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陈幼坚作品赏析上海 外滩美术馆LOGO(标志) 陈幼坚设计公司(ACDC)为美术馆设计之标识字体,以Rockbund Art Museum的简写RAM组成,利用简洁的线条反映美术馆简约、充满空间感的 建筑特色;标识的设计稳重之余亦不失亲切感,体现美术馆与城市及生 活互动的特色。其现代简约的风格不论映衬旧建筑,或是与当代艺术一 同展示都表现出和谐与大气。 标识设计亦配合美术馆作为永久文化机构的属性,其中性的风格令 标识历久常新。RAM简写的A字特意镂空,令字体的线条更简约之余,亦 反映美术馆宽阔的空间,以及David Chipperfield所创造的建筑风格。 一、(2)陈幼坚作品赏析“大 木设计”设计品牌形象LOGO 1、大木标识用了象征吉祥中国的红色,强调中国精神。 2、八个木相围有着中国传统的围合内涵,就象四合院建筑,明诣大木设计所涉 及领域。 3、整体形态是一个闭合的网络,象征着大木强强联合的组织结构和团结协作的 品牌精神及强大内部凝聚力。 4、除围合结构外,整体标识明八暗九,还是一个九宫盘,“九木”即“大木” : 华夏自古以九为大、以九为圣,天以九重为尊,地以九州为大,即华夏九州 。九宫即是九州的象征,具有浓郁的中国哲学色彩,也暗示了大木设计覆盖中国 大地、争创第一的远大理想和气势;而九宫只填满八宫,其势不用尽,符合中国 “满遭损,谦受益”的阴阳辩证内涵。 5、整体形色为木(形)火(色)相生,易学里,喜木者宜木业、家具、装璜装饰;喜 火者,宜艺术、经营;两者相和,准确代表了室内设计这行业。 一、(3)陈幼坚作品赏析娇兰 佳人新LOGO设计 Logo 以一条彩带组成”g” “l”。这个标识让“娇兰佳人”四个 字生动了起来,让人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又能很好的诠释出娇兰佳 人的品牌形象。彩带能代表喜悦、娇柔、贴心、活泼、美丽、健康的状 态寓意娇兰佳人所提供的產品与服务能带给消费者的贴心,喜悦的感觉 、同时反映时尚生活的状态。 一、(4)陈幼坚作品赏析国家 大剧院标识 LOGO设计 国家大剧院标识识别设计选用了红色,加强中国文化元素。设计上 下对称,有如大剧院建于水上倒影一样。 陈幼坚认为设计时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建筑设计的精 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中,从而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为 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号。 一、(5)陈幼坚作品赏析万科 地产标志 LOGO设计 设计师陈幼坚详尽地阐述了万科新标志的创作思路,四个“V”朝向不同角 度,寓意万科理解生而不同的人期盼无限可能的生活空间,积极响应客户的各种 需要,创造性地为人们提供差异化的理想居住空间。 四个“V”旋转围合成中国传统民宅中常见的窗花纹样,体现了万科专注于 中国住宅产业的业务战略。 四个“V”形状规整有序,象征万科推进更加工业化的全新建筑模式,从而 提高住宅质量水准,减少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 四个“V”相互呼应循环往复,代表万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 展经营理念。 四个“V”鲜艳活泼,寓意万科人健康丰盛、充满激情的性格特征。 一、(6)陈幼坚作品赏析香港 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一、(7)陈幼坚作品赏析蓝月 亮品牌标志 LOGO设计 蓝月亮新标识的书写更加动感流畅,字与字之间笔笔相连,“亮” 字的最后一笔带出一弯月牙,意喻蓝月亮正如夜空中初升之月一样般充 满生命力,堪称神来之笔。 陈幼坚版的蓝月亮标识,优化了汉字结构中不和谐的部分,并增强 了蓝月亮的品牌形象,一气呵成,虽看似平淡无奇,却也恰到好处。 一、(8)陈幼坚作品赏析竹叶 青品牌标志 LOGO设计 企业及品牌识别设计以“竹叶青”独有的修长茶叶形态,拼凑成一 个“竹”字,表现产品属性及其专有特色。而LOGO中圆形的线条代表品 尝竹叶青时专用的透明玻璃茶杯。“竹”字浮在茶杯中,象征竹叶青茶 叶垂直浮在水中的状态,充分表现出一种休闲平和的意境。除了把竹 叶青睿智内敛的品牌个性流露出来,还显现出“平常心”的品牌理念 。整个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茶叶造型清雅修长。配以青绿色为品牌主色 ,一种品茶时闲适、舒服、自然的状态跃然于眼前。 一、(9)陈幼坚作品赏析冰纯 嘉士伯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陈幼坚表示,作品就应该结合现在的生活习惯和品牌内涵进行创作 。现在的都市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追求简约而开心的生活日益成为了 一种时尚,“不准不开心”成为年轻人自发自觉追逐的口号,设计与创 意应该满足这种诉求。恰巧的是,这与Chill冰纯嘉士伯一直倡导“开心 的力量”、提倡简单而开心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在大师的雕琢下,冰 纯嘉士伯全新Logo延续了一贯的简约风格,但主元素“Chill”字样对比 旧版商标显得简练却更突出,构图紧凑而富动感;给人简约却不简单, 年轻而有活力的感觉。 一、(10)陈幼坚作品赏析香 港国际机场标志 LOGO设计 陈幼坚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充分体现了香港这个简约现代感的一 面。主体的设计就是香港国际机场的一个缩影。淡淡的蓝色代表了天空 ,优美的弧度给人以悠闲自然之感。充分体现出了简单当中的设计细节 。 二、(1)靳埭强作品赏析澳门 回归招贴 这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招贴设计,很好的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元素和 现代设计思想的巧妙结合。 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大家熟悉的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以及多幅 招贴,都能体现这一特点。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2)靳埭强作品赏析互动 此作品提取了中国的传统元素:毛笔的笔触,结合日式的构图,巧 妙的体现了沟通交流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商业 文明的和谐对话。 二、(3)靳埭强作品赏析美 的回响 这幅海报是靳埭强先生为世界环境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回响 。这幅海报中试用了道家思想,以毛笔为莲,配上水墨蜻蜓,表现了 大自然万物融和的意境;又运用了重心偏移的平衡手法,大面幅的余白 象征自然清新广阔的空间。 二、(4、5)靳埭强作品赏析 以静凸现动,以余白凸现主题,是靳先生海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 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以凸显主题之凝重强 烈,使之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 二、(6、7)靳埭强作品赏析 在靳埭强先生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元素红点,一 个朱红而鲜亮的红点。他说“红点是我在八十年代开始衍生的一个视觉 元素,也是精神元素,它可以融汇我的设计意念,有生命地传递着丰富 的讯息。 二、(8)靳埭强作品赏析破 勇成规 这幅海报是靳埭强先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行设计教学活动的海 报破勇成规(1992),则以余白中潜藏活力,静中寓动,契合图中 的“圆分尺断”,重新构成了破旧立新之后的新篇章。静而非空,余白 中充满了气的流动。虚中有实,静中有动,无为而无不为。 二、(9)靳埭强作品赏析自在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二、(10)靳埭强作品赏析 汉字 “湿笔取韵,枯笔取气”。靳埭强先生在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 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 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 “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 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 的冲击感。 国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福田繁雄作品展贝多芬第九交 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 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达 到其设计意图。 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 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 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 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 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 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一.