈现去极化现象,这是 由于被测物质的电极反 应所致。被测物质具有 去极化性质:去极剂。 Hg有毒。汞滴面积的变化 导致不断产生充电电流 (电容电流)。 滴汞电极的缺点是, 汞有毒; 毛细管易被堵寒; DME上残余电流大; DME作阳极时,电位不得0.4V(VS SCE), 否则汞被氧化。 极谱分析法的特点 、直流极谱法的测量浓度范围为102 105molL1,即灵敏度一般,采用其 他新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脉 冲极谱法检测限可达109 molL1; 、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相对误差一般 在%以内; 、选择合适的极谱底液时,可不经分离 而同时测定几种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 性; 、由于极谱电解电流很小,分析结束后 浓度几乎不变,试液可以连续反复使用 ; 、应用比较广,仪器较为简单、便宜, 凡能在电极上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机 或无机物均可采用,有的物质虽不能在 电极上反应,但也可以间接测定。 扩散电流理论 theory of diffusion current 1.扩散电流方程 设:平面的扩散过程 费克扩散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 面的扩散物质的量与浓差梯度成正比: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 A:电极面积;D 扩散系数 (id)t 时电解开始后t 时,扩散电流的大小。 在扩散场中,浓度的分布是时间t 和距电极表面距离X 的 函数 c = (t, X ) (3)代入(2),得: 由于汞滴呈周期性增长,使其有效扩散层厚度减小,线性 扩散层厚度的 考虑滴汞电极的汞滴面积是时间的函数,t 时汞滴面积,: At=8.4910-3m2/3t2/3 (cm2) (6) 将(6)代入(5),得: (id)t=706nD1/2m2/3t1/6c (7) 扩散电流的平均值: 在极谱分析中,在每一滴汞的 生长周期内,扩散层厚度也在不 断变化。由于汞滴的生长周期是 恒定不变的,所以在每一滴汞的 生长周期内,相同时间的扩散层 的厚度几乎都是相等的。 it =706nDm2/3 t 1/6 c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 id =607nDm2/3 t 1/6 c =6/7i -尤考维奇方程式 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被测物质的性质及浓度的影响 id与被测物质在电极上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及 该物质的扩散系数和浓度有关。当各种条件一 定时, id = KC K=607nDm2/3 t 1/6 -称为尤考维奇常数 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m2/3 t 1/6-毛细管常数 id h 1/2 汞柱高度h增加1cm时,id约增加2%。可见 ,在一个分析系列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同一 支毛细管,且要保持汞柱高度的一致,才能 获得精确的结果。 I= 607nD-扩散电流常数 I与毛细管常数无关,除了n外 ,只与D有关。I可以用以判 断测定方法的重现性。 滴汞电极电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电极电位下,滴汞的表面张力不 同,致使滴汞周期发生变化,而对扩散 电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在尤氏方程式中,除了n外,温度对其 它各项都有影响,而以D受影响最大。实 验表明id 的温度系数为1.3%/,所以若要 求温度对id 的影响误差达1%以内,必须将 温度的变化控制在 0.5以内。 溶液组分的影响 组分的变化会使溶液粘度随着变化, 则D也会变化,而且qm、t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在测量中,标准溶液应与试样溶 液的组分尽可能一致。采用标准加入法 可减少溶液组分的影响。 极谱分析中的干扰电流及消除 在极谱分析中,通过电解池的电流 ,除了扩散电流外,还有其他原因所产 生的电流,这些电流或与被测物质的量 无关,或不成函数关系,对分析测定有 干扰,统称为干扰电流。 