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1页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2页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3页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4页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 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 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 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先行官 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_”。 2运输方式的特点:各类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_,最机动灵活的是_,造价最低、运费 最便宜的是_,运费最高的是_。中国最重 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 航空公路 水运航空 铁路 安全文明网 / 2016文明驾驶考题 安全文明考试网 / 2016文明驾驶模拟考试 大小 地形平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3交通运输网: 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少 (1)分布特点:东部密度_、西部密度_。 (2)原因:东部地区_, 西部地区_。 4高速公路的发展:起步_,发展_。晚快 5主要的铁路线: 图 131 “三横”:东西 走向的铁路线( 自北向南) 大秦线A._线B._线; C._线D.兰新线北疆线(中国最长 的东西走向的铁路线); E._线F.浙赣线G.湘黔线H.贵昆 线 “五纵”:南北 走向的铁路线( 自东向西) I._线; J._线; K.京哈线L._线(中国最长的南北走向的铁路线); M.焦柳线; N.宝成线P.成昆线 其他铁路线 X._线(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Y南昆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包兰 陇海 沪杭 京沪 京九 京广 京包 青藏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与我们: (1)定义: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 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种植业 渔业 (2)分类: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划分为_、林 业、畜牧业、_和副业。 基础(3)地位:国民经济的_产业。 2农业分布:地区分布差异大。 3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条件: 平坦 流失 较少 市场 种植业地形_、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林业地形陡峭,水土易_。 畜牧业降水_,但牧草生长良好。 渔业河湖众多,水域广阔。 (2)社会条件: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远近;_需 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人口增加(1)问题:_、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 (2)对策:计划生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兴农、调整 农业结构、发展_农业。 三、工业 优质、高产、高效 1工业与我们: (1)定义: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 加工的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产业。主导 (2)分类: 钢铁、机械制造 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产业部门,如 _等。 食品、纺织、服装 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产业部门,如 _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 海河交通线(1)分布特点:多沿_、_、_分 布,其中,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分布地区: 图 132 京广 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 辽中南 沿铁路线分布:如A. 哈大线、B.京沪线、C._线 等铁路沿线。 京津唐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沿河分布: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 长江沿线 形成以D._、E._、 F._、G._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分布:形成了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H._ 工业基地、I._ 工业基地、J._ 工业基地、 K._工业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 (1)定义: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 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部门。如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_、_、新能源等。 (2)特点:科技人员比重大,研究开发经费高、产品更新换 代快。 生物技术新材料 小集中 科技园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特点:起步晚,发展迅猛。 贸易导向 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_。 地区差异:沿海地区_型;沿边地区 _型;内地多与军工有关。 运输方式工具特点适用情况 陆运 铁路火车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较快 大宗笨重、长途;鲜 货和活物远程且量大 公路汽车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运量较小 短途、鲜货、活物 水运 河运船舶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大宗笨重、大件、长 途、不急需 海运海轮 航空飞机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最快少量、贵重、急需 管道运输管道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液态、气态物体,如 天然气、石油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1东西差异(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项目北方南方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水果苹果、梨、枣、桃等水果 柑橘、香蕉、芒果等热 带、亚热带 水果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 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熟;东北: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热 带) 2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等。 (1)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2)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宜牧则牧: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 (4)宜渔则渔:河湖较多。 2影响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与城市和工 矿区的距离、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发展特色发展条件工业部门 辽中南 沈阳、大 连、鞍山 著名的重工业 基地 丰富的煤、铁、石油 等资源,便利的交通 钢铁、造 船、石化 工业 京津唐 北京、天 津、唐山 北方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丰富的煤、铁、石油、 海盐等资源,科技力 量雄厚,便利的交通,靠近 山西能源基 地 钢铁、化 工、机械、 纺织、食 品、冶金、 陶瓷等 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发展特色发展条件工业部门 沪宁杭 上海、南 京、杭州 全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好,科技力量雄厚、 发达的水陆交通、广 阔的消费市场 精密机械、 轻纺、电子、 化工、钢 珠江三角洲 广州、珠 海、深圳 以轻工业为 主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多侨乡,便于引进外 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方法,劳动力充足 电子电器、 食品、服装、 玩具等 续表 考向一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典例 1】(2011年广东茂名)今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 级特大地震,我国及时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国一批救援 药品要从北京紧急运往灾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B海洋运输 D铁路运输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救援药品为 急需物品,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且距离灾区较远,宜选用 航空运输。 【答案】A 【真题 1】(2012 年广东省卷)读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图13 3),完成(1)(4)题。 图 133 A C )(1)京沪高速铁路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京、津、冀、鲁、皖、苏、沪 B京、冀、津、鲁、鄂、苏、沪 C京、冀、豫、鲁、皖、苏、沪 D京、冀、鲁、皖、赣、苏、沪 (2)京沪高速铁路没有跨过的河流是() A淮河 C珠江 B黄河 D长江 B D )(3)京沪高速铁路跨越的两大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4)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的( A政治中心 C海陆空交通枢纽 ) B金融中心 D直辖市 【真题 2】(2011年广东阳江)下列哪一种货物由轮船运输最 适宜?()B A一吨蔬菜由深圳运往香港 B上万吨的石油从中东运往新加坡 C快递信件由广州到悉尼 D贵州的煤炭运往广东 【真题 3】(2012年广东阳江)将20万吨煤从河北省秦皇岛 港运到广州黄埔港,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 A海运 C航空 B铁路 D高速公路 【真题 4】(2011年广东省卷)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采 用的运输方式是()C A公路B铁路C管道D航空 考向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典例 2】(2011年广东阳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合 适的行为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名师点拨】因地制宜的原则即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西藏、内蒙古畜 牧业发达,应发展皮毛、乳制品加工厂;黑龙江省耕作业发达,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大豆种植面积广,适宜建立豆制品 加工基地;山东沿海地区水产业发达,应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而山东西部平原广阔,棉花、花生种植范围广,应建立棉、油 加工基地。 【答案】C 【真题 5】(2011年广东阳江)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春耕、夏 种、秋收、冬藏”,其影响农时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B海陆位置 D土壤性质 图 134 【真题 6】(2011年广东中山)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 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 134),完成(1)(2)题。 (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A D A.过度开垦 C过度植树 B过度放牧 D过度养殖 (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真题 7】(2011年广东湛江)读基塘生产示意图(图135), 完成(1)(2)题。 图 135 C B (1)基塘生产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基塘生产特色的形成充分利用的自然因素是() A光照强烈 C技术发达 B地势低洼 D政策优惠 【真题 8】(2011年广东阳江)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 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B A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林业 B青藏地区畜牧业 C南方地区种植小麦 D北方地区种植水稻 考向三 工业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典例 3】(2011年广东茂名)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 条件是() A工业基础 C交通条件 B知识和科技 D资源分布 【名师点拨】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 的新兴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要条件是知识和科技。 【答案】B 【真题 9】(2011年广东清远)沿海地区应侧重发展()D A矿产开发 B边境贸易 C军工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 图 136 【真题 10】(2012年广东广州)2010年7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