(2)福田繁雄作品展F海报 系列(部分作品)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 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 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 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 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 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 一代表性作品。 一.(3)福田繁雄京王百货宣传海 报 1975年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就开始利用“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 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 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作品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 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一.(4)福田繁雄UCC咖啡馆 海报 1984年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 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 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一.(5)福田繁雄1986年作品展 海报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 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 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在其作品中这种互生互存的图底关系,不仅可将主题与背景相互交融成为一 个共同体,也会使整体画面具有包容性与双重性的合作关系。也使图形在简洁的 构图中给人视觉的冲击,让人在趣味中获得新的思维。这种正负形交错的设计手 法,是其惯用的造型理念。 一.(6)福田繁雄福田繁雄招贴 展招贴设计 1987年 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 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 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 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一.(7)福田繁雄为日本松屋百货 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动设计 的海报 1999年 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 动设计的海报.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 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 ,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一.(8、9)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图左:此标题为The Marriage of FIGARO的海報,借用音符、 捲曲、男女的脚表达结婚快乐的乐章之意。红色的背景有喜庆的氛围。 图右:主題为Accident,以手、捲曲表现相互指责的火爆场面 。红色的背景有怒火的气氛。 一.(10)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1945年的胜利 1975 他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 现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 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 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 、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二.(1)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书籍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 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 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 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如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 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 力量的设计理念。 二.(2、3)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书籍 而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 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 而生。这种视觉的空间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 在下面的字母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很让人过 目难忘。 二.(4、5)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书籍 这幅作品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 光。书上的灯泡和窗户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 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间。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 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 宣传的效果。 二.(6)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书籍 这幅社会文化招贴是兰堡运用张力凸显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知这 些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图中密密麻麻 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乎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 。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 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架有关,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构造骨架的主轴方向一 致。 二.(7)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书籍 这幅文化招贴中两本书直接交叉,纯粹的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空 间感。这是兰堡最直白的表现方法。 二.(8、9)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图中基本元素的环形聚集,构成了画面中螺旋的空洞,这种圆形构成具有的 运动特征就是以圆心为中心向外呈发射状运动。图中锥形聚集的运动特征则是从 顶点向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方向呈发射状运动。因为具备了这种运动的倾向性,平 面中的画面不再单调,反而凸显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如此,人们的视觉锁 定在元素的聚集点,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 二.