残余电流 进行极谱分析时,外加电位 尚未达到被测物质的分解电压时 ,仍有微小电流通过电解池,这 种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残余电流 由两部分组成-电解电流 (也称法拉第电流)及充电电流,电 解电流是一些易于在滴汞电极上还原 的杂质,如O2 ,Cu2+,Fe3+等引起的, 一般很小,也较容易消除;充电电流 是残余电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大小 一般为 的数量级,干扰微量物 质(如 )的测定,是限制 直流极谱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充电电流的产生 滴汞电极表面与溶液之间的双电层相当 于一个电容器,它可以充、放电,这就是极 谱分析中充电电流产生的原因。由于饱和甘 汞电极的电位比滴汞电极来得正,所以当外 加电压从零(即两电极短路)逐渐增加至离 子的分解电压之前,对滴汞电极的充电电流 从负(阳极电流)至零(称零电荷点)至正 电流(阴极电流)。 电容器的储电量 + + + + + ic ic 对于微量组分(如10-5M)的测定,虽然 注意到所用试剂的纯度并经过仔细的除氧 ,但由于电容电流的存在,仍有微量的残 余电流(约为10-7A数量级)通过这已足以起 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电容电流的存在是 提高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一个主要障碍。 为了消除残余电流的影响 ,在测量极限扩散电流时,通 常采用作图法加以扣除。而且 采用新的极谱技术,如方波极 谱、脉冲极谱等,可减少充电 电流的干扰。 对流电流和迁移电流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电流的大小取决 于待测物体到达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通 常情况下,传质过程包括对流运动、迁移 运动和扩散运动三部分,因此电解电流也 包含着对流电流、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极谱分析中,只有扩散电流与溶液中待测 物质的浓度成正的关系,所以必须消除其 它两种电流的影响。 迁移电流 (1).扩散电流与迁移电流 在电极附近,电活性物质通常有扩 散和电迁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所以外电 路流过的Faraday电流,有这两部分组成 : if = id + im Id的符号由氧化还原反应决定,im由电 场和不同的反应总效应决定。 (2)消除迁移电流的方法,是在溶液中 加入大量(其浓度为待测离子的50100 倍)的非电活性物质, 由于待测离子的浓度很小,而电场力对 相同符号的不同离子的作用力是没有选 择性的,所以电极的电场力对待测离子 的作用力大大降低。 迁移运动主要由加入的电解质来承担的 ,因此消除了迁移电流。 加入的非活性电解质称为支持电解质。 作为支持电解质的物质常有碱金属、碱 土金属的无机盐、四甲基铵盐及强络合 性的有机盐类。 极谱极大 在极谱分析中,常有一种特殊的现象 发生,电解开始后,电流随电位的变化 急剧的上升到一个很大的值,当电位再 增大时,电流又回落到正常的极限扩散 电流,以后呈平稳的状态,在极谱上产 生的一个尖锐的畸峰,此称为极谱极大 。 如上图所示。峰的高度与待 测离子的浓度无确定的函数 关系,但干扰了半波电位及 扩散电流的测量。因此必须 消除其影响。 极谱极大来源于电极表面(如 4.8图所示)切线运动引起的汞滴表 面附近溶液的剧烈搅动,使被测物质 急速地到达电极表面而产生电极反应 ,从而引起电流的急剧增大。由于电 极表面被测物质的迅速消耗,达到完 全浓差极化,所以电流又回落到正常 的扩散电流。 消除极谱极大的方法,是向溶液 加很少量(约0.02%0.002%) 的表面活性物质,如品红,明胶 ,聚乙烯醇,曲通X-100等,这 种物质称为极大抑制剂。 加入的极大抑制剂会被汞滴表面 所吸附,使表面张力降低,且原 来表面张力大的吸附得多,表面 张力也降得多。因此加入极大抑 制剂后,汞滴表面各部位的表面 张力趋于平均,以消除汞滴生长 过程中电极表面的切线运动。 氧波-溶液中溶解氧在滴汞电 极上还原所产生的极谱波 室温下,O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 为8mgL-1。电解后,O2在电极上两 步被还原,产生两个极谱波。 惰性气体驱O2-通常通入高纯N2气,有时也 可通H2气,也可在酸性溶液中通CO2、H2或 CO2 ; 还可以从酸性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或加入 Na2CO3产生以驱O2; 化学除O2-通常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加入 Na2SO3,把O2还原除去,(在酸性介质中, SO32-不稳定且会在电极上还原,故不宜使 用);在酸性溶液中也可以加入抗坏血酸 或盐酸羟胺把O2还原。 其它干扰电流 氢波-H+在滴汞电极上还原而产生很大的 还原电流; 前波-溶液中存在着比被测物质 E 1/2更 正的大量前还原物质,它首先还原而干扰 ; 叠波-溶液中两种物质的半波电位相差 0.2V时,两者的极谱原波发生重叠而互 相干扰。 从上可见极谱分析的溶液中含 有各种物质:支持电解质、极大 抑制剂、除氧剂及络合剂、缓冲 剂等,总称为极谱“底液“。 极谱定量分析 1、波高的测量 平行法-对于波形较好的极谱波,残余电 流与极限电流的延长线基本平行的。这可通 过两线段作两条平行线,其垂直距离即为波 高。 交点法(也叫三切线法)-对波形比较不 好的不对称极谱波,这是常用的方法。如图 .9所示,通过残余电流,极限电流将扩散 电流分别作三条切线、和,相 交于和,通过,作两条平行于横坐 标的平行线,即垂直距离即为波高。 极谱定量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标准曲线 法和标准加入法 标准曲线法-配制被测物质不同浓度的标准 系列溶液s,分别测其极谱波高,作 s直线,同时测定试样溶液的x,从曲线 中求得Cx。 为了减少测量溶液组分对测量的影响(基本 效应),标准系列浓溶液的组成应尽可能与 试样溶液相近。 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测 量溶液组分的不同对测量的影响。可分为单 单次标准加入法和系列标准加入法。 单次标准加入-在实际分析中,可以有两种 做法 其一 :准确取试样溶液x(浓度为x), 测其波高x,然后向已测试液准确加入被 测物质的标准溶液s(浓度为Cs),测其 波高x+s,则得 其二 :取两个同体积的容量,分别加入 同样量的试液x(Cx),而其一容量瓶再 加入Vs(Cs),分别测两瓶溶液的波高 Hx,Hx+s,则得 系列标准加入-取一系列体积相同为 的容量瓶(个),分别加入同样 量的试液x(Cx),再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标准溶液s(Cs),分别测其波高Hx+s, 作Hx+sVs 曲线,由于Hx+s与Vs成线性 关系。如图4.10所示 延长直线交于横坐 标 Vs(负值),则 直流极谱法的局限性: 灵敏度不够高, 检测限不低; 分辨率也不够高,容易受到干扰; 电解电流很小, 待测物质的利用率低。 克服的办法是发展极谱分析新技术: 改进仪器: 改变记录方式:如导数、单扫描法等 改变极化方式:如方波,脉冲,单扫描极 谱法等 提高试样的分析利用率: 如催化极谱、吸附波极谱、溶出伏安 法等。 极谱波类型及其方程式 极谱波的类型 ()以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区分: u 可逆波电极反应很快,比电活性物 质的扩散速度来得快,极谱波上任何一点 的电流都是受扩散速度控制的扩散电流。 可逆波的电极反应不表现出明显的电化学 极化,不存在明显的过电位,电极电位与 电极表面电活性物质的浓度符合Nernst方 程式,波形一般很好。 v 不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比电活性 物质的扩散速度来得慢,极谱电流不完 全由扩散所控制,电极反应表现出电化 学极化,存在活化过电位,电极电位不 能简单地应用Nernst方程式。不可逆波 的波形较差,延伸较长。 极谱过程的可逆与不可逆并没有严 格的区分界限。在极谱分析中,不 少电极反应都有一定的电化学极化 存在,它们是部分可逆的,波形一 般不好。不管是不可逆或部分可逆 的极谱波,当到达极限电流时,仍 然 同样可用于定量分析,但是不可逆 波的波形较差,较明显地影响极限 扩散电流的测量。 (2) 以电极反应的过程区分 u还原波(阴极波)氧化态物质在工 作电极上还原所得到的极谱波 还原电流表示为正电流,还原波在横坐 标的上方。 v氧化波(阳极波)还原态物质在工 作电极上氧化所得到的极谱波 氧化电流表示为负电流,氧化波在横坐 标的下方。 对于可逆波来说,同一物质在同 样的底液条件下,还原波及氧化 波的 E 1/2 相同;而不可逆波的 E 1/2不同,还原波的 E 1/2向负 的方向移动,氧化波的 E 1/2向 正的方向移动。 u简单离子(水合离子)被还原的极 谱波:有三种情况 金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并形成汞 齐的 (3) 以电极反应的物质区分:这是比 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如下三种 金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不形成汞齐而 沉积在滴汞上的 均相氧化还原反应 v 络合物的极谱波:经常是络合物中的金 属离子被还原的极谱波,也同简单金属 离子的还原波一样有三种情况(形成汞 齐,不形成汞齐,均相) w有机物的极谱波:有机物的电极反应一 般+ 参加,一般表示为 极谱波方程式 极谱波是电流与电位的关系曲线, 而电流与电位之间的关系式则被称为极 谱波方程式: (1) 简单金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并形成 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 从以上的关系式可以看出E 1/2与溶液的组成 及温度条件有关,而与金属离子的浓度无关 ,因此可进行定性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如果 不形成汞齐的反应,则 E 1/2与浓度有关。 