(10)冈特兰堡作品探析土 豆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 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 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 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 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 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二.(11、12)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土豆 如中的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 。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 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 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 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 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 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 面,而是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 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 ,似乎唾手可得。 三.(1)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是切瓦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战 海报,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海报以 浓郁的色彩、简洁的标语、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会 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而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来影 射“反对战争”,传递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国的“星条旗”为背景, 以此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袭的越南人民 的感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义情 怀。 三.(2)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画 册封面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主义的木刻、 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歌剧的 音乐调性相呼应。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观 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是其观念与形象融合的魅力所在。 三.(3)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异质同构是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他似 乎十分热衷于忽略对象的外形,将组合要素中的内部材质的改变或影响 来塑造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例如这幅作品是切瓦斯特异质 同构应用的典型代表作品。他将钢笔与房子同构,两种元素连接成一体 从而组成新的别具韵味的形象,以形容作家笔尖下的纽约城市就是故事 素材的源泉。 三.(4)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这幅作品是切瓦斯特为“图钉”集团所做的宣传海报,他用一个公 鸡头置换穿着西装的绅士的头部,将主题元素进行了强调,说明“图钉 ”集团是一只敢斗的雄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创新、雄起执着的精神 。 三.(5)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有一个突出的共性即卡通化的漫画造型。他在设计表现 上运用已经简化了的卡通化的漫画造型来表现他的思维,使其平面设计作品幽默、诙谐, 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他在设计上大量地从儿童读物的插图、连环画等吸取参考养分, 并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充满生机。他善于把握美国社会和生活中某些沉积的文化和象征, 以艺术家敏锐的视角捕捉流行文化,并以卡通化、几何化的漫画形式表达大众熟悉的文化 符号。 这幅作品是特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ASE ASPEN)举办的设计会议所创作的海 报。他很巧妙地将形式与主题进行融合,会议本是正式的场合,但他却运用卡通化的漫画 造型来表现,将会议主题与设计表现巧妙结合,实现了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功能。 三.(6)美国观念形象设计大师西摩切 瓦斯特作品探析 图钉与未来(Pushpin and Beyond)是切瓦斯特在1997年为“图 钉”设计集团在日本大阪三得利美术馆设计的展览海报。海报以卡通化 、几何化的机器人来表现主题,用鲜明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卡通 的人物外形,有意思的是机器人还叼着烟斗,漫画的造型活泼、幽默, 体现了设计者天马行空般的艺术表现才能。 三.(7、8)注重个人观念的风格 作品通俗活泼,追求自由性 三.(9、10)反战系列海报 四、(1)五十岚威畅作品赏析 这是五十岚威畅在1980年和1983年期间根据轴侧原理设计的多款 DESIGN。其中点,线,面和体的运用变化十分丰富。相当一部分被应用 在日本设计促进会主办的杂志设计新闻的年度封面上。虽然在当时 已经开始用电脑作为辅助工具,但这些作品仍然是用手绘完成的。 四、(2)五十岚威畅作品赏析 日本鹿岛建设企业150周年纪念 册封面设计 1988 图为五十岚威畅为日本鹿岛建设企业150周年纪念册所做的封面设计, 封面中仅仅采用了“150”这三个阿拉伯数字作为设计元素,并运用有体块和空 间感的纵向延伸的方式,力图每个数字除了横向反映数字的形体外,在纵向上也 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这样就使得一种能够体现出建筑体量美感的立体雕塑展现 在我们的面前,既明快大方,又耐人寻味,也反映出了鹿岛建设企业不平凡的 150年,以及其中发生的富有内容的成功故事。 四、(3)五十岚威畅作品赏析 日本CS设计奖”奖杯设计 1982 图为“日本CS设计奖”的奖杯设计,该奖杯由两个立体字母“C”和一个底 座构成,并采用黄铜镀金的材料、字母“C”的两层的下侧边缘固定,可以展开 ,展开后原来的字母“C”的两层交错排列变成了字母“S”,大大地增加了奖杯 和获奖者之间的动态互动。这便是充分利用了体块文字的优势,通过叠加、分离 的方法进行设计,不仅表现出CS设计奖的主题,而且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变化感 。 四、(4)五十岚威畅作品赏析 德国占德士造纸公司广告年历设计 1989 图为德国占德士造纸公司设计的广告年历,此设计同样也是运用了 建筑化的立体文字效果,但是不同于前面的对称变化,其字体设计在纵 向上不再突出体块变化,而是巧妙地运用文字倾斜、翻转、倒置等方式 ,强化了文字的体块和空间感,增加字体自身的趣味性,更能突出具有 鲜明特色年历的视觉效果。 四、(5)五十岚威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作业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实操仿真考试题库及答案
- Umbralisib-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c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大计算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编导考试题目及答案
- 街道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保安员考试00题题库及答案
- 蚌埠二中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 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参考模板范本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DB45T2053-2019 重质碳酸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 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完整
- 常规保养双人作业流程新模板汇总
-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 数字化管道综述
- 英语研究性课题生活中的英语
- 发动机零部件英语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