可以用于电极反应的研究: 作 Elg id-i/i曲线,若为线性关系,且 斜率等于或接近于0.059/n,说明电极反应 的可逆性好,且可求 E 1/2 ;若不成线性, 或斜率与0.059/n 差别较大,则为不可逆的 电极反应,可以求可逆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 数。 (2)络合物的极谱波 考察最简单且常见的一种情况:电 极反应是可逆的,络离子的平衡是瞬间 完成且仅有一种配位数,络离子还原为 金属并形成汞齐的: 与简单离子的极谱波方程形 式一样。 从以上的关系式可以看出:E 1/2与 溶液的组成,络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配位数及配合剂的浓度有关,而 与络合物的浓度无关;可以利用此 式进行电化学和络合物的研究。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量不 同Cx时的E,做E -lgCX曲线,可以判断 电极反应的可逆性;直线斜率为 若n为知,可以求得配位数; 若配位数已知,可以求反应的电子 转移数n。 从络合物的(E 1/2)c与简单离子的(E 1/2)s可以 求络合物的K不稳 : 若 一般情况K不稳很小,而Cx较大,所以 络离子的半波电位比简单金属离子的要负 。 若已知n、p、Cx则可以从E1/2求算K不稳。 (3)有机物的极谱波 有机物的极谱分析与无机物比较,有其特殊 之处: 1. 多数有机物的极谱波为不可逆波; 2. 有机电活性物质及其电极反应产物,一般 为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或自由基,不形成 汞齐; 3. 有机化合物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一般为 偶数,电极反应通常有H+参加,极谱波的形 状及 E 1/2与有关; 4. 有机化合物中的电活性基团一般为不饱 和烃、卤代物、碳基化合物、有机酸、 含氮或含硫化合物等,许多不溶于水, 所以常常要在有机溶剂(需加入无机盐 作为支持电解质)中进行极谱测定; 5. 有机物的极谱波有时还具有吸附波或动 力波的性质。 极谱催化波和络合物吸附波 极谱催化波是一种动力波 动力波则是一类在电极反应过程 中同时还受某些化学反应速度所 控制的极谱电流。根据有关化学 反应的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种 类型: (l)化学反应先行于电极反应 A = B C(化学反应) B + ne C E(电极反应) (2)化学反应平行于电极反应 A ne B E(电极反应) BC=A C(化学反应) (3)化学反应后行于电极反应 A ne B E(电极反应) B = C C(化学反应) 先行反应简称CE过程,平行反应简称EC(R)过 程,后行反应简称EC过程 极谱催化波主要有两种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型催化波, ()催化氢波。 极谱催化波方法的灵敏度相当高,一般 为106108 mol/L,有时可达109 mol/L ,甚至1010 mol/L。 在分析化学中,最重要的是平行反应, 因为这是产生极谱催化波的基础。 通常, 将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平行者称之为极谱催 化波。 一. 氧化还原反应型催化波 (平行催化波) 电活性物质的氧化态在电极上还 原,生成还原态,这是电极反应 ,还原产物与溶液中存在的另一 物质(氧化剂)作用,被氧化生 成原来的电活性物质。此再生出 来的在电极上又一次地被还原如 此反复进行,使电流大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反应中,物 质的浓实际上没有变化,消耗的 是物质。在这里,物质相当于 一种催化剂,由于它的存在,催化 了的还原。这样产生的电流称为 催化电流。催化电流与催化剂的 浓度成正比,可用来测定物质的 含量。 物质应该是这样的一种物质,它 本身也可能在电极上还原,但具有 很大的过电位,在物质还原时, 不能在电极上被还原。但是,它应 该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能迅速地 氧化物质,再生出物质。 催化电流除受物质、的扩 散速度控制外,还受电极表面反应 层中氧化的化学反应速度控制 。此化学反应的速度愈快,所得到 的催化电流也愈大,方法的灵敏度 也愈高。 这一类型的催化波,其电极反应一般应为 均相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应是物质应具 有可变的化合价。这类催化波的波形与普 通极谱波的波形一般相同。 在这类催化波中,常用作被催化还原的物 质(即氧化剂)有:过氧化氢、硝酸盐 、亚硝酸盐、高氯酸及其盐、氯酸盐和羟 胺等。 钛()-草酸-氯酸钾催化波 在滴汞电极上,这一类型的催化电流方程为: 当物质的浓度一定时,催化电流与 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是定量测定 物质的根据 催化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化学反 应的速度常数k值,k值愈大,化学反应的 速度愈快,催化电流也愈大,方法的灵敏 度就愈高。 此外,催化电流与汞柱高度无 关,这是区别催化极谱催化电流与经典直 流极谱极限扩散电流的标志之一。催化电 流的温度系数实际上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 常数的温度系数,一般比较大,约4 5%/。 二、催化氢波 、铂族元素的催化氢波 氢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时,有 很大的过电位,例如在0.1 mol/L盐酸溶 液中,氢在1.2处才开始还原。如果 溶液中有痕量的铂族元素,它们很容易 被还原,并以金属状态沉积在滴汞电极 表面,使电极表面的性质有很大改变。 由于氢在铂族金属上的过电位远小于在 汞上的过电位,故氢离子能提前在较正 的电位下放电,形成催化氢波。这类催 化氢波的灵敏度随铂族元素的性质而异 ,钌的灵敏度最高,可达5108 mol/L ,钯由于与汞生成汞齐,灵敏度最低, 仅为104 mol/L 。 铂族无素络合物的催化氢波不仅具有极高 的灵敏度,而且其选择性也大大提高。 例 如铂在甲醛和联氨的硫酸介质中。由于形 成具有催化活性的 络合物而能得到很灵敏 的催化氢波。其检测限可达11010 mol/L 。仅铑及铱稍有干扰。利用这类氢催化波 可以测定铂族元素中除钯、锇以外的痕量 钌、铑、铱和铂。 有机化合物或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波 前已述及,氢离子本身在汞电极上显示很大 的过电位而难以还原,但是一些质子化的含 氧、硫、氮的有机化合物OrgH或它们的金 属配合物能被吸附在电极上。其中键合的氢 受到活化,易在电极上还原产生析出氢的还 原波。当溶液中存在一种酸(质子给予体) 时,电流会迅速增加,其反应机理如下: ()化学反应平行于电极反应 电活性物质OrgH(或它的金属络合物)发 生电极反应后产生碱性物质Org,它立即 与质子给予体BH发生质子交换反应而又产生 Org。后者再在电极上还原。如此反复 ,得到了很大的电流。 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OrgH的浓 度没有改变,仅BH被消耗,即放出的 氢实际上来自质子给予体,故可看作 催化剂OrgH催化了质子给予体中氢 的还原,所以这种催化波亦称之为催 化氢波。催化氢波经常为畸峰状,这 可能是催化剂在某一定电位一发生吸 附和脱附所致。 例如,在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烷基化工艺作业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绿色食品冷链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汽车配件行业备货协议-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定制合同
- 2025年办公楼搬迁及全方位商务接待与后勤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商务酒店翻新合同详列装修项目及验收规范
- 2025年新型商业综合体车位租赁与互联网营销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环保设施设备供应与维护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消防设施班组劳务承揽协议
- 2025年公共机构合同争议规避及应急响应专项服务协议
- 中医院特色病历资料数字化制作与打印外包合作协议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2024年重庆永川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202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民办中学教师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南康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黄冈初一上数学